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氣象現代化建設是最基本特徵

2020-12-19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評論員

  意義總是在後續歷史進程中確定和顯現。氣象事業的發展進程告訴我們,氣象現代化建設是一條興業之路。黨的十七大以來,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與成就表明,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氣象事業發展道路,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始終堅持氣象現代化建設。

  沒有現代化建設,就沒有中國特色氣象事業的巨大發展。從當初落後西方近百年到如今成為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從寥若晨星的臺站、單一陳舊的觀測設備到如今氣象衛星、通信網絡、高空探測以及高性能計算機等先進設備的廣泛應用,現代化建設讓我們的氣象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們堅持把氣象現代化體系建設作為主攻方向,從「硬體」建設向「軟體」建設突破,注重核心競爭力的培養,注重現代化建設效益的發揮。一方面,實現了氣象通信的自動化,徹底改變了信息傳輸和存儲系統的落後面貌,跨進了世界氣象通信先進行列;建立了災害性天氣實時監測、短時臨近和短期預報預警業務,完成了覆蓋全國85%以上鄉鎮的3.3萬多個自動氣象站的建設;「風雲」系列氣象衛星資料及產品用戶遍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另一方面,先後出臺了現代氣象業務發展、公共氣象服務業務發展、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氣象人才體系建設、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等一系列紮實推進氣象現代化體系建設的政策舉措、管理辦法……「四個能力」不斷提升,「四個一流」不斷實現。

  這不是自然而然的歷史演變,而是幾代氣象人對現代化建設執著追求的結果。實踐證明,不堅持氣象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出現如此顯著的發展優勢、服務優勢和創新優勢。因此,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把推進氣象現代化貫穿始終,牢牢把握氣象現代化的總體布局,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走出一條興業之路,一條不斷拓展的中國特色氣象事業發展道路。

  然而,氣象現代化建設又是一項「未完成的工程」,一項需要不斷改進、不斷自我創新的艱巨事業。當前,我們離2020年建成結構完善、功能先進的氣象現代化體系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氣象服務還不夠適度超前,還需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中國氣象局黨組提出了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試點工作與基層氣象臺站綜合改革。這是前所未有的嘗試,需要在氣象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鼓足勇氣,改革創新。要深刻把握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試點工作中的先進性、探索性、差異性等顯著特點;密切關注基層綜合改革與現代化建設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著力推進業務、服務、科技、人才、管理以及法制、黨建、文化等工作全面協調、統籌兼顧,真正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在不斷探索的徵程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這是開闢中國特色氣象事業發展廣闊前景的根本途徑。

  同時,氣象現代化建設還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在不同時代和階段有著不同的內涵、特徵與目標。在2006年《國務院關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將氣象工作放在國家發展全局中去通盤考慮,氣象現代化已經成為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的氣象現代化內涵更豐富、要求更全面、領域更寬廣、任務更艱巨。尤其是黨的十七大以來,氣象現代化建設已經涵蓋氣象業務、服務、科技、人才、管理乃至文化等諸多方面。適應時代發展需求,著力推進氣象工作政府化、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服務社會化,建立與氣象現代化體系相適應的新型事業結構成為當前氣象現代化建設最為關鍵和重要的內容。我們將要建設的氣象現代化,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提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安全、人民群眾安全福祉氣象保障水平,不斷增強氣象綜合實力、氣象創新活力、氣象國際影響力的氣象現代化。

  今天,使命在肩,風雲在前。我們將以更堅定的決心、更清晰的思路、更有力的舉措,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如既往地承擔起奮力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歷史責任,始終如一地堅持氣象現代化建設這條興業之路。

  (責任編輯:葉海英)

