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次侵略中國,野心勃勃,歷史差點為之改寫

2020-12-13 姚言的歷史課堂

1592年,剛剛統一日本全境的豐臣秀吉將自己的野心瞄向了身邊的那塊巨大的肥肉-明朝,豐臣秀吉已經補甘心與當日本的關白了,他的理想是成為唐之關白,也就是中國的關白。於是在這種野心的支配下,豐臣秀吉在1592年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然後以朝鮮為跳板侵略中國。多麼熟悉的套路啊,二戰時期的日本侵華不就是採取的這個套路嗎,先佔領朝鮮,再侵略中國。

1592年4月歷史上爆發了歷史上的壬辰倭亂,日本舉全國之力20萬大軍進攻朝鮮,此時的日本剛剛結束戰國時期,正是名將輩出的年代,軍隊也都是虎狼之師。於是一個月就將朝鮮的首都給打了下來,逼迫朝鮮國王逃亡中國東北,三個月後將朝鮮的八道打下了七道,基本上可以說是全國覆滅了。

在這場日本對朝鮮的侵略當中,當時號稱日本十大戰神之一的加藤清正在1952年7月初擊敗了朝鮮鹹鏡北道的兵馬節度使韓克誠。而這個鹹鏡道正好是位於朝鮮的東北部,直接與中國東北地區接壤,只要跨過去一步就可以實現侵略中國的目的了。面對著這麼大的誘惑,加藤清正沒有忍住,在完成對鹹鏡道的徵服之後,加藤清正率隊進入東北地區,希望從這裡完成侵略中國的大業。

1592年7月27日加藤清正率軍跨過圖們江,進入當時還屬於明朝下屬勢力的建州女真部落地盤,準備將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作為自己第一戰的目標。而此時的建州女真大部隊正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之下為了統一女真部落而與海西女真進行作戰,因此此時的努爾哈赤的老巢可以稱得上是一片空虛。大概努爾哈赤也沒想到自己的老巢會突然出現這麼一股本不應該出現的勢力。等到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加藤清正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戰。

在這場戰鬥中,加藤清正的部隊雖然遭到了來自葉赫那拉部和烏拉部等海西女真聯軍的阻撓,但是憑藉的強悍的戰鬥了接連拔下了女真聯軍四五個營地,大破聯軍酋長卜佔臺,斬首900餘人。此戰之後兀良哈地區的女真部落短時間內再未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當加藤清正擊敗女真部落大獲全勝的消息傳到豐臣秀吉耳中的時候,豐臣秀吉很明確的告訴加藤清正乘勝追擊將明朝打下來:「今略明地」。對於這個瘋狂的要求,加藤清正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只是佔了個便宜,而且憑藉自己這點人連東北都打不來,想要把明朝給打下來簡直痴人說夢。

但是又不好直接說自己老大痴心妄想,於是加藤清正把小西行長拉來做藉口:「遙聞小西行長攻略了平安道,還未鎮定,然而其他各道還沒攻下,孤軍難以深入。」回復豐成秀吉後的加藤清正將自己的行動放緩,準備加強對兀良哈地區的統治,作為後期侵略中國的跳板。

可惜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從與海西女真的交戰中脫身出來,不僅如此還與原來的對手聯合起來,女真各部青壯年人人拿上弓騎上馬,組成女真聯軍對加藤清正所部展開攻擊。這次面對身強體壯的女真主力部隊,加藤清正的部隊明顯不是對手,被女真聯軍團團圍困,最後還是在另外一個名將鍋島直茂的支援下才僥倖突出逃回了鹹鏡道。

從這以後加藤清正專心與對朝鮮的侵略,對於中國,對於東北地區是再也不敢有一絲覬覦之心。因為他確實是被努爾哈赤給打怕了。對與這次戰鬥明朝名將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梅做出了如此評價:

「此賊(女真)精兵七千,而帶甲首三千。若賊七千,足可擋倭奴十萬。西北雖有韃靼(蒙古人),皆不如此賊!」

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對於女真部落的戰鬥力還是非常認可的,至少在於日本軍隊的戰鬥力比起來,是遠勝日本軍隊的戰鬥力。而日本人的第一次侵略中國的戰爭也就這樣草草結束了,連東北都還沒有走出就被當時的女真部落給打的落花流水,最後狼狽逃回朝鮮。如果後續部隊給及時跟上的話,加藤清正或許真能將女真部落給徵服,那麼現在的歷史也就將為之改寫了。

