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考船採集到稀有深水海兔,來看看這種生物有多神奇

2020-12-11 中國科技網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通訊員 胡家美

據報導,5月27日中國科考船「科學」號對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調查時,船載「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意外「捉住」兩隻深水海兔,十分稀罕。那麼,海兔跟陸地上的兔子長得像嗎,這是一種什麼生物,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在西太平洋頭一回「被捉」

中國科考船在西太平洋採集到的稀有海兔

據介紹,當天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在執行的是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航次任務,潛水器從海山東側底部往上爬,展開底棲生物與巖石的調查及取樣。

就在「發現」號潛水器至水深970米處一座海山取樣時,拍攝到兩隻頭部粉紅色、身體發白的蝸牛狀軟體動物,實時回傳高清視頻圖像。據隨船科學家判斷,它們是在深海非常罕見的海兔。隨後,「發現」號的操作手將其精準吸入採樣罐。

此次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奎棟介紹,據現有文獻資料記載,在東北太平洋深水(水深大於200米)共發現過8種海兔,而在西太平洋深水之前尚未查到有記載,可以說這次還是頭一回見到。

據了解,海兔又稱海蛞蝓(hǎi kuò yú),螺類的一種,屬於淺海生活的貝類,是甲殼類軟體動物家族中一個特殊成員,是海兔科海洋腹足類的統稱。當然它不是兔子,因其頭上的兩對觸角突出如陸地上的兔耳而得名。而且,其身上具有兔兔的萌軟氣質,十分惹人喜愛。

細細觀察海兔,會看到其貝殼呈卵圓形,螺旋部分很小,只有二三層螺層,螺塔低平。殼頂部呈斜截斷狀,通常有精細的螺旋溝。其軟體部分外翻,可以包住內殼,呈現白色或者淡黃色,肥厚而扁平,寬大呈長方形或者狹窄呈細筒狀。它們的頭部很大,幾乎等於身體長度的1/2。

其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海域中,生活在海岸邊的潮間帶水區的泥沙質海底,以各種海藻為食。它們習慣用頭部挖掘泥沙,吞食小型無脊椎動物,是典型的食肉類軟體動物。目前已發現的海蛞蝓約3000種,在水深5000米的地方和寒冷的極地也能覓到其蹤跡。

奇異之處令人大開眼界

科學家發現,海兔身上有很多奇異之處,著實令人大開眼界。

千姿百態的海兔有一套特殊本領,即吃什麼顏色的海藻就變成什麼顏色:如吃紅藻身體會呈玫瑰紅色;吃墨角藻身體就呈現棕綠色。而有的海兔體表還長有絨毛狀和樹枝狀的突起,從而使得其體型、體色及花紋與棲息環境中的海藻十分相近,這樣為其避免了不少危險。

檢測生物體內是否存在葉綠體,作為判斷其是動物還是植物的依據之一。動物的細胞一般只存在線粒體,不存在葉綠體,植物細胞裡才會有葉綠體。而神奇的是,在海兔這種生物身上,竟然兼而有之。

海兔是動物,一般來說是不可能存在葉綠體的,但是它把海草、海藻吃進去後,居然可以將這些植物的葉綠體儲存於體內,而這些葉綠體甚至還可以在海兔體內產生葉綠素。所以海兔是科學家在世界上發現的第一種體內存在葉綠體的動物。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海兔還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也就是說,它身上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生殖器官。其中,海兔身上的雄性器官在每次交配後都會被其「自割」丟棄,但是在第二天它身上又會長出新的雄性器官。

春季是海兔繁殖的季節,因為是雌雄同體,在其生活的地方會看到幾隻甚至幾十隻海兔簇擁成串在一起進行交配。海兔交尾受精後在幾個小時候後便會產卵,每個卵都被蛋白質物質相連在一起,形成一條條、一串串的狀態。其卵索外表看去如粉絲,廣東沿海稱為「海粉絲」。雖然海兔每次產卵非常多,但因為卵會被各種魚類吃掉,所以能夠存活下來的非常少。孵出的海兔,經2-3個月後發育為成體。

