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移民新村景致好 搬遷群眾樂陶陶

2020-12-14 洛陽網

近日,記者在洛寧縣澗口鄉洛寧抽水蓄能電站移民新村看到,氣派靚麗的二層小樓一排排矗立,遷入新居的群眾喜上眉梢。該移民新村面積約21.4畝,建設32套院落型安置房屋,配套建設文化室、衛生室、休閒廣場、臨街商鋪等,極大改善了深山溝遷出群眾的生活環境。

  近日,記者在洛寧縣澗口鄉洛寧抽水蓄能電站移民新村看到,氣派靚麗的二層小樓一排排矗立,遷入新居的群眾喜上眉梢。該移民新村面積約21.4畝,建設32套院落型安置房屋,配套建設文化室、衛生室、休閒廣場、臨街商鋪等,極大改善了深山溝遷出群眾的生活環境。

  洛寧抽水蓄能電站工程位於澗口鄉境內,設計總裝機140萬千瓦,總投資88.8億元,是國家抽水蓄能電站重點項目,上水庫庫容853萬立方米、下水庫庫容900萬立方米,計劃2025年第一臺機組投入運行,2026年全部機組投產,目前正在進行籌建期工程施工。項目投產後,年平均發電量可達12億千瓦時,帶動旅遊業等相關產業發展。(洛陽日報記者 魯博 通訊員 趙笑菊 李峰 攝)

