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燃機車到復興號,這位長沙高鐵司機開了20種不同型號的機車

2020-12-16 騰訊網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 通訊員 王霞)從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到和諧號、復興號,長沙的高速發展與越來越快的火車同步脈動。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沙機務段動車組司機周冬長是這一變化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自1999年入路以來,他一共開過20種不同型號的機車,特別是在節假日、抗擊疫情等關鍵時期,他總是奮戰在一線,為保障鐵路運輸暢通作出了貢獻。今年,周冬長成為全國唯一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的高鐵司機。

車型更智能但要求更嚴苛

10月5日早晨7時33分,G6007次列車從長沙南駛出,向深圳北方向駛去。

周冬長是這趟動車組列車的駕駛員。自1999年入路以來,周冬長以高度的責任心開好每一趟列車。2015年,他成為一名動車組司機。到現在,他也是長沙機務段長沙南高鐵運用車間安全業績最好的動車組司機。

「車型不斷升級,速度也越來越快。」周冬長說,入路到現在,他一共開過20種不同型號的機車,從最開始的東風4D型內燃機車,到之後的韶3、韶7c等韶山電力機車,以及和諧D3C、D3D等和諧電力機車,再到之後和諧號動車組、復興號動車組等。如今,他開得最多的是復興號動車組列車。

「和現在的車相比,我印象最深的是內燃機車。」周冬長說,內燃機車是使用燃油發電來驅動機車,相比現在的復興號動車組來說,運行速度要低得多,工作環境要差一些,在機械間巡視一不小心就會蹭到油,下班回家,身上都還有一股柴油味,而如今的復興號動車組,使用電力,乾淨環保,運行速度快,旅客乘坐體驗更好,更快捷。

雖然目前中國高鐵系統高度智能化和自動化,但對高鐵司機要求仍十分嚴苛。

一方面,目前高鐵司機都是由普通列車司機選拔而來,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另一方面,高鐵司機在駕駛中也有諸多要求,比如司機每間隔一小段時間就需踩腳踏板一次,以防止打瞌睡,確保行車安全;高鐵停車誤差要求不得超過20釐米,停車技術比汽車定點停車難得多;高鐵司機是獨自駕駛,列車中間停站時間短,高鐵司機都不敢多喝水,避免上廁所……

「逆行」伴隨著整個職業生涯

「逆行」,伴隨著火車司機的職業生涯。

節假日出車對火車司機來說是常事。今年國慶黃金周,周冬長載著成千上萬的旅客奔向目的地,卻唯獨沒有時間和家人過一個完整的假期。

「僅10月3日和6日不用上班。」周冬長說,他擔當的是長沙南至深圳北的任務,一個班純運行時間接近4小時,加上出退乘時間,要6個多小時。

周冬長一直記得,2009年除夕,他和同事值乘一趟長沙至懷化的客車,考慮到列車到達懷化已是晚上10時,當天又是年三十,他和同事便帶了晚餐在車上隨便吃了點。當他們晚上下班到達公寓後,發現同事們還在食堂等著他們一起吃團圓飯,讓他感動不已。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周冬長第一時間「逆行」馳援武漢。

1月底,周冬長駕駛著首趟支援武漢局牽引任務的G534次列車,安全抵達鄭州東站。這是他支援任務的開端。在擔當支援任務的48天裡,他駕駛動車組30趟,安全行車2萬多公裡。

3月的復工復產中,周冬長再次請戰,擔任在鄂醫護救援隊返程和務工人員復工專列的值乘。3月19日開行首趟復工專列時,他與其他3名黨員司機兩人一班,駕駛復工專列往返於鄂、粵兩地,往返距離超過2300公裡,值乘時間長達12小時。

周冬長連續91天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累計行車232小時共5萬餘公裡,差不多3個月沒有與家人團聚。今年9月,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周冬長作為一名普通高鐵司機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表彰。