鮮亮萌軟之下的小毒霸

自然界中,大多美豔之物是有毒的,海兔也不例外。

海兔的鮮豔顏色其實是一種警告。由於它們沒有殼的保護,從而發展出另一種保護機制,可利用明豔色彩警告敵人其具有毒性;通過表皮分泌酸液抵禦侵犯者。據說,當章魚吃了它,會遭受極大的痛苦,甚至會送命。2017年冬天在奧克蘭的海邊,一些寵物狗因在海邊吞食海兔而中毒身亡。

研究人員發現,在海兔體內有兩種腺體,一種叫紫色腺,生在外套膜邊緣的下面。遇敵時,其能釋放出很多紫紅色液體,如同「煙幕彈」一般迷惑侵犯者視線,將周圍的海水染成紫色而逃避;另一種是在外套膜前部的毒腺,分泌一種略帶酸性的乳狀液體,氣味十分難聞。如果對手接觸到這種液汁會中毒而受傷,神經上被麻醉而喪失攻擊力,甚至死去,猶如是禦敵的化學武器,侵犯者一聞到這種氣味會遠遠避開。所以,在海底遇到海兔,貌似萌軟,其實不好惹,最好不要去觸摸,欣賞就好。

日本名古屋大學山田靜之教授等人,從海兔體內提取了一種名為「阿普裡羅靈」的化合物,通過動物實驗認為具有抗癌效果。之後,東京大學水野傳一教授及其團隊利用海兔腺體分泌物製成一種高效抗癌劑,其殺癌能力可與作為制癌藥劑的腫瘤壞死因子(TNF)效力相匹敵。而且這種製劑只對癌細胞起殺滅作用,對正常細胞無毒性。如此取自天然的抗癌製劑真讓人們對海兔刮目相看。

由於海兔的顏色靚麗,很多人想把它抓來觀賞或者當寵物來養,但是人工飼養營造的環境很難與跟大海裡一樣,一般讓海兔難以存活。若將海兔製成幹狀後,具有一定的藥物價值,所以有些地方的人大肆對其抓捕,儘管全球海兔多達幾千種,但是照此下去,一些在特定海域生活的稀有品種海兔可能要遭滅絕危險。所以,人類還是應需善待海兔,保護它們。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範琪

