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俄式風情的哈爾濱紅腸,以其做法與獨特的味道,一直佔領著熟食市場的一席之地。「哈肉聯廠」經過一百多年的經營,早已馳名中外。實際上,哈爾濱紅腸是從俄羅斯引進中國的,它的真正誕生地是歐洲東北部的一個小國家——立陶宛。
這個歐洲國家的首都有多個名字
提到立陶宛就不得不講它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維爾紐斯。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據維爾紐斯大學圖書館記載,維爾紐斯有多種語言的名字:Widaw(德語)、Vilna(義大利語)、Wilenski(立陶宛語)、Wilna(波蘭語)、Vilne(法語)、Vilna(拉丁語)……
在這張1696年的立陶宛地圖上,維爾紐斯的名字寫了一堆
可能你已經猜到了,是因為經歷了無數陌生人的入侵,這座城市才會有這麼多種語言的名字。作為一個首都,它的大多數時光都在戰爭和外國佔領期中度過。這些遭遇都讓維爾紐斯具有邊疆的特質,因此很少有人把維爾紐斯本身設想為一個目的地,在此逗留的人也不會把它當作目的地——正相反,人們把這裡視為一個通道,一個可以通往其他目的地的地方,換句話說,它是一個入口。遊客在維爾紐斯的逗留是短暫而無意的,這種特點塑造了外國人對這個地方的認知方式。雖然作者曾使用外國人作為這座城市的講述者,但《維爾紐斯傳》並不怎麼試圖改變這一觀念,而是去揭示另外的一面。在維爾紐斯的外國人更像是掠食者,在歐洲歷史這場盛宴中,他們把維爾紐斯看成並且想像成是幾粒殘渣剩飯,他們在這裡的體驗也經常告訴他們確實如此。雖然外國人的意見往往使維爾紐斯遭到邊緣化,但他們的敘述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將歐洲的思想和實踐置於當地歷史的核心位置。
這裡充滿著歐式浪漫
除了地理位置卓越,其介於海洋性與大陸性之間的氣候環境、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蜿蜒的街道和小巷,神秘交錯在一起的庭院,宗教建築的尖頂和建築上迷人的灰墁裝飾,這一切都在講述著立陶宛人、波蘭人、白俄羅斯人、猶太人和韃靼人曾有過的那些纏綿糾結的故事,他們管維爾紐斯叫作「家」。這裡包含著多種文化的浪漫,穹頂、塔尖,從巴洛克的金碧輝煌到哥特的神秘獨特,都在這裡融合起來。因此,了解這座城市無異於一場跨境旅行,要去探索未知的土地,探訪眾多的異鄉。
維爾紐斯的一處波蘭—立陶宛風格的天主教堂。老城裡有許許多多的教堂,包括天主教教堂、東正教教堂、基督教新教教堂以及猶太會堂等等
姚明的靈魂愛豆,一個人就是一部歐洲籃球史
如果你不了解維爾紐斯,只要你喜歡NBA,一定聽說過出生於立陶宛的「歐洲籃球之王」薩博尼斯。姚明人生中最大的偶像就是薩博尼斯,甚至連他打球的風格都有所傳承。其實,八九十年代的薩博尼斯影響到的可不止姚明一個人,他甚至可以說是同時期整個歐洲籃球的偶像。
薩博尼斯、姚明接受採訪
籃球界流傳著這樣一個梗,1992年奧運會,美國男籃夢之隊緊急組建,那些驕傲的NBA巨星之所以放棄度假來到巴塞隆納,就是因為薩博尼斯,他的存在逼出了最強喬丹和他的夢之隊。都說歐洲的籃球不強,可是薩博尼斯就是一個例外,他是一位讓整個美職籃都認真對待的歐洲球員。
有關立陶宛、維爾紐斯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維爾紐斯並不像小販那樣大喊大叫或吹噓自己的優點——它只會引領一個思想開明的旅行者前去發現。
簡介:從14世紀傳奇的發端直到21世紀,本書通過作者作為維爾紐斯本地人和其他富有洞察力的外國訪客多視角介紹立陶宛首都的歷史。除了運用傳統的歷史調查手段,參考大量的資料外,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大量引用了多層面旅行者的記憶——從文學巨匠(如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託爾斯泰、司湯達、巴赫金和布羅斯基)到政治人物(如德國將軍魯登道夫、拿破崙皇帝和亞歷山大大帝),再到同樣引人注目卻被遺忘的歷史小人物。作者將他們的信件、日記、話語和反思編織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展示了對立陶宛、波蘭、俄羅斯和德國的身份認同的深刻理解,以及它在歐洲猶太文化中的中心地位。這本書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鏡廳,它展示了維爾紐斯的光輝景象,也為歐洲打開了一扇非凡的窗戶。
——可以在這裡看到我們的新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