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實話實說豐澤園》 作者:李靜/主編 師哲/等著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核心提示:我一見到主席,就詳細匯報了炮擊金門的準備情況、炮兵的數量和部署,以及實施突然猛襲的打法。彭老總、林彪也參加了,王尚榮也在座。地圖沒有掛在牆上,而是攤在地毯上。毛主席一面聽我匯報,一面看地圖,精神非常集中。匯報完了,他突然提出一個問題:「你用這麼多的炮打,會不會把美國人打死呢?」那時,美國顧問一直配備到國民黨部隊的營一級。主席一問,我即回答說:「哎呀,那是打得到的啊!」聽我這麼一說,主席考慮了十幾分鐘,然後又問:「能不能避免打到美國人?」我回答得很乾脆:「主席,那無法避免!」主席聽後,再也不問其他問題,也不作什麼指示,就宣布休息。這是主席要進一步考慮問題了。
口述:葉飛
炮擊金門,震驚世界的炮戰。艾森豪不是毛主席的對手,完全被毛主席調動。毛主席命令只打蔣艦,不打美艦。
大規模的炮擊金門,是在1958年8月23日開始的。這是震驚世界的炮戰,在鬥爭策略的運用上又是史無前例的一戰。炮擊金門,是中央1958年北戴河會議時決定的。
我原來沒有參加這次北戴河會議,留在福州。我記得當時福建正是刮颱風的時候,部隊、機關都在幫助農民搶收糧食、作物,我也在下面工作。突然通知我回福州接電話,而且明確說要我到作戰室去接從北京來的保密電話。
一接電話,原來是總參謀部作戰部長王尚榮。他告訴我,中央決定炮擊金門,指定要我負責指揮。那時福州軍區新任司令員是韓先楚,已經到任接替我的工作。我雖然仍兼軍區第一政委,但工作的重點主要是地方了。這是一個重大的軍事行動,應該由軍區司令員指揮,為什麼要我來指揮呢?我有點疑問,就問王尚榮:「到底是不是中央決定要我指揮的?」他答:「是中央決定。」
我又問:「是不是毛主席的決定?」
王尚榮感覺到我有懷疑就說:「劉培善同志在這裡,你可以問問他。」劉培善在電話裡說:「是的,是毛主席決定要你指揮。」我說:「韓先楚司令員現在北京,應該由韓司令員指揮啊!」劉培善說:「那你就不用問了。」我只好回答:「既然這樣,那行,我接受命令來指揮。」
我接受任務後,立即召開省委會議,安排工作,決定江一真代替我主持省委日常工作。我立即組織前線指揮所。第二天,我即由福州乘車奔赴廈門,同去的有副司令員張翼翔和副政委劉培善,張兼任前線指揮所參謀長。此時,皮定鈞副司令員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不在福州。7月19日我們一行到達廈門,迅速展開多項準備工作,24日前完成了一切作戰部署。7月27日收到毛主席致彭(德懷)、黃(克誠)信(註:此時國防部長彭德懷同志主持軍委工作,黃克誠同志為總參謀長):
睡不著覺,想了一下。打金門停止若干天似較適宜。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勢。彼方換防不打,不換防也不打。等彼方無理進攻,再行反攻。中東解決,要有時日,我們是有時間的,何必急呢?暫時不打,總有打之一日。彼方如攻漳、汕、福州、杭州,那就最妙了。這個主意,你看如何?找幾個同志議一議如何?……如彼來攻,等幾天,考慮明白,再作攻擊。以上種種,是不是算得運籌帷幄之中,制敵千裡之外,我戰則克,較有把握呢?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原則,必須堅持。如你同意請將此信電告葉飛,過細考慮一下,以其意見見告。
毛主席信上所說「中東解決,要有時日」,指的是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人民發動革命,推翻了舊統治集團,美帝國主義直接出兵入侵黎巴嫩,隨後英國又侵入約旦。同時美帝國主義於7月15日宣布其遠東地區陸海空軍進入戒備狀態。中東形勢驟然緊張,成為世界矛盾的焦點。美、英、法介入後,蘇聯也有所動作。世界進步輿論都聲援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蔣介石集團企圖乘機擴大事態,於7月17日宣布所屬部隊處於「特別戒備狀態」。金門、馬祖與臺灣國民黨軍先後進行軍事演習,同時加強空軍對大陸的偵察活動和襲擊準備。
