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不吭就把頂級國寶借給日本?灣灣,跪舔也得有個度啊!

2020-12-16 騰訊網

  今天,有一則新聞,在網絡上引發了山呼海嘯般的反對。

  原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兩件國之瑰寶:我國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祭姪文稿》和懷素的《自敘帖》,即將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進行時間長達一個多月的展出。

  (圖源:微博)

  看到這條消息嗎,可能有人會說:不就是文物交流嗎?這是中華文化在海外影響力的體現,沒必要聲討吧?

  這件事,還真的不是這樣。

  在此處,借用一個網友的評論:

  這是把中華文明第一等象徵「氣節」的文物

  用來做最下等,最沒有氣節的獻媚之用!

  被臺北故宮博物館借出的這幅《祭姪文稿》,全稱《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被後世譽為「在世顏書第一」、「天下行書第二」的曠世珍品。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謀反,「安史之亂」爆發,盛唐氣數由此轉折。

  (圖源:thewartourist)

  顏真卿,當時任平原太守,聯絡其堂兄顏杲卿討伐叛軍。不想次年,常山郡被叛軍攻陷,顏杲卿和他的兒子,顏季明被捕,顏氏一門30餘人被害。

  兩年以後,顏真卿命人尋訪親人屍骸,面對慘死的侄兒和親人,悲憤交加,悵然淚下,揮手痛書國讎家恨,通篇情如潮湧,氣勢磅礴。

  (圖源:臺媒)

  公元784年,又有叛軍作亂,75歲的顏真卿孤身前往敵營勸降, 被縊身亡。

  《祭姪文稿》,成了顏魯公一生氣節鋼骨的最好印證。

  (圖源:Wikipedia)

  後世多有書法名家臨摹,但《祭姪文稿》其中情緒和氛圍卻難再現。甚至有專家說,就算顏真卿復活,再寫一遍也不一定能寫出。

  (圖源:臺媒)

  歷經1261年,《祭姪文稿》在多位藏家手中精心保管,歷經朝代更迭,戰火洗禮,1965年落戶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圖源:臺北市交通觀光署)

  收藏界有句話,「紙壽千年絹五百」。珍而重之,如此年代久遠的書法作品,是真正的無價之寶,任何移動觸碰,都有可能留下不可逆轉的傷害。

  從1984年起,臺北故宮博物館陸續將《祭姪文稿》在內的70件珍品文物列為限展品,規定每次頂多展出42天,就要休息珍藏起三年以上。現在距離上一次《祭姪文稿》的展出,已經隔了有十年之久。

  1996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曾籌備過一場巡迴文物展,要將一些重要文物運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

  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大眾都認為不應該把這些珍品拿出去展覽,生怕國寶受到損害。最終,包括顏真卿《祭姪文稿》在內,有27件珍貴文物被攔了下來。

  (圖源:臺媒)

  歷經千年,小心呵護,沒想到在今日,這件我們中國人自己都難得見,不舍見,不忍見的稀世珍品。居然被這麼輕輕鬆鬆借出去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你們是不是對日本也太大方了?

  這件事在網絡上爆發以後,海內外紛紛質問:是誰同意借的?這種珍品,為什麼會決定送去日本展覽?

  為了保護國家級珍品,很多國家或地區都有列出一些不得出境展覽或是具體展覽規格的文物。中國大陸就有規定,元代以前的書畫、絲作品都被禁止出國(境)展覽。

  (圖源:Wikipedia)

  而臺灣省也有《文化資產保護法》,要求所有文物在借出之前都需要經過文化資產局的認可。但是,《祭姪文稿》的借出流程,顯然不規範,借出國外卻不公開透明,這明明是對文物的不負責任,也是對人民的不尊重。

  而面對大量質疑,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沒能給出交代,還各種推卸責任。院長陳其家甩鍋前院長:「是馮明珠經手辦的」,馮明珠回應「胡扯!」她根據合約指出,是另一個前院長林正儀在18年5月份敲定的。

  (圖源:臺媒)

  現在開始推脫責任了?連當時是誰定的都不敢承認?

  更可笑的事,可能那些把珍寶出借的人,也知道這件事一旦被發現,會引起劇烈的反彈。所以一直按得嚴嚴實實,沒有什麼新聞報導。

  直到東京博物館高調宣傳一級國寶《祭姪文稿》要來展出,被網友在網上曝光,這件事才鬧了出來!(更可笑的是,日本方面海報啥的都寫了,「文物來源地:臺北故宮博物院」卻瑟縮在角落,不仔細找都看不到)

  (圖源:臺媒)

  可能話說到這,還會有人覺得把寶貝借出去,只要對方好好保存,按時還回來就沒事吧。但是,這麼多年來,珍貴文物在海外展出時候出事,不是一次兩次了!

  1993年,我國的一件珍貴文物——千年不鏽的越王勾踐寶劍,被新加坡借走參加「戰國楚文物展」。

  雖說百般小心,但令人心痛的一幕還是發生:在撤展取出寶劍的時候,劍刃被工作人員不小心在玻璃板上劃了一下,產生了一道細微劃痕。

  儘管後來國家鑑定這個傷算是「輕微傷痕」,也是不小心,但這可是國家寶藏啊!任何一絲磕碰,都是不可逆轉的損傷啊!