相關焦點

  • 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移民群眾:搬進新村十周年 過上幸福好生活
    8月23日上午,在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馬灣移民新村搬遷10周年慶典暨「出彩馬灣人」表彰活動上,受表彰的村民馬國合激動地說。  8月23日,馬灣新村表彰了搬遷10年以來湧現出的146個「五美家庭」「勤勞致富家庭」「好媳婦」「好婆婆」「重教勤學家庭」「優秀共產黨員」;宣讀了村規民約,發放了節儉操辦紅白喜事和馬灣新村關於創建丹江緣移民小鎮3A級景區的倡議書。
  • 「十變」變出移民新村村民的樂生活
    站在蒙屏二級公路不遠處的龍泉寨社區一幢幢別墅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期路白苗族鄉紀委書記康世傑用「十變」勾勒出移民新村老百姓現在的生活狀態。  2019年9月,蒙自市五裡衝水庫避險解困試點項目收官,期路白苗族鄉突吐白村委會8個村小組,白猛孔村委會2個村小組共365戶1660人搬遷到龍泉寨社區。
  • 移民新村成為幸福村
    近日,在河南省魯山縣辛集鄉河壩新村,幾位老人爭相與辛集派出所教導員靳慶和打招呼。這幾位老人並非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2009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丹江口庫區16.5萬移民搬遷工作啟動,搬遷涉及南陽市淅川縣11個鄉鎮、184個行政村、1276個村民小組。2010年9月4日,淅川縣盛灣鎮河扒村348戶居民1447人,遷至300百公裡外的魯山縣辛集鄉,村名改為河壩新村。
  • 郟縣白廟鄉馬灣新村熱熱鬧鬧慶祝搬遷10周年
    【平頂山傳媒記者 孫書賢】8月23日,郟縣白廟鄉馬灣新村黨建廣場上人山人海,時值馬灣新村搬遷10周年紀念日,老家淅川縣曲劇團送上4場大戲,祝福家鄉親人安安康康,和和美美。
  • 探訪梅州五華移民安置新村:搬出大山 生活邁上新臺階
    (韓輝)【脫貧故事】探訪梅州五華移民安置新村:搬出大山生活邁上新臺階中新網梅州11月26日電(記者韓輝)「從山區搬遷到縣城,公共設施、村委到小學幼兒園都是高標準的建設。」說起現在的生活,今年已經70歲的退休教師溫新雄感慨不已,「做夢也沒有想到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
  • 廣西田林八渡街:移民搬遷換新顏
    也許在田林縣八渡瑤族鄉八渡村八渡街群眾的心中,2018年6月1日這個日子,他們永遠也不會忘。這一天,是瓦村水電站工程導流洞封堵蓄水的第一天,也是他們看著生活了一輩子的八渡街消逝的第一天。瓦村水電站項目是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八渡瑤族鄉八渡村八渡街因地處馱娘江邊,是瓦村水電站八渡庫區的移民區域,歷經3年的徵地、搬遷、拆舊、下閘蓄水後,八渡街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 美麗村莊是我家——永靖縣劉家峽鎮城北新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見聞
    「為了為更好地服務城北新村村民,衛生院2019年6月底搬入城北新村。」劉家峽鎮衛生院院長金斌斌說。在一樓的病房裡,79歲的朱明發正在輸液,他患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朱明發說,他是從紅泉鎮灘子村搬遷至城北新村的,如今看病,再也不用愁著去縣城的醫院治病,家門口就有貼心的「大醫院」。
  • 新春走基層:移民新村樂融融
    該縣圍繞「搬得出、穩得住、富得起」的目標,堅持「政府主導、因地制宜、自籌自建、適當補助」的工作思路,近10年來,全縣共投入資金近億元,扶持建設集中移民安置點30個,搬遷農戶2831戶1.1萬多人,且每個移民安置點都被打造成了新農村建設示範點。中興移民小區就是蓮花縣新近完成的又一個移民安置點。 記者在小區看到,38棟小樓房整齊排列,家家都是雕梁畫棟,一眼望去,頗具氣勢。
  • 山西聞喜移民新村強徵耕地 打扶貧旗號對外售樓
    屬於當地「移民新村」建設項目的大羅莊移民新村就位於東鎮大運二級公路邊。  東鎮西街村村民介紹,東鎮許多村現在都還在山溝裡,交通、生活都不便利,移民新村建設確實為群眾帶來了好處。可是,東鎮的移民新村建設,在某些違規的操作下卻走了樣。  大羅莊移民新村開始徵地始於2011年。
  • 孟州移民新村:多產業發展讓農民的生活富起來
    移民搬遷前大多居住在山丘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搬遷到新的安置地,生產環境、生產方式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在孟州,就有幾個移民村搬到新家園後,走上了致富路。11月11日,2019「走進黃河」採訪團走進這些移民村,了解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
  • 移民搬遷真的好嗎?
    最近甘肅一些市州的朋友一直在諮詢,為啥報名了還沒有搬遷?其實,甘肅移民搬遷方案已經批覆,目前隴南和甘南已經開始第一批移民,預計年前入住新區,真正拉開甘肅移民搬遷的大幕!往蘭州新區搬遷真的好嗎?同時,在同一個省內,文化接近容易融合,政策執行簡單,因此,移民搬遷蘭州新區是最好的選擇!也有一些人說為啥不搬遷到西安或者四川?首先這些地方對甘肅移民來說就沒有搬遷政策,要想過去只能原則自己買商品房;其次,要是有能力到成都、西安發展的,早就去了,還用等到現在?蘭州新區給移民的房價是每平米1500元,政府還有補貼,就是成本價。
  • 大方: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群眾的「致富經」
    在大方縣黃泥塘鎮黃泥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戶馮治龍感慨地說。目前,該安置點各項基礎設施齊備,配套產業發展良好,搬遷群眾不僅在基地裡務工,還選舉成立了「自管委」、當起了「老闆」,幸福指數和精神面貌全面提升。
  • 隆陽區副區長陸德富:讓1.2萬名移民群眾「搬得出 穩得住 能致富」
    陸德富:隆陽區既要解決好在建重點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移民「搬得出」問題,還要做好上世紀老水庫貧困移民群眾脫貧解困工作,用好用足國家和雲南省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推進實施好後期扶持項目,是移民群眾「穩得住、能致富」的最關鍵所在。切實理清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方案措施。
  • 易地進新村,搬入幸福裡
    富康新村、感恩新村、陽光新村、圓夢新村、惠民新村……古浪縣南部山區8個鄉鎮困難群眾搬遷至黃花灘生態移民區新建的12個新農村和1個綠洲鎮是當地脫貧攻堅的「大手筆」生活在這裡的新居民過上了和原先大山裡完全不同的幸福日子富民新村
  • 甘肅「移民搬遷」,真的好嗎?
    最近甘肅一些市州的朋友一直在諮詢,為啥報名了還沒有搬遷?其實,甘肅移民搬遷方案已經批覆,目前隴南和甘南已經開始第一批移民,預計年前入住新區,真正拉開甘肅移民搬遷的大幕!往蘭州新區搬遷真的好嗎?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 青海賢孝唱出移民新村的喜與樂
    近年來,黨和政府對移民新村給予了眾多的優惠政策和巨大的資金投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次汗土亥村的338戶村民緊緊綁在了一起。為使項目支持工作落到實處、共和縣積極整合多個項目,讓村民獲得了更多實惠。今年,又有88戶人家依靠項目支持陸續蓋起了二層的小洋樓,其中6萬元項目補助已發放到戶。而村裡硬化路、太陽能路燈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
  • 魯山縣:警民齊心 幹群攜手 共建美好河扒新村
    這些村民正是為響應國家號召,支持祖國建設,整村搬遷至魯山縣辛集鄉的南陽市淅川縣盛灣鎮河扒村村民。為早日通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2010年9月4日,南陽市淅川縣盛灣鎮河扒村村民348戶居民1447人遠離故土,遷至魯山縣辛集鄉河壩新村。整整十年過去,新村群眾是否融入當地,安家紮根,創業樂業?他們的生產生活到底怎樣?
  • 當好移民群眾「勤務員」 做好移民家園「定盤星」——惠水移民社區...
    易地扶貧搬遷作為精準扶貧「五個一批」重要工程,是脫貧攻堅的「當頭炮」,更是新時代城市黨建工作的新陣地。近年來,惠水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以移民社區為試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的目標,突出黨建引領,主動拓展易地扶貧搬遷「五個體系」建設模式,不斷深化「五個三」機制,著力引導移民群眾向城市居民轉變。
  • 高黎貢山保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在深入調研、分析貧情、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市區編制了《保山市高黎貢山移民群眾脫貧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出臺產業發展、技能扶貧、安置點「雙點長」制、遷出地舊房拆除及騰退土地復墾復綠等系列工作方案,為移民搬遷工作有序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 五華縣黃獅村:安居樂業謀發展 幸福家園樂融融
    至此,梅蓄項目黃獅村2323名移民已全面完成安置。  因梅蓄項目建設需要,黃獅村需整村搬遷。五華縣在充分徵求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在龍村鎮翻新村斷掌凹和水寨鎮縣城工業園區三坑板塊,分別建設梅蓄新村和黃獅新村兩個移民安置區。其中,今年1月,黃獅新村已完成抽籤選房並搬遷入住,目前該批入住的農戶早已在城裡安身立命,穩步過上幸福生活。  賴鋒 張炳鋒 潘煒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