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烏託邦,計家墩如何使空心村變成理想村?

2020-12-23 地道農旅

計家墩理想村是基於鄉村的理想生活方式,藝術家、企業家、學者、當地村民等聚合在一起共享恬靜美好而豐富多樣的生活,再現中國傳統而美好的鄰裡社區關係。

一個人的理想是夢想,一群人的理想就變成了計家墩理想村。

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計家墩理想村,看她如何盤活空心村,實現理想的?

一、計家墩的概況

1 計家墩簡介

計家墩位於江蘇崑山錦溪古鎮南首,全村由二個自然村合併組成,所轄區1800畝,有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33人。計家墩並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古村落,村子是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建築本身也沒什麼特色,沒有什麼資源稟賦,空心化嚴重,面臨搬遷。

2 計家墩交通

計家墩在上海與蘇州之間,距離上海67公裡,距離蘇州55公裡,基本都在1個半小時車程之內,正好分享中國最頂尖的兩大城市3000多萬消費人口的紅利。

3 計家墩區位

計家墩村正好位於江南兩大著名水鄉——周莊和錦溪之間。因此,這一代的江南水鄉,已經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旅遊度假的市場群體,充滿了濃鬱的度假、觀光和文創氛圍。

4 計家墩模式

合作方有政府+專業團隊(兩方合作),開發方式是輕資產村舍租賃,主力業態有民宿、餐飲、茶室、村民公社、書院、市集、工坊、親子樂園、俱樂部。

二、計家墩的特色

1 專業團隊入駐

專業團隊入駐計家墩,為村落的後續發展和經濟復興帶來可能。

合理定位團隊基於計家墩優美的田園風光和江南水鄉資源稟賦,通過鄉村集體資產的整合再利用和鄉村旅遊配套產業的植入,打造鄉伴·計家墩-鄉村生活共創集群。

激發活力 企業入駐鄉村,將鄉村散落的積木一塊塊拼湊起來,於是居民的活力被激發,面臨衰落的空心村被充實,文創產業入駐,新村民帶來活力。

獲取資源企業以綜合能力獲取政府資源,以特色服務構建平衡業態,集「投資+開發+運營」於一體。

2 民宿產業帶動

計家墩以民宿為帶動引擎,整合多方資源,串聯起整個村落的產業形態。

風格一致民宿產業是計家墩改造過程中的主要活力產業,入駐計家墩的民宿品牌很多,但都保持著與當地風格融為一體的原則。

服務周到 計家墩的民宿不同於傳統的飯店旅館,沒有高級奢華的設施,但能讓人體驗計家墩的風情、感受到村民的熱情與服務。

擴展業態通過資源梳理、文創策劃、業態引入、主題經營等方式,計家墩鄉村休閒綜合體呈現在大眾眼前。

業態整合計家墩結合鄉村條件和發展需求,形成業態布局規劃,綜合布局民宿、餐飲、公共類業態、零售類業態、休閒類業態為主導的鄉村;同時為面向未來發展、引導片區業態整合,規劃在文旅業態集群的基礎上,引入道禾教育研究院。

3 打造生活示範

計家墩通過全新功能定位,打造鄉村生活示範區;「1+X」模式,凸顯鄉村差異;保留傳統文化,傳遞新美學觀;挖掘鄉村多元價值。

1 即以民宿業態為帶動引擎,整合文化商業、主題餐飲、休閒體驗、有機農業等多元文旅休閒業態而形成的文旅業態集群。規劃通過資源梳理、文創策劃、業態引入、主題經營等方式,打造計家墩鄉村休閒綜合體。

X 為鄉村文旅發展的特色主題方向,如自然教育、藝術展演、會展培訓等。

4 青年返鄉創業

計家墩村,共享農莊(鄉村民宿)的創建,為鄉村振興引入了人才力量。

青年返鄉青年返鄉是鄉村文旅業態開發的新路徑,青年人的活力思維給計家墩注入了神奇的色彩。要實現鄉村振興,返鄉創業青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原住民回鄉計劃」帶動了產業發展,增強鄉村經濟活力。

