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粒五妹中秋福鼎遊記小吃篇~~
福鼎
始於漢初歷經千年
魚米富饒風景秀麗
位於福建東北部
接壤浙江溫州
作為閩越文化發源地之一
接壤浙江溫州
優秀市民陳SIR暱稱家鄉為「閩浙邊界的小上海」
福鼎
第一次這麼近地靠近你
帶著陌生
帶著新奇
帶著驚喜
走的時候帶走了相片留下了回憶
貫穿全城的桐山溪
涓涓母親河靜靜流淌
宛如福鼎妹紙溫婉的性格
白皙透亮的皮膚源自好山好水的滋養
福鼎妹紙皮膚白美這點聞名遐邇
返程恨不得扛回幾噸福鼎的好水
怕是先天不足
調養已然晚矣
「想要的生活有一百種
說走就走也許是尚且青春最任性的一種」
中秋不回家團圓
一個人出發
背著書包帶上相機
一路上看完一本書
遠不及Molly
缺一個Solo
隻身尋找路的盡頭未知的寶藏
出發吧
不需要天堂的模樣
只需要眼前風景如畫
雖孤獨又樂觀
但不乏小夥伴
順利到達福鼎
成功會師當地資深吃貨陳小姐
有了正宗福鼎人的加持和引導
深入街頭巷尾才分外有意義GO ~
☆搜城美食第一站:【巽城肉燕】
巽城
福鼎店下鎮村名(巽音同「訓」)
肉燕之於福州似乎更出名
五妹曾經流連三坊七巷大排長龍為了吃一口同利肉燕
而福鼎愛家鄉人士紛紛表示
讓五妹吃過福鼎肉燕,再下結論
賞味:
燕皮脆又有嚼勁
燕肉和燕皮一起翻滾於唇齒間
喝上一口加上小黃椒和醋後略帶酸辣的湯
再撈起幾縷柔軟的紫菜
不知不覺已經吃完一碗
早已忘記同利肉燕
PS:
小黃椒
這個小淘氣
在接下來的集中福鼎小吃中幾乎無孔不入
☆搜城美食第二站:【福鼎滷雞翅·鴨翅】
賞味:
福鼎人愛甜
滷味的火候很重要
烤火過的肉不老不硬
烤肉的香味沁入骨頭
下酒菜必備首選
☆搜城美食第三站:【黃記 餛飩王】
福鼎很多小吃店
真心「晝伏夜出」才吃得到
深夜包餛飩的老闆娘
樂於出鏡且熱情介紹給點個讚
熱騰騰的餛飩
福鼎人也叫「扁肉」、「扁食」
大家發現了,福鼎人喜歡紫菜!紫菜!紫菜!有木有……
賞味:
餛飩皮不同於肉燕皮
鬆軟滑溜入口即化
純手工槌打的不加粉的純肉餡兒
加了經典小黃椒和醋之後酸辣的湯頭
實為深夜容易消化最佳夜宵NO.1
☆搜城美食第四站: 【杏仁豆腐】
深夜飽肚夜宵之餘
能再喝上一杯冰涼杏仁豆腐
簡直就是天堂
讓五妹瞬間想起了家鄉的人間美味「四果湯」
百科下↓↓↓
〖杏仁豆腐
主要用甜杏仁磨漿後加水煮沸
冷凍凝結之後切塊而成
因形似豆腐而得名〗
深夜冒雨驅車造訪這家據說開了20幾年歷史悠久的冷飲店
「DUDU嘟嘟冷熱飲」
為了喝一杯傳說中的」杏仁豆腐」
已然忘記了下雨的深夜帶來的泥濘潮溼
杏仁豆腐出場↓↓↓
營業20幾年的立足之本
我想是多樣化經營模式外加勤勞致富勞動原則
各種」粥」和」甜品」
據說是陳小姐讀小學時期的必備早餐標配!
↑冰櫃裡
白白的就是「杏仁豆腐」
黑黑的是「仙草」
紅紅的是「西瓜」
黃黃的是「黃桃」「琵琶」
任君挑選組合,一杯均價10元
☆搜城美食第五站:【牛肉丸】
各位看官
別以為五妹吃完杏仁豆腐就要去睡覺了
胃動力小馬達根本停不下來
福鼎牛肉丸
請拋棄腦海中圓圓丸子的形象
它,就是肉團團
跟「蝦滑」「魚滑」的手法很像,一點點撥入沸水中成團煮熟撈起
夜晚的福鼎人喜歡夜宵
夜宵的福鼎人喜歡閒聊
買幾樣小菜,叫上三五好友,扛上一箱啤酒
吃夜宵的福鼎市民聊的不是寂寞
而是國家大事!政界新聞!歷史回望!
