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區產生糾紛怎麼破? 重慶渝中區現場調解、就地立案、當場審理

2020-12-11 上遊新聞

渝中區成立重慶市首個「旅遊糾紛調解委員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王瑋 攝

在剛結束不久的國慶中秋假期,不少遊客來到重慶打卡,其中一定少不了到渝中區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門等景區看看,旅遊熱度持續升溫的同時,遊客在這裡的投訴、抱怨卻是逐年下降,這也讓不少外地遊客感覺貼心。

今年8月,渝中區榮獲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稱號,這裡的旅遊業持續保持熱度的背後,正是在全市率先開展的旅遊綜合執法改革作支撐。

2016年起,渝中區逐步建立起「1+3+N」全域旅遊綜合執法管理體制,整合11個執法部門力量,在重點旅遊景區設立旅遊綜合執法檢查崗,依法嚴查旅遊市場「常見病」。成立全市首個「旅遊糾紛調解委員會」,快速調處化解旅遊糾紛。打造全市首個「旅遊巡迴法庭」,實行就地立案當場審理,有效改善旅遊環境和維護市場秩序。這些有力舉措也讓渝中區旅遊熱度逐年上升的同時,旅遊投訴量卻逐年下降。

「相比旅行社,遊客就屬於弱勢群體,一定要最大程度保障他們的利益。」在渝中區的旅遊糾紛調解室裡,渝中區旅遊投訴中心人民調解員劉維坐在中間,對桌而坐的是小雅(化名)、小雅母親以及他們今年初報的旅行社。原本定在春節出國遊的小雅和母親早早就向旅行社交了錢,但受疫情影響,原定的出國計劃只能取消。

「我們一天都沒出去,就是想退錢。」一方是小雅明確的態度,「我們的錢也是打給國外的地陪、訂購了機票、酒店,自己都是虧的。」一方則是旅行社的解釋。面對矛盾,劉維也耐心地做著勸導、講解著國家相關的法律規定,僅僅經過一下午的調節,雙方就達成和解。

像小雅這樣帶著糾紛來、現場滿意而歸的不在少數,近三年來,渝中區旅遊人數不斷上升,旅遊投訴數量逐年下降,共處理正式旅遊投訴近千件,累計挽回遊客經濟損失100餘萬元。

渝中區整合11個執法部門力量,在重點旅遊景區依法嚴查旅遊市場「常見病」。渝中區司法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除了旅遊綜合執法改革的不斷推進,作為建成區、老城區的渝中區,也在不斷創新社會治理,針對全區人口密度大、流動人口多、社會訴求廣、管理難度大等現狀,渝中區創新提出實施城市管理「五長制」,設置街長、路長、巷長、樓長、店長共計1萬餘人,形成街、路、巷、樓、店「責任田」機制,搭建由點到面、從平面到立體的有機治理體系。城市管理重心實現進一步下移,責任被壓實到「最後一米」、落實到「最後一人」。

