《亞歷山大戰史》:看亞歷山大如何縱橫歐亞非

2020-12-12 南報網


亞歷山大戰史,出版方供圖。

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歐洲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牛人,被稱為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之首」;歐洲史學界曾出過一本寫他的奇書,至今被劍橋、牛津大學指定為希臘古代史專業必讀書目。這位牛人,就是亞歷山大大帝;這部奇書就叫《亞歷山大戰史》。

該書是古希臘著名作家、歷史學家阿里安的代表作品,成書於公元131年至137年。全書共8卷,以馬其頓崛起、亞歷山大東徵、波斯帝國滅亡和希臘文明東傳為主線,講述了從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率馬其頓大軍,經地中海東岸南下,徵埃及,伐小亞細亞,席捲波斯,攻入印度,建立亞歷山大帝國的全過程。

一個被排除在希臘文明圈之外的半野蠻國家,為什麼變成希臘文明的繼承者?亞歷山大大帝是通過怎樣的方式,重新凝聚了希臘曾經分崩離析的力量?強大的波斯帝國真的不堪一擊嗎?亞歷山大的徵服戰爭與希臘文明的東傳存在怎樣的內在邏輯?《亞歷山大戰史》進行了一一分析。作者阿里安根據古代流傳下來的史料,深入研究了亞歷山大東徵的主要戰役,分析了亞歷山大的戰略思想、指揮藝術、布陣技術、多兵種聯合作戰戰術,謳歌了他身先士卒、與將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這部皇皇巨著,為後人提供了一個解讀公元前3世紀歐亞結合部兩大半島——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半島——文明碰撞、交鋒、興衰的嶄新視角,提供了一個詮釋西亞文明與南亞文明希臘化的真實時空。

馬其頓大軍高舉著先進文明的大旗,在兩千年才出一個的天才軍事家亞歷山大大帝的指揮下,猶如狂飆,向著東方,突飛猛進;猶如利箭,直插波斯帝國。於是,書中的一幕幕就呈現在讀者面前:激戰、追敵、殺降、屠城……

全書從戰爭藝術誕生之初為起點,以亞歷山大病逝於巴比倫為終點,詳細描寫了古希臘時代西方世界的戰爭藝術。拿破崙三世曾經評價說,阿里安的《亞歷山大戰史》是一部很好的軍事書籍。「讀完這本書後,亞歷山大大帝卓越的指揮藝術、高超的戰爭謀略和人性化的治軍策略,令我非常感慨……值得學習的東西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相關焦點

