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和教育有關的電視劇或電影,值得教師、家長、學生一看?

2020-12-23 小李老師和你談教育

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讓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教出優秀的孩子似乎成了社會的一件大事,難事。家長和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感到無奈。但是我們應該清楚,不是每個人天生懂得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必須是啟發孩子的心靈。

一部好的電視或電影,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引起孩子共鳴,也會給教育者提供很多建議。國內外有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對於教育孩子有積極的意義,讓我們抓緊暑期尾巴,一起去看一下吧!

經典作品:阿米爾汗主演的《三傻大鬧寶萊塢》 《摔跤吧,爸爸!》

印度影星近幾年演繹了幾部反應教育勵志系列的電影,影評不錯。《三傻大鬧寶萊塢》以喜劇形式諷刺了印度的教育現狀和制度,全程笑點不斷,但這些笑點又能讓觀眾看完以後引發強烈的反思共鳴。非常值得推薦!

《摔跤吧,爸爸!》講述了在印度摔跤大多是男性從事的職業的背景下,一個印度普通家庭兩個女兒在摔跤運動員出身的爸爸的培養下克服多重困難成為一代摔角明星的故事,故事情節感人至深,極其勵志。

國產影片:《老師好》

去年上映的這部影片雖然描述的是八十年代的故事,但苗老師與孩子們「鬥智鬥勇」的有趣故事也能讓我們在自己和孩子身上找到影子。都說遇到一位好老師會改變孩子的一生,很顯然,這位新老師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光明希望。

情景喜劇:《家有兒女》

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對這部電視劇陌生,當年看這部電視劇長大的90後陸陸續續也都當了爸爸媽媽,開始面臨教育孩子的問題。那這部電視劇中的爸爸和媽媽你更傾向於誰的教育方式呢?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我想要一個夏東海一樣的爸爸。的確,夏東海爸爸給予孩子們的尊重,耐心和陪伴無疑是對孩子們最好的教育方式。遇到這樣的父母,也真的是孩子的幸運!