聽得五妹驚呆了有木有。
不過,五妹是來吃牛肉丸的↓↓↓
前面各種提到的小黃椒
阿古老闆下手太狠
湯裡辣的太給力了
眼淚直流
有眼力的親們發現了嗎?
紫菜不見了!
原來牛肉丸和紫菜不是好盆友。
☆搜城美食第六站:【水粿】【煎粿】
大米作為中國餐桌的必備主食
在勞動人民的智慧下各種變身
粿(音同「果」)
福鼎的粿,不白、微黃、無味
可以幹吃、煎炸、煮湯
↑↑↑無味的粿需要醬料的滋潤才能熠熠生輝,醬料一般為小黃椒和醋
☆搜城美食第七站:【西門仔粿湯】
煮湯叫水粿
加上暗黑的豬頭肉和各種豬內臟
絕逼的重口味早餐
藏於小巷子裡的百年膜拜
帶著未散的睡意抿上一口湯
一個激靈瞬間喚醒味覺
看我端起相機
走過來灑下一把蔥花和小黃椒的胖胖老闆娘
聽說您曾經是個「美高瘦」
為了弘揚小吃和家族振興
您犧牲了身材
貢獻了美味
福鼎人能吃辣
辣的幹
辣的實在
辣的還帶著甜酸
☆搜城美食第八站:【inm一鳴酸奶】
福鼎地處特殊的閩浙交界
深受溫州影響之大之深之廣
從小小酸奶店便可見一斑
這家來自溫州的品牌酸奶
秒殺五妹念念不忘的老北京胡同酸奶
濃稠爽口甜而不膩回味無窮
五妹恨不得把整家店搬回來
鮮奶很贊
小蛋糕也做的很好吃
作為爬太姥山的乾糧再合適不過了
☆搜城美食第九站:【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和沙縣扁食一樣
成了「地標式小吃」
這家位於工人俱樂部旁邊
當地人熟知的無店名肉片店
如今掛了新招牌
想必是為了在同業競爭下更為有力
只是
這招牌和電線桿很不默契
左右兩個角度才能把名字拍清楚
老闆那犀利的小眼神兒
怕怕……
福鼎的肉片
不是片而是團團
剁碎的肉被撈起一小搓
一點一點被刮進高湯裡煮熟
老闆動作的熟練程度可以參考「刀削麵」的速度
賞味:
看似清湯寡水的一碗肉團團
外加兩顆燕丸
也無糾纏的紫菜也無淘氣的小黃椒
這碗密密麻麻的肉片如何能扛起福鼎小吃這面大旗!?
各位看官吃過便知。
加了「芫荽」香菜更美麗
福鼎人的餐桌
必備一碗肉片↑↑↑
福鼎人的點心
累了餓了嘴饞了
吃一碗肉片去(純屬偷拍、版權歸範粒五妹所有)
前面提到的「巽城肉燕」
在這一局裡敗下陣來
這家肉燕的口感無論從餡兒還是燕皮的嚼勁
完勝!
躍居五妹最想再吃一碗小吃第一名↓↓↓
別小瞧這碗不起眼的肉燕
真真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從打皮,剁餡兒,到手工包煮
一代代傳承下來凝聚成家鄉獨特的飲食文化
☆搜城美食第十站:【吳記煎包】
說來也怪
福鼎很多小吃只能「晝伏夜出」才能吃到
這家煎包店的老闆只在晚上營業
至於白天在幹什麼
忘記採訪一下了
傳統意義上的煎包只是單面煎
五妹吃過上海的「小楊生煎」也是讚不絕口
一對比這家雙面煎包似乎後者更好吃
賞味:
吳記煎包的老闆太捨得放油了
雙面煎包看著就上火
煎包的皮酥脆又鬆軟
裡層麵皮浸透肉汁略帶微甜
包裹的肉餡兒鮮甜多汁
明知吃完會上火
深夜的福鼎街頭
不管滿手油膩
只顧滿口說好吃
☆搜城美食第十一站:【柴火燒的鍋邊糊】
大米
另一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
就是鍋邊糊
不管是福州的鍋邊還是閩南的鍋邊糊
做法都差不多
福鼎這家用柴火燒的鍋邊糊
不僅不加料而且便宜的嚇一跳(2塊錢一碗)
最重要的是只在晚上路邊攤賣!
