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佛教道教都結緣的是什麼花,為何成為她的法器

2020-12-16 駭氏傳奇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荷花喜歡溫熱的環境,所以在天竺會比較多,而天竺,又是佛教興盛的地方,所以,長久以來,佛教,就和荷花有了不解之緣。

可不是嗎,佛祖坐的,不就是蓮臺嗎?當人們走進寺廟,抬頭便可看見,釋迦牟尼的塑像,披著寬大的衣服,手結著法印,結跏趺坐在蓮花臺上,看上去,就好像是在向他的信徒們講經說佛的樣子,讓人不由得心生敬仰。而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也是極其愛荷花的吧,要不然,她又怎會穿著白衣,坐在白蓮花上,一隻手拿著淨瓶,一隻手拿著白蓮花。她手中那純潔的白蓮,應該就代表了那顆純潔而慈悲的菩薩心吧。

圖片來源網絡,不包含於原創部分,下同

佛教常常用蓮花來比喻佛法,不是就有一本經書,名字叫《妙法蓮華經》嗎?「遠塵離垢,得法眼淨」,這是佛家所講究的,可是世俗卻充滿著汙染與幹擾,人心卻遍布著欲望與競爭,就算身上披了袈裟,又能保證內心沒有一絲塵垢嗎?而荷花,它不喜歡「流水」,喜歡「靜水」,它不喜歡在人前顯貴,只喜歡獨居幽靜之處,它這種不受世俗幹擾,不垢不塵的形象,正好與佛家思想中的精妙之處,不謀而合啊。難怪,佛教,對於蓮花,會情有獨鍾呢。

其實,不僅是佛教對荷花情有獨鍾,就連我們中國本土的宗教,道教,也是如此,要不然的話,怎麼八仙中那唯一的女性,何仙姑,她的法器,就是一朵「荷花」呢?的確,荷花那純潔、傲世獨立的姿態,和何仙姑的高潔,還真是有幾分相似之處呢。

當然,不管我們賦予了荷花多少美好的象徵意義,荷花卻只是自顧自地開著、謝著,不會對我們有任何的感激,因為,這就是它的性格,荷花是與人疏遠的花,你不要指望它會像梅花那樣,在女子的額頭上留下「梅花妝」;不要指望她像柳枝那樣,主動搭上你的肩頭,這絕不可能。

