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探秘之「大昭寺」——世界上唯一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真身像之地

2021-01-13 西北雁俠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

是藏王松贊幹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 與這座佛像有關。

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當下的「拉薩」

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

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

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

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

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

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聖者的痕跡。

大昭寺金頂可以看到大昭寺廣場,右邊遠處山上是布達拉宮,近處的柳樹是「公主柳」,相傳是文成公主所栽。

繞大殿一周共有380個轉經筒,一個緊挨一個。邊走邊推動轉經筒是很多虔誠的信徒必做的功課。

寺院內的佛殿主要有釋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師殿、松贊幹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魯派的護法神)、神羊熱姆傑姆殿、藏王殿等等。

主殿高四層,兩側列有配殿,布局結構上再現了佛教中曼陀羅壇城的宇宙理想模式。

寺內擁有各種木雕、壁畫。

從大昭寺正門而去是天井式院落是藏傳佛教中「格西」(藏傳佛教中的高級學位,相當於博士)的產生地。

酥油燈後是大昭寺主殿正門,大昭寺最早的建築都從正門開始;外院是後來修建、擴充的,而主殿是1400多年前的建築。

大殿通道入口處右側是關於大昭寺建寺故事的壁畫,主要內容是7世紀時的早期布達拉宮的樣子,以及當年填湖建大昭寺的情景。

在西牆與北牆拐角之處矗立了一座白塔,據說這座白塔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從臥塘湖中所顯現出來的。

在藏民族的心目中,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是菩薩變成了國王和王后來教化藏族人的。