  • 亞歷山大東徵,馬其頓方陣立下大功,與秦朝鐵軍相比如何?
    彼時,亞歷山大拿下希臘全境、橫掃中東、佔領埃及,更是開進印度河流域,在橫衝直撞下創建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這裡頭,攻滅波斯帝國的伊蘇斯之戰、高加米拉會戰更是使得馬其頓方陣的威名在古代地中海唱響,也成就了亞歷山大不可戰勝的傳奇。
  • 亞歷山大、漢武帝、成吉思汗遠徵時,是如何解決後勤補給問題的
    但是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也是如影隨形的——這麼規模龐大的遠徵,在古代的條件下究竟是如何解決後勤的呢?其實這背後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 之所以亞歷山大被人崇拜,一方面是他短暫的時間之內就建立了龐大的帝國,另一方面他遠徵的軍事奇蹟也是讓無數人為之傾倒。但是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一個問題——亞歷山大到底是如何解決後勤問題的。 首先一點,亞歷山大的遠徵可非同一般,他是從希臘出發,跨越達達尼爾海峽登陸了安納託利亞,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的主要領土,然後掃蕩強敵再向東進發攻擊波斯。
  • 亞歷山大滅亡波斯,俘虜一萬多波斯貴婦,分給部下後為何被殺?
    亞歷山大滅亡波斯,俘虜一萬多波斯貴婦,他如何面對美色? 亞歷山大是世界史上著名的軍事奇才,位列歐洲歷史上最偉大四大軍事統帥之首,建立了橫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出生於公元前356年,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兒子,老師是著名智者亞里斯多德。
  • 戰神亞歷山大,如何從十幾歲的少年,進化成席捲歐亞非的英雄豪傑
    亞歷山大大帝,號稱在戰場上擁有不敗金身,敗仗數字是完美的0!而且還是建立人類歷史上,第2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帝國的男人!亞歷山大這四個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亞歷山大大帝當年開疆拓土的時候,會把攻佔的城市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並且帶進希臘文化。
  • 亞歷山大馬賽克:帝國之戰
    龐貝牧神之家復原圖這幅鑲嵌畫作品遠看酷似油畫,近看,150萬餘片小石塊組成了它極富細節的畫面。伊蘇斯戰役發生在公元前333年,即亞歷山大遠徵亞洲的第二年。年輕的亞歷山大率領馬其頓軍隊進攻波斯帝國在安納託利亞西南方的疆域。馬其頓軍勢如破竹地擊敗波斯在當地的總督,引起了波斯國王大流士的注意。大流士從波斯帝國各地召集大軍,駐紮索契,準備與馬其頓軍交戰。然而,數日過去,亞歷山大卻按兵不動,沒有主動迎擊。
  • 歐亞分界線是如何形成的
    然而從地圖上看,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卻顯得頗為另類:從烏拉爾山-烏拉爾河經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再到土耳其海峽,這一系列線條曲折而模糊,相比之下,無論是人工的蘇伊士運河還是自然的白令海峽,都有著清晰的辨識度。那麼,歐亞分界線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呢?
  • 亞歷山大滅亡波斯,還俘虜了一萬波斯貴婦,他是如何處理的?
    作為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年輕的時候就展現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在亞歷山大16歲的時候,就率領部隊鎮壓了馬其頓北部的起義。18歲的時候,他在馬其頓人與希臘人的重要決戰喀羅尼亞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
  • 亞歷山大大帝如何統治被徵服民族?其政治智慧值得深思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僅僅率領3萬步兵、5000騎兵跨越達達尼爾海峽,進入亞洲,開始了事實上著名的亞歷山大遠徵。踏上小亞西亞,亞歷山大遇到最強的敵人就是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在伊蘇斯擊敗大流士三世,並於次年入侵腓尼基,攻佔推羅。
  • 軍事小說:幸運的是,繼任國王亞歷山大三世,繼續了他的夢想
    軍事小說:幸運的是,繼任國王亞歷山大三世,繼續了他的夢想大家好,小編來給大家推薦一些優質的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3本軍事小說,最近需要更新小書庫的寶寶們,給你們帶來小驚喜哦,現在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幾部小說
  • 節日丨北馬其頓:從地跨歐亞非帝國到巴爾幹半島上的「彈丸之地」
    這裡有數不勝數的迷人古建築這裡依山傍水,風光無限好從曾經地跨歐亞非的他最終創建了疆域遼闊、橫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書寫下馬其頓的光輝歷史。可惜亞歷山大隨了他父親的命,三十幾歲時染上惡疾,去見上帝了。他死了以後,亞歷山大帝國立刻四分五裂。
  • 亞歷山大帝國怎麼短期就滅亡的?
    330BC,亞歷山大大帝滅了波斯,馬其頓帝國先後攻佔了希臘、波斯,最東打到了今巴基斯坦,佔領地區包括今天的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敘利亞、埃及、利比亞及巴爾幹半島,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馬其頓帝國內部分為馬其頓、西亞、埃及三足鼎立,亞歷山大大帝想徵服全世界。
