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杖是戶外徒步旅行、跋山涉水不可或缺的裝備之一,在從事野外活動時,使用登山杖除了可增加使用者的平衡;擴大支撐面以及止滑之外,也可以使用登山杖來穿越崎嶇的地形,必要時登山杖還可以用來支撐外帳;或是用它來探索草叢等,某種程度上它算得上是手臂的延長。
如果您希望能夠健康地行走,那麼備上一對性能可靠的登山杖並學會正確地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可以有效保護你的膝蓋,還可以幫您減輕大約30%左右的負重,讓您行走更輕鬆更愜意,更好地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喜歡戶外運動,比如說出去旅旅遊登山之類的。但是好多朋友可能並不會正確的使用登山杖。今天就簡單易懂的給大家介紹一下登山杖的使用方法。
六大部分,缺一不可——現代登山杖起源於阿爾卑斯山地運動,同野性的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密不可分。直到20世紀70年代,登山杖才從滑雪運動中的雪杖脫離,自成一派,應用於各種山地戶外運動。
首先我們要根據自己的身高來合理的調節登山杖:在調整登山杖時不應該超過登山杖上所顯示的最大調整長度。
將登山杖調節到到最長,您會看到登山杖前兩節靠近頂端的位置都會有一個"STOP"或者"MAX"的標記,這是要求登山杖在調節長度的時候最長不要超過這個標記,否則在遇到外界大力的時候很有可能會折斷。在登山杖"STOP"或者"MAX"標記範圍內有長度尺碼可以作為調整參考。在購買登山杖時可根據自己的身高來確定自己需要多長的登山杖。
很多人錯誤的靠用力抓住手柄分擔壓力,徒步時間一長手部酸痛,叫苦不迭。腕帶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它是登山杖的軟連接,起著承重作用。 在上坡時,縮短登山杖的長度到個人最舒適的位置,最好採用無避震效果的登山杖,在下坡時,避震效果的登山杖就派上用場,並增加登山杖的長度。較高級的登山杖設計成可任意在避震與非避震之間切換,可隨時因應地形做最適當的調整改變。
正確姿勢——不同地形的杖杆使用也有區別:
平地&緩坡:抬頭挺胸,杖尖始終在身體後方,反向交替揮動杖杆,不要順拐。
陡坡:雙杖支撐能提供更為穩定的支點,減輕雙膝壓力。特別在下坡時,手掌可以包在手柄上。
過河:雙杖在前作支撐前進。
杖託和保護套的合理使用
杖託是為了防止登山杖扎入土壤中太深而難以拔出或陷入巖石縫隙中扭斷杖杆。通常越鬆軟、越不穩定的路面,越需要受力面積大的杖託。
杖尖保護套用于堅硬路面;在水泥地或平整的巖石上行走,戴上杖尖保護套可以防滑,在保護杖尖的同時避免戳傷人或物。而行走在鬆軟路面應取下保護套。
泥託用於鬆軟路面;在沙地、草地等軟路面行走時,尖銳的杖尖容易陷進路中,再拔出很費力氣;而走在碎石路等硬路面,如果沒有杖託,登山杖陷入亂石夾縫很容易發生斷裂,因此泥託不要輕易取下。
登山杖的保養及注意事項
不要使用潤滑油;因為這樣會使登山杖變得很滑,容易發生危險。此外底潤滑油後內鎖可能出現鎖不緊的情況。避免用水直接衝刷杖杆;這樣做不僅會使晾曬時間大大增長,一旦殘留水汽很容易發生氧化產生鏽漬,給之後的調節帶來不便。杖尖永遠朝下,切勿杖尖衝人!
絕對不可以用登山杖拉人!
在活動中,適當地利用裝備,有時候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戶外愛好者來說,在徒步的時候如果能有登山杖與你同行,能為你帶來不少便利。所以學會並熟練的運用登山杖是所有戶外人的必修課。
歡迎關注新疆西域戶外旅遊微信公眾號:xjxyhwly,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