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太平洋戰爭末期,日軍使用的自殺式襲擊讓盟軍艦隊損失慘重,同時這種愚忠赴死的行為也在戰後遭到了諸多批評。但是日本海軍航空隊有一代號叫做"芙蓉部隊"的航空隊,在被下達神風作戰的命令後,卻一次也沒有執行,反而是在夜間集群出動,多次重創了美軍艦隊和機場。其作為日方航空隊,不用神風攻擊便取得如此戰績實在是令人震驚,而其對夜間攻擊的戰術以及讓飛行員適應夜戰所進行的訓練,也值得我們參考。
芙蓉部隊的彗星飛過富士山(芙蓉峰)
從水上飛機部隊誕生的夜戰部隊
芙蓉部隊的構建,並不是由日本海軍航空隊高層軍官提出的建議,而是最初由一支水上機部隊的指揮官提出。1944年1月,第938航空隊使用一架零式水上偵察機夜間起飛,成功轟炸了喬治亞島上的美軍機場,這支飛行隊的指揮官美濃部正便心生了夜間襲擊的想法,隨後它將這一想法上報給了海軍司令部。雖然海軍司令部同意了這項做法,並且暫時開展了夜間戰鬥的適應性訓練,但因美軍的不斷空襲,平常戰損,以及日軍的後撤等因素,最終到了1945年初才正式組建了夜戰航空隊。1月,日本海軍第804,第812,第901三支使用彗星艦載轟炸機為主力,搭配部分撤回的零戰五二型的部隊於藤枝基地正式組成獨立飛行隊,中期,芙蓉部隊則全面換裝彗星式轟炸機。這支部隊取富士山的別稱"芙蓉峰"為名,被命名為芙蓉部隊。不過很巧合的是,芙蓉花本身的顏色也會隨著天裡不同的時間,從晝間的白色變為夜間的紅色。
1940年的美濃部正,此時他還是千歲號水上機母艦上的飛行員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這支部隊使用的飛機,絕大部分都是轟炸機,而零戰等戰鬥機在中期就被全部換掉。在筆者看來,這其實也反應了當時日軍技術的落後,戰鬥機由於缺少對空雷達等設備,很難進行夜間戰鬥,而轟炸機部隊實際上只要認清地標和航向,對地轟炸的難度要低於空戰難度,這也算是當時日軍的一種無奈之舉吧。而且美濃部正本人也認為,日軍在夜間進行空戰無異於送死,只有通過轟炸將美軍飛機消滅在機場才是根本。
芙蓉部隊隊員在1945年4月的合影
日夜反轉的作息訓練
為了減少夜間出擊的損失,同時也為了加強飛行員的夜間索敵能力,美濃部正少佐本人還專門為芙蓉部隊的飛行員定製了所謂的"貓日課"。為了專門找美軍睡覺的時間來進行攻擊,以至於讓飛行員的作息時間也改成晝伏夜出,0點起床,1點吃早飯,6點吃午飯,11點吃晚飯,16點吃夜宵;同時對飛行員起居時使用的燈光照明進行限制,以讓他們更加使用低亮度的夜間作戰。後來這種日夜反轉的訓練課程還被推廣到高知航空基地的菊水白菊特攻隊和德島航空基地的德島白菊特攻隊。
德島的白菊特攻機
除了在飛行員作息上進行調整外,日常培訓授課上,芙蓉部隊還採用了地形模型的方式,製作了機場周邊地域的等比例模型,讓飛行員熟識夜間最佳的進近航線,由於燃料不足的緣故,飛行員會使用模型來在場景模型上多次模擬並記憶路線。在授課上,美濃部正採用了叫"夜間海上飛行法"的教程,讓飛行員們在黎明,日落,夜間三種光線條件下進行著陸訓練;在雨天還會進行集中討論,加強飛行員們在夜間識別盟軍艦艇的能力,以及夜間通訊,夜間飛行方法等事項。如此密集的課程讓訓練飛行員的時間縮短了約三分之一。
彗星一一型轟炸機
當然了,由於日本的精銳飛行員早已在中途島和馬裡亞納消耗殆盡,在芙蓉部隊對這批新人進行訓練時,飛行員訓練的事故率也居高不下,導致有不少飛行員在訓練中就不幸殉職。在飛行高度上,芙蓉部隊不像專門用來進行夜間神風特攻作戰的白菊隊那樣,強調海平面5米高度左右飛行以躲避美軍雷達偵測,芙蓉部隊則強調運用彗星轟炸機的高航速特性在3000-4000米的高空飛行。
下令神風卻從未神風的部隊
還有獨家的秘密武器:用滑軌發射的帶有火箭噴射器的炸彈
1945年2月17日是芙蓉部隊的首次戰備起飛,在起飛前美濃部正下令讓飛行員做好神風的準備,還飲酒餞別。當時芙蓉部隊準備是先以發現美軍特遣艦隊的部隊神風目標航母的飛行甲板,讓其喪失起降戰鬥機的能力,後續到達的編隊再使用航空炸彈,火箭彈等進行反覆攻擊。這種戰術不僅能夠讓航母喪失用途,還能通過神風后引起的火災, 報告該區域其它編隊目標航母的位置,可謂是一舉兩得。但是很不幸的是,2月17日那天並沒有搜尋到任何美軍航母編隊,因此全員返航。
菊水作戰時被神風的邦克山號航空母艦