老闆的身手絕對不是一朝夕能練就
這一勺米湯下去貼著鍋邊的厚薄程度
直接影響了鍋邊糊的口感
看似鍋上一秒鐘絕對深藏幾年功↓↓↓
在我親愛的陳小姐建議下
開啟路邊攤「煎包配鍋邊糊」模式
這簡直就是feel倍兒爽↓↓↓
不加料的鍋邊糊低調了成了煎包的綠葉↑↑↑
☆搜城美食第十二站:【牛肉粉】
由於傲嬌的老闆大白天關門過中秋了
沒有吃到傳說中鼎鼎好吃的「大腸粉」
慶幸吃到了牛肉粉補償了對粉的期待
依然是友好的福鼎老闆
見我端著相機
主動挑起三千粉絲讓我拍個夠
這粉這線條看起來就筋道
福鼎小吃湯湯水水裡頭真心少不了小黃椒的身影
敢吃「芫荽」香菜
可以讓老闆多放
混合小黃椒的味道湯頭真心美味
☆搜城美食第十三站:【炒米粉+大腸豬血湯】
隸屬店下鎮
和肉燕一樣出名的炒米粉
也是店下鎮的招牌小吃
城關人特地驅車前往店下鎮只為吃一碗炒米粉
只加豆芽的米粉炒起來會好吃嗎?
為什麼陳小姐家的陳SIR如此念念不忘?
帶著諸多疑問走進了這家人滿為患的炒米粉店
翻炒米粉絕對是個體力活
希望阿姨們的汗水不要滴下粉
就算有
那就當灑了一把勞動人民的汗水,鹹的!
店內座無虛席
熱騰騰的炒米粉外加一口豬血湯
感覺到胃裡似乎有種高興的情緒
「老闆,再打包兩份」
帶回去給陳SIR當午飯!
☆搜城美食第十四站:【掛霜芋】
每到春節
福鼎當季最好吃的芋頭
檳榔芋
入油炸熟後迅速裹上白糖凝結成霜
故而得名掛霜
雖說現在不是芋頭最佳口感季節
但是嘗一嘗掛霜芋
也不枉此行
☆搜城美食第十五站:【薄餅】
也叫潤餅
閩南地區甚多
但是
福鼎的薄餅只包豆芽
只有豆芽
真的沒騙你
由於行程太趕沒有吃到陳小姐家大姨自製愛心薄餅
只能路邊攤買來應急
留點遺憾才更有期待下次的相會
炒米粉只有豆芽也能那麼好吃
只有豆芽的薄餅也可以很好吃
前提是請趁熱
☆搜城美食第十六站:【魚片湯】
吃到如今
對福鼎小吃的掌握
便知
跟片有關的其實都是團團
選自最新鮮的魚肉剁碎煮湯
依然是酸辣小黃椒的味道
偶爾還會吃到小碎魚骨
好吃的前提必須保證魚肉的新鮮
☆搜城美食第十七站:【滿大街的大月餅】
中秋
清晨的菜市場
擺滿各種圓盤似的月餅
看著很像新疆的「饢」
忍不住買了一個
PS:
五妹帶回來的福鼎圓盤月餅分給同事們吃後感是
「肉餅,很香味道不錯,裡頭竟然包蛋黃」↑↑↑
☆搜城美食終點站:【福鼎家宴】
值此中秋佳節歡聚團圓的日子
必不可少的圍桌聚餐
少不了的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福鼎人家都藏著個大廚師
海鮮大餐和傳統的粿、肉燕和滷鴨翅
還有小黃椒醋醬料
既是家庭聚餐也可以招待賓客
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是中國傳統式幸福。
飯後再來一碗繽紛的酒釀丸子↓↓↓
五妹作為紫薯控
這碗酒釀丸子
表示很喜歡↑↑↑
【謹以此文獻給
親愛的福鼎小夥伴陳小姐及全家
感謝你們對範粒五妹此次中秋福鼎深度遊的大力支持和照顧!】
感謝活著的每一天
也許你望著窗前
也許你走在屋簷
但因為有了遇見
一切變得分外耀眼
有生之年
用我的眼
記錄一切美好的呈現
再見 福鼎
再見 太姥山
歡迎關注【光源文化】微信平臺!
點擊頁面右上角可將圖文【分享】給身邊人哈~~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東東,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公眾號】或搜索帳號:guangyuanwenhua
如果您對我們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直接微信給我們留言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