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
育英街位於芙蓉區商業最為繁盛的中心地帶,西鄰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且為步行街司門口入口處第一條后街。北鄰解放路,東通蔡鍔路。因西面步行街口人流密集,而后街內商業較為沉寂,其時尚商業休閒價值嚴重被低估。
目前此街正被業主們努力包裝成一條集異域街景商業時尚於一體的淘淘服飾街。
街道得名
育英街,原名育嬰街。清光緒三年《善化縣誌》載:雍正二年,建收養棄嬰的育嬰堂於此街,故名。1933年,改為育嬰所的育嬰堂搬出此街。街道衰榮錄舊日育嬰街其實就是長沙商業、休閒繁盛之地。但因育嬰街(育英街)街名的流傳,長久以來掩蓋了這條繁華商業后街的商業傳奇和時尚歷史。據載,民國初年,國外無聲黑白故事片傳人長沙,即在育英街的新劇園演出,轟動一時。1929年新舞臺劇院進駐此街,陳紹益、歐元霞等湘劇「傲腿」曾在此街劇院組班演出。新中國成立後,育嬰街裡的新舞臺成為各路花鼓戲班子的演出場所。直到1958年中山西路紅旗劇院建成,新舞臺變成工廠,歌舞之聲才在育英街暫歇。這裡因與南正街紅牌樓近在咫尺,屬司門口範圍之內,吳大茂等老字號在此街發跡。蔡裕興刀剪鋪亦在此街揚名。街中的新華樓茶館更號稱長沙舊日八大茶樓之一,長沙著名澡堂———長沙盆堂更是將生意沿續到上世紀90年代後。至上世紀90年代中期,因黃興南路成為長沙棚貨一條街。此街一度搭起鐵棚子,將黃興路上的棚貨引入此街,據老街坊稱所賣棚貨,主要為牛仔褲,令街坊興奮的是,據聞當年主持「幸運三七二十一」的仇曉亦曾光顧育英街。步行街改造前,有劉曉旭等老闆看中這一區位優勢,從拆遷後的半湘街布市進駐此街,意欲將長沙一度繁盛的布市引入此街,無奈步行街建設周期較長,布市在此街沉沙折戟。2002年前後御清池進駐此街,因步行街建設尚未完成,及次年「非典」影響,最終鎩羽而歸。步行街開街後,街中有一小販,在開街當天,即售出礦泉水32件。由此可見育英街口人流興旺之一斑。2004年前後,重慶酸辣粉進駐育英街口,竟聲名鵲起。後,育英街口成為賣魷魚串等小吃之地。而公安局老宿舍前的雜屋棚則成為盒飯炒粉之地,育英街一度被人譏為「晚天走路打溜,白天瀰漫油煙」的「油鹽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