四大平臺計家墩創新模式構建KAB青年創客返鄉孵化中心、城鄉統籌NGO公益平臺、民宿產業聯盟、國際休閒產業協會四大平臺,導入資源,實現城鄉互動。

5 激發鄉村活力

尊重鄉村田園肌理計家墩通過特色元素保留和利用對計家墩村的特色元素的保留和利用,增加了景觀的可塑性,提高鄉村的可識別性,有利於鄉村形象的再展現。

將鄉村丟棄的船隻利用起來,植入建築門口,古樸又有韻味,形成標識系統的一部分。

引入時尚活力運動通過導入外部資源,引入時尚水上運動,形成特色活動,激活村莊,帶來生機。水上運動連結整個村落,使得村莊煥發生機。戶戶有碼頭,戶戶有小艇,賽艇划船成為村落的特色活動。

三、地道之見

了解完計家墩,地道農旅地道君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1 背靠「大樹」好乘涼

背靠大城市區位優勢如果你的村子位於大城市的近郊或者在知名景區的周邊,何不提質升級村內的基礎設施,承擔城裡人的休閒度假需求或與景區良性互動。

背靠大企業整合優勢 沒錢、沒資源、沒產業的村子怎麼辦?一方面可以邀請專業團隊入村梳理資源,給出方向;另一方面以開放的心態歡迎大企業入駐,合力發展。

2 有人離開,有人回來

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可持續發展。如果村內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空心化嚴重怎麼辦?最好的辦法是盤活這些宅基地,吸引新的人「回來」鄉村。

吸引創客藝術家通過邀請創客、藝術家進村,搭建文創交流平臺,扶持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或者與高校合作建立實訓基地。

吸引退休的人員 對本村的退休鄉賢進行摸底調查,吸引那些有資源、有經驗、有知識、有情懷、有能力的退休高幹人員,提供康養服務,引導其發揮自身餘熱,實現自我價值再造。

3 營造氛圍,打造理想

鄉村振興不是把鄉村建的高端大氣、完美無缺,真正引起人共鳴、打動人心的更多還是在其中融入的理念、願景、氛圍等。

營造良好生活氛圍,通過構建集住宿、創作、交流的平臺,加深其歸屬感和認同感,讓老村民及新村民能形成和諧、溫馨的鄰裡關係,感受鄉土生活的「真、善、美」。

地道國際·農旅』地道國際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導品牌。致力構建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臺。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THE END