我接到毛主席電報後,立即找張翼翔、劉培善商議,覺得各項準備工作比較緊張,加之福建沿海遭受颱風襲擊,連續暴雨19天,衝毀大小橋梁43座,公路鐵路塌方情況嚴重;部隊在陰雨中晝夜作業,疲勞過度,疾病叢生;特別是空軍進入福建前線的轉場尚未完成,海軍入閩部隊尚在調動中,各方認為推遲炮擊時間較為有利。當即復電錶示:根據前線情況,準備工作做得充分些再進行炮擊,較有把握。
由於推遲了炮擊時間,又進行了一個月的準備工作,完成了地面炮兵的集結和展開,炮兵對金門炮擊的所有目標,都進行了現場交叉測量、觀察,把目標都一一標在作戰圖上;也完成了空軍的緊急戰鬥轉場、海軍艦隊和岸炮部隊的入閩部署,制定了炮兵、空軍、海軍協同作戰方案,一切作戰準備都就緒了。同時,對部隊進行了形勢任務和鬥爭方針政策的教育。
首先,空軍以逐步推進的方式轉場入閩。由於福建的幾個機場已搶修完畢,第一批轉場部隊於7月27日順利進駐連城、汕頭機場,而後逐步向漳州及沿海機場推進,至8月13日進駐龍田機場止,基本上完成了第一線機場的轉場任務。
炮擊金門的序幕是空戰。沒有這場空戰,掌握不了福建前線的制空權,就沒有下一步的炮擊。當時沿海機場的飛機起飛,不能朝大海方向,只能往後飛,升空後再調頭。如果朝前起飛,就飛到臺灣海峽上空了。我空軍要在福建前線站住腳,首先必須要戰勝敵人的空軍,不然,掌握不了制空權。為了加強福建前線空戰的指揮,原志願軍空軍司令員聶鳳智調任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海軍進入福建後,彭德清調來任廈門海軍基地司令員。
7月的一天,空軍進入福建。看到我們自己的飛機飛臨福州上空,人民歡欣鼓舞,機關辦公的、工廠做工的、學校上課的,全從屋子裡出來,很多人爬到屋頂上歡呼。因為人民群眾以前吃夠了敵人空襲的苦頭,天天有警報,不得安寧。在福建前線的空戰中,美國自己的飛機不來,只是掩護臺灣蔣軍空軍基地,在臺灣海峽上空巡邏飛行,掩護蔣軍飛機在第一線作戰。我們的飛機每次只能出動一半,另一半保護機場。國民黨空軍沒有這個顧慮,不要留機動飛機守機場,機場由美國空軍保護,所以蔣軍的飛機一批接一批地飛來。這場爭奪制空權的空戰持續了半個多月,甚為激烈。空戰後期,國民黨空軍使用了響尾蛇空對空飛彈。空戰中,我們有兩架飛機不明不白地被打落了,開始我們不知道是怎麼被擊落的,後來才弄清是新式武器幹的。國民黨空軍損失50多架,大約佔它總數的1/3。我們損失20多架。空戰後,敵人老實了。制空權被我們掌握了,為大批炮兵開進廈門、為炮擊金門打下了基礎。
炮兵調來約三個師,還有一個坦克團。這次調動都是晚上行動,重炮加上坦克,夜間通過福州開往廈門,轟轟隆隆,連街道都顫動了。空軍、海軍、大批炮兵和坦克進入福建,老百姓高興極了,紛紛議論,都認為這一次不但是要解放金門,而且一定是要解放臺灣了。
8月上旬,地面炮兵全部進入了陣地。海軍一三○岸炮部署在廈門對岸角尾。炮兵陣地從角尾到廈門、大嶝、小嶝,到泉州灣的圍頭,呈半圓形,長達三十多公裡,大金門、小金門及其所有港口、海面都在我遠程火炮的射程之內。我們能把炮兵陣地擺得那麼開,那麼密集,在廈門前沿就部署了一個炮兵師,主要是因為空戰的勝利,我們掌握了制空權。
一切都準備好了,只等待北京的命令。
8月20日,北京來電話,要我立即去北戴河。我乘坐專機飛到徐州上空時,北邊正在下大雨,是雷區,不能飛越,於是繞道開封。誰知道開封以西以北也是雷區,這樣飛機只好在開封降落。第二天上午,繼續飛行,中午即到了北戴河。
21日下午3點鐘,毛主席找我去他的住處。我知道這是要我去接受命令了。我一見到主席,就詳細匯報了炮擊金門的準備情況、炮兵的數量和部署,以及實施突然猛襲的打法。彭老總、林彪也參加了,王尚榮也在座。地圖沒有掛在牆上,而是攤在地毯上。毛主席一面聽我匯報,一面看地圖,精神非常集中。匯報完了,他突然提出一個問題:「你用這麼多的炮打,會不會把美國人打死呢?」那時,美國顧問一直配備到國民黨部隊的營一級。主席一問,我即回答說:「哎呀,那是打得到的啊!」聽我這麼一說,主席考慮了十幾分鐘,然後又問:「能不能避免打到美國人?」我回答得很乾脆:「主席,那無法避免!」主席聽後,再也不問其他問題,也不作什麼指示,就宣布休息。這是主席要進一步考慮問題了。
晚飯後,王尚榮拿了一張條子給我,那是林彪寫給主席的。林彪這個人很會琢磨主席的意圖,他知道主席很注意能否避免打到美國人的問題,所以寫了這個條子。條子的內容是,他看到主席很重視這個問題,因此提出,是否可以通過王炳南(正在華沙同美國進行大使級談判)給美國透露一點消息。林彪此人也有點莫名其妙,告訴美國人就等於告訴臺灣,這怎麼行呢?