相關焦點

  • 西藏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
    自治區黨委、政府,中國氣象局和全國各級氣象部門投入空前,2012年和2018年兩輪省部合作協議,如同歷史的軸承,將西藏氣象事業從跨越式發展推進到高質量發展。西藏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氣象現代化發展道路,基本建成結構完善、功能先進、布局合理、適應需求的氣象現代化體系,與全國氣象部門一道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
  • 西藏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
    西藏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道路,基本建成結構完善、功能先進、布局合理、適應需求的氣象現代化體系,與全國氣象部門一道基本實現現代化。服務沒有根,高大上的科技支撐不落地,何談氣象現代化?對此,《推進西藏氣象事業跨越式發展合作協議》綱舉目張。根據協議,中國氣象局提出在基礎設施、技術設備及業務系統建設上支持,自治區政府在規劃及土地徵用、機構人員編制等方面支持,啟動「縣縣有局、鄉鄉有站」建設。在西藏建縣級氣象局,難在思想轉變,融入政府。
  • 氣象通信現代化建設進展令人矚目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氣象通信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經過13年的努力,建成了以郵電公用通信網為主,自建專門通信網為輔,有線無線相結合,國內國外相連接,具有一定現代化水平的氣象通信網。  早在1973年經周總理批准建設的BQS系統,經過長期籌建,於1980年1月正式投入業務運行。
  • 讓夢想領航——湖北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回眸
    編者按 2017年,湖北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豐碩,經由政府主導的第三方機構評估認定,湖北在中部地區率先達到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目標。從2012年在武漢、宜昌、襄陽三市試點先行,到2014年全省全面推進,再到2017年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六年來,湖北氣象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指示精神,緊緊圍繞中國氣象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氣象現代化建設戰略部署,始終瞄準國際和國內先進省市水平。
  • 高科技支撐 西藏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
    自治區黨委、政府,中國氣象局和全國各級氣象部門投入空前,2012年和2018年兩輪省部合作協議,如同歷史的軸承,將西藏氣象事業從跨越式發展推進到高質量發展。西藏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氣象現代化發展道路,基本建成結構完善、功能先進、布局合理、適應需求的氣象現代化體系,與全國氣象部門一道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
  • 江蘇氣象現代化建設走在前列
    這組數據與我們的工作生活密切相關:全省氣象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94%,大氣環境預報時效延長到30天,城市熱島監測精細到10米級,臨近預報、短時預報、中短期預報分別實現10分鐘、3小時、6小時滾動發布……昨日,省政府與中國氣象局召開省部合作第四次聯席會議,共同謀劃江蘇「十四五」氣象事業發展。早在2011年8月,省政府就與中國氣象局籤署了共同推進江蘇氣象現代化建設合作備忘錄。
  • ——感受廣東省遂溪縣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
    10月13日,記者來到遂溪縣氣象局採訪,感受這裡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巨大成效和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如火如荼。  從湛江市區驅車到遂溪需要50分鐘左右,一下車,設計新穎的氣象大樓讓記者耳目一新。白色的樓體,簡潔的造型,樓前還設計有外掛的樓梯,這個寬敞明亮的辦公樓讓人感覺非常「洋氣」,很有現代感。
  • 奮鬥在千山之巔 西藏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在今年8月召開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  歷史的縱深,鑄就戰略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心西藏發展。西藏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道路,基本建成結構完善、功能先進、布局合理、適應需求的氣象現代化體系,與全國氣象部門一道基本實現現代化。  縣縣有局,鄉鄉有站,氣象服務向下紮根  氣象現代化,莫要於安民。
  • 中國氣象局專題研討桂黔滇氣象現代化建設
    12月16日,中國氣象局在雲南昆明召開專題研討會,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氣象局長工作研討會精神,研討桂黔滇地區氣象現代化和「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中國氣象局總工程師黎健出席會議。
  • 歐洲氣象現代化建設一瞥
    歐洲是世界上最早開展現代氣象觀測和服務的地區,整個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二戰以來經過多年的持續建設和發展,形成了遍布全境的密集的現代化氣象監測網絡和快速可靠的數據傳輸體系,氣象服務業相當發達。尤其在歐盟成立以來,歐洲各國加強了氣象領域內的合作,使得歐洲在氣象領域的整體實力大大增強。
  • 聚力築牢高質量發展氣象保障基礎——湖北省政府推進氣象現代化...
    這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一以貫之支持氣象工作的具體表現,更是加快推進更高水平氣象現代化建設的鮮明態度。以省部合作平臺為載體,湖北省政府與中國氣象局堅持聯席會議制度和和高層互訪機制,定期總結工作成效,商談新舉。思路既定,行動有力。
