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開展大昭寺建築測繪與分析研究工作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在大昭寺開展木構件測量工作(1月21日手機拍攝)。 新華社發(圖旦次朗 攝)

  新華社拉薩4月3日電(記者春拉)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2018年度業務工作公眾分享報告會上獲悉,由該所承擔的大昭寺建築測繪與分析研究工作自去年11月啟動以來,目前已完成主殿部分木門、廊道木柱、託木等木構件詳細勘測製圖及主體建築剖面圖測繪等工作。

  大昭寺始建於公元七世紀,後經歷代重修增建形成了現今的規模。這座集漢、藏、尼泊爾、印度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古建築群,是藏式寺院平川式布局的典範,也是目前西藏現存吐蕃時期經典古建築群和西藏最早土木結構建築群之一。2000年,大昭寺作為布達拉宮擴展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迄今為止針對大昭寺建築開展的最全面、最系統、最深入的一次測繪與分析研究工作,項目計劃於2025年完成。」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文物保護研究室主任邊頓說。

  項目成員扎西曲珍告訴記者,過去的四個月裡,項目組走訪了中國國家圖書館、西藏自治區檔案館、西藏自治區圖書館,查閱了大量有關大昭寺歷史的文獻檔案資料;與寺院僧人訪談,為深入開展相關分析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史料基礎。

  「接下來我們將著手開展對大昭寺主殿早期代表性木構件隱蔽處木屑(粉)等的採樣工作,並計劃通過碳—14年代測定法對早期殿堂具體修建和維修時間進行科學分析測定。」扎西曲珍說。

 