  比這種無心之失,更可怕的是有些人的無恥刻意。

  2011年,西泠八家之一的後人為弘揚中華文化,印家風採,將鎮社之寶《西泠八家印存》無償借給日本篆刻聯盟。

  然而,展覽結束的3周後,日本方面竟然把這本寶物裝在紙袋子裡,遺失在一家賓館的廁所裡。面對著我們這樣突來橫禍,挖心之痛,日本方面是怎麼做的呢?

  日本篆刻聯盟表示,賠你12萬人民就好了。

  大家都很清楚,對待這些無比脆弱的文物一定要多加小心,重重保護。而那些對文物,對我們國家文化全無尊重的人,用紙袋子裝寶貝,還遺失在廁所。

  之前還有瓷器在日本展出期間不小心滑落、書法真跡見光被損害等等,旅日文物受損的例子不勝枚舉。

  我就問,賠,你們真的賠得起嗎?!我們的文化,賠得起嗎?我們的歷史,你們賠得起嗎?

  雖然各國博物館中的文物被稱為人類共同的財產,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都可以被別國借走展出。

  法國人不會讓《蒙娜麗莎》離開羅浮宮;義大利不會把米開朗基羅親手雕刻的大衛借給別人。一個國家的歷史和燦爛文明,必須保存在自家屋簷下。

  類似《祭姪文稿》,它擁有的歷史意義和超越普通書法的文化價值,是中華民族偉大氣節的象徵,絕不適合、也不應該被這麼輕易草率地交付他國!

  如今,展覽還有兩天就開始了,現在無論說什麼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只能希望借方認真對待《祭姪文稿》、《自敘帖》和其他藏品。如果我們的國寶出了什麼么蛾子,那某些拿國寶獻媚別國的人,真的千刀萬剮都不足惜!