「唯有繼續開好車,為守護中國高鐵安全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才能回報祖國的信任。」周冬長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 這位火車司機26年考了8本駕照
    人民網北京12月3日電(李楠樺、楊曦)今年45歲的韓軍甲是北京機務段動車組運用車間高鐵司機,他1992年參加工作,從蒸汽機車學員、司爐、副司機開始,到現在的高鐵司機,一幹就是26年。從蒸汽到內燃、從電力到動車、從和諧號到復興號,從未斷檔的全履歷火車司機生涯中他考了8本駕照,也見證了中國火車的動力變革與升級。下面請跟隨人民網記者一起和這位高鐵司機聊聊,聽他講講那些年和火車有關的故事。
  • 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火車司機陳承儀的「飛躍」人生
    福州機務段動車組司機陳承儀中國日報6月25日北京電 (記者羅望舒)44歲的火車司機陳承儀年紀不大,但卻開過蒸汽機車,內燃機車來自福州機務段動車組的司機陳承儀出生在鐵路家庭,在鐵路邊長大。1993年,陳承儀從廣州鐵路機械學校畢業,被分配到福州機務段工作。他學的是內燃機車專業,單位卻只有蒸汽機車,他只好從學習司爐開始幹起。3個月後,單位引進了內燃機車,陳承儀成為第一批學習內燃機車司機。
  • 從「前進型」到「復興號」,機車相冊裡的故事說不完
    從「前進型」到「復興號」,機車相冊裡的故事說不完
  • 復興號司機薛軍:從添煤加炭到貼地飛行
    薛軍,50歲,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濟南機務段動車組司機,他是位名副其實的「老司機」,從時速60公裡的蒸汽機車駕駛證到準駕時速350公裡的動車組駕駛證,薛軍一共考取了七本火車駕照。駕駛過包括「前進」「東風」「韶山」「和諧號」「復興號」系列的22種火車車型,他經歷了數次機車換裝,親身感受著中國鐵路速度不斷升級,他的人生和中國鐵路的軌跡重合在一起。
  • 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動車組 一組珍貴圖片看懂火車進化史
    春節假期結束,返程高峰正在上演,隨著西成高鐵、渝貴鐵路正式開通,在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管內西南地區,大量動車組取代普速火車,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乘動車出行。從上世紀的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再到九十年代的電力機車,再到和諧號、復興號動車組,西南鐵路不斷經歷更新換代。
  • 鄭州首列「復興號」高鐵成功運行
    「『復興號』比『和諧號』智能化程度更高,按鍵、手柄集合了多種功能,操作起來更為方便,提升了安全性,但對司機的駕駛水平也要求更高。」在駕駛室,列車司機張毅說,「能開上咱鄭州鐵路局自己的『復興號』,心情很愉悅,感到很幸運、很自豪。」既然「復興號」有這麼多優點,那它的票價會不會比普通高鐵高一些?
  • 火車司機將退出歷史舞臺,盤點大滿貫老司機「玩」過的各種車
    一個人開過這幾代機車。從司爐、副司機到司機,一般需要七八年。陳茂正才一年就考上副司機,四年後經過一系列嚴格考試,23歲的陳茂正成為該段最年輕的司機之一。蒸汽機車全面退役後,他轉崗為內燃機車司機。駕駛內燃機車雖比蒸汽機車勞動強度低,但每次出乘也要經歷冷卻室狂風呼嘯、動力室熱浪滾滾的「冰火兩重天」。
  • 25年駕齡火車老司機:4本駕照見證"中國速度"(圖)
    今年50歲的羅志忠工作了29年,鐵路機車駕齡25年,他經歷了蒸汽機車到「復興號」動車組的發展變化,先後駕駛過「東風」「韶山」「和諧」等系列的14種型號機車,手握4本不同速度等級駕照,見證了中國鐵路從「慢時光」到「快時代」的變化和「中國速度」的迅猛崛起。
  • 他有四本駕照: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高鐵動車組
    而陳茂正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擁有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高鐵動車組四本駕照。在蒸汽機車時代,「大車」意味著和煙燻火燎的蒸汽機車作伴,在成為正司機跑車之前,往往還要在司爐工、副司機等崗位錘鍊七八年。值乘一趟要燒掉好幾噸煤,都是司乘人員一鍬鍬投進爐膛的。全身上下除了眼白外,都是黑的。陳茂正當年憑著年輕、聰敏好學,從司爐到副司機,只花了一年時間。
  • 開過30種車型 手握8本火車駕照 「全履歷」司機見證「中國速度」
    央視網消息:《七十年 我們的家》系列報導今天帶您走近一個普通的鐵路世家,他們一家幾代人見證了中國鐵路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從電力機車再到動車和復興號的演變,也親歷了中國鐵路從時速30公裡到時速350公裡的飛躍。
  • 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來看看中國鐵路發展史
    機車車輛陳列廳設有不同道床結構和軌枕式的8條展示線路。其中,中國現存最早的「0」號蒸汽機車及「毛澤東號」「朱德號」機車堪稱中國鐵路文物中的「瑰寶」。此後,到1988年12月大同機車工廠停止生產蒸汽機車,36年間共製造蒸汽機車9787臺。「前進」型幹線貨運蒸汽機車,是中國生產數量最多、功率最大、技術性能最好的蒸汽機車。
