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軌跡——古六茶山之「倚邦古茶山」

2020-09-04 葉尖上的行者

茶山簡介

倚邦山的中心大鎮是倚邦街,亦稱&34;倚邦&34;倚邦山&34;磨臘&34;著名的普洱茶產自倚邦的茶山……有許多江西人和湖南人在倚邦做買賣,每年有大量的貨物從倚邦運往緬甸,有茶葉交易往來於仰光、撣邦、加爾各答、噶倫堡和錫金。"從克拉克的記載來看,倚邦茶在道光年間已賣到印度和歐洲。

倚邦茶馬古道

1937 年法國人在越南阻撓雲南茶進入萊州,倚邦茶銷路又斷,隨之又是抗日戰爭爆發,所有茶號全部停業。倚邦的茶商農逐漸遷移歇業,熱鬧喧騰了二百多年的倚邦陷入冷寂蕭條。

1942 年,已經十分贏弱的倚邦再遭厄運,攸樂山的攸樂人起義攻進了倚邦, 戰火將倚邦燒了三天三夜,幾百年築就的古鎮,無數精美建築全部化為灰燼。

倚邦茶園從1952年開始恢復,1953年恢復制茶葉,據倚邦茶葉收購組統計, 1957年到11月止在倚邦共收購茶葉6845斤。

倚邦茶特點

倚邦茶山面積大,茶樹品種較多,根據區域的不同各地表現也有差異。整體特徵表現為條索黑亮較短細、芽頭較小,葉底黃綠,湯色淡黃、入口微苦帶甜,澀偏強,湯質飽滿,山野氣韻好,杯底留香。

