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為友|嘗過老祖宗發明的分子料理嗎?

2020-12-21 Discovery探索頻道

從音樂唐詩到街舞功夫,

從案臺文創到山水攝影,

《與古為友》已陸續邀請藝術家們

交流各類古今傳承的話題。

第五集節目播出之際,

將繼續與你探討山水畫與攝影藝術

美食創新與節氣文化融合的更多可能性。

中國山水畫傳遞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哲學,現代攝影則捕捉時間與空間之美,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共通之處?在《與古為友》第四集節目中,藝術家徐冰與攝影師張克純從山水畫創作理念出發,探討山水畫所運用的技巧特徵,從而獲取藝術創作的更多靈感。

如何讓攝影作品更接近山水畫的意境?這個問題曾讓張克純的藝術創作陷入瓶頸。徐冰認為,許多傳統作品的可貴之處,便在於具有限定性。若靠合成技術拼貼元素,可以完成各式奇特的景象,然而這種無限性也讓作品的價值有所弱化。

當攝影師行走於山川大河之間,儘管很難經常捕捉到符合心境的畫面,然而一旦遇到便有機會塑造出巨大的藝術價值。作為同樣帶有局限的藝術,攝影與山水畫如何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依舊是張克純未來要繼續思考的課題。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豐富的菜餚與精細的烹飪手法,

也令世界為之驚嘆。

而這其中是否有一條傳統飲食線索

可以與西方烹飪理念相融合?

《與古為友》第五集節目即將播出,

法國藍帶勳章獲得者、分子料理大廚蘇啟勝,

將和24節氣申遺配圖國畫創作者林帝浣,

一同探討中國美食的傳統與創新。

提及分子料理,你或許很難與中國美食聯想到一起,但廚師蘇啟勝近年來卻對此深深著迷。他曾嘗試分辨雲南的一百多種蘑菇,在北極低溫環境下烹飪過橋米線,更前往法國藍帶學院進修廚藝……

儘管創造出新的菜式,蘇啟勝卻深覺菜品中少了一些傳統文化的底蘊。好在一本美食文化書籍為他帶來了靈感,該書的作者正是集攝影、繪畫、書法等愛好於一身的學者林帝浣,人稱「小林」。兩人相約在成都會合,據說這裡居住著一群憨態可掬又十分挑剔的「美食家」

熊貓自帶吃貨體質,在食物上自然是精挑細選。通常它們會隨季節變化而擇食:春夏偏愛不同種類的竹筍,秋季多食箬竹竹葉,冬季則以巴山木竹、刺竹和苦竹竹杆為主食。一年四季大自然賦予不同的食材,從「資深品竹美食家」熊貓身上,我們能否領悟到一些中國人飲食的奧義呢?

大熊貓會按季節挑選食材,中國人同樣深諳美食之道。自然萬物生長有時,選擇當地的應季食材進行烹飪,往往能嘗到食物最鮮美的本味。這種「不時不食」的文化基因,則源自中國人獨有的一套天文編碼——二十四節氣

所謂一年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照射角度的變化,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等分。這套天文曆法,不但有助於傳統農耕,也衍生出各地不同的文化習俗,它的背後更體現出中國人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希冀。

以「不時不食」為文化理念,蘇啟勝漸漸有了創作的靈感。他與小林隨後前往位於成都以南的宜賓竹海,尋找當地的應季食材——冬筍。

原以為只有春筍才鮮嫩,沒想到冬筍也十分美味。原汁原味的新鮮食材,只需簡單的烹飪手法,即可變成上等的美味。採集到豐富的食材後,兩人下一站會前往哪裡?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古人對於美食的研究也有一套秘訣。在擁有超過600年歷史的巍山古城,竟能發現許多中國老祖宗發明的「分子料理」

原來早在古代,人們便發現了一種特別的食物製作方法:例如通過控制溫度和溼度,讓豆腐自然發酵而成的毛豆腐,以及與奶酪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雲南乳扇……這些人與自然共同「創作」的食材,與現代分子料理有著神奇的相似之處。

幾百年前誕生的食物,也讓蘇啟勝找到了古老的共鳴。在領悟傳統美食之道後,他最終將以黑松露、乳扇、生竹筍等本土食材,搭配糖巧餅乾和分子泡沫,製作一道含有大熊貓元素的分子料理。這將會是一道怎樣特別的創意菜式呢?請在正片放送中一覽成果!

自然四季孕育豐富的美食,

不僅滿足人們的味蕾,

更衍生出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

想知道本集中兩位美食探索家

還發現了哪些地道食材嗎?