相關焦點

  • 西藏建築:大昭寺簡介
    大昭寺建於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是吐番贊普松贊幹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之後的建築,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松贊幹布建寺目的是為了鞏固其統治,並將佛教弘揚到全藏各地。傳說建寺前,文成公主運用陰陽五行的方法,試測出西藏的地形,認為西藏的地形酷似一位仰臥的魔女,而拉薩的倭塘湖似其心臟,只有填湖建廟。
  • 西藏遊記:大昭寺
    大昭寺(Jokhang Temple)是西藏人的精神家園,所有藏人都有一個共同 的心願: 一生之中,一定要 到大昭寺去拜佛,在八廓街上轉經。據說,這裡原本是一處窪地,藏人以山羊馱土填平湖泊,修建了西藏的第一座佛教寺廟,隨後松贊幹布才圍繞大昭寺,開始了拉薩的造城運動。
  • 西藏現存吐蕃時期建築,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大昭寺
    大昭寺,位於西藏拉薩市城關區八廓西街28號附近。始建於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建造的目的據傳說是為了供奉一尊佛像。大昭寺殿高4層,整個建築金頂、鬥拱為典型的漢族風格。碉樓、雕梁則是西藏樣式,主殿二、三層簷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面獅身,寺內有長近千米的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
  • 朝聖之旅——西藏大昭寺
    西藏大昭寺拉薩不得不打卡的著名寺廟更是朝聖之旅的重要坐標「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 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大昭寺
    西藏,大昭寺。
  • 西藏重大佛事活動中心的大昭寺,輝煌壯觀具有唐代建築風格
    大昭寺始建於公元647年,由西藏國王松贊幹布為紀念文成公主進藏而修建。後來經過歷代的修繕和增建,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寺廟建築面積25100多平方米。有20多個大廳。大殿高4層,屋頂為鍍金銅瓦。它雄偉壯麗,具有唐代的建築風格。它還吸收了尼泊爾和印度的建築藝術特點。
  • 萬盞酥油燈長明的西藏大昭寺
    拉薩的第一看點是布達拉宮,因為他是西藏最高、最著名的建築,也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但是西藏人確認為,真正的「西藏」是大昭寺和圍繞大昭寺建立起來的八廓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是到了西藏。大昭寺經歷代修繕擴建,行程了如今龐大的建築群。形成了西藏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寺廟修好好,傳教的僧人和前來朝佛的人增多,圍繞大昭寺修建了旅館、飯店、民宅、官府行成了一個環形的街道,形成了以大昭寺為中心的舊城雛形。
  • 以西藏大昭寺為例淺析古建築火災誘因,古建築消防值得關注
    大昭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八廓西街,因寺內供奉有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故稱之為「覺康」,大昭寺始建於公元647年,迄今已有1360多年的歷史。大昭寺坐東朝西,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主體4層,建築高度14米,建築面積25100平方米,為土木結構建築。
  • 西藏之行(三)八廓街、大昭寺
    再加上高海拔強烈的紫外線的照射,做不好防曬工作,真有中暑的可能哦!轉了八廓街一圈就來到了大昭市,買好門票進入了大昭寺之內。當地人有一句話:來西藏不來大昭寺就等於沒來!穿過通道就進入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天井,人們都在欣賞大昭寺的建築風格,除了挨著入門這一面是賣貨的攤位,其於三面裡面都是不同的佛像。不太了解,原諒不能作一一介紹!
  • 西藏大昭寺小昭寺文物維修工程開工
    供奉在拉薩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7月26日攝)。7月26日,西藏自治區舉行「十一五」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大昭寺、小昭寺維修工程開工儀式。據了解,國家投資3000多萬元對大昭寺的千佛廊、釋迦牟尼殿和小昭寺的部分建築進行維修保護。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 至高無上的大昭寺 西藏旅遊遊記
    至高無上的大昭寺 西藏旅遊遊記到西藏旅遊 導遊第一站在大昭寺 這裡可以了解很多知識!如果讓我說實話,我會說,我到西藏旅遊,並不是為了大昭寺,主要是為瞻仰布達拉宮。但是我知道,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由藏王松贊幹布在1300多年前建造,連拉薩市的命名都與這座寺院有關,它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拉薩,甚至在整個西藏,屬於吐蕃時期的建築,大概也只有大昭寺了吧,從這一點上講,我怎麼也不敢怠慢大昭寺。不僅我不敢怠慢大昭寺,當地的導遊也不敢,他把我們在西藏旅遊的第一站就安排在大昭寺,可見導遊對大昭寺的重視程度。
  • 西藏大昭寺「換裝」迎神降節 至今有300多年歷史
    佛教在線西藏訊 西藏著名藏傳佛教寺院大昭寺2014年11月5日上午正式開展年度粉刷,迎接神降節這一傳統宗教節日。相傳,神降節是佛祖釋迦牟尼帶領天上眾神下凡的日子,人們在此前完成粉刷,以示對佛祖的崇敬。從五世達賴喇嘛開始,這一習俗就已形成,至今有三百多年歷史。
  • 邱承彬遊記:西藏拉薩大昭寺奇觀十六
    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大昭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格局。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
  • 國家投資3000多萬元對西藏大昭寺小昭寺進行修繕
    新華社拉薩7月26日電(記者塗洪長)26日,作為西藏「十一五」重點文物保護工程之一的大昭寺、小昭寺維修工程舉行了開工儀式。根據有關安排,國家將投入3000多萬元對這兩處重要文物古蹟進行維修。    據西藏文物局局長喻達瓦介紹,由於年代久遠和自然侵蝕,大昭寺、小昭寺這兩大文物古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險情和損壞。
  • 大昭寺是西藏名氣最大的寺廟,在這裡可以聆聽虔誠的聲音
    大昭寺始建於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建造的目的據傳說是為了供奉一尊佛像。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餘,因藏語中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為了紀念白山羊的功績,佛殿最初名為"惹薩",後改稱"祖拉康"(經堂),又稱"覺康"(佛堂),全稱為"惹薩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馱土而建的。"
  • 西藏必打卡,拉薩大昭寺收藏這篇就夠了
    今天,毛線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位於西藏拉薩八廓街的大昭寺。拉薩作為抵達西藏的第一站,大昭寺必然是不能錯過的。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西藏最重要的寺廟之一,也是西藏旅遊無論如何都不會錯過的一個景點,其神聖程度並不遜於布達拉宮。人們常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當年松贊幹布為了紀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大昭寺,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今天的「拉薩」。
  • 湖北測繪高手馳援西藏 「精細山南」躍然紙上
    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通訊員 吳宏林「在西藏待了4個月,回來之後每天都像醉了一樣。」12月19日,省測繪工程院山南援藏工程測量項目部負責人匡建華感慨。剛從高海拔地區回到湖北,項目部很多人出現了「醉氧」。今年7月,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先後派遣35人次前往西藏山南市開展測繪援藏工作。
  • 觸摸藏傳佛教的靈魂大昭寺——自駕西藏之19
    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大昭寺始建於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建造的目的據傳說是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該佛像是當時的吐蕃王松贊幹布迎娶的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的。
  • 拉薩大昭寺壁畫保護工程啟動 維修面達100%
    拉薩大昭寺壁畫保護工程啟動 維修面達100% 2012年06月23日10:29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 【人文紀實】津門網張梅林:西藏之行記錄——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幹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