相關焦點

  • 黃巖:空心村成人氣村 因村施策探索鄉村新路徑
    10月31日晚上,CCTV-17央視農業農村頻道播出《浙江黃巖 : 空心村成人氣村 因村施策探索鄉村新路徑》,關注黃巖區的鄉村振興工作。在台州市黃巖區的西部山區,有很多上百年歷史的古村落。近年來,當地通過讓專家因村施策與高校建立合作的模式,把這些空心村打造成了人氣村。走進黃巖區的烏巖頭村,百年前的風貌依然清晰可見,其中一個房子的石頭院牆大概有150年的歷史,一直保持到現在,沒有改變。烏巖頭村的村黨部書記表示,村子的改變要歸功於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教授楊貴慶。
  • 「空心村」變身「網紅村」如何做到的?
    誰能想到,如今周邊市民的網紅打卡地「桃源小筑後營村」,幾年前還是一個蕭條的「空心村」。「那幾年,年輕人外出打工的多,村裡基本剩下老人和小孩了,很多房子都沒人住,一颳風下雨啥的,好多房屋都坍塌了,村裡面一點生機都沒有」後營村村民朱海軍說。位於肥鄉城區東北的後營村,共有420戶1792口人,耕地3340畝。
  • 崑山市」錦溪-計家墩理想村」入選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中國江蘇網9月1日蘇州訊 8月28日,「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公布了《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其中「錦溪-計家墩理想村」榜上有名。據悉,本次全國共有248個村入選,這是崑山地區唯一的一家。
  • 崑山市「錦溪-計家墩理想村」入選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中國江蘇網9月1日蘇州訊 8月28日,「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公布了《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其中「錦溪-計家墩理想村」榜上有名。據悉,本次全國共有248個村入選,這是崑山地區唯一的一家。
  • 中青旅攜手IDG紅杉投資鄉伴 解密鄉村文旅「理想村」模式
    鄉伴·計家墩 理想村比如一個已在沒落中的「空心村」,青年人都離開了,如果要通過系統化的改造,使它成為高品質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從而帶動周邊地區重煥生機、持續成長——理論上有可能,實踐上卻困難重重:每個村落,整體改造都需要幾個億,而每年的運維又是一大筆支出,同時還要花費心力去運營和推廣。誰會去做?
  • 錦溪計家墩理想村成功入選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為了盤活村子,崑山市和錦溪鎮的各級領導大膽決策,引入鄉伴文旅對計家墩進行整村改造。開發至今的四年裡,鄉伴文旅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通過多次政企合作、一千多個日夜的環境整治、老宅修繕、引入眾多新興業態等舉措,已經成功吸引到眾多來自上海、蘇州、崑山以及錦西的本地青年,回鄉創業不斷為計家墩理想村賦能。現在這裡已經聚集了一群熱愛生活的歸鄉人,在此成為同村鄰裡。
  • 「空心村」變「桃花源」,看重慶酉陽山羊村如何奔跑在鄉村振興之路
    山羊村一度「人去寨空」,成了典型的「空心村」。山羊村是如何從封閉破敗的鄉村,一步一步走向重生、完成「蝶變」?日前,記者來到這片山水之間尋找答案。山羊村現任第一書記王金旗是2019年初由重慶市扶貧辦派駐到村裡的。在他之前,還有兩任駐村第一書記——板溪鎮包村幹部熊國饒與酉陽縣扶貧辦派駐到村裡的幹部田雪勇。
  • 計家墩理想村成功入駐農房出租專業網站美麗新鄉村!
    近日,鄉伴文旅集團旗下計家墩理想村成功入駐農房出租專業網站美麗新鄉村!錯了,這是現實中已經成功落地的鄉村新形態範本。在上海旁的這個小村莊,已經聚集了這樣一群新村民,他們之中有設計師、咖啡師、大學教授、IT精英、金融家、媒體人等,都因為熱愛鄉野生活,入住於此,並打造出一個現實版的烏託邦——村民把它親切地命名為「理想村」。
  • 秋長茶園村獲輸血3億 昔日「空心村」變身網紅打卡地
    惠州日報記者黃岸媚 通訊員郭家文 攝 5月的惠陽區秋長街道茶園村木公幌村民小組,暖風蕩漾,一撥撥遊客前來體驗青磚黛瓦客家圍屋風情,感受古樸的鄉村文化。這是碧桂園鳳悅·秋長谷裡,是碧桂園與當地聯手打造、農發行惠州市分行貸款3億元支持的鄉村振興項目,僅兩年多時間,這裡由一個雜草叢生的空心村變成了都市人的網紅「打卡地」,並於去年年底獲評國家3A級旅遊景區。
  • 從青蛙之旅,看桃米村如何玩轉鄉村振興