  • 含山:副縣長調研指導氣象現代化建設工作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周華報導 12月9日上午,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副縣長黃維平一行來到縣氣象局調研指導氣象現代化建設工作。  調研組首先聽取了氣象現代化建設進展情況的匯報,詳細詢問了氣象現代化建設目標任務以及各項氣象工作的開展情況,隨後參觀了綜合氣象業務平臺、地面觀測場及正在建設中的城山人影煙爐作業點。黃維平充分肯定了含山縣氣象局在氣象現代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時要求該局繼續貫徹落實省、市政府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工作會議精神,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勇於創新,進一步提高氣象服務能力,更好服務含山經濟社會發展。
  • 中國氣象局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領導小組組長劉雅鳴強調,要站在服務保障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高度,進一步明確目標、突出重點、聚焦關鍵、細化責任,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和信息化建設,為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保障。  今年,中國氣象局將繼續堅持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持續推進以智慧氣象為重要標誌的氣象現代化體系建設,聚焦提升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能力,通過統籌謀劃科技攻關、業務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調整破解現代化發展關鍵難題,聚焦信息化基礎能力推進基礎設施雲平臺、大數據云平臺、「天鏡」綜合業務監控平臺建設,重點在實況分析業務、研究型業務等方面實現顯著突破,推動形成發展合力
  • 氣象局:新中國氣象事業60年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
    氣象事業和其他行業一樣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60年前,新中國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在百廢待興的繁忙國事中,就將籌建氣象工作列入重要議程,並於1949年12月8日批准成立了中國氣象局的前身——中央軍委氣象局,標誌著新中國氣象事業從此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60年,在我國氣象科學發展歷史長河中是非常短暫的,但這60年的發展卻是最輝煌、最耀眼的。我國氣象科學的發展源遠流長。
  • 堅持以首都發展為統領 為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努力奮鬥...
    ,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率先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推進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到2025年實現首都功能、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生態文明、民生福祉、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六個明顯提升」。到2035年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努力建設好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全會強調,要牢固樹立首都意識,堅持以首都發展為統領。
  •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現代化建設重要目標
    社會主義社會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  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堅持從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三個方面全面推進,使這三個方面的建設相互協調,相互促進。這表明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在不斷深化。
  • 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 系列評論之六
    為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開好局、起好步,我們要深化對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認識,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根本方向決不動搖,氣象工作關係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戰略定位決不走樣,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氣象強國的戰略目標決不走低,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的戰略重點決不走弱,加快科技創新、做到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的戰略任務決不打折
  • 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彰顯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優越性。 習近平同志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 初心不改 三十載續寫華章——三峽工程建設氣象服務紀實
    自1991年開始提供三峽工程建設氣象服務起,氣象部門保障這一「國之重器」已三十載,在建設和運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防洪蓄水精準把脈  防汛抗洪、蓄水發電是發揮三峽工程經濟社會效益的重中之重。湖北氣象部門堅持趨利避害,為三峽工程防洪蓄水取得實效奠定堅實基礎。
  • 黃山將建設首批「國家氣象公園」
    寒來暑往,氣象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科技創新對氣象現代化水平的貢獻率顯著提高,氣象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6月2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安徽氣象服務自然災害風險防控、應急、救援能力和服務農業、交通、旅遊行業能力,達到全國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