看到條子,我很吃驚,便問王尚榮:「主席把這信交給我看,有沒有什麼交代?是不是要我表態?」
王尚榮說:「主席沒說什麼,只說拿給你看。」這關係到最高決策問題,既然沒有要我表態,我就一句話也沒說。
第二天繼續開會。主席下決心了,看來沒有理睬林彪的建議。主席說:「好,照你們的計劃打。」並要我留在北戴河指揮,跟彭老總一起住。
毛主席交代我跟彭老總一起住,把我弄緊張了。我怎好和彭老總一起住呢?主席究竟是什麼意思,我不懂,也不好問。彭老總也沒派參謀來叫我住到他那裡去。晚上我散步後回到房間裡,正在發愁,恰好王尚榮來,他說:「老兄,主席不是交代你住到彭老總那裡嗎?」我說:「我哪好去住啊?!」
他知道我為難,就說:「我替你想個辦法,把專線電話架到你的房間裡。」
這下就解決問題了。我們商定,前線直接同我通話,我再通過他轉報主席,主席的指示也由他轉告我。我問:「彭老總那裡怎麼報告呢?主席交代我同他住一起的呀!」
他說:「你不要管了,此事由我辦。」這位作戰部長真會處理問題。
所以,炮擊金門是在北戴河指揮的,也可以說是毛主席直接指揮。前線則由張翼翔、劉培善代我指揮。
8月23日中午12時,炮擊開始。第一次急襲,所有炮兵陣地同時向金門開火,一個小時密集發射了幾萬發炮彈。火力的猛烈和密集,後來有人評論:「與攻擊柏林的炮火差不多,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從紀錄片上看,整個金門島都籠罩在一片硝煙之中,蔣軍猝不及防,死傷慘重。我們的炮火打得很準,一下子摧毀了敵人的許多陣地,特別是集中火力猛擊金門胡璉的指揮所,打得非常準確,可惜打早了五分鐘!後來得到情報,我們開炮的時候,胡璉和美國總顧問剛好走出地下指揮所,炮聲一響,趕快縮了回去,沒有把他們打死。要是晚五分鐘,必死無疑。在陣地上的美國顧問被打死了兩人。對此,美國人一直沒有吭聲。
毛主席決定大規模炮擊金門,是不是就要解放金門、馬祖呢?當時,不但中國人,包括福建前線我們這些人,還有臺灣蔣介石,而且外國人,包括美國艾森豪本人在內,都沒有搞清楚。毛主席這一重大決策是一個有國際國內重大意義的戰略行動,這是當時一切中國人、外國人都沒有弄明白的。毛主席選擇這個時機大規模炮擊金門,擺出我軍要解放臺灣的姿態,一是警告蔣介石,二是同美帝國主義進行較量,把美國的注意力吸引到遠東來,以調動當時正在侵略中東的美國第六艦隊,支援中東人民的鬥爭。
福建前線我軍實施對金門大規模炮擊時,美國總統艾森豪在華盛頓三天睡不著覺,摸不清我軍此舉的意圖。他從我空軍入閩,在空戰中已擊敗了蔣介石空軍,牢牢地奪取了福建前線上空的制空權;我海軍入閩,已基本控制了福建沿海的制海權;大批炮兵及坦克部隊調入福建,鷹廈鐵路已修通,福建前線包括汕頭等地已修建了大批空軍作戰基地等種種跡象判斷,我軍這次大規模炮擊金門的行動,決不只是要解放金門、馬祖,而是要大舉渡海解放臺灣的前奏,下令將地中海美第六艦隊一半艦隻調到臺灣海峽,和第七艦隊會合,加強第七艦隊,中東局勢由此緩和下來了。艾森豪不是毛主席的對手,完全被毛主席調動了。
杜勒斯於9月4日發表聲明,公然要擴大美國在臺灣海峽地區的侵略範圍,對中國人進行軍事挑釁和戰爭訛詐。美國從中東的第六艦隊調來一半艦隻,加上從本國和菲律賓調來的,美軍在臺灣海峽就有航空母艦七艘、重巡洋艦三艘、驅逐艦40艘。美國第四十六巡邏航空隊、第一海軍陸戰隊航空隊和其他好幾批飛機也調來臺灣,美國第一批陸戰隊3800人已在臺灣南部登陸。侵臺美軍司令部還公然揚言,要在8日的演習中以艦炮封鎖我沿海島嶼。我軍實行對金門大規模炮擊,就這樣把美帝國主義的注意力從中東轉移到遠東來了,地中海緊張局勢趨向緩和。(來源: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