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河中佛寺:唐朝皇帝弟弟建造,大運河為其「讓道保塔」

2020-12-20 閒趣侃歷史

今天,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人人都知道只是隋煬帝主持建造的——

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京杭大運河就開始建造了,吳王夫差最早命人開鑿邗溝,當然主要是為了運送軍隊北伐齊國,獲得戰爭中的「地利」要素,隋煬帝則開始了系統系的開鑿,使得南北連成一片,使得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豐富物資運往都城洛陽,利用皇室的再分配權利加強對全國的統一——雖然野心破滅了,但是南北人民利用這條便捷的黃金水道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直到今日,京杭大運河依然是中國的大動脈,2002年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22日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而在大運河江蘇省高郵段中間有這麼一座佛寺,靜靜陪了大運河流淌了1100餘年:

它就是高郵鎮國寺,東臨高郵市區,西近高郵湖,被稱為「運河佛城」;寺中有一座鎮國寺塔,塔高35.36米,頂端塔剎為一青銅鑄葫蘆,葫蘆表面刻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字,在全國 600 多座古塔中毫不遜色,與西安大雁塔相對,它被人們譽為「南方的大雁塔」!!!

鎮國寺始建於874年,與當時的皇帝唐懿宗李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是唐朝倒數第四個皇帝,所以那個時候國家相對穩定國庫稍有盈餘,他自己也是個標準的、沉湎酒色的庸君,唐武宗滅佛為了增加國庫收入,唐懿宗則廣建佛寺大造佛像,更甚的是他繼憲宗之後又一次舉行了大規模的崇佛活動——法門寺迎奉佛骨~~~

以水銀為池,以金玉為樹,請來戲班子載歌載舞,場面儀式遠遠超出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對於當時的國家財政是致命一擊,或者說是唐朝的一次迴光返照;而當時高郵鎮國寺所在位置還不是運河中央:

看上這個地方的是唐懿宗宗弟,也許是看破了紅塵,也許是絕望了世事,他決定出家為僧,遍訪名川大山後,最終選擇了高郵,在此結茅禪修,禪師精通佛理,專心弘揚佛法!聽到宗弟的事跡,本就信奉佛法的唐懿宗欣慰不已,特地撥款修建寺院,賜寺名「鎮國禪院」,並賜與宗弟「舉直禪師」稱號~~~

當然,鎮國寺遇過天災人禍,鎮國寺塔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遭遇火災,塔身起火,將塔內各級的木構樓板全部焚毀,只剩下磚體的塔的外殼。嘉慶十五年(1810年),鎮國寺塔遭逢了更大的摧殘,因龍捲風大作,居然將古塔頂級的三層塔體摧毀,僅餘下底層四級矗立在荒蕪了的寺址上幸運的是,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重新修建為七級寶塔,就是今日的樣貌——

隨著地勢的沉降,河道的改變,鎮國寺慢慢移至運河中間,如今在運河中留有一塊近 40 畝的河心小島,就是鎮國寺的所在!

1956年大運河拓寬,按照經濟方面的考量,鎮國寺理應被移除~~~

幸運的是,周恩來總理在審批方案時特批:讓道保塔,決定不惜耗費重金,「讓道保塔」!!!因為運河,鎮國寺所在的揚州曾經財富、資本的高度集中,是整個中國乃至東亞地區資本最為集中的地區,規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榮程度如同當今世界之倫敦、香港,也是因為運河,如今不溫不火。。。

不過,鎮國寺始終在那兒,深處運河之中,它更能體會到運河的繁華與蕭瑟——祝願揚州可以重振雄風!!!

