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北京7條地鐵共105站全部配置AED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11月26日上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聽取市政府關於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提高急救服務能力和水平工作進展情況的報告及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的意見建議。截至目前,全市今年日常急救服務累計出車41萬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呼叫滿足率維持在95%以上。

資料圖,潘之望 攝

現狀

納入120統一調度的999急救車組已出車萬餘次

市衛健委副主任張華介紹,7月28日,本市啟動「兩統一」工作,全市院前醫療急救電話統一為「120」,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以下簡稱999急救中心)首批20輛救護車、培訓合格的126名急救人員納入120系統統一指揮調度,2021年底前完成過渡。

截至目前,999急救中心納入120統一指揮調度的車組共出車1.6萬餘次,日均每車組10次,人員穩定,運行良好。今年已完成32個急救工作站規範化建設。

此外,「北京通」APP上開發「醫療急救」功能,120指揮調度系統實現呼叫定位,所有急救車組實現了微信、支付寶付費,目前85%的患者使用微信、支付寶付費。

年底前7條地鐵共105站全部配置AED

院前院內急救醫療信息銜接方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7家醫院實現院前指揮調度、急救車組及院內急診信息實時共享,20家醫療機構實現了急救車組向院內急診推送數據,近期將進一步推廣使用。2022年底前將實現重點公共場所AED設施全覆蓋,一線工作人員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率達到80%。目前地鐵系統已啟動AED配置工作,今年年底前7條地鐵共105站全部配置AED。

999啟動非院前醫療急救服務

人才培養方面,建立院前醫療急救機構績效工資增長機制,在北京急救中心試點基礎上,在全市院前醫療急救系統推廣實施。將符合條件的院前醫療急救人員納入保障性住房範圍,提供租賃型保障房。支持和引導醫療衛生人員以輪轉方式從事院前醫療急救工作,已完成管理系統開發,2021年起實施。

此外,已制定相關政策,明確急救與非急救服務的業務範疇。999急救中心啟動非院前醫療急救服務。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市負壓救護車從年初的34輛增加至116輛,發熱、疑似和確診病人全部用負壓救護車閉環轉運。在首都機場、大興機場、5個火車站設置24小時值守轉運專車。目前全市院前醫療急救機構共完成新冠肺炎相關人員轉運任務近2.4萬人次。

問題

院前急救醫護人員短缺問題突出

雖然全市急救呼叫滿足率已達到了95%,但急救服務平均反應時間目前為18分鐘左右,距離國內領先水平和本市規劃目標仍有差距。部分區域、部分時段搬抬服務供給不足。

今年本市新建急救工作站32個,一部分新建站點由於缺乏醫護人員尚無法實現24小時運行。按照規劃建設要求的2021年底完成70%,2022年全部完成的總體目標,全市還將新建200餘個急救站點,醫護人員缺口的問題將更加突出。

重點公共場所AED配置不足

部分急救工作站、洗消站落地建設進展緩慢。在中心城區,主要表現在規劃用地和用房難落地,部分區還有多個規劃站點未能協調落實規劃用地,需要各區政府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儘快落實規劃站點的選址;在遠郊區,主要表現在急救車組和人員配置不足,需要財政、人事、衛生健康等部門加大管理和保障力度,確保新建站點車組和人員配置到位,實現急救站點24小時運行。

此外,目前,本市重要公共場所AED等急救設施設備配置比例為5臺/10萬人,低於深圳(17.5臺/10萬人)、海口(13臺/10萬人)、上海(7臺/10萬人)等地。市民社會急救知識和技能普及率僅2%,與發達國家城市差距較大(美國89.95%、德國80%、法國40%、澳大利亞40%)。

建議

現有編制持續向一線崗位傾斜 儘快剝離「非急救」業務

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建議,進一步優化人事管理制度,將現有編制持續向院前醫療急救服務一線崗位傾斜。加快推動薪酬制度改革,把崗位收入與服務數量和質量、患者滿意度等掛鈎。儘快實施符合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特點的專業技術等級評價機制,將崗位業績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指標。