荷花,只接受世人的膜拜、頂禮,而絕對不會主動獻媚於世人。恐怕,這恰恰正是世人為什麼對它格外崇敬的原因吧。

荷花的開放,不是為了給人欣賞,而是因為,它想開放。

相關焦點

  • 道教法器,什麼是道教法器?道教的法器有哪些?看完長知識了
    道教法器,道教齋醮法壇所需之用器,稱為法器。一般在醮壇配合經韻及科儀使用,有些也可在專行法術時使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將,下可驅邪除魔,故品種繁多。下面給大家內紹一下道教比較常用的法器。道教繼承原始宗教的法術,將其精純化、道教化,成為道教法術。
  • 混天綾原是佛教法器,哪吒與道教火神的淵源與風火輪有何關聯?
    混天綾原是佛教法器在《封神演義》裡,哪吒的法寶有火尖槍、風火輪、金磚、九龍神火罩等。不過,熟悉哪吒故事的讀者都知道,哪吒本來出生在海邊,後來又現出蓮花化身,本來和「水」有莫大的關係,為何拿的都是與「火」相關的法器呢?其實,只要與稍早一點的《西遊記》比較,就能明白箇中奧妙。
  • 佛道共用的幾件常用法器,其中這件法器的源頭在中國本土道教
    木魚是佛道二教最常用的木製魚形法器,有長形和圓形兩種,長形木魚多用於召集信徒,圓形木魚一般在念經時使用。誦經的磬和木魚配用,磬敲響若「醒」的聲音,木魚打下去若「覺」的聲音。《無上秘要》說:「 木魚清磬,振醒塵寰。」最初做為道教召集教眾,講經設齋用的法器。
  • 佛教法器 | 漢傳、藏傳佛教法器概述
    ‍‍法器的內容依諸書所記,並不一定,但一般均將修行修法等所用的器物類,稱為「法具」或「佛具」。依《古事類苑》〈宗教部〉所記載,古稱之道具,即三衣六物、獨鈷、如意、拂子、坐具等僧眾所持的資具類,也稱為僧具。而花瓶、火舍、香爐、燈臺、鬥帳、蓋、花幔、幡、磬、鈴、法螺、木魚、鐃、鈸、金鼓、鍾等物,則總稱為佛器、佛具或法具。
  • 道教常用十九種法器,每一種都有它獨特的作用和意義,圖文詳解
    道教在舉行如祈請、度亡、甚至是羅天大醮等科儀時,都會用到的各種用具,我們稱之為法器。道教認為在開壇做法時法師運用法器可以召神遣將,役使雷霆。下文就為大家介紹道教常見的十九種法器的文化內涵。(1)鼓鼓是通神及闢邪之用及醒人振奮的傳訊工具。
  • 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為何法力一樣?主要是這個原因
    去過寺廟的人都會拜一拜四大天王,不少人則基本是見到菩薩就拜,秉著心誠則靈,希望菩薩能夠保佑自己,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四大天王的來歷,而佛教裡的四大天王與道教四大天王的法力是一樣的,那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主要是這個原因。
  • 藏傳佛教法器欣賞
    藏傳佛教法器介紹 一、禮敬法器 禮敬法器包括袈裟、念珠和哈達等,表示對佛的禮讚。薩迦派(俗稱"花教")僧人的衣裙、靴帽的樣式和顏色與寧瑪派相近似。噶舉派(俗稱"白教")僧人,出家受沙彌戒、比丘戒的,也穿紅色衣裙;在家受居士戒的穿鑲紅、綠邊的白色僧裙和袈裟。格魯派(俗稱"黃教")僧人,一般穿暗紅色袈裟,修持突出的可穿黃色袈裟。頭戴黃色桃狀帽和蓮狀帽。活佛一般著特製的袈裟和禮服。
  • 道教法器中桃木為何最受人喜愛,有何神威呢?
    道士在進行齋醮科儀時,在法壇上會有許多法器,如三清鈴、木魚、天蓬尺、桃木劍等等。法器簡單的說就是齋醮法壇上所用的器物,運用法器可以召神遣將,溝通天地,還可以驅邪除魔。在諸多的法器中,桃木是最常用的一種材料,法器有桃木劍、天蓬尺等,民間也流傳甚廣,有桃符等。那麼,桃木到底為何如此受人喜愛呢?有何神威呢?桃木自古以來都有鎮宅闢邪納福之效,桃木又稱「降龍木」、「鬼怖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桃木辛氣惡,故能厭邪氣」。
  • 藏傳佛教八大法器,玩家必知!
    藏傳佛教法器是指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佛法賦予了它們特殊的作用,使他們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變得更加神聖莊嚴。金剛杵代表堅固鋒利之智,象徵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道的惡魔。也象徵佛智、真如、空性、慈悲和智慧等。在和金剛鈴一起使用時,還有陰陽含義在其內,金剛鈴代表陰性,金剛杵代表陽性,有陰陽和之意。▌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三——法鼓
  • 佛教法器簡介,那些杵、鈴有什麼特殊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的佛教來源於印度,在傳承上卻有漢傳和藏傳的區別,藏傳佛教在吐蕃王朝之後,隨著藏地戰亂興起,漸漸式微,最終伴隨著各地封建領主、軍事將領、貴族和義軍首領割據一方,形成了各個宗派,其中不乏像密宗一樣神秘的宗派,他們誦經時手拿法器,顯得莊嚴神聖,其中左手拿的應該是鈴鐺,右手拿的應該就是金剛杵
  • 道教為何無法成為世界性宗教
    眾所周知,世界三大公認的普世宗教為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那為何在中華大地流傳生息的道教,沒有成長為世界性宗教呢?從這個視角來看,我們就不會去探究和假設「龍」是否就是真實存在的生物,因為龍圖騰即是華夏各部族的契約合體。3、道教無法成為普世宗教的緣由至此,我們基本可以明了為何流傳千古的道教無法像同樣流傳千古的佛教一樣,成長為普世宗教的緣由,就是長期過分的巫術化,而少義理。
