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前,三島由紀夫砍了他四刀後切腹 寺尾克美:我不恨他

2020-12-07 四川人在香港

日本著名小說家三島由紀夫在50年前的今天(11月25日),挾持自衛隊官員、發表演說後自殺。今年91歲的前自衛官寺尾克美,當年被三島砍中4刀,他回憶這段往事時說,他不恨三島,也不生氣。

三島由紀夫原名平岡公威,他在1970年11月25日帶領民兵隊「盾會」4名成員,進入位於東京市谷的陸上自衛隊駐地(現防衛省總部),並在發表兵變演說後切腹自殺,當時三島45歲。

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三島當年進入自衛隊駐地後,前往總監室,挾持時任東部方面總監益田兼利。寺尾當時是陸上自衛隊少校(三等陸佐),在總監室同一樓層的其他房間中開會,收到總監遭挾持的通報,與同袍趕往總監室。

寺尾在總監室壓制後來與三島一起切腹自殺的盾會成員森田必勝,當他想從森田手中奪下短刀時,三島用日本刀砍中寺尾的右手腕與背後3處,總共砍了4刀。

寺尾回憶,他一開始以為三島用的是木刀,他最初被砍中的右手腕完全沒有感覺,接下來砍在他背後的那一刀「像是被輕輕打中」。

三島當時威脅寺尾「不離開(總監室)就殺了你」,見寺尾不理會,便加重了力氣揮刀,寺尾最後被砍的一刀傷勢最重,背後被三島砍出一道與背骨平行的傷口,長約23公分、深達5公分。