以上推薦的四部影片都多多少少和我們的教育話題有些聯繫。相信大家一定看過一部或者幾部,也相信大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我們究竟如果做好好老師,好父母。希望大家都可以取長補短,揚長避短,爭取做一個合格的優秀的父母老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教育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太重全是教師造成的嗎
    只知道,與老師關係不大,與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關,與社會的浮躁有關。老師是什麼?是家長希望的那個墊腳石,點燈人,是學生積極向上的人梯。說得難聽點,只是一個推人向更高層次流動的工具而已。說好聽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助推器,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奠基人。
  • 《學校管理標準》88條具體內容,看看哪些內容與教師有關?
    教育部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在近日印發後,一時成了各大媒體的「重磅」,「特別關注」,也成了老師、家長討論的熱點。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從保障學生平等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進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營造和諧美麗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6大方面,明確了學校的主要管理職責,共涉及22項管理任務、88條具體內容。那麼,這88條具體內容中,哪些與教師有關?給教師又提出了哪些具體的要求和福利?請往下看!
  • 孩子迷戀看電視劇多與家長教育有關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兒童心理>正文孩子迷戀看電視劇多與家長教育有關 2012-12-18 14:13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教師「口吐芬芳」,只因未收到學生送的花?網友:撤銷教師資格!
    然而,該名教師不只是「口吐芬芳」而已,並且她還當著學生的面砸花,讓全班同學起立罰站,批評送花給班主任的同學且還多次向其吐口水,當送花那位學生看到這樣的情況時,便打電話給自己的母親,想讓母親再送一束花過來,該名教師從學生手上奪過手機更是破口大罵,甚至說出了「你孩子能念出個什麼書?」。試問,這樣的教師「師責、師德」在哪裡呢?
  • 教育部表態:禁止教師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老師必須親自批改
    12月1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律師點評】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學生家長的義務和任務。如果有哪位學生家長沒有完成批改作業的任務,還會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這種情況在我們讀書的那個年代,是老師想都不敢想的!因為給學生批改作業本來就是老師履行教育職責的應有之義,是老師的法定義務。
  • 95後教師用「表情包」批作業,深受學生喜歡,家長:成績進步飛快
    隨著95後進入教師隊伍,讓這一領域發生了不小的改變,他們一改傳統的教學模式,看似玩耍不用心教學,實則用心良苦,家長從開始的擔憂,再到後來的欣慰一笑,學生也愛上了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最近,一位95後女教師火了,她用「表情包」批改作業,獲得家長和學生一致好評。
  • (教師、學生、家長適用)
    期末來臨,緊張的可不止學生,老師、家長也都在進行期末「備戰」。對於老師、家長和學生來說,這個階段該如何有效地利用時間?如何提高複習效率?複習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 雁塔教育:優質教育資源遍地開花,家長和教師的幸福感爆棚
    與此同時,城南中學八年級(1)班張航正和同學們一起參與航天中學老師的心理課體驗。這也是名校航天中學的生涯規劃輻射到整個「名校+」教育聯合體成員校其中一個細節。比如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學,從沒有心理老師,到學校每年級開設心理課程服務每位學生,整個過程都有航天中學心理老師辛勤的身影和共同備課的汗水。
  • 教育部出新規,關於老師懲戒學生,教師該如何「處罰」學生?
    首先,教師是依法享有懲戒權的,是國家有關部門在法律層面上給予教師的權利,懲戒不等同於懲罰,希望教師不要模糊定義。全世界每個國家的老師都享有一定程度的懲戒權,比如罰寫作業,罰做社區服務,開除學籍等措施,這些都是對學生的一種懲戒。一般這種不對學生身體心理上造成傷害的,家長和孩子可以接受。教師可以用這樣的懲戒方式來對待「不聽話」的學生。
  • 「家長會」大變身,學生、家長、教師,千人同上一堂課
    本報長沙訊 「深呼吸,跟隨音樂放鬆,讓我們一同感受這一份寧靜,開始沉浸訓練」......11月13日上午,來自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的李霓教授,帶領湘郡未來實驗學校1100名小學家長,與包含校長、中層幹部、班主任、任課老師在內的100名教師共同開啟「積極教育」課程學習。
  • 盤點十大經典好看的電視劇,電影,動漫!絕對好看!值得一看!
    盤點十大經典好看的電視劇,電影,動漫!絕對好看!值得一看!電影:在此推薦2部第1部是阿爾米汗主演的【三個大傻大鬧好萊塢】第2部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兩部都是印度的老片子,影片時長較長,一開始的十來分鐘可能看不懂他要說什麼
  • 鄭州「最美教師」:400多萬字教育故事是她給學生最好的禮物
    教室一角擺張桌子陪孩子讀書 早上和學生相約一起「上學」對學生的愛,還體現在日積月累的文字裡程倩老師(右二)和學生一起自拍中原網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勤 文/圖)關於教育,關於孩子迄今,她已記錄了400餘萬字的教育故事。如今,在她的影響下,學生愛上了寫作,家長也參與其中。她,是2019年鄭州市「最美教師」。陪伴 是最長情的告白自從2009年8月到鄭東新區外國語學校任教,程倩已工作整整10年。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的程倩,非常熱愛教師這個職業。
  • 東聯和信中學開放日人氣爆棚!先進教育理念 家長學生點讚
    先進教育理念 家長學生點讚) 本報訊5月30日、5月31日,東聯和信中學舉辦開放日活動,該校校長胡志民、招生主任李松屹向家長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新穎的辦學思維,獲得了與會家長的一致好評。
  • 福建等省教師減負「清單」發布!家長:可以不用批改作業了嗎?
    現在的老師的確是夠忙碌的,除了日常教育教學,還要應付很多的評比,檢查,表格填報等,這些在無形之中就佔據了老師們很多的精力,而且還是持續性的,所以教師減負是勢在必行。那麼教師減負是否意味著家長和學生的負擔也會減輕呢?家長是否還需要批改作業呢?
  • 蚌埠市老師和家長熱議教育懲戒新規則
    畢竟,如何管教好「熊孩子」,是一味懷柔,還是寬嚴相濟,不僅教師、學生和家長高度關注,也是備受爭議的社會話題。有了《規則》,「熊孩子」的管教能見效嗎?教師可對學生懲戒 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不能有《規則》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規定,規定教育懲戒是「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
  • 關乎每個學生和家長!赤峰市召開《關於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比如,在職教師違規有償補課辦班、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等問題還較為普遍,有的地區和學校情況還比較嚴重,已經成為廣大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體罰學生,或以虐待、侮辱、歧視、諷刺、挖苦、孤立等方式變相體罰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和學生管理評價中,不公平、不公正對待學生等其他違反職業道德行為還時有發生。
  • 學生收到電影票去觀看卻被收費 眾多學生和家長上當
    原標題:學生收到電影票去觀看卻被收費 眾多學生和家長上當 電影票遇水即褪色。此外,盧先生最希望孩子們看的「孩子安全自救教育短片」,一直沒見播放,這讓他很失望。  糾紛  部分家長態度強硬獲退費  看了一會兒電影,盧先生聽到禮堂外很嘈雜,就出去查看。原來,越來越多家長到場並付費觀影后,和盧先生一樣感到失望,就要求放映方退費。
  • 馬雲又做了一件與教育有關的事兒,教師是民族振興的基礎!
    ,有關教師的捐贈就超過一半。馬云為何對教師群體尤其看重?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一起來看看!他給母校杭師大捐了一個億,用於資助學術研究,建設教育實習基地和教師教育平臺;還搞了個「馬雲鄉村教師計劃」,要連續10年,每年出1000萬,資助100名優秀鄉村教師
  • 家長退群事件的再思考:「亞歷山大」下的教師職業
    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用在這個孩子身上的方法往往不適合另一個孩子,這就決定了教師在教育孩子和處理孩子間出現的問題時必須要靈活多變,不能千篇一律。 我也曾經聽一些老師這樣議論過:「我很想把學生的成績提上去,但學生一天在校的時間都不超過八小時,剩下的時間就只能由家長掌握。我又不是孫悟空,哪裡有分身術去顧及每個學生的在家時間。我有想過放學後留一些學生下來輔導,但又怕出事,怕家長不理解。」相信有這些想法的老師應該不在少數,他們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出類拔萃,但又怕出事。於是這種期望和教育過程之間就形成了矛盾,給老師的心理造成了無形壓力。
  • 作為老師,您和家長溝通時有哪些心得或準則?
    上周問題 作為老師,您和家長溝通時有哪些心得或準則?然後告訴家長改進的做法,請他們配合學校教育,促進更好的發展。此外,教師在平日裡,一定不要吝嗇鼓勵學生的語言,也可以時常地抓拍學生在校的生活照片給家長。日後和家長溝通學生存在的問題時,家長都會比較積極地配合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