倚邦山古樹毛茶

其中:曼松寨、背陰山一帶苦澀均衡性好,湯感甜潤;習空山、架布山、正街一帶澀較重,香甜度較高;麻慄樹、黑樹林、曼拱一帶苦稍重,澀不顯,香高,湯感更飽滿厚重。

茶園分布

倚邦茶山茶園主要分布於習崆寨、架布寨、背陰山、曼松寨、曼崑山、大橋頭、麻慄樹、細腰子、龍宮河、孔心樹、三家村、龍家寨及倚邦街。

倚邦山古樹園

倚邦茶山共有古茶園面積約2950畝,茶品種較多,以雲南大葉種茶園約佔一半,中小葉種茶園約1300畝,另外近年比較火熱的貓耳朵品種為倚邦茶山獨有。

倚邦山貓耳朵茶樹種


我們是葉尖上的行者團隊

關於普洱茶你想知道的,我們都知道

關注我們

為您提供專業、快捷的一對一解答

我們的朋友圈每天都更新發生在雲南西雙版納有趣的故事

採茶做茶以及普洱茶全部的乾貨知識

相關焦點

  • 行者軌跡——古六茶山之「革登古茶山」
    茶山簡介革登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象明鄉,西連莽枝山,東接倚邦山,南與蠻磚茶山相望,海拔 1300-1950 米,年平均氣溫 18.00℃,年均降水量 821.00 毫米。革登山在道光以前有上萬畝的茶園,茶園往東從革登老寨接到倚邦的習崆山,往西接到莽枝的牛滾塘,茶山人都說,過去革登人很富有。歷史上現莽枝山及安樂村委會均歸屬於革登茶山。
  •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茶山
    倚邦清乾隆進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曼撒,周八百裡。」地理位置古倚邦茶區內有19個自然村。倚邦古茶山(傣語稱「磨臘」倚邦,即茶井之意)古倚邦茶區海拔差異大,最高點山神廟1950米,最低點磨者河與小黑江交匯處只有565米。倚邦茶區產茶著名的地方有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
  •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
    倚邦是雲南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位於西雙版納勐臘縣象明鄉,倚邦在傣語中,本稱為「唐臘」倚邦,即茶井的意思。倚邦茶山下面有很多寨子,古樹茶都極為優秀,其中倚邦(正寨)、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都是著名的茶葉產區,曼松更是作為貢茶進入了朝堂。
  • 江內古六大茶山之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的古茶樹以雲南特有的大葉種茶為主,保存有少部分四川引種的小葉種茶。 倚邦劃為十二版納之一的版納倚邦,因盛產茶葉,又稱「磨臘倚邦」,傣語意為「茶水井」之地,統一管轄當時的六大茶山。
  • 行走軌跡——古六茶山之「攸樂古茶山」
    土壤呈磚紅—紅色,以粉砂質土層為主,土層深厚,土壤較肥沃,森林覆蓋率較高,有機質含量高,是歷史上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攸樂山毛茶鮮葉攸樂古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唯一不在勐臘縣境的茶山。歷史沿革茶山主要種茶民族為基諾族,基諾族自稱攸樂族,意為:崇尚舅舅的民族。基諾族在建國前 300 多年前剛從母系氏族跨入父系氏族,後直接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名族性格不善溝通,勇敢善戰,清朝時期倚邦府的衰落與基諾族有著直接的關係。
  • 倚邦古茶山:唯有倚邦茶,才解倚邦愁
    倚邦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最北部,從普洱往南行沿著茶馬古道經思茅、倚象、勐旺過補遠江(小黑江)便進入倚邦茶山,是明清兩朝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政治、經濟和普洱茶集散中心,至今在曼拱古茶園中還保留著基部徑圍1.2米,高6米,樹齡500年左右的古茶樹。
  • 葉尖上的行者「古六茶山行」之——蠻磚古茶山
    茶山簡介蠻磚山位於象明鄉南部,西面接易武鄉,北隔象明鄉鎮與倚邦山對望,東北與莽枝茶山相望。茶山面積廣擴,海拔 750 米-1540 米之間,平均海拔 1100 米左右,年平均氣溫 27°C,平均年降水量 1700 毫米。
  • 易武屬於「古六茶山」,但「古六茶山」不屬於「易武山」!
    高發倡/文外界茶商把「古六茶山」的茶,都混稱為「易武片區」茶,這是嚴重的混淆、擾亂、欺騙行為!山屬概念和行政管轄都是嚴重錯誤的!雲南「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之「六大」,分別是:攸樂、莽枝、革登、倚邦、蠻磚、漫撒(即易武)。其中的「攸樂」屬於景洪市基諾鄉管轄。
  • 【2017茶山行紀】我眼中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倚邦
    倚邦的茶很獨特,正如江湖傳言,中小葉種,葉片較常見的大葉種茶細瘦孱弱,有人取名「貓耳朵」,因為獨特的挺拔和細小,無論看起來和喝起來,都讓人賞心悅目。倚邦古茶園連片情況較好,茶樹沒有經過矮化,保護較好,長勢高大挺拔,樹齡均勻,若是清晨去看,樹幹上的苔蘚滲著露珠,晶瑩翠然,霧氣繚繞,有幾分煙雨朦朧的詩意。
  • 古六大茶山之革登茶山
    、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曼撒,周八百裡。」古六大茶山連成一片,西面是攸樂茶山,中間是革登、莽枝、倚邦、蠻磚茶山,東面是曼撒茶山(屬易武茶區)。目前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是指瀾滄江內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