相關焦點

  • 日本歷史上曾四次侵略中國,前三次侵略歷史你都知道是何時麼?
    日本歷史上曾四次侵略中國,前三次侵略歷史你都知道是何時麼?勿忘國恥,日本國歷史上曾四次侵略中國,前兩次均以失敗告終!日本作為一個島國雖然國家地盤小,但是野心卻不小,你們知道麼,實際上日本歷史上曾經不止一次侵略中國,但是他們四次侵略中國只有甲午中日戰爭那一次勝利了,前兩次均以失敗告終。
  • 此國是東南亞一個小國家,二戰時侵略過中國,日本都驚訝了
    二戰的時候我國大部分力量都在用來抗日了,因為侵略過我國領土的就是日本,但事實上還有兩個國家侵略過我們國家。這兩個國家一位是中國的老大哥,一位則是一個小國家。這兩個國家分別是蘇聯和泰國。有的人可能更容易接受蘇聯,因為當時蘇聯給到我們援華物資的時候中國肯定是要付出部分利益的。不過這是經濟方面的侵略,沒有實際上佔領中國的領土。而另一個國家,也就是泰國,這個國家是真正侵佔過中國的領土的,就連日本都沒想到。不過我們也沒有想到,泰國這個國家也有過這樣的歷史。
  • 多次侵略中國的三個國家,一個俄羅斯一個日本,另外一個是誰?
    多次侵略中國的三個國家,一個俄羅斯一個日本,另外一個是誰?在西方一些國家嚴重,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的中國就仿佛抱著一個巨大金元寶的孩子,大家都想到中國土地上分一杯羹。正因如此,才有了中國近百年的屈辱史,才有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除了我們熟知的八國聯軍和英法聯軍,還有俄羅斯和日本,這些國家都對中國實施過侵略,掠奪了中國大量的土地資源,但是歷史上還有一個國家,曾經有侵略中國的意圖,這個國家你絕對想不到。
  • 侵略遺產!日本「明治申遺」的背後玄機
    可以說,雖然吉田死於明治維新之前,但他實質上正是此後日本軍國主義擴張道路的思想奠基者之一。△吉田松陰..日本此次申遺是欲為其明治時期的對外侵略正名...以上這些遺蹟,究竟是工業革命遺產,還是對外侵略遺產,明眼人一看便知。
  • 二戰時,野心勃勃的日本要侵佔整個東南亞,為何偏偏沒侵佔泰國?
    泰國是二戰時期整個東南亞唯一不被日本侵略的國家,日本為何偏偏放過了泰國?眾所周知,二戰時期,作為軸心國集團在遠東地區的主力幫兇,日本幾乎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地區,但是,卻有一個國家仍然在夾縫中生存了下來,沒有被日本侵略佔領,反而國土得到了一些擴張,這個東南亞國家就是泰國。那麼,既然日本一直野心勃勃地想要侵佔整個遠東地區,那麼為何唯獨沒有佔領泰國呢?
  • 日本當年到底為啥要侵略中國?
    近代的中國因為落後而飽受戰爭的摧殘,一提到戰爭,就不得不提到當年由日本發起的侵華戰爭,日本的侵華戰爭給我國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教訓。日本其實和我國的淵源頗深,據記載在秦始皇時期,徐福第一次東渡就是去的日本,還給日本帶去了一些文明。
  • 日本為什麼侵略中國?——告訴您一些真實的歷史事實
    朝鮮半島距離最近,朝鮮海峽全部是淺海易於通過,弱小的朝鮮對於日本來說,是最適合的擴張對象。朝鮮半島相對於大陸方向算是易守難攻,一旦獲得半島,日本就算是在大陸紮下了腳跟,以此為跳板,則進可攻退可守,無往而不利。況且朝鮮和日本本來就存在競爭關係,雙方在漁業等經濟問題以及控制朝鮮海峽這種國家安全問題上,都存在必然的衝突,朝鮮也就成了能對日本形成威脅的敵人,必欲除之而後快。
  • 日本早期對華侵略: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圖)
    1895年侵略臺灣的日本軍艦[資料]  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列強侵略矛頭直指中國,造成了中國邊疆危機四伏。臺灣戰略地位顯要,成為美國、法國等列強武力侵犯的重點。明治維新一開始,日本在對外政策上確立了「開疆拓土」的侵略總方針。地處日本西南太平洋上的琉球和臺灣成為其對外擴張的首選目標。  1871年12月,60多名琉球人乘船遭遇颱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登陸,其中54人被臺灣土著居民殺害,其它人被清政府送回國。日本以琉球漂流民在臺灣被殺為藉口,在美國駐廈門總領事、自稱「臺灣通」的李仙得的協助下,立即向清政府發難,乘機侵略臺灣。
  • 清朝抗侵略戰爭,烏扎拉村之戰,是中國對沙俄入侵者的第一次作戰
    15世紀末、16世紀初,莫斯科大公國通過不斷兼併其他俄羅斯諸侯的領地,開始形成為一個「北達白海,南達粵卡河,西及德聶伯上遊,東抵北烏拉爾山的支脈」的統一的俄羅斯國家。統治這個國家的羅曼諾夫家族野心勃勃,一心要把它的統治推向更廣闊的領域,建立「第三羅馬帝國」。
  • 韓國人看甲午戰爭:日本對韓中兩國的侵略戰爭
    甲午戰爭後,日本取代中國掌握了東亞的主導權,以從中國獲得的巨額賠償為基礎發展成為強大的產業國家。同時還全力擴充陸軍和海軍軍備,擁有了能夠侵略周邊國家的軍事力量。戰勝的日本確保了侵略中國東北(原文為滿洲——筆者)的橋頭堡,獲得的巨額戰爭賠款加快了以軍需產業為中心的產業化。同時鎮壓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東學農民運動,強迫進行甲午改革,擴大了對朝鮮的影響力。
  • 張學良晚年承認,如果那個人沒被張作霖處決,日本也不敢侵略中國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向中國邁出了第一步,開始對華侵略,以後日本的行動逐漸加強,我國面臨極大危險,而蔣介石卻一心只想打內戰,剷除異己,正是張學良與楊虎城聯合發動西安事變,勸蔣介石與國共聯合抗日,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 學者解析:日本對外侵略的文化特質