相關焦點

  • 這個世界遺產竟處於京杭大運河的河中心,皇帝的弟弟在些出家
    說到江蘇就要說說高郵,高郵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今天我就來說說高郵的鎮國寺。高郵鎮國寺,始建於874年,據說唐懿宗宗弟看破紅塵,出家為僧,在此結茅禪修,禪師精通佛理,專心弘揚佛法,法務之盛傳至朝廷,僖宗撥款修建寺院,賜寺名"鎮國禪院",並賜與"舉直禪師"稱號。
  • 世界上運量最大運河:京杭大運河
    1958年在江蘇省境內新闢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經徐州市北郊通過,至大王廟與中運河匯合。大王廟至淮陰段仍循原來河道南下,長163公裡。徐州以下河段,經近年分段拓寬,航道一般底寬45~60米,水深3米以上,已可通航500~700噸級以上拖帶船隊。是為徐州煤炭南運主要線路。   ⑦裏運河。全長169公裡,其入江口原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
  • 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沿岸的十大古城古鎮,是否就在你家附近
    德州古城德州古城在京杭大運河東岸,依運河而建。當年運河德州段為了解決河水落差大、流速快的困難,在規劃運河河道時用了很多蜿蜒型彎道,形成了京杭大運河德州段獨特的文化景觀。德州古城像古代人的官靴,所以德州古城也叫靴子城。
  • 中國「最低調」的世界遺產,坐落在京杭大運河中心,就在江蘇
    要說我們國家的工程,最有歷史感的,那肯定就是京杭大運河了,可以說是我們國家在古代工程當中真正的代表,歷史非常悠久,保存的也非常完美,絕對是一個典範,就在運河沿線,有一個很特別的城市,那就是江蘇的高郵,在這裡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景點,那就是鎮國寺,要說這座寺廟的歷史,那也是非常久遠的,那還是在唐朝的唐僖宗年間
  • 黃河是地上河,京杭大運河裡的船是怎麼穿過它北上的?
    在京杭大運河的沿線,有很多因河而生,因河繁盛的城市。時至今日這些城市仍然在享受著大運河帶來的福利。但是當前,能夠正常發揮四季通航功能的運河段只有不足900公裡,季節性通行的的也不過1400餘公裡,與總長度近1800公裡的全長相比,相差不少。
  • 京杭藝術家泛舟大運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蘊
    王剛 攝戲曲表演、書法繪畫、詩朗誦、藝術交流……8日,大運河京杭雅集活動在浙江杭州大運河畔舉行,京杭兩地藝術家泛舟大運河杭州段,以雅之名頌古今,集河之蘊流新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大運河文化交相輝映。運河畔,曲韻流觴。「南碼頭,北碼頭,戲班日日隨水流。中國戲曲自古就有『水路傳播』的說法。」
  • 「人字形」的隋唐大運河,為何到後來被「拉直」成京杭大運河
    唐朝詩人皮日休留有「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裡賴通波。」的詩句,詩中的「此河」指的就是大運河。人們通常認為隋煬帝楊廣修建了現在依然發揮作用的大運河。整條運河全長2700公裡,以洛陽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抵餘杭(今浙江杭州),地跨京、津、冀、魯、豫、皖、蘇、浙等8個省市,綴連黃河、海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5大水系,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 京杭大運河:效果遠遠超出當初的設計期望
    這條大運河全名是京杭大運河,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也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京杭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裡。
  • 京杭大運河,仿佛從隋朝一直流淌到你我面前
    第一次知道京杭大運河,是在歷史課本上。那時候習慣把歷朝歷代的皇帝簡單做一個好壞之分,隋煬帝肯定是在壞皇帝之列,他荒淫無度、好大喜功, 帶給百姓無休止的徭役和兵役,最終引發了暴亂。當時的歷史課本上,用很大的章節細數了隋煬帝為修建京杭大運河給百姓帶來的苦難,而他修建大運河是為了方便自己遊玩,也方便把江南的美女送到自己身邊。
  • 京杭啟動大運河文化帶對話
    12月7日至8日,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浙江杭州舉行。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合作機制框架協議在活動中簽署,今後北京和杭州將輪流主辦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每年一屆。  京杭對話合作機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共同籤署。
  • 京杭大運河復航呼聲不斷,德州運河段將改道?
    京杭大運河復航,一直以來是包括德州市民在內的廣大大運河沿岸城市及居民熱切盼望的一件事,尤其是黃河以北,見過當年運河通航之時的盛景的人已經不多了,現在的人們都是通過歷史照片加上自己的想像來回顧那動人的令人嚮往的舟來船往的熱鬧景象。
  • 博物館好奇之旅,揭秘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無錫京杭大運河段杭州拱辰橋風光京杭大運河杭州終點風光在美麗的杭州,京杭大運河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那今天我們就去往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以運河為基礎,建立龐大而複雜的漕運體系,將各地的物資源源不斷的輸往都城所在地,成了中華大地統治者主要手段之一。運河的修復改道,其緣由亦是現實中運河常常的淤堵以及不同政權的都城位置變化。至元代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明、清兩代京杭大運河成為南北水運幹線。
  • 京杭大運河 串起濟寧歷史
    京杭大運河就像一條項鍊,串起了一顆顆美麗的珍珠。濟寧是京杭運河流經最長的城市,中段縱貫全境長達230公裡。串聯了南旺分水龍王廟、太白樓、東大寺、鐵塔寺、南陽古鎮等重要的旅遊吸引物。它的建成,破解了京杭大運河上「水脊」難題,引汶河濟運河,確保運河全線通航,被後人譽為「可與都江堰相媲美的治水工程」。
  • 京杭大運河是如何穿過長江、黃河的?
    這是古人對京杭大運河的讚嘆。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流,為南北走向的水上交通要道。這條千年古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開鑿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南起餘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途經眾多的省份,全長約1794公裡。
  • 京杭大運河德州段有望復航 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突破口
    這是文人墨客對京杭大運河南段的讚嘆。然而上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黃河改道,造成河道淤積等原因,歷史上曾貫通山東、連接京津的京杭大運河,如今只有山東濟寧以南到杭州可以通航,黃河以北至京津河道已斷航。如何讓京杭大運河重現1800公裡水道,一直備受運河沿線人們的關注。
  • 世界最長運河——京杭大運河傳奇
    《天下在河上——中國運河史傳》凝望中國運河的大開大闔,傾聽中國運河的大喜大悲,呈現中國運河的大壯大美,是一部全方位記錄中國運河開鑿、發展、演變的史記,是一幅多維度描繪中國運河文化生成、升騰的磅礴畫卷。
  • 京杭大運河-曾流經你居住的城市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7千米,公元前486年開始建造。春秋末期,吳國為北伐齊國爭霸中原,在江蘇揚州附近開鑿了一條引長江水入淮的運河(稱邗溝),以後在這基礎上不斷向北向南發展、延長尤其經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規模的擴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運河的規模。
  • 京杭大運河數字博物館:人物專訪03 | 張龍:京杭一脈通古今——京杭...
    我們知道張老師在清代園林的研究上一直以來都頗有建樹,今天也是想就「皇家園林與京杭大運河」方面向張老師請教。我們都知道北京作為明清兩代的都城,其水系的發展是和皇城建設息息相關的,那麼作為京杭大運河的起點,北京水系與京杭大運河是怎樣的關係呢?
  •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與文化
    原標題:運河文化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距離最長的運河,被世界公認為與萬裡長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雅大佛塔齊名的最宏偉的四大古代工程,也是其中目前惟一還在利用的工程。資料圖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與文化京杭大運河始建於1289年,工程歷時36年,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四省二市,溝通五大水系,全長1789公裡
  • 世界上裡程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
    揚州著名的景點有很多,著名的就有京杭大運河等。它是世界上長度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跟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為什麼說京杭大運河特別偉大呢?它貫通南北,從杭州一直連接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