儘快將非急救服務從120院前醫療急救服務中全部剝離出去,嚴格依法落實院前急救車不得用於院前醫療急救服務以外其他活動的規定,防止非急救服務佔用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資源。加緊制定非急救服務標準規範和管理制度,明確社會力量參與非急救服務的準入標準和退出機制。

(原標題:北京年底前7條地鐵共105站全部配置AED)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高枝 張楠

流程編輯:u004

相關焦點

  • 北京年底前7條地鐵共105站全部配置AED
    名急救人員納入120系統統一指揮調度,2021年底前完成過渡。年底前7條地鐵共105站全部配置AED院前院內急救醫療信息銜接方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7家醫院實現院前指揮調度、急救車組及院內急診信息實時共享,20家醫療機構實現了急救車組向院內急診推送數據,近期將進一步推廣使用。
  • 北京年底前7條地鐵105站全部配置AED
    來源標題:年底前7條地鐵105站全部配置AED 目前地鐵系統已啟動AED配置工作,今年年底前7條地鐵共105站全部配置AED。張華指出了目前社會急救存在的不足。北京重要公共場所AED等急救設施設備配置比例為5臺/10萬人,市民社會急救知識和技能普及率僅2%,公共場所工作人員和社會公眾對於急危重症「第一目擊者」現場施救的重要意義,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認識不足,施救意願、施救能力均亟待提高。
  • 北京地鐵有AED了!年底7條線路104座車站將配置完成
    27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和北京市衛健委獲悉,為保障民眾生命安全,完善軌道交通急救設備配置,健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治機制,10月27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工作。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 北京16條地鐵更新!5條年底開通!趕緊看看您家門口的線
    北京16條地鐵更新進度!5條年底開通!看看有沒有您期待的?在建線路16條(段)!北京軌道交通最新進展公布今年北京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304.6公裡,軌道交通建設總體進展順利,全市軌道交通建設將努力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 北京6條新線2020年年底前完工半小時可達新機場
    原標題:北京6條新線2020年年底前完工 半小時可達新機場日前,北京市重大辦公布年內開工的6條地鐵線,包括3、12、17、19、7號線東延和新機場線。昨天,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公司透露了開工的6條地鐵線換乘站點的情況,同時介紹了線路施工的其他情況。目前,由於6條線最終設計方案未定,線路全部站點尚未公布。
  • 北京三段地鐵年底開通 10條軌道線路同步推進
    來源:北京日報記者昨天從北京市軌道公司獲悉,今年年底,地鐵6號線西延,8號線三期、四期將開通運營,新機場線、7號線東延等地鐵新線建設正在推進。6號線西延至楊莊站市軌道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9月20日起,地鐵6號線西延工程和8號線三期、四期啟動空車試運行,有望在年底開通運營。目前,三段地鐵試運行情況較為順利。6號線西延線與既有地鐵6號線海澱五路居站相連,一路向西,途經石景山和海澱兩個行政區。
  • 北京多條地鐵線即將實現AED全覆蓋
    來源:北京青年報圖集 北京多條地鐵線即將實現AED全覆蓋4號線及大興線各站AED配置工作已完成 2號線、13號線全部車站12月3日前完成配置北京軌道交通的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配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地鐵公司和京港地鐵公司獲悉,地鐵2號線、4號線及大興線、13號線將於近期完成AED配置工作。京港地鐵公司還將於2021年底前完成14號線、16號線所轄車站的AED配置工作。此外,為配合1號線和八通線貫通運營工程暫時停運的八通線四惠站,將於今天起恢復正常運營。
  • 北京公交地鐵將實現「一碼通行」 年底全部線路均為空調車
    今天上午,市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做客廣播節目時透露,到今年年底,隨著車輛更新的持續推進,公交集團所有所轄線路將實現冷暖空調全覆蓋。此外,乘客到年底前還可以使用北京公交APP掃碼乘坐公交車及地鐵。目前,支持掃碼的四萬多臺機具已經安裝完成,正在進行測試之中。
  • 通州八通線等多地鐵車站將安裝AED「救命神器」
    北青社區報記者了解到,10月27日起,北京市全面開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AED工作。事關通州居民出行的6號線、7號線、八通線等多條地鐵線各車站將在2021年前實現AED設備覆蓋率達84%。