    2018年最新中央一號文件出臺,「鄉村振興」成為旅遊規劃圈最火的熱詞。歸派首先提了一個終極問題:鄉村振興到底要振興的是什麼?在這裡,歸派通過一場青蛙之旅,剖析臺灣桃米村的鄉村發展之路,最終尋找我們的終極答案。
  • 家門口吃上旅遊飯「空心村」變「網紅村」
    「空心村」的涅槃「阿歪寨,石頭房子、石頭牆,石頭碾子、石頭磨」,清澈的小溪圍著寨子靜靜流淌……如詩如畫的景色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自拍,成為網紅村。曾經的阿歪寨卻是另一番光景。很多人選擇外出打工或者搬出村子,使村子成為名副其實的『空心村』。」么鋪片區工作組副組長陳衛忠說。脫貧攻堅戰打響後,阿歪寨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如何讓村子真正恢復生機,產業興旺發達,一直是幹部群眾苦苦思索的難題。2018年,阿歪寨村迎來新機遇。
  • 中國鄉村散記|當代理想在古老鄉土繁茂生長
    而在鄉伴理想村計家墩和尚明甸,水之美已創造出了更多現實意義。從民宿群落、匠人手作,到藝術空間、酒館書屋,再到無人超市、科研中心,這一切都沿水而踞,延伸著生命與生活的溫度、深度與廣度,連接著村落遺產、當代創造與未來智慧。
  • 空心村變身文化創意村
    這兩年,眼瞅著以前無人問津的老村內,遊客越來越多,她也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鄉村振興給農村帶來的活力。張家樓村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彭城鎮東南方向,距古鎮彭城約1.5公裡,村莊佔地面積200畝,分為東片老村和西片新村兩部分,這裡盛產優質瓷土,當地百姓鑿井挖土,源源不斷供應著磁州窯爐火千年不熄。張家樓的老宅多沿河而建,參差錯落,隔河相望。
  • 激活古村動力,「能人」助推烏巖頭村鄉村振興!
    在浙江有個上百年歷史的古村落,近年來當地通過讓專家因村施策,與高校建立合作的模式,把空心村打造成了人氣村。這個專家是一個「布袋教授」,這個古村就是烏巖頭村。「能人」助推古村煥新顏,烏巖頭村打造鄉村振興鮮活樣本!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黃巖烏巖頭村,看「布袋教授」如何讓古村實現鄉村振興的?
  • 浙江安吉橫山塢村:「空心村」變藝術民宿村 綠水青山生「金」
    小癮·半日村的民宿一景。王麗瑋攝 從杭長高速口下來,沿著平坦的鄉村公路一直開,距離千年古寺靈峰寺旁3公裡的一處山坡便是橫山塢村所在地。 落地在橫山塢的「小癮·半日村」原是一個空心村,多年前經過整體搬遷和藝術設計,如今已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高檔民宿集群,共規劃建築71棟、民宿20家,其中「簾青」「朝花夕舍」等9家民宿已是遊客盈門。
  • 清遠英德河頭村發展農旅產業,昔日「空心村」華麗蝶變
    3年前,在省委辦公廳駐村幫扶工作隊、碧桂園集團以及當地致富帶頭人許萬紅的努力下,河頭村發展桑芽菜產業,陳井清成為首批參與者之一,承包了幾畝地精心種植,年收入增長3萬餘元,成功摘掉「窮帽子」。依託喀斯特地貌景觀,河頭村積極盤活沼澤地、石頭山、丟荒地等資源,打造鄉村旅遊景點、民宿、蔬果採摘基地等旅遊觀光產業,這條曾經人口流失嚴重的「空心村」重新煥發生機。
  • 浙報關注丨黃巖區委書記陳建勳署名文章:治理空心村,建美未來鄉村
    黃巖區沙灘村從原本典型的「空心村」蝶變為遠近聞名的「人氣村」,這一變化背後是黃巖區以去空心化為突破口建美未來鄉村的縮影。校地合作,實施高起點謀劃引領。2012年開始就與同濟大學建立校地合作關係,聘請該校規劃系主任楊貴慶教授擔任首席專家。
  • 鄉村振興,實現華麗嬗變!福德村成了有「福」之村
    「柏油路到家,戶戶住樓房,產業遍地開花,人人笑哈哈……」如今的福德村以鄉村振興、農村「三變」改革為契機,通過土地折價入股、資金入股等方式,組建專業合作社,大力培育特色產業,短短幾年實現華麗嬗變,成了村民眼裡的有「福」之村。產業興旺,日子越過越幸福走進福德村,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柑橘香味,目之所及是掛滿了果子的柑橘林。
  • 河北張北「空心村」治理:「臉上疤」變成「錦上花」
    「臉上疤」變成「錦上花」——張北「空心村」治理探訪圖為聯村並建模式改造後的張北縣臺路溝鄉後大營灘村。通訊員王英軍攝近日,走進張北縣公會新區1單元401室席衛琴家,清新的茉莉花花香撲鼻。近前一看,席衛琴家的陽臺成了「小花園」,屋子裡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