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新加坡七成是華人,只要有我在,漢語就永遠不會是國語

2020-12-06 謙謙談歷史

相信大家對於新加坡都非常的熟悉,因為這個國家的人口組成是以華人為主的,因此天然就有非常親近的感覺,事實上並非如此,新加坡雖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華人大國,但是對於華人的態度卻不怎麼友好,反而對西方非常的親近,而且新加坡的國語是英國,那麼為何不把漢語作為第一語言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李光耀是怎麼說的

新加坡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屬於馬來西亞聯邦的成員國,只是後來新加坡被踢出了局,新加坡不得不被迫獨立,此時的它可謂是一窮二白,而且國土面積也小得可憐,人口還不到200萬,人均收入只有450美元,這對於連淡水都需要進口的新加坡可想而知有多麼的困難。

當時已經42歲的李光耀肩負起帶領新加坡走出困局的重任,但是卻一頭霧水不知該走向何方,更不知道從何發展。因為新加坡並沒有豐富的資源,只是作為一個貨流流轉的港口而已,更沒有任何的經濟基礎,特別是英國撤走之後,令新加坡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不過,李光耀是一個具有偉大抱負的人,發誓一定要把新加坡帶上繁榮富強的道路,於是,李光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英國作為國語。

李光耀的這一決定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要知道華人才是這個國家的主要群體,正常情況下把漢語作為國語是最合適不過的,李光耀卻反其道而行還把漢語給廢除了,當時的華人商會的會長曾經聯合勸說李光耀把漢語作為國語,李光耀強硬的說:「想把漢語作為國語,除非把我打倒」。李光耀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無疑是向西方看齊的第一步。

李光耀還表示幸虧當年佔領新加坡的是英國,如果是其它國家的話,還要重新學習英語,這對於新加坡人無疑是一個非常艱難的轉變。李光耀還親赴美國找到當地的大企業拉投資,讓他們來進駐駐馬店的工業園區,除此之外還大力吸納從國外留學歸來的學子,而且還設立獎學金用來送更多優秀人才到國外學習先進的技術。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李光耀的努力下,新加坡很快就走上了正規,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人均收入翻了將近30倍,成為亞洲僅次於日本的發達國家。