  • 古代世界史中最傑出的兩位軍事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
    讀《世界名帝正傳》此書亞力山大傳記這篇文章和《稱雄一世的名將亞歷山大》,對世界徵服者亞力山大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漢尼拔、亞歷山大是古代世界上兩位最著名的軍事統帥。在古代地中海沿岸有兩個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即位於義大利半島的羅馬和非洲北岸的迦太基。
  • 與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國相比如何!
    在古代世界歷史上,依靠強大的武裝力量徵服廣大地區,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也不是沒有先例的,比如公元前六世紀後半葉居魯士,大流士等創建的從埃及到印度橫跨亞非的波斯帝國;公元前四世紀末,亞歷山大創建的雄踞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大帝國。都曾經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大國。
  • 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後,戰國七雄中此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國
    是世界上當時唯一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國家,也是面積最大的國家。不過亞歷山大去世後,這個帝國分崩瓦解。這個時候戰國七雄中的一個國家成為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楚國。 很難把楚國和亞歷山大帝國放到一起講,因為兩個國家可以說沒有任何共同點。畢竟壓力山大帝國曇花一現,時間很短,而楚國是春秋戰國中的重要國家。
  • 希臘史25:腓力二世改革和亞歷山大東徵——馬其頓帝國的崛起
    一、馬其頓的形成馬其頓地理範圍圖根據自然地理條件,馬其頓明顯分成兩部分:上馬其頓,位於西部,地域廣大,山脈縱橫而馬其頓人則粗獷勇武,被看作是非嚴格意義的希臘人,許多希臘人甚至稱他們是異族蠻人。馬其頓國家形成的過程極為模糊。它發展很晚,又長期處於希臘世界外圍,沒有史家專門以它為記載對象。根據現有零星材料,馬其頓早期存在過一些獨立的部落聯盟,各部落均有自己的巴賽勒斯(Basileus,古希臘人對國王的稱謂)。
  • 亞歷山大死後,馬其頓帝國是如何被瓜分的?
    腓力在位期間,馬其頓國力極具增長,已經成為可以統領希臘各國的盟主了,可以說,腓力王是馬其頓傳奇的起點,不過,他一生最傳奇的還不是他的奮鬥史,而是他生下了一個更加傳奇的國王:亞歷山大。羅克珊娜也十分的爭氣,還真的生下了個男孩,取名「亞歷山大」,史稱「亞歷山大四世」,整個帝國由帕迪卡斯擔任攝政,梅利埃格擔任副攝政。就這樣,巴比倫城同時出現了兩個馬其頓王。
  • 如果亞歷山大東徵打到中國會怎麼樣?國外網民回答出奇一致
    在西方人眼中,歐洲歷史上有四位非常著名的軍事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愷撒大帝、拿破崙。而排在首位的亞歷山大,又被稱為亞歷山大大帝,是馬其頓帝國的國王。 亞歷山大在統一希臘全境後,很快發起東徵,先後橫掃波斯帝國和兩河流域,並最終打到了印度,建立起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 科普|亞歷山大變石應該如何保養與清潔?
    亞歷山大變石,這種神奇的寶石小南為大家介紹過幾次了,它是金綠玉礦物中非常罕見的變色類別。莫氏硬度用以衡量寶石和礦物的硬度。在莫氏硬度表中,亞歷山大變石的硬度為8.5。它韌性好,無劈裂。劈裂是指寶石受力後沿一定方向斷裂的特性。這使其成為戒指以及其他日常佩戴鑲嵌飾物的絕佳選擇。
  •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攻打中國,外國網友評論「希臘文明也將被中國文明...
    亞歷山大在統一希臘全境後,很快發起東徵,先後橫掃波斯帝國和兩河流域,並最終打到了印度,建立起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公元前323年的亞歷山大帝國是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超過東方七國領土總和,亞歷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時間裡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他促進了古希臘文化的繁榮發展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經濟.  這時已經徵服了整個波斯,本可以返回家園,重新籌劃他的新領土。但是他徵服的欲望並沒有得到滿足,而是繼續揮軍進入印度。
  • 歷史九上第4課《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知識點
    第4課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一、希臘城邦希臘最早的文明產生於愛琴海地區(海洋文明)。愛琴文明包括克裡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三、亞歷山大帝國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帝國發展稱為軍事強國。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開始進攻波斯帝國,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滅亡。亞歷山大東徵成功的原因:1、波斯帝國太腐朽。2、馬其頓軍隊的、戰鬥力超強和亞歷山大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