寺尾說,三島的刀刃雖深及他背後的肋骨,但當時他為了壓制森田,是彎著腰露出整個背部,如果三島想殺他,一刀就可以砍下他的頭。

寺尾當時穿的制服,現在仍保留在陸上自衛隊位於東京都小平市的駐地倉庫中,制服背後有明顯的三道刀痕,呈現「コ」型,並仍留有似乎是血跡的痕跡。

寺尾後來在自衛隊中央醫院接受治療,動手術時醫官告知他三島自殺的消息;事件過後約1個月,三島的妻子來向他道歉。

寺尾表示,他對三島暨不怨恨也不生氣,他當時所受的傷很快地痊癒,也沒有留下後遺症;以結果來說,他妨礙三島的計劃,也與三島自殺有關。

相關焦點

  • 三島由紀夫為何試圖用切腹自殺喚醒軍國主義?首相:他一定是瘋了
    絕望的三島由紀夫回到室內切腹自殺,在聞訊趕來的許多作家裡面,只有川端康成一人允許被進入,看到三島由紀夫的可怖死狀之後,川端康成喃喃地說了句「三島君,死在這裡的不應該是你,而應該是我」。兩年後悲劇再度發生,川端康成自殺身亡。
  • 日本近代最有名的一次切腹事件是文學家三島由紀夫作為
    1970年11月25日,被譽為日本海明威的三島由紀夫在煽動政變未遂後,切腹自殺。古賀等三人表示「歸順,不抵抗」,被警員順利逮捕。最後,三人被處以四年徒刑——這就是震驚世界的「三島由紀夫事件」。1955年,時年30歲的三島,感受到自己對於美的憧憬,開始上健身房運動,以期將自幼以來孱弱的身體改造得強健,讓自己不再為肉體的自卑而感到困擾。
  • 三島由紀夫死時多慘?切腹後腸子出來了,別人連砍三刀都沒死
    三島由紀夫從小就被祖母嚴加管教,使得他養成了孤獨的性格,體質纖弱敏感,有點兒女性化。祖母的武士思想,對他影響非常大。1931年,6歲三島由紀夫被永井夏送到了皇族學校學習。期間,他對文學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在學校內部的刊物上發表詩歌,後作品越來越多,包括小說、戲曲、詩歌方面的創作。
  • 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切腹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期】(歷史系列第671講)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東京市谷駐屯地的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隊總監部(軍區指揮部)鼓動兵變失敗後,切腹自殺身亡
  • 日本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崇尚所謂武士道精神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據了解,日本最後一個用「切腹」作為自殺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人,叫三島由紀夫,死於1970年11月25日。 三島由紀夫自幼便在文學上顯露出了極高的天賦。1941年,16歲的三島由紀夫就當上了《輔仁會雜誌》的主編。1944年10月,三島由紀夫的短篇小說《百花怒放的森林》由七丈書院印刷出版,成為他的出道作品,從此以後他從一個業餘的文學創作者正式進入了專業作家的領域。
  • 三島由紀夫:毀滅是終極之美
    我感到和他們之間也有友情。這種友情就像是隔著鐵絲網。我們朝對方微笑,但不可能接吻。」這段對六十年代末日本左翼學生的評論,想不到是出自極右翼作家三島由紀夫筆下。這是在他死前一年,他前往母校東大(東京大學)與左翼學生進行了一場著名的辯論之後總結的。這場辯論,也成為了若松孝二的遺作《11·25自決之日:三島由紀夫與年輕人們》的其中一個重要場景。
  • 三島由紀夫之死:日本文化和毀滅美學的犧牲品
    一、1970年11月25日中午,三島由紀夫對日本自衛隊東部軍總部的官兵發表演講。演講完畢,他切腹自殺。整場事件頗有戲劇性。幾天前,三島預約了和自衛隊益田將軍的面談。益田怎麼也想不到三島會劫持他。按照武士傳統,武士切腹後,要有人在一旁充當介錯人,實施斬首來減輕武士的痛苦。森田砍了三刀,都沒有砍下三島的頭。另一名學生接過刀,三島的頭立刻軲轆到一邊。
  • 三島由紀夫自決之時,一位小夥子也隨他去了,聊聊盲目追星那些事
    序言五十年前的11月25日,日本文豪三島由紀夫自導自演了一出鬧劇,他率領四名同夥,扣押了日本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並企圖發動政變,但失敗了,他隨後以武士的最悲壯的方式切腹自殺,這也給他的文藝人生來了一個戲劇性的收場。
  • 普希金和三島由紀夫的死亡行為藝術
    David Bowie畫的三島由紀夫像 高中時在一家書店翻看三島的《豐饒之海》,序言裡描述了他拍電影時的切腹表演,後來我找到了這個名為《憂國
  • 學者唐納德·金:他的一個建議,讓三島由紀夫沒拿到諾貝爾文學獎
    唐納德·金向評委會進言:日本社會向來論資排輩,如果38歲的三島由紀夫越過77歲的谷崎潤一郎獲獎,會引起騷亂。結果,1968年,川端獲獎,1970年三島切腹,又兩年川端自殺,文學家大岡昇平說諾獎殺了兩個人。看來唐納德·金做知日狀,好似老於世故,卻有點壞了事。
  • 三島由紀夫10句精華語錄,體會他作品中的極致美學,太震撼了!