兩位公主體貌端莊,其中前面髮髻高挽、典型的大唐女子就是文成公主。

在南牆與東牆拐彎之處,有宗喀巴及其他教派的諸位宗師.東牆第一間佛殿是無量光佛。

轉過殿角是一副壁畫,內容是七世紀松贊幹布和公主組織的一個慶典活動,是為了大昭寺竣工的開光典禮,實際上是一個七世紀傳統運動會的情景。

大昭寺的布局方位與漢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東面西的。

從庭院出來,到側門的售票處,有樓梯可以直通二樓和三樓的平臺。二樓只在早上開放。

繼續右繞,穿過兩邊的夜叉殿和龍王殿,數百盞點燃的酥油供燈的後面便是著名的「覺康」佛殿。它既是大昭寺的主體,也是大昭寺的精佛之所在。

在拉薩,藏族人也喜歡將以大昭寺為主的八角街一帶稱為「拉薩」,藏文意思是佛地,你還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門口磕長頭,場面感人,可見大昭寺在拉薩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還有更多的人每天圍繞著大昭寺轉經,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擺開架勢,向過路的人唱經化緣。你心中的聖地在哪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將供奉西安
    佛教在線9月22日消息 據新華網報導:記者21日從西安的藏傳佛教寺院廣仁寺獲悉,廣仁寺將雕刻複製現供奉於西藏拉薩大昭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以及文成公主像,在大昭寺開光後,沿「唐蕃古道」迎請至西安廣仁寺供奉。 據史書記載,唐文成公主赴藏和親時請得印度國王送給唐王朝供奉於長安開元寺的國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一同入藏,佛像後來安置在今西藏拉薩大昭寺。
  • 大昭寺釋伽牟尼佛像的來歷,佛像到這馬就不動了,於是就在這安置
    老陽按:今天給大家講講大昭寺金佛的來歷。大昭寺主殿供奉的佛釋迦牟尼像,是唐文成公主(約公元642年)從長安帶進西藏的。由於這尊佛像是釋迦牟尼十二歲時的等身像,因而在藏傳佛教信徒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 西藏之行必去的大昭寺,有著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一說去西藏,人們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布達拉宮!而提到布達拉宮,必須提到六世達拉喇嘛——倉央嘉措,多少人是因為他的這首詩而心之所往!圖片來自網絡倉央嘉措,清朝康熙年間人,被選為六世達賴轉世靈童時已經十六歲。四十五年(1706)在青海途中病亡,時年24歲。還有一種說法是被押送者私放去雲遊歸隱了!也正因為是戴罪之身,而且死的很蹊蹺,甚至傳說沒有死,所以在布達拉宮沒有單獨建塔。「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大概就是他一生最大的困惑!
  • 大昭寺奇遇,被老阿媽硬推著插隊,卻意外頂禮了佛陀十二歲等身像
    圖片為自己拍攝在藏傳佛教寺院中,大昭寺可謂是地位尊崇。這座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寺廟,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七世紀吐蕃王朝鼎盛時期,為了供奉由尼泊爾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佛八歲等身像,當時的吐蕃王松贊幹布下令建造了這座寺院。歷時三年有餘,這間意義重大的寺院終於建成。為了紀念白山羊的功績,佛殿最初名為惹薩。後來才改為大昭寺。而「大昭」這個名字據說與始於十五世紀的傳昭大法會有關。後來,文成公主進藏,又帶去了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也稱為覺沃佛,覺沃在藏語中是至尊,至貴,至聖之意)。
  • 大昭寺奇遇,被老阿媽硬推著插隊,卻意外頂禮了佛陀十二歲等身像
    那時的拉薩公交車上還是售票員售票,我連轉了兩趟公交車,他們居然都沒有收我的錢,也許是看我背著大包的緣故吧。到拉薩的第一個傍晚,就去了久負盛名的大昭寺。看到八廓街上人潮洶湧,到處都是磕長頭和轉經的人。這座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寺廟,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七世紀吐蕃王朝鼎盛時期,為了供奉由尼泊爾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佛八歲等身像,當時的吐蕃王松贊幹布下令建造了這座寺院。歷時三年有餘,這間意義重大的寺院終於建成。為了紀念白山羊的功績,佛殿最初名為惹薩。後來才改為大昭寺。
  • 至高無上的大昭寺 西藏旅遊遊記
    三 大昭寺裡供奉著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這尊釋迦牟尼等身像原來由尼泊爾傳到大唐王朝,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由文成公主帶到拉薩,其文物價值和宗教價值,用一個「價值連城」很難形容!四 大昭寺裡供奉著許多珍貴的佛像。
  • 大昭寺,有多少人去西藏只知道布達拉宮,卻把它忘了
    在西藏,當地的人們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說西藏的心臟在哪裡,那麼毫無疑問,它的位置,就是大昭寺。小編問問大家,大昭寺的「大昭」是什麼意思,其實在藏語裡大昭為「覺康」,解釋後就是釋迦牟尼,這裡也因為因供奉釋迦牟尼像的佛堂而名揚天下。大昭寺可以說是西藏藏傳佛教最早建造的宗教建築之一,關於它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大昭寺同樣也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建築。
  • 十一世班禪大昭寺禮佛,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
    中國西藏網訊 8月3日清晨,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前往大昭寺朝拜禮佛、誦經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
  • 觸摸藏傳佛教的靈魂大昭寺——自駕西藏之19