  • 北京地鐵19號線年底開建 增設北太平莊站/線路圖
    新京報訊(記者郭超)昨日,鐵三院公布了地鐵19號線二次環評報告,根據報告顯示,19號線一期預計今年年底開工建設,2020年全線通車試運營。這條地鐵線將南北貫穿北京西部地區,對緩解西部交通壓力將起到作用。
  • 北京多條地鐵線路所有車站配齊AED
    10月27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工作。昨天起,地鐵2號線、13號線和4號線及大興線60多座車站開始配置AED。此外,14號線、16號線將於明年底前完成所轄車站的AED配置工作。
  • 北京地鐵最新消息,這些線路年底開通!
    2020年是北京地鐵建設的一個裡程碑,全市新建、延伸的16條地鐵線路全部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之中,建設總長度超300公裡。預計2020年,北京地鐵將再開通兩條線路,全長15公裡;2021年,預計開通八條線路,總長度近60公裡。
  • 北京地鐵4號線及大興線所有車站開始配置AED!11月28日完成
    繼10月27日4號線北京南站、西單站、角門西站,大興線西紅門站、新宮站5座大客流車站完成自動體外除顫儀(以下簡稱AED)的配置工作後,11月27日起,京港地鐵4號線及大興線剩餘30座車站也開始配置AED,每座車站配置1臺,計劃將於11月28日完成。
  • 廣州四條地鐵列車全部到貨 四條地鐵線2017年底開通
    10月24日上午10時30分,隨著十三號線車輛項目第11列車順利到貨官湖車輛段,廣州地鐵2017年四號線南延段、九號線一期、十三號線一期、知識城線列車已全部到貨。  為保障年底四條新線順利開通,目前,廣州地鐵已提前做好各條線路車輛調試方案,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月、周、日工作計劃,並對所存在的風險逐一分析,動態跟蹤,保障調試順利進行。
  • 北京地鐵3號線西起東城區東四十條站,東至朝陽區東風站
    北京地鐵3號線北京地鐵3號線,是中國北京市正在建設的一條地鐵線路,於2016年4月開工建設,預計於2023年底開通運營一期工程西段,標誌色待定。北京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西段西起東城區東四十條站,東至朝陽區東風站,大致呈東西走向 。
  • 我國10條城市地鐵環線裡程排名,武漢12號線北京10號線居前兩位!
    北京地鐵2號線是我國開通最早的軌道環線,1984年貫通。截至2020年5月,我國大陸地區已經建成或在建設中的地鐵環線共有10條,分布在九個城市,其中北京地鐵2號線、北京地鐵10號線、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成都地鐵7號線、鄭州地鐵5號線5條線已經開通運營。已部分通車的為重慶軌道交通環線和哈爾濱地鐵三號線。廣州11號線、武漢12號線和西安8號線都還在建設中。
  • 北京這三條地鐵線預計年底試運行!
    北京這三條地鐵線預計年底試運行!據透露,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兩條計劃年內通車線路開始試運行,19號線(一期)、亦莊有軌電車T1線等軌道交通建設穩步推進,預計年底實現全線路試運行。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年以來,南部地區新增軌道裡程約60公裡,新增軌道站點13個。
  • 地鐵4號線及大興線所有車站計劃於明天完成AED配置
    剛剛,京港地鐵發布消息稱,繼10月27日4號線北京南站、西單站、角門西站、大興線西紅門站、新宮站5座大客流車站完成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的配置工作後,11月27日起,京港地鐵4號線及大興線剩餘30座車站也開始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每座車站配置1臺,計劃將於11月28日完成
  • 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2020年年底開通
    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開通在即,記者昨天探訪發現,兩條地鐵線各站有著獨特的文化特色,基本「一站一景」,與周邊歷史文化相呼應。目前全線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為年底開通試運營做好準備。  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軌道交通目前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在建裡程304.6公裡。
  • 深圳軌道四期規劃獲批 5條線路年底前全部開工
    《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7-2022年)》近日正式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住建部批覆,共有6號線支線等5條線路,各條線將於今年年底前開工。   根據批覆,深圳軌道交通四期工程將建設6號線支線、12、13、14、16號線共5條(段)線路,總長約148.9公裡,總投資約134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