  • 自古貢茶出倚邦:古六大茶山之首倚邦山的輝煌故事
    作為茶馬古道的源頭,普洱茶的發源地,六大古茶山之一的「倚邦山」一定佔了非常重要的分量。倚邦茶山面積約360平方公裡,南連蠻磚茶山,西接革登茶山,東臨易武茶山,習崆、架布、曼拱等子茶山都在其範圍內。二:歷史淵源倚邦山在明代初期就已經有成片的茶園了,很多的是少數民族都在這裡以種茶為生。
  • 古六大茶山之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是古六大茶山之一。千年前已有少數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種茶,莽枝山腳的曼賽、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園。,又稱江內六大茶山是指:攸樂古茶山,革登古茶山,倚邦古茶山,莽枝古茶山,蠻磚古茶山,慢撒古茶山。
  • 古六大茶山之易武茶山
    、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曼撒,周八百裡。」古六大茶山連成一片,西面是攸樂茶山,中間是革登、莽枝、倚邦、蠻磚茶山,東面是曼撒茶山(屬易武茶區)。目前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是指瀾滄江內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
  • 如何劃分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
    雲南擁有豐富的古茶樹資源,雲南古茶樹不僅樹齡大,古茶樹面積大,分布範圍廣而全國聞名的六大茶山就是其典型代表。說到雲南六大茶山,很多茶友都搞不清楚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有什麼區別?是怎麼劃分的?今天就六大茶山為茶友一一講解。
  • 【茶字典】古「六大茶山」
    茶,即有「茶中之茶」美譽的普洱茶;銀生城,即今中國雲南西雙版納一帶;諸山,即普洱茶的千年聖地「六大茶山」。清乾隆進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慢撒,周八百裡。」這「周八百裡」不僅指茶山的面積,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連成一片的。
  • 茶山行日記7:古六大茶山倚邦——塵煙之下的貢茶餘韻
    每一次來到倚邦,一定會先去老街走一走,看看即將消失的茶馬古道和青石板,努力記住歷史留下的蛛絲馬跡,以後也許會站在這座山頂對別人說:你看,這裡曾是普洱茶的集散中心。塵煙四起的歷史到了現在,倚邦留給我們最珍貴的依然是茶樹,在古六大茶山中,倚邦是價格最高也是名氣最大的。
  • 倚邦古茶山宏廬茶園,天賜普洱,世界好茶
    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倚邦古茶山中,有一片叫做宏廬的普洱古茶樹茶園,只要到過這裡的人,都會被這片「天地人茶」合一的世外桃源深深折服,由衷地發出「天賜普洱」的感嘆。為什麼是天賜普洱?在古六大茶山之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且落差最大。森林面積4122132畝,佔總面積的26.3%,年均氣溫17.4℃,年均降雨量1500-1900毫米,年平均風速是1米/秒。山高谷深,江河縱橫,氣候溼潤,陽光充足,冬季霧多,雨量豐富,而且植被豐富,有著好茶樹生長所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和自然條件。
  • 勐臘古茶山-茶韻悠悠
    根據當時現存的茶山範圍、茶園面積、茶葉產量等等因素,匯報了古六大茶山依次是易武、倚邦、攸樂(基諾)、漫撒、蠻磚和革登,州人民政府確認了他們的報告。(歷史上所稱六大茶山是攸樂、倚邦、莽枝、革登、曼撒(含易武))。
  • 古六大茶山分布區域,各茶山茶樹滋味特點
    古六大茶山之易武易武是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易武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臘茶山等。易武種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已經有濮人也就是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種茶,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飲茶習俗和茶文化,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
  • 六大茶山輝煌的開始,曹當齋與倚邦茶山的故事
    六大茶山從車裡宣慰司的轄地中劃出,歸入普淚府,其中就包扣倚邦茶山。倚邦輝煌的原因: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是貢茶主辦地。倚邦茶葉發展起來時,各地商旅羈客常駐倚邦,倚邦街商鋪林立,倚邦最興盛時住戶上千。曹當管理六大茶山38年(管理倚邦茶山、莽枝茶山、革登茶山、蠻磚茶山四十四年),這38年是六大茶山從封閉落後,矛盾交織,動蕩不安,走向開放革新,民族團結、和諧興盛的38年。曹當齋得到各族民眾的擁戴,曹當齋六十大壽時,六大茶山的各族民眾送給他一塊「六山一老」的大匾,足見各族民眾對他的尊敬和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