    三島由紀夫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日本作家,他的文字充滿陰鬱美、暴力美,作為一個作家,他太具有代表性了。作為一個人,他太獨特了。三島由紀夫出生在1925年1月14日,今天是他誕辰95周年。他的代表作有《假面自白》、《金閣寺》、《豐饒之海》,前兩本我有幸讀過,真的是絕美的文字,極細膩的寫作手法,豐富的內心世界,和處處體現的幾乎瘋狂病態的美、極端的美,對人體的迷戀,對死亡的迷戀,這都是他作品帶給我的感覺。三島由紀夫一生創作了21部長篇小說,80多部短篇小說,還有30多個劇本。其中有十部左右被改編成電影。
  • 今夜,我們談談三島由紀夫之死
    而三島由紀夫的死要比川端康成早兩年,較之於川端康成自殺原因「可能是因為上個月做了盲腸手術,導致身體不適而自殺。」三島由紀夫死時正值壯年,他的死更像一場鬧劇的表演。二戰後,日本政權受制於美國,社會普遍西化。而三島由紀夫對於日本過去的武士道精神和嚴厲的愛國主義十分讚賞,對於現狀不滿。
  • 1970年三島由紀夫切腹自盡,川端康成親自到場,卻說:該死的是我
    1970年時,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切腹自盡,數百位作家到場,但只有川端康成被允許進入現場,並對旁人說:該死的人是我!川端康成為何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呢?這一切或許要從川端康成的童年說起。川端康成漸漸在日本文壇嶄露頭角,而他也遇到了自己的忘年之交——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 三島由紀夫對於三島而言,川端康成是他的老師、朋友、文學路上的指明燈。對於川端康成而言,三島是他一生少有的知己。
  • 為武士道而自殺的日本文豪,1970年三島由紀夫當眾切腹震動文壇
    這種現象催生出一門奇怪的學問:研究日本人的民族心理,著名的《菊與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但是,絕不是所有日本人都這麼服氣的,雖然反抗美國的人很少,但是有些人仍然有一些奇怪的思想,這裡面最著名的人物莫過於三島由紀夫!。
  • 三島由紀夫的病態獨白
    《金閣寺》就是一部描寫人性幽暗的作品,三島由紀夫也是被自己身體深深傷害過的人。鹿苑寺的舍利殿被稱為金閣寺。鹿苑寺由室町幕府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建造,是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臨濟宗屬於禪宗,或許如此,和尚們才過得逍遙自在,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 餘華:三島由紀夫的寫作與生活
    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將他的全部欲望在現實中表達出來,法律和生活的常識不允許這樣,因此人的無數欲望都像流星划過夜空一樣,在內心裡轉瞬即逝。然而寫作伸張了人的欲望,在現實中無法表達的欲望可以在作品中得到實現,當三島由紀夫「我想殺人,想得發瘋,想看到鮮血」時,他的作品中就充滿了死亡和鮮血。
  • 【他們讀他們】莫言餘華梁文道共讀三島由紀夫
    【編者按】三島由紀夫認為作家不能擺脫作品的世界而存活,以至於他的切腹自殺也與追求:毀滅、美、男性這三個關鍵詞緊緊相連。想起他在作品《金閣寺》中的疑問,「金閣啊!倘使你是人世間無與倫比的美,那麼請告訴我,你為什麼這樣美,為什麼必須美?」文化君再為讀者帶來一篇莫言、餘華和梁文道有關三島由紀夫的讀書隨筆,跟著著名作家一起看看他們眼中的其它作家和作品。
  • 三島由紀夫:當我忘了你的時候,也就忘了自己
    ——三島由紀夫 《薩德侯爵夫人》三島由紀夫:當我忘了你的時候,也就忘了自己譬如三島由紀夫的《三島由紀夫青春紀事:我青春漫遊的時代》,它在時間的縫隙裡閃開一道小門,文學是三島宛若末世的屏障,它在三島的自省中逐漸趨於古典光明。他的死亡是通篇大論的費解,回到文學中的三島可能更加令閱讀者映照自身。三島身後日本戰敗的荒涼,類似《金閣寺》之美,日人對櫻花的縱情,只有短暫的世相,卻維持了恆久的幻覺,因為瞬時,所以永恆。
  • 一心想要切腹自殺的日本作家,為防大便失禁往身體裡塞棉絮
    三島由紀夫一看竟是這種情況,不免有些尷尬,於是從陽臺退回屋內。此時的三島由紀夫早就做好「不成功即成仁」的打算,不過作為作家,他還是打算震驚一下世人。於是一場切腹自殺的鬧劇上演了。當時三島由紀夫先在額頭上繫上了一條「七生報國」的頭巾,然後用白色的布將預備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緊緊地裹住,後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所謂的切腹自殺,切腹只是第一個環節。
  • 大家丨砍掉三島頭顱之後,日本刀從生死走到了日用
    每當我站在路邊等紅燈,總不禁直視對面的一塊招牌,字挺大,但是在聲喧與光耀之中並不算顯眼,叫「大盛堂書店」。書店向來是我路遇就排闥(也有自動門)而入的,唯這大盛堂,望之卻別有緣由——當年三島由紀夫讓人給砍下腦袋的日本刀就是這家店主贈他的。 店主叫船坂弘;本人用的是舩字,因生僻常被寫作船。他是櫪木縣農家的老三,1941年入伍,三八大蓋打得準,拼刺刀也有兩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