相關焦點

  • 新加坡有超過7成的華人,為何李光耀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在那時中華總商會的一些人曾向他提過建議,其實漢語當作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利大於弊的,但是李光耀卻表示:可以,但是你們要先打倒我。意思很明確了,就是只要他還在為一天,那麼官方語言就有一天不會是漢語。經濟蕭條在那個時候的新加坡人民大概有兩百萬左右。其中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是華人,所以周圍的國家對新加坡並不友好,甚至還帶有歧視的意思。
  • 新加坡有超過7成的華人,為何李光耀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但是在李光耀上臺之後,他直接廢除了漢語,並且禁止了漢語的相關學習,更是將南洋大學停辦了。他只主張將英語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在那時中華總商會的一些人曾向他提過建議,其實漢語當作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利大於弊的,但是李光耀卻表示:可以,但是你們要先打倒我。意思很明確了,就是只要他還在為一天,那麼官方語言就有一天不會是漢語。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只要我在位一天,漢語就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74.2%左右,漢語曾經這這片土地上流行了許久,只不過隨著一人的上臺之後,這裡就變了,甚至此人還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國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01深知這個國家人民的厲害這個人就是李光耀,被譽為新加坡的國父,自他上臺以後,就直接將漢語廢除了,並且還全面禁止了有關漢語的學習項目,甚至連當時有名的南洋大學都關閉了,之後他便開始大力宣傳英語的好處,並且積極推動,讓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由於新加坡的華人數量佔比比較大,所以其推廣難度可想而知。
  • 新加坡7成是華人!李光耀:除非打倒我,否則漢語永遠不能成國語
    【圖】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交流溝通形成了記憶,英語是最好最方便的方式,工作、經商、交談甚至是歌唱,生活在新加坡裡近七成的華人也早已習慣了英語交往。他們離開中國的時間太長,在新加坡的國度裡歷經了一代又一代,有些人甚至早就認同了自己的國籍不屬於中國。
  • 李光耀:新加坡7成是華人,除非打倒我,否則漢語永遠不能成國語
    李光耀:漢語在國際競爭中沒有優勢,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前言 百度上有一個詞條,關於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去新加坡可以說中文嗎?"好奇的驅使,許多的人不由自主地點入瀏覽。
  • 新加坡7成是華人!李光耀:除非打倒我,否則漢語永遠不能成國語
    李光耀求學回歸新加坡,正式走進政治領域,把馬來西亞聯邦的港口變成了如今的新加坡,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成為國際舞臺上一顆姣姣明珠。但如今"中新"建交多年友誼深厚的背後,有許許多多曾經相悖的故事。"華人眾多,一度成為新加坡自治的阻礙之一。"局勢的逼迫,讓新加坡的分離政治自我成立國家變得尤為艱難。
  • 李光耀:新加坡七成是華人,除非打倒我,否則漢語永遠不能成國語
    大家聽說過新加坡嗎?這是一個比較發達的國家,而且這裡氣候宜人,所以每年都有不少的遊客喜歡來這裡旅遊。不過在很久的之前,這個地方的馬來西亞聯邦就被踢出來了。這個時候它還被宣布獨立。那個時候,新加坡也才才剛剛獨立,他們的人口也不多,只有200萬,其中華人就佔了75%。
  • 新加坡七成是華人,為何漢語不是官方語言?李光耀:除非將我打倒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聯邦踢出,被迫宣布獨立。剛剛獨立的新加坡情況是這樣的,總人口200萬,其中75%都是華人,周圍國家對華人並不友好,或者說有仇視行為。更為糟糕的是,此時新加坡人均GDP僅450美元,連淡水都依靠進口。
  • 新加坡有超過7成的華人,但因為他的存在,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可由於新加坡的華人佔比超過了7成以上,這樣的數據讓秉承著馬來人至上觀念的,馬來西亞人開始擔心華人是否會在未來的日子裡掌控馬來西亞,於是經過商討過後,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的結果將剛進來才兩年的新加坡逐出了馬來西亞。新加坡雖然獨立了,但它的獨立卻並不是自願的。
  • 新加坡有超過7成的華人,但因為他的存在,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可由於新加坡的華人佔比超過了7成以上,這樣的數據讓秉承著馬來人至上觀念的,馬來西亞人開始擔心華人是否會在未來的日子裡掌控馬來西亞,於是經過商討過後,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的結果將剛進來才兩年的新加坡逐出了馬來西亞。新加坡雖然獨立了,但它的獨立卻並不是自願的。
  • 新加坡獨立初,華人建議把漢語定為國語,李光耀:除非打倒我
    當時新加坡的中華總商會代表成員為了自身組織的長遠發展,曾多次遊說其總理李光耀,建議把漢語定位新加坡國語。雖然李光耀的祖籍也在中國,身體裡流淌著一部分中華民族的血液,但是經過反覆思考,李光耀給出中華總商會成員們的答覆卻是:"除非打倒我,否則漢語永遠不可能成為國語"。這一回應讓商會成員們倍感失望,也讓同有一處中華血統的中國人感到寒心。
  • 華人居多的新加坡為何沒把漢語定位國語?歷史因素很關鍵
    新加坡與中國的地理位置較為接近,因此在中國大陸尚未實行改革開放的時候,有不少中國商人選擇去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進行商業發展,華人在新加坡發展經濟並且在那裡定居生活,華人對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新加坡也有將近七成的人是華人,但是新加坡的國語卻不是漢語,而是西方國家的語言英語,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呢?
  • 新加坡獨立時,華人商會建議定漢語為國語,為何李光耀堅持選英語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佔比超過七成的國家,但是他們的「母語」卻是英語。因為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把英語納入了新加坡人的母語範疇。新加坡獨立之前,曾經長期被英國人、日本人殖民統治。殖民時期,英語至上,只會講華語的人得不到公平的教育、工作機會,天長日久形成了習慣。
  • 華人居多的新加坡為何沒把漢語定位國語?歷史因素很關鍵
    新加坡與中國的地理位置較為接近,因此在中國大陸尚未實行改革開放的時候,有不少中國商人選擇去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進行商業發展,華人在新加坡發展經濟並且在那裡定居生活,華人對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新加坡也有將近七成的人是華人,但是新加坡的國語卻不是漢語,而是西方國家的語言英語,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呢?
  • 新加坡李光耀:漢語不會成為官方語言,除非你們把我打倒
    新加坡超過7成都是華人,李光耀卻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官方語言 引言 越喜歡一個人,受這個人的影響越大。 即便是到了現在,提到新加坡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想到李光耀這三個字,這便是他的影響力。新加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其國內有超過7成的人數是華人,漢語已經成為了一種通用的語言,但是卻從來未被官方定義為國語,這一切的根源則與李光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新加坡李光耀:漢語不會成為官方語言,除非你們把我打倒
    新加坡超過7成都是華人,李光耀卻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官方語言 引言 越喜歡一個人,受這個人的影響越大。 即便是到了現在,提到新加坡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想到李光耀這三個字,這便是他的影響力。新加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其國內有超過7成的人數是華人,漢語已經成為了一種通用的語言,但是卻從來未被官方定義為國語,這一切的根源則與李光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華人佔新加坡人口74%,為何李光耀拒絕將華語定為新加坡國語?
    從這個詞條當中也能夠感受的到,新加坡居民對漢語的了解程度之高。其實在新加坡,有將近75%的人是華人,就連這個國家的開國首腦李光耀也是中國人。本以為這個華人比重如此高的國家,將漢語當做國語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漢語絕不會成為官方語言,除非你們把我打倒!
    新加坡超過7成都是華人,李光耀卻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官方語言 引言 越喜歡一個人,受這個人的影響越大。 即便是到了現在,提到新加坡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想到李光耀這三個字,這便是他的影響力。新加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其國內有超過7成的人數是華人,漢語已經成為了一種通用的語言,但是卻從來未被官方定義為國語,這一切的根源則與李光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新加坡7成人口是華人,李光耀為何不定漢語為國語,反而選擇英語!
    可是誰也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年,新加坡就被迫獨立出去,成為了一個小國家。 雖然老天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但對於新加坡人民來說,生活還是要過下去的。針對新加坡目前的現狀,李光耀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在這些政策中,有一條看起來是無比地令人驚訝,甚至可以說是荒謬:把漢語廢除,用英語作為國語。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漢語絕不會成為官方語言,除非你們把我打倒!
    新加坡超過7成都是華人,李光耀卻說,漢語永遠不會成為官方語言 引言 越喜歡一個人,受這個人的影響越大。 即便是到了現在,提到新加坡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想到李光耀這三個字,這便是他的影響力。新加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其國內有超過7成的人數是華人,漢語已經成為了一種通用的語言,但是卻從來未被官方定義為國語,這一切的根源則與李光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