到了菊水作戰時,美濃部正的想法已經改變。而且當時的日軍指揮官哪能料到美軍的防空能力已經快達到了極致,而且真正去神風的飛行員又不是這些高層本人。在當時日本海軍司令部的討論中,上層的意願是讓全部的航空部隊進行神風,其它參謀也認為,只要去神風,就必定會有擊中,主張使用白菊部隊和後備訓練部隊作為增加的戰力出戰,而美濃部正則發言到:"現場的飛行員誰也不怕死。不過,指揮官有為飛行員的葬身之地提供相應戰果的義務。使用練習機進行特攻,將會被十架甚至二十架已經起飛的格魯門戰鬥機擊墜,能不能取得戰果簡單明了。如果真的用白菊和九三式練習機作為特攻機型的話,就由提出的各位,坐上去執行攻擊試試看吧。我會駕駛1架零戰,全部打下來給您們看看"來表示對司令部的不滿。雖然說芙蓉部隊時刻做好了神風的準備,但直到終戰也沒有真正執行過一次神風特攻。
芙蓉部隊的零戰五二,但是從來沒有進行過空戰,只執行轟炸任務
大放異彩的菊水作戰
1945年3月,菊水作戰開始。芙蓉部隊則是3月30日才進駐鹿兒島的鹿屋基地。4月6日首次出擊時,6架彗星和4架零戰在夜間使用火箭彈對美軍登陸艦進行了打擊。12日,芙蓉部隊又成功轟炸了美軍佔領的嘉手納機場,破壞了機場跑道,返航途中遭到F6F-5N夜間戰鬥機的反擊,但全機生還。16日再次轟炸了嘉手納機場。4月20-22日則再次打擊被美軍佔領的北部機場和中部機場,其中造成3處大火,引燃27處,誘爆6座機場彈藥庫,在機場擊毀三架美軍飛機。4月28-30日,再次出戰的芙蓉部隊,則裝備了新型的幹擾箔條,以及夜間專用的光電管炸彈,彗星編隊再次轟炸了美軍機場,而零戰編隊則攻擊了美軍航母。
1945年為了防止日軍夜間轟炸的美軍機場
5月菊水作戰進入中期階段。由於4月的反覆出擊,芙蓉部隊不少飛機在起飛後出現了故障問題被迫返航。由於美軍後勤修復機場速度實在過快,5-12日,彗星轟炸機編隊再次轟炸美軍北飛行場和伊江島機場,而12日則在種子島附近重創了美軍艦隊,擊沉了一艘潛艇,損傷美軍的雷達警戒艦。14-15日,則追擊了因企業號被重創而被迫返航的TF58艦隊。五月中旬,由於戰局變化,芙蓉部隊轉移到巖川機場:為了防止被美軍轟炸機編隊在晝間報復,白天地勤們甚至在跑道上放牧,還設置移動式木屋,偽裝成了牧場,各機體則抽出燃油,拉入森林進行偽裝,這樣的偽裝手段,竟然讓巖川機場在芙蓉部隊駐紮時期未遭到一次空襲。25-28號,除了繼續搜索TF58艦隊外,部分彗星轟炸機繼續對北飛行場進行轟炸,並成功再次破壞機場跑道。
裝有斜樂曲武器系統的彗星一二型夜間戰鬥轟炸機機
6月菊水作戰進入後期階段,同時衝繩島進入了梅雨季。由於天氣惡劣,1-7號均未起飛戰機。8-10號,組織了十餘架彗星突入美軍伊江島機場,造成機場6處火災,其中還擊中了機場燃料庫,其中最後一天在返航途中,一架彗星一二戊還順路擊落了一架美軍P-61黑寡婦夜間戰鬥機。11日又開始連夜降雨,出擊暫緩。6月16日,晚間8時30分許,芙蓉部隊的一架飛機在衝繩南部海域擊沉了美國海軍DD-591特威格斯號驅逐艦。21日,由於衝繩上空處於多雲天氣,導致並沒有擊中任何美軍目標,反而被美軍夜間戰鬥機擊落了2架彗星,但是由於引走了護航戰鬥機的緣故,特攻部隊的白菊神風擊沉了LSM-59登陸艦,LSM-213登陸艦和DD-248巴裡號驅逐艦。22日,菊水作戰終止。
被擊沉的DD-248巴裡號
決號作戰與終戰時期
菊水作戰結束後,芙蓉部隊依舊對衝繩附近機場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夜間轟炸,還負責掩護特攻部隊進行作戰。不過有意思的是,8月的任務中,中川義正上飛曹發現了4架美軍B-29轟炸機,於是使用航空炸彈進行偷襲,擊落了三架。除此之外,芙蓉部隊還為本土決戰在做準備,打算在使用航空炸彈襲擊登陸艦隊,隨後和敵機空戰,打光彈藥後再去神風登陸艦;地勤人員則在機場守衛,引誘來襲美軍進入機場,並且防火,待美軍鬆懈後,再引爆機場彈藥庫的航空炸彈,和美軍同歸於盡;年輕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則混入一般市民中,自行決定命運。8月15日芙蓉部隊在經過井上成美大將勸說後向美軍投降。戰後的美濃部正加入了航空自衛隊,為重建工作做出巨大貢獻,最終官至空將(中將)。
小結
芙蓉部隊到戰敗,一共重創1艘戰艦、1艘巡洋艦、1艘大型運輸船,另外造成多次機場火災、發現航空母艦群4次及擊墜敵方夜間戰鬥機2架,在二戰末期拿出如此戰績,可謂是令人敬佩。而其使用的夜間戰術和訓練內容,尤其是使用等比例模型進行模擬訓練,值得各國空軍研究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