    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大昭寺始建於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建造的目的據傳說是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該佛像是當時的吐蕃王松贊幹布迎娶的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的。
  • 你知道關於大昭寺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的美麗傳說嗎
    朝聖路上的信仰者他們要去的目的地就是西藏拉薩的大昭寺,因為那裡供奉著一尊釋迦牟尼佛的12歲等身像,這尊佛像可以說是最為精美與尊貴。相傳這尊釋迦牟尼像是佛祖在世時成像。釋迦牟尼為當地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講經傳法,弟子們想讓佛祖真容傳世,請工巧之神眥首羯摩替他造了4尊8歲等身像和4尊12歲等身像,由佛祖親自為身像開光。據說凡是見到這尊像的人,都能夠解脫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實的信仰,具足一切見、聞、念、觸的功德,與見到佛陀本人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異。
  • 呷拉覺空,康區的「大昭寺」,因為這裡也供奉有佛陀十二歲等身像
    呷拉覺空,康區的「大昭寺」,因為這裡也供奉有佛陀十二歲等身像圖文/舒放呷拉覺空漢語意思是呷拉釋迦佛殿。位於甘孜縣穿城而過的雅礱江南岸,距離縣城很近,三公裡左右。從這一名稱可以獲悉,佛殿主供的是佛陀釋迦牟尼。當地的朋友介紹說,不僅如此,呷拉覺空就是我們康區的「大昭寺」,因為裡面供奉的是和大昭寺完全一樣的覺沃佛,也就是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
  • 西藏建築:大昭寺簡介
    據藏文史料稱,寺內原供奉尺尊公主帶來吐番的不動金剛佛像(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唐朝金城公主嫁到吐番後,將這尊佛像搬到小昭寺,而把文成公主帶到吐番的臥覺佛像(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迎來大昭寺供奉,遂稱該寺為「覺康」。搬進大昭寺的銅佛,由後人鎦金,故稱「鎦金銅座佛」。   大昭寺佔地16700平方米,共建有20多個殿堂,總建築面積為25100多平方米。
  • 探訪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耶穌與釋迦牟尼像共存
    ,遙映著遠處的雪山之時,莉莎便和她的同伴們手握胸前的十字架,心中默誦《聖經》禱辭。    這實在令人驚奇,在大多數人眼裡,藏傳佛教是中國西藏自治區藏族群眾唯一的宗教。但84歲的莉莎用事實證明,陪伴她一生的神,不是東方的釋迦牟尼,而是西方的耶穌。    「有著上百年歷史的鹽井天主教堂,是西藏目前唯一保存下來並持續在使用中的天主教建築。它的存在,證明了不同宗教在西藏可以和諧相處。」這所教堂的藏族神父魯仁第說。
  • 景致記錄:西藏大昭寺,朝拜者磨亮廟前地板
    大昭寺,位於拉薩市老城區中心,由吐蕃藏王松贊幹布建造,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4A級國家旅遊景區。大昭寺,始建於公元647年,距今已有1373年。大昭寺是西藏現存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
  • 62歲一個人去了西藏(大昭寺與八角街)
       去了大昭寺,才弄清楚達賴和班禪的各自勢力範圍,達賴的大本營是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屬於前藏,而班禪住的扎什倫布寺,屬於後藏。相比起來,前者是西藏政教合一的中心,而後者就屬於城鄉結合部了。   據說佛祖釋迦牟尼有三座等身像,等身像就是他奶媽照他小時候樣子指導塑造的,特別珍貴。
  • 為什麼去西藏旅行,一定要去大昭寺朝拜,看完或許就明白了
    在西藏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心中若沒有一種信仰作為精神支柱,人是很難在這裡生存的。佛對於藏族人民來說,是深入到靈魂最深處的依賴,也是藏族人民最信賴的支柱。據說一個信徒一輩子至少要朝拜十萬次,而十萬次則是一個輪迴。沿路遇上朝拜者,大多都是從四川甘孜地區入藏,花上1到3年的時間,一次次的匍匐叩拜,只為到達拉薩朝拜大昭寺裡面供奉的釋迦牟尼的十二歲等身像。
  • 西藏之行(三)八廓街、大昭寺
    原來只是單一圍繞大昭寺的一條轉經道,被西藏人稱為「聖路」。後來由於各地商人和朝聖者的不斷往來,幾經修建和擴建使之不斷成了拉薩的繁華商業街。這條街上經商的人都是來自中國各地和尼泊爾、內蒙等地的人。大部分藏族人是不經商的,他們的房子租給了外地人經商,房租也是很高的。
  • 西藏大昭寺小昭寺文物維修工程開工
    供奉在拉薩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7月26日攝)。7月26日,西藏自治區舉行「十一五」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大昭寺、小昭寺維修工程開工儀式。據了解,國家投資3000多萬元對大昭寺的千佛廊、釋迦牟尼殿和小昭寺的部分建築進行維修保護。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 什麼是大昭寺?(上)
    一方面,拉薩山形如天然八吉祥標誌,地如八瓣之蓮。可是另一方面,西藏的山勢看似仰臥魔女,其心臟位置乃後來的拉薩中心,附近更有惡龍的宮殿。為了克服地理風水上的不祥,文成公主建議在魔女心臟所在點建大昭寺安置八歲等身像,又於龍宮所在建小昭寺供奉十二歲等身像,並於對應魔女肢節部位的各地點建昌珠寺等十二座寺院,以作鎮壓。
  • 大昭寺火災初步排除人為因素 釋迦牟尼佛像完好無損
    原標題:大昭寺火災初步排除人為因素 釋迦牟尼佛像完好無損  新華社拉薩2月21日電 記者21日從拉薩市官方了解到,拉薩大昭寺17日發生的局部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完好無損。  17日18時40分左右,拉薩大昭寺供奉有釋迦牟尼佛像的後殿二樓右側通風室著火。火災發生後,西藏迅速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機制,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等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調集力量迅速撲滅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