  • 從蒸汽機車到和諧號 「老司機」楊自然開了個遍
    今年春運,湖南鐵路3000餘名火車司機24小時輪崗,安全運送1400多萬人次旅客出行。火車司機楊自然,從1980年至今參加了37年春運,駕駛過蒸汽、內燃、電力、和諧號等共11種火車車型,被稱為「全能老司機」。今年是這位55歲老司機的最後一個春運年,他將於年底退休。
  • 中國速度:從時速80公裡的解放號到時速400公裡的復興號
    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動車組列車,從「悶罐車」到全程WiFi,從時速80千米到時速400千米,中國的鐵路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革,同時也見證著中國人生活的變遷。韓聯社的表述則更加直白:「坐上高鐵,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國速度"。」蒸汽機車時代(80km/h)解放前,我國沒有機車製造業。
  • 高鐵入湘十年⑤丨全國首批高鐵司機文勝強:除了蒸汽機其他火車都能開
    他隨著火車搖搖晃晃,從下午一直坐到了第二天早上。文勝強學的是內燃機車專業,「男孩子嘛,對機械類的東西很感興趣。」不論是學理論,還是跟車實習,大家都勁頭十足。畢業後,文勝強分配到廣鐵集團長沙機務段。20歲的毛頭小夥子,就這樣開始了他的火車司機生涯。剛進單位,只能學開火車。
  • 全面起底「復興號」!最新版中國高鐵來了 票價不變
    26日起,「復興號」將率先在京滬高鐵兩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分別擔當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車。今後鐵路總公司還將逐步安排「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系列產品在不同速度等級高鐵線路上的運用,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選擇。       與「和諧號」相比,「復興號」有啥地方不一樣呢?
  • 復興號來了!
    那些年我們坐過的火車火車頭是一列火車前行的力量之源,從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車誕生至今,火車頭被賦予了「奮勇爭先、一往無前」的象徵意義。隨著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諧號動車組更新換代,縱觀鐵路機車的發展歷史,即為一部新中國的發展史,承載著期盼與重託,記載著中國生產力的發展變遷。
  • 穿越獅子洋:廣深港高鐵司機的香港「觀天記」
    新華社廣州1月29日電(記者 霍思穎)4個多月來,高鐵司機李小華總會被一個問題困擾。  去年9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運營。安全行車裡程超過200萬公裡的李小華開著復興號列車從廣州前往香港,現如今,作為廣州機務段的高鐵司機,他每天要來回跑兩三趟。
  • 明天,比「和諧號」還牛的高鐵要開了!快上車,票不多了…
    在求解放、搞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徵程中,火車機車的型號命名的演變經歷了從「解放」型到「建設」型蒸汽機車;▲「解放」型蒸汽機車(圖片來源:視頻截圖)▲「建設」型蒸汽機車(圖片來源:視頻截圖)從「東風」型內燃機車到「韶山」型電力機車
  • 火車司機楊斌和他的5張機車駕駛證
    這是楊斌今年在昌贛高鐵上的首趟春運值乘任務,30年火車司機生涯的他擁有5張機車駕駛證,經歷了中國春運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再到電力機車、動車組列車、高鐵的變化,也見證了中國火車從時速40公裡到350公裡的變遷。18歲那年,受父親影響,楊斌踏進蒸汽機車駕駛室,當上了司爐工。看著機車黑得發亮的機身、巨大的爐膛、閃亮的儀表,楊斌堅定了成為火車司機的夢想。
  • 祖孫三代機車駕照見證鐵路發展變遷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在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東機務段,有這樣一家人:祖孫三代都是火車司機,爺爺姜福臨駕駛蒸汽機車,父親姜愛舜駕駛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孫子瞿俊傑駕駛復興號列車。可以說,祖孫三代機車駕照見證鐵路發展變遷,更見證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鐵路建設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祖孫三代火車司機、三本機車駕照見證了鐵路發展變遷,更見證了鐵路建設發展成果。爺爺姜福臨生於1934年。1952年參加工作,開的是解放型蒸汽機車。食物和水全部自帶,投煤拼的是體力和耐力。姜福臨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42年,直到1994年光榮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