記得收看本周即將播出的

《與古為友》第五集:餐盤上的四季

每周三10點鎖定騰訊視頻

《與古為友》與你準時相約!

相關焦點

  • 眼見不一定為實 | 你被分子料理騙過嗎?
    於是分子料理這種新奇的食物,就這樣顛覆了美食界。如果說,擺盤是美食與藝術的碰撞,那麼分子料理就是美食與科學的結合。分子料理就是從分子的角度去理解食物,把食物中的化學物質(葡萄糖、維生素等)進行實驗性的人為組合,或是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劑,創造出新的食物;或是改變食物狀態,固態食物變成液態,液態食物變成氣態;或是把一種食物分解開來再重新組合,改變它的外形,讓它看起來像別的東西。
  • 推薦米粉也玩分子料理!還很好吃哦!
    國外的分子料理最近很熱門呢!
  • 神秘的分子料理到底是什麼?真的很高端嗎?其實大家小時候都吃過
    分子料理相信是這些年來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一個詞,而它也被稱為分子美食學,簡單來說就是把傳統的烹飪技術和方式用科學方法去解釋。下過廚的人都知道,做菜的時候每種配料需要加多少,火候需要怎麼掌握其實都是憑感覺和經驗,沒有辦法量化的去表達出來。
  • 分子料理揭秘——其實它並沒有那麼神秘!
    眼下,一家餐廳但凡以「料理」為名,就會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如果,「料理」之前還有「分子」二字,那就更加了不得啦。對於「分子料理」,都不能用好吃不好吃來形容,因為這吃的是科學、是藝術,相當神秘。所以,究竟什麼是分子料理,它為什麼這麼厲害呢?神秘而高端的分子料理 是如何誕生的?
  • 分子料理:泡沫裡的驚喜
    被奉為創新奢華美食代表的分子料理,在國內各大城市日漸流行,它所給予人的不僅僅是味覺上的新鮮感。在享用的過程中,果味泡沫,霧狀冰淇淋,這些已經脫離傳統食物本身,僅僅用舌頭恐怕無法吃出門道。  被奉為創新奢華美食代表的分子料理,在國內各大城市日漸流行,它所給予人的不僅僅是味覺上的新鮮感。在享用的過程中,果味泡沫,霧狀冰淇淋,這些已經脫離傳統食物本身,僅僅用舌頭恐怕無法吃出門道。
  • 【星級食尚】分子料理,食即是空
    知道這個冒著氣的小盒子是什麼嗎?如果告訴你這就是「姜蔥蠔」,你會不會覺得難以置信呢?
  • Baby當臥底好機智 讓神探團猜不出 哪個是真正的分子料理
    Baby適合參加綜藝,多過演戲。拍戲靠演技,綜藝靠個人魅力。Baby每回參加綜藝,都能靠性格圈一波粉,生活中的她,還是很可愛的。在分子料理的環節,Baby是這一輪遊戲的臥底,她需要跟郭紅曉老師配合,迷惑隊友,讓隊友猜不出,那四道菜,是真正的分子料理。何謂分子料理?
  • 分子料理很神秘?其實你小時候就體驗過
    國慶黃金周,不少西餐廳推出特殊料理來吸引顧客,其中就有分子料理。哈密瓜味的魚子醬、62°低溫牛肉、櫻桃鵝肝……聽到這些名詞,你可能雲裡霧裡,不禁好奇,分子料理究竟是什麼?分子料理是近些年流行的一種新廚藝概念,主要指運用化學物理變化,將食物的分子進行重組,變成新的食物。比如水果可以做成魚子醬、蛋黃,冰激凌會冒著仙氣,熟雞蛋可以用吸管吸。分子料理「眼見未必為實」,不入口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分子料理的做法有講究,加工方法各有不同。
  • 讓美食家都驚為天人的創意美食——神奇的分子料理
    其實這就是分子料理最常見的登場方式。在網際網路時代,美食除了比拼「色、香、味」,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創意」,而分子料理則為美食創意進行了完美的詮釋。什麼是分子料理?所謂的分子料理,就是把化學(或物理)理論運用於煮食之上,把食物的微觀結構重組。食物的微觀結構變化了,其外形、性狀、質地、口感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給人意想不到的感覺。
  • 70元吃一道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分子料理?你只有兩天的機會!