相關焦點

  • 跪著給日本送國寶,中國怎麼會有這種辱國敗類?
    第三,《祭侄文稿》可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啊,這麼貴重的文物按理說不該外借。而且國寶第一次亮相就借給日本,不免讓人懷疑,這也太大方了吧!即使外借也得是最高規格吧。中國都拿出頂級國寶了,日本怎麼說也要禮尚往來。
  • 臺北故宮要把國寶借給日本展覽靠譜嗎?他們曾經毀了一個兵馬俑
    文/不二書史臺北故宮要把國寶借給日本展覽靠譜嗎?而且,在我國的國寶文物當中,有很多更是禁止出國展覽的,其中的原因自然就是這些國寶是很珍貴的。而最近,臺北故宮竟然要把天下第二行書借給日本進行展出,引發兩岸人民的密切關注和熱議。要知道我國曾經借給日本國寶進行展出,他們是有不好的先例存在,要知道他們可是曾經砸了一個兵馬俑的。
  • 臺北故宮執意借「國寶」給日本 日本的「回報」呢?
    它「悄悄」把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單方面借給日本展出,引起兩岸民眾憤慨。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次一口氣借出了四件典藏文物,包括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還有懷素的《自敘帖》等,都是稀世珍品。《祭侄文稿》可說是目前傳世所見頂級的國寶墨跡,極少拿出來展覽,上一回在海外展出,是1997年在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 臺北故宮要把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借給日本,國寶也能外借?
    有朋友問臺北故宮要把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借給日本,你怎麼看?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把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行書《祭侄文稿》借給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消息報導後,在海峽兩岸引起很大的爭議。不少網民表示驚訝和憤慨,有網友質疑:《祭侄文稿》這樣的國寶級文物也能外借?可能一些網友會認為,不就是一幅唐代的書法作品嗎,借出去展覽一下,進行文化交流也挺好,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祭侄文稿》對於中國人的意義。
  • 南京國寶朝天宮借給開發商做活動 網友熱議
    南京國寶朝天宮借給開發商做活動 網友熱議中新網南京4月25日電(記者申冉)25日下午,南京市文廣新局通過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該市國家級文保單位、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大成殿於
  • 2塊錢的小盒子,卻成為日本頂級國寶,此寶還是從中國流出的
    眾所周知,日本文化很大程度是起源於中國。公元7~8世紀,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來到長安工作學習。20世紀初,由於我國遭遇戰爭,日本人巧取豪奪從中國劫掠了大批頂級文物。1903年,有位叫做大谷光瑞的日本人,來到新疆庫車花了兩塊錢買了個普通小盒子。
  • 日本的頂級國寶,1300年只用了三斤,隋煬帝:這不就是柴火嗎?
    日本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國家,和中國也有很多交流,比如一件著名的日本國寶,蘭奢待,只有為日本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能得到一塊蘭奢待。1300年過去了,13公斤的蘭奢待還剩下11.6公斤,也就是說一千多年來只用了不到三斤。 這麼珍貴的東西,到底是啥玩意兒呢?
  • 曜變天目與六個柿子的侘寂詩意:秘藏日本百年的頂級國寶同期展出
    從3月到6月間,   這三件國寶曜變將先後在   滋賀、東京、奈良展出,   三個展覽的展期有一個月的重疊時間,
  • 印專家:中國存在偏見,「國寶」給了日本9個,卻連1個都不給我們
    印度是我國的鄰居,雙方有很多地區的土地接壤,然而這個鄰居對我們的好感動並不是很好,經常會跟著西方國家一起來針對我們,而且前段時間印度還在邊境方面頻繁的搞小動作,這也是導致雙方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本以為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已經不再會奢望我們中國將其當成好朋友,結果沒有想到的是,他們仍然認為自己在中國心中的地位很高
  • 老公瞞著把錢借給了二姑姐,導致度蜜月計劃泡湯,我委屈落淚
    老公瞞著把錢借給了二姑姐,導致度蜜月計劃泡湯,我委屈落淚 我和老公還沒有結婚的時候,我就非常期待我和老公的二人之旅。婚禮我不是特別在意,因為那是給別人看的,而度蜜月才是我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對於準備婚禮我沒有特別在意,當時公公婆婆還是很尊重我的選擇的,其他的一切,公婆都幫我打理好了。
  • 舌尖上的灣灣 - 高麗菜是個什麼菜
    每年颱風來臨,考量菜價行情的,魔都會報雞毛菜的價格,而灣灣,則是以高麗菜為標準。 我們先來看看高麗菜的「能好怎」。 高麗菜能吃嗎?既然是再平常不過的菜,當然,高麗菜是能吃的,不但能吃,它還富含營養價值,熱量低,富含鉀和維生素C,對於提高人體免疫力,抗衰老,預防感冒,有很大作用。在抗癌蔬菜中,高麗菜排名第五。
  • 灣灣媒體是不是有毒啊?這種比綜藝還魔性的新聞讓我笑到失聲!
    灣灣記者採訪市民被懟已經成為日常,但是他們並不放棄,採訪碰到不搭理記者的,他們不僅要畫個圈圈詛咒你,還要把你寫在報導裡嘲諷你。灣灣記者不僅和路人有仇,明星同樣不放過!這三人長這樣,居然說是明星臉?羅志祥、沈文程、碧昂絲在家中暴風哭泣,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啊。
  • 這些頂級國寶,都價值連城,但如今下落不明很難再找回
    這些頂級國寶,都價值連城,但如今下落不明很難再找回我們國家是一個多難的國家,可以說不管是各朝各代,特別是到了清朝晚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包括打內戰,可以說我們國家很多的頂級國寶,都已經流失到民間,以及被販賣到國外,還有的是八國聯軍在圓明園搶劫時
  • 「大陸民眾出國帶泡麵,灣灣出國帶智慧型手機…」灣灣又要傲嬌了!
    7500名遊客進行了調查並確保每個國家或地區至少有250人回答問卷事情到這兒本來也沒啥就是個小調查而已但是到了灣灣的媒體口中就變了樣19個國家和地區旅客進行調查其中有超過7成旅客認為「智慧型手機」是旅遊時的必備品其中以大陸、臺灣、香港、日本旅客最多
  • 「臺北故宮」將國寶借給日本 媒體:恐淪為「臺獨」工具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件國寶的遭遇引發網友熱議,大家紛紛用上述兩個詞語描述自己的心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且聽小銳慢慢道來。這件國寶就是顏真卿書寫的《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魚子醬的正宗吃法是「跪舔」?
    烤天鵝、孔雀胸,還有其他數十種因口味改變或法令更張而失傳的名菜----這魚子醬迭經時代的考驗,如今依然是世界頂級的美味。總結起來,魚子醬之所以名貴,主要有2個原因。第一、魚子醬選料嚴苛。第二、魚子醬製作工藝繁複。
  • 中國借給別的國家的9隻熊貓,現在它們怎麼樣了,看完你就知道了
    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可愛、最成功的國寶之一, 可愛的外表,不僅徵服了中國人,全世界的人,不僅不被熊貓吸引,中國的「熊貓外交」也異常成功,熊貓是中國獨有的物種,繁殖非常少,所以數量非常少,很多國家有熊貓,但中國的熊貓只允許長期租用, 不允許贈送也不允許買賣。
  • 密藏日本400年,三件頂級國寶首次同期公開!
    從3月到6月間, 這三件國寶曜變會分別先後在 滋賀、東京、奈良展出, 三個展覽的展期有一個月的重疊時間。 也就是說只要合理安排行程, 就能在幾天內一次看遍這三件曜變天目。
  • 臺北故宮「國寶」借給日本,日方:臺灣單方送去,未特別保護
    臺當局一邊「大方」用中國古物拉攏日本,一邊企圖用「新故宮計劃」搞「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的極度憤怒。比翠玉白菜更珍貴的「國寶」《祭侄文稿》全稱《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於唐乾元元年(758年)創作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
  • 我國的4件頂級國寶,至今還未找到,其中一件也在日本
    古人曾經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稀世珍寶,但有很大一部分都流向了國外,甚至還有一些至今杳無音信,直到現在仍有四件頂級國寶不知身在何處,它們都擁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其中有一個或許輾轉來到了日本,但另外三個卻沒有一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