    4世紀末,倭王侵犯朝鮮,渡海攻破百濟、新羅城池,迫使朝鮮半島人眾為其臣民,並擄掠奴隸、布帛,後高句麗軍擊敗倭軍,倭王退回日本。   6世紀日本派兵介入朝鮮三國(高麗、新羅、百濟)政爭,被唐朝與新羅聯軍重創,此為中日間第一次交兵的「白村江之役」。史載:唐將劉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
  • 探秘越南教科書:越南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 歷史
    鎮壓郡縣起義是侵略戰爭嗎?「越南」的意思是百越之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百越族聚居地,設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桂林和南海分別在今天的廣西、廣東,象郡包括今天的廣西東南部和越南北部、中部。按照越南方面的說法,這就是中國大舉侵略越南的開端。
  • 日本學者人民日報撰文:日本國內試圖否定侵略歷史的勢頭不減
    1931年9月18日,日本蓄意發動九一八事變,點燃法西斯侵略的戰火,中國人民毅然奮起,英勇抵抗。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中國人民展開了氣勢恢弘的全國抗戰,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進行英勇抗擊,並最終在1945年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
  • 日本人眼中侵華歷史:談侵略仍是個禁忌
    紀念日:渲染「被害」,匱乏反思 很多日本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九一八」是什麼日子;但對於日本自身的「被害」,卻是牢牢記住:日本是唯一被發射原子彈的國家,日本人深受原子彈之害……當中國國內還未拉開紀念「九一八事變」80周年的活動序幕時,日本已經提前把中日在歷史問題上的敏感性擺到了臺面
  • 日本為何一直不承認侵略中國?因為美國在波茨坦公告中有這麼句話
    我國向來以友好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國家,但是其中除了日本。我們國家和日本之間就像是冰與火一樣,如果日本不肯承認自己以前的錯誤,我們就不會和日本成為朋友。因為當年日本對我國慘無人道的侵略,讓我們國家受到了受到非常深的傷害。南京大屠殺,東北的731部隊,難以計數的慰安婦,這些都是我們不能忘記的。
  • 新聞背景:日本表態侵略戰爭歷史的「談話」傳統
    新聞背景:日本表態侵略戰爭歷史的「談話」傳統 2015-08-14 21:49:00由此,「安倍談話」代表日本現任政府立場,而非安倍「個人見解」。  對侵略戰爭歷史表態,日本政壇向來有「談話」傳統。  1982年,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宮澤喜一發表談話,表示在歷史教科書問題上,日本將充分傾聽鄰國批評,由政府負責糾正;1993年,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發表談話,承認日軍強徵「慰安婦」,對此表示道歉和反省。
  • 世界那麼大,日本為什麼要侵略中國?
    中日交流源遠流長,然而到了近代,日本卻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在痛斥日本侵略中國的可恥行徑之後,不免有些疑問,世界那麼大,為什麼日本要來侵略中國?倒幕派贏得了勝利,開始對日本進行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日本開始全面學習歐美先進科學技術。在日本打開國門之後,日本人才發現,世界如此之大,而日本卻是如此的渺小。這種心理落差,激發了日本的欲望。尤其在日本得知,與日本相似的島國英國,竟然是世界霸主,號稱「日不落帝國」,這激發了日本的雄心壯志,亦或者說「狼子野心」。
  • 日本侵略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
    原標題:日本侵略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日本侵華戰爭結束70年了,但時至今日,日本仍有少數人無視鐵的歷史事實,無視在戰爭中犧牲的數以千萬計的無辜生命,逆歷史潮流而動,一再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戰爭,破壞國際互信,製造地區緊張,引起了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強烈譴責。
  • 日本為何總想侵略中國?因為總惹事被吊打,害怕被報復
    日本侵略中國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期行為,從明朝時候倭寇開始,一直侵擾中國,到近代更是野心膨脹,直到侵華戰爭,甚至都想全盤佔領中國。為何日本自古至今一直想侵略中國呢?究其原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總是喜歡搞趁火打劫的事情,唐王朝的時候,就曾經夥同高句麗發動侵略唐王朝的戰役。只是當時唐王朝實力空前絕後,很快就打的日本屁滾尿流,算是把日本真正打怕了。唐宋年間,日本頻頻來到中土學習,甚至以嫁到這邊來為榮。日本人很羨慕中國人的生活,不僅文化豐富,而且地大物廣,安居樂業。明朝中後期,豐臣秀吉就想滅掉大明,遷都到中國去,豐臣秀吉都想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