據統計,渝中區已累計開展巡查21萬餘次,發現解決問題18萬餘個,目前「五長制」工作模式也已在全市推廣。

原標題:在景區產生糾紛怎麼破? 渝中區現場調解、就地立案、當場審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在重慶大地上】在渝中區出了旅遊糾紛...
    渝中區將全域旅遊作為城市升級、產業升級的重要平臺和抓手,而設立旅遊巡迴法庭,就是構建現代旅遊治理體系的重要舉措之一。    口頭起訴    就地立案當場審理    渝中區旅遊巡迴法庭去年11月成立,組建了旅遊糾紛審理專業化團隊,共有法官4名,書記員4名。
  • 渝中區成功入選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全域旅遊綜合執法管理體制獲遊客點讚
    重慶之聲10月13日訊 今年國慶中秋節長假,雖然重慶主城區陰雨綿綿,但依然擋不住外地遊客的熱情。外地遊客來重慶旅遊遇到糾紛,該如何維護自身利益呢?渝中區2016年開始建立的全域旅遊綜合執法管理體制,能迅速化解糾紛,嚴查旅遊市場的「常見病」。
  • 【「楓橋式」法庭】「巡迴審理+人民調解」看魚河法庭如何就地解...
    【「楓橋式」法庭】「巡迴審理+人民調解」看魚河法庭如何就地解糾紛!+人民調解」方式當場化解一起因「地界爭議」引發打架的健康權糾紛案,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 到不了現場,官司、糾紛怎麼破?「雲解紛」平臺來幫忙!
    到不了現場,官司、糾紛怎麼破?「雲解紛」平臺來幫忙!,原告魯某訴被告布某、馬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通過網上立案申請,當事人雙方均同意進行庭前調解。被告布某在電話中提出申請:「因欠款金額要與原告核對,故需要見面進行調解。」原本正常的訴求,在防「疫」時期卻更需慎重。無法進行現場調解,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該怎麼解決?
  • 餐飲企業疫情期間解散員工引發勞資糾紛 法院耐心釋法終調解
    原創 重慶二中法院 重慶二中法院8月6日,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3起餐飲企業因疫情期間解散員工引發的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
  • 立案庭在閬中拘留所快速調解三件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一大早,立案庭庭長毛剛一到辦公室,還來不及坐下,就遇到三位當事人著急地說道。聽完當事人的訴求,毛剛立馬對三位當事人遞交的起訴材料進行審查,發現符合立案條件後當即登記立案。承辦法官現場徵求被告程某意見,程某表示希望法院能主持其與三案原告調解。離開拘留所後,承辦法官與三原告及其委託代理人聯繫,告知程某意見,三原告都同意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糾紛,原告黃某也承認被告程某已經償還部分借款。
  • 【基層傳真】屯溪區法院:法官上門服務 糾紛就地化解
    【基層傳真】屯溪區法院:法官上門服務 糾紛就地化解 2020-07-3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渝中區亮出網紅景點安保秘笈:3D電子沙盤一目了然
    鳳凰網重慶綜合 洪崖洞等網紅景點的地形、安保力量部署、熱力圖、遊客人數、遊客來源佔比數據等,在渝中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大廳巨大的電子屏幕上,顯示得一清二楚。還有洪崖洞景區及周邊道路的3D圖像和各種數據映入眼帘。
  • 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阮孝應蒞臨臺江法院醫患糾紛巡迴法庭...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阮孝應聽取了臺江法院工作人員關於「醫患糾紛巡迴法庭」設立情況的匯報,實地察看了辦案點工作室,對臺江法院採取開通醫患糾紛審理快車道、共建調解平臺、共建常態溝通機制等措施切實化解醫患糾紛矛盾
  • ...金融糾紛再開一扇門——南京六合法院設立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側記
    「以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為新的起點,積極提供一站式金融糾紛服務,探索金融糾紛『特邀調解+司法確認』工作模式,建立健全更高層次的、專業高效的、便捷利民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打造六合法院金融糾紛工作品牌。」六合法院黨組書記、代院長薛楓這樣規劃「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
  • 江蘇崑山千燈鎮:全市首家臺企勞資糾紛調解委員會正式投入運行
    江蘇崑山千燈鎮為完善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築牢勞動爭議處理「第一道防線」,切實把勞資糾紛化解在基層一線。2019年12月19日,崑山市首家臺協會基層調解委員會——臺協會千燈分會調解委員會在千成立。受疫情影響,2020年,調委會暫停運行了一段時間。
  • 巴南區司法局:成立高校校園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為維護高校校園和諧穩定,實現矛盾就地化解,12月2日,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校園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授牌儀式舉行。這是巴南區政法部門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又一創新舉措。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校園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經巴南區司法局指導設立,接受巴南區司法局、人民法院業務指導,調解校園內各類矛盾糾紛,將通過調解工作,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校園安全知識,及時排查發現校園糾紛隱患,協助處理校園糾紛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等。
  • 2年的貨款糾紛6天化解,平均審理期限34天,杭經開法院小額訴訟程序...
    該案於1月15日立案,1月21日達成調解協議,歷時僅6天,就化解了一起長達2年的貨款糾紛。這是經開法院按照小額訴訟程序審結的第一起案件。自今年1月15日改革試點以來,經開法院在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範圍、運行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截至7月28日,共受理小額訴訟程序案件762件,審結527件,其中判決246件,無一申請再審,調解、撤訴281件,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26.11%,位居全市法院前列,小額訴訟案件平均審理期限34.34天,比法定60天審限期快了近一半。
  • 泰州醫藥高新區法院立案庭獲評區「青年文明號」
    泰州醫藥高新區法院高度重視「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充分發揮立案庭共青團員相對集中、青年人活力強、幹勁足的優勢,以「甘灑青春,司法為民」為創建主題,立足於立案庭崗位工作實際,著重在訴訟服務水平提升、巡迴審判創新、打造速裁工作亮點等方面
  • 調解團隊:「護欄」有溫度 「夕陽」也輝煌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婁某與張某一相繼離世,雙方矛盾進一步加劇。2018年,由於張某的子女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履行判決,婁某的子女作為原告向法院申請立案執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積極溝通融堅冰本就是重組家庭,又牽扯到雙方9個子女和他們各自家庭,執行工作談何容易。
  • 「招招護平安」,揭秘重慶立體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走進渝中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大廳,巨大的電子屏幕上,洪崖洞景區及周邊道路的3D圖像和各種信息映入眼帘。 「3D電子沙盤系統預先設置了不同的預案,當景區人數達到某一臨界點,將啟動相應的預案。」指揮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年國慶期間,渝中警方根據不同時段客流情況實時啟動三層管控,哪些地方需要臨時封閉、哪些地方需要開展外圍疏導,大屏幕上都將一一顯示。
  • 光山縣人民調解中心成功調解貨物運輸損害賠償糾紛
    河南省光山縣人民調解中心成功已移交貨物運輸損害賠償糾紛,有效維護了、期間的社會穩定。雙方多次協商不成交貨事宜,於是方某於申請光山縣人民調解中心調解。案件受理後,調解中心應當及時指派人民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了解案件基本情況。調解初期,當事人方某充滿了憂鬱,人民調解員思考了安撫,並詳細詢問了他們的困難。
  • 北京發布多元調解「十大典型案例」 近七成民事糾紛快速化解
    據了解,2020年全市17家基層法院運用「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共結案324395件,用21.1%的民事員額法官化解了69.5%的民事糾紛。前端速裁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49天,比後端平均審理時間縮短29天。
  • 調解現場:工地中途退場,引起賠償費勞動糾紛
    5月27日,在永定區湖坑鎮司法所,調解員正組織肖林、遊振祥雙方當事人對一起中途退場引發的勞務賠償糾紛進行調解,而這起糾紛還要從肖林向遊振祥討要生活費說起。今年2月21日,肖林來到湖坑汙水處理廠工地的,當時他向遊振祥承包了部分模板的安裝工程。5月11日,肖林發現工人的生活費快沒了,於是就向遊振祥去討要生活費,但並沒有拿到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