  • 中國道家捉鬼鎮宅法器
    其中捉鬼的時候都會用到形形色色的捉鬼法器,大家都知道它們的名字跟作用嗎?下面我們一起去探究一下中國道教文化中捉鬼鎮宅的法器都有哪些!第一種金錢劍:金錢劍是法師用於捉鬼降妖時用的,也可以掛在家裡用來闢邪擋煞。金錢劍是用銅錢跟紅線手工製作而成。按照製作要求金錢劍都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午時,八節,三元日製作。
  • 佛教的十種法器每一種都代表一尊菩薩
    原標題:佛教的十種法器都代表一尊菩薩佛教法器(圖片來源:網絡)佛教的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
  • 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也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九華山的道教為何衰落
    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也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九華山的道教為何衰落在中國的名山大川之中,大多是有宗教潛居於此,當然,一些佛教的寺廟也有修建在鬧市之中,在滾滾紅塵裡渡人渡己。只是現今儒教式微,沒有往昔的輝煌,倒是佛教最為鼎盛,畢竟當今的中國發展很是迅速,在和平年代中佛教總是能力壓其他宗教。九華山,這是皖南的三大山系之一,也是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其位於安徽池州的青陽縣境內,原先這座山的名字是陵陽山,後來因為大詩人李白的一句詩,後人就將其更名為「九華山」了。
  • 道教全真經韻及法器板式初探(中)
    本文摘自獨享寂寥公眾號,作者為孟至嶺道長,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這裡附帶說明一下,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習慣將「秘旨」改叫「密法」,其實這個說法不太嚴謹。
  • 道教小知識:道士的常用法器
    而對於道教的修行者來說,他們一般也會製作一兩件道教法寶,當然,業內人士通常稱它們為「法器」。法器對於道士的重要性,相當於手機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有了法器,開壇、祈福、除妖等業務也能更輕鬆地開展。今天,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修道者常用的法器。
  • 佛教的十種法器各代表一尊菩薩
    大家到佛教寺院參觀禮佛,都會看到許多不同種類的法器,其中種最常見的法器都是有來歷、有象徵意義的。佛教的法器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廣義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內,所有莊嚴佛壇,以及用於祈請、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攜帶的念珠,乃至錫杖等修行用的資具,都可稱之為法器。就內義而言,凡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證佛法,以實踐圓成佛道的資具,即為法器。
  • 藏傳佛教法器你知道多少?
    藏傳佛教的法器種類繁多,神聖而威嚴。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時也加進了具有自己特點的內容。藏傳佛教喇嘛僧人穿著袈裟有自己的特點,為長條狀,裹於上身,袒露右肩,下部穿僧裙。在特定的場合,有時上身加披黃色法衣。帶上系墜淨水瓶袋等。腳著牛皮、毛氈或錦緞長靴。不同教派的袈裟有所不同。寧瑪派(俗稱「紅教」)僧人身著紫紅色的袈裟、僧裙,戴形如蓮花狀的紅色僧帽,在家的居士則穿白色衣裙。薩迦派(俗稱「花教」)僧人的衣裙、靴帽的樣式和顏色與寧瑪派相近似。
  • 都是勸人向善,為何佛教被滅4次,道教卻沒事?
    沿用婆羅門的教規教義,在古印度奴隸制度社會極為動蕩的歷史條件下產生了佛教,但出家沙門的門徒要剃髮和託缽乞食,表示與婆羅門的對立,傍權貴、維護剎帝利的階級利益,梵語「比丘」是乞丐,規定比丘每天乞食不能超過三家,討不到飯就只能餓一天,在這教規培養出來的的比丘,個個察言觀色都厲害的很,口吐蓮花才能騙得到飯來吃。
  • 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
    為何戊日不能燒香呢?原來道教有一種戒律叫做「戊不朝真」,意思就是說在每月的戊日,道觀裡不可以焚香、誦經、朝真,不能使用法器,也不進行齋醮科儀等。戊日通常指「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戍六日,道教又稱其為「明戊」。「戊不朝真」禁忌由來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