    不過,如果這樣你就自封吃貨,那也為之過早。當美食超越認知,所見非所吃的時候,我們談的不是吃,而是全球範圍都備受食客追捧的「分子料理」。熱捧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頂級的分子料理餐廳,頂級的分子料理廚師身上,是對味覺的超凡脫俗的把握。 什麼是分子料理?
  • 還沒吃過傳說中的分子料理?你out了!
    但這些都是分子料理中技術所必須的,處理得當的話,可以令食材得到傳統料理方法難以得到的質感。龍吟料理主廚山本徵治。圖片來源:nihonryori-ryugin.com如果要說傳統料理方法是一種藝術,那麼分子料理可以算得上一門科學。
  • 精確的「分子料理」
    分子料理,是近年海內外興起的一種廚藝概念,被譽為世界最先鋒的料理方式,而分子美食也成為一種新的潮流。現代中餐注重口味與造型的完美結合,尤其在中高檔餐館,分子美食技術更顯得重要,因此分子料理也被迅速引入國內。
  • 什麼是分子料理,你真的知道嗎?
    首先,分子料理雖然在國內貌似不多見,但是它絕對離我們不是很遠,跳跳糖就是分子料理的一類,而且現在在西方的甜點界非常火
  • 神奇的分子料理,帶給我們無限的驚喜和美妙的體驗
    神奇的分子料理,帶給我們無限的驚喜和美妙的體驗最近在我們的城市新開了一家名為時尚分子料理的餐廳,據介紹那裡的美食會完全顛覆我們對傳統美食的印象,在味蕾上也會得到全新的體驗,是目前在歐美等國家流行的一種非常前衛的美食。
  • 頂級奢侈的分子料理
    吹彈可破的薄皮裹著芒果汁化妝成這顆可愛的蛋黃,分子料理便是這樣,將食物易容,用另外一種食物的姿態呈現在你的面前,欺騙了你的眼睛卻不能欺瞞你的味覺。  單面煎蛋,蛋黃蛋白分明,邊緣卻不見煎蛋該有的焦邊,蛋白也工整得太過嬌好。湯匙舀上去,蛋白還是半液態,這樣的半生「雞蛋」吃下去未免有些心理障礙。淺嘗之後卻是驚奇,這蛋白竟是酸奶,那這蛋黃?  這便是分子料理:將食物的味覺以分子 為單位進行處理和呈現,簡單說就是打破食材原貌,重新搭配和塑形,你所吃的並非你所見的。
  • 試管菜盤 分子料理 科學怪人挑戰《頂級廚師》
    在今晚的比拼中,不少美食愛好者呈上了自己外形別致、做法特殊的創意料理,大大考驗了曹可凡、梁子庚、劉一帆在用自己的味蕾,而一道宛如從實驗室裡端出來的分子料理,讓三位品委陷入了什麼才是真正創意的激辯。不僅外形特殊,這份名為「落花三弄」的料理做法也很特殊,「我用了化學萃取,用了做阿司匹林的方法,還用了薄膜技術,把洛神花的顏色提出來做成魚子醬。」  化學手法也能做菜?原來,呂佳做的正是近年來在海外非常流行的分子料理。
  • 賣得很貴的分子料理,美味實驗室教你在家就能做
    分子料理通俗的說,就是指把食物中葡萄糖、維生素C、檸檬酸、麥芽糖醇等等可食用的化學物質進行組合或改變食材分子結構,再重新組合。分子料理是不是很貴?分子料理被視為全球最為奢侈的美食之一,據說誕生在並不以美食見長的西班牙發明它的是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料理的工具也不是常見的鍋碗瓢盆,而更像是科學試驗的針筒、試管、量杯等。
  • 【下廚筆記】我去上分子料理課了
    前陣子剛剛寫了著名的分子料理——巴塞隆納的鬥牛犬餐廳,上周末回廣州,居然就趕上一場分子料理課程。
  • 分子料理適不適合我國吃呢!客人吐槽這麼貴的分子料理都吃不飽!
    顏值超級高的分子料理你有聽說過嗎!是如何製作而成的呢?料理到底適不適合我國吃呢!米其林星級餐廳始源於國外,美國、法國等都有,他們是一個高逼格的餐廳,集聚了法國菜、美菜、義大利菜、日本菜、當然還有中國菜,畢竟中國的餐飲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悠久的餐飲文化若不引進豈不是白白浪費了資源。
  • 把簡單的食材複雜化就能賣出高價——分子料理
    分子料理,前些年美食界的一種食品加工新型的廚藝概念,在海外比較盛行,在咱們國內流傳的並不廣,畢竟咱們中國美食那麼多,中國飲食習慣是大份、好吃、簡單才是王道,這種花裡花哨又量少又費時間的食物只能偶爾嘗個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