審核:侯萌

相關焦點

  • 科考船採集到稀有深水海兔,「吃貨」網友:怎麼吃?
    5月27日消息,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式開始對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南側系列海山展開調查,船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採集到稀有的深水海兔。「發現」號潛水器當天調查的海山是一座平頂海山,頂部位於海平面以下800米,高度1400米。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稀有深水海兔,不僅能產生葉綠素還是雌雄同體
    近日,中國的科考船「科學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南側海山進行科考的時候,發射下海裡的潛水器傳回海底的高清視頻,視頻中出現了兩隻頭部為粉紅色,身體發白的海蛞蝓,也就是海兔,這次發現的海兔判斷為深海的稀有海兔。那麼下面就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海兔這種神奇的生物吧。
  • 極為神秘的深海生物,來看看海兔長得有多美
    說起兔子,人們大概會聯想到嫦娥奔月,也正是因為嫦娥奔月的神話與嫦娥手中抱著的兔子,兔子常被賦予萌寵的名號,並深受大多女孩子喜愛。兔子也不負眾望,一身柔軟細膩的白色毛髮,摸起來這般順滑簡直萌化人心。因此,兔子也成了女孩子最喜愛的寵物之一,甚至於男孩子也會為之心動。
  • 「發現」號在南海採集到大量冷泉生物,看看它們都長啥樣
    「發現」號在南海採集到大量冷泉生物,看看它們都長啥樣 張旭東/新華社 2017-07-25 21:48 來源:澎湃新聞
  • 「科學」號科考船從4438米海底採集到200公斤火山巖樣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目前,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共享航次「NORC2020-581」的「科學」號科考船正在馬裡亞納海溝附近開展巖石、沉積物和CTD採水作業。據航段負責人、中科院海洋所張國良研究員介紹,航次第一航段搭載了來自中科院海洋所、北京大學、中科院南海所等單位的科考人員,調查內容涉及水文、地質、地球物理觀測及取樣等,航期預計50天。航次開始後的第一周,受風浪作用影響較大,對正常作業和隊員身體狀況造成較大影響。進入12月以來,海況明顯好轉,作業有了明顯進展。目前,航次已經完成了馬裡亞納附近的CTD-ADCP作業和部分巖石採樣站位。
  • 7000多米的海底,竟然有這麼多「神奇」
    經過長期努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科學」號科考船投入應用為代表,我國快速挺入「國際深海俱樂部」。 一批批海洋科考的「神工巧匠」前赴後繼、齊心勠力,駕馭著各式國產「神器」,將一幕幕深海「神奇」呈現在世人面前……
  • 中國科考船進行首次現代意義上的環球大洋科考
    此次大洋考察航次作業將橫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總航程約6萬公裡,總耗時300天,是我國第一次現代意義上的環球大洋科考。意義鄭和下西洋600年後的遠航這次環球科考的組織者是中國大洋協會,全稱是「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 撿到一隻酷似「外星生物」的海蛞蝓 沒見過的來看看
    原標題:撿到一隻酷似「外星生物」的海蛞蝓 沒見過的來看看 有人在澳洲海灘發現了一種神奇的生物。它被海浪衝到岸邊,被沙灘上的人們發現。其實這是一種獨特的海蛞蝓(也叫海兔),因為全身都是藍色而顯得格外美麗。
  • ...11省制定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方案;日本多地出現高溫天氣
    同時,還一起見證了《2019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解讀》的「樹林播報」,以及全國省地級開放指數的獎項頒布。點擊查看更多詳情>>>才來貴陽4天,他就想做「貴漂」,是什麼俘獲了義大利帥哥的心?
  •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科考任務開始返航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  在這個航次中,「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  在此期間,「滄海」號著陸器在「挑戰者深淵」獨立進行了2次萬米搭載實驗,以進一步獲得地質、生物等深海科學資料和數據。
  • 攝影師臺灣海岸拍到神奇海兔螺 似夜幕中繁星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2日報導,近日,自然攝影界新秀韋斯利•烏修仁在臺灣東北海岸拍攝到一組海兔螺的照片。照片中,擁有光滑純白貝殼的海兔螺為了躲避天敵的襲擊,在殼上製造出一種黑色肉質覆蓋物,並裝飾以不規則的亮黃色斑點。在幽深黑暗的大洋深處,就好像夜幕中閃閃發光的銀河,美不勝收。這種海洋軟體動物一般生活在印度洋,是收藏家的心頭好。
  • 「野外達人」林榮澄 踏遍全球四大洋堅守科考一線
    攻堅克難 完成北極和南大西洋等多項考察2012年對林榮澄來說是特別的一年,在這一年中,他先後參與了「大洋一號」船DY26航次第3航段南大西洋中脊深海熱液多金屬硫化物區的環境生物科考工作,林榮澄作為首席科學家助理,協助完成了航段現場考察工作和現場調查報告的撰寫,並主持了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中的「2012年度北極海域海洋生物和生態考察
  • 海洋六號科考船再次向太平洋進發 海底有哪些好寶貝?
    海洋六號科考船再次向太平洋進發 海底有哪些好寶貝?本次深海地質調查主要任務有:  繼續在前期調查區開展新資源的調查;  在新區域開展與全球氣候變化相關的調查工作;  執行第41航次第二階段大洋科考任務,在西太平洋進行富鈷結殼資源的勘探工作、在海山區進行環境生物調查等。
  • 深圳本土海兔,其實深圳海裡生物有無限可能
    以前曾經以為海兔僅在東南亞有,深圳不可能有的,因為中國沒有任何資料說深圳海域有海兔的存在。但當我在深圳拍攝到第一隻海兔後,後幾年潛水中慢慢尋找,竟然發現深圳的海兔還真不少。海兔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為何生物,我簡單介紹一下吧。其實可理解為沒有殼的海螺。這些海螺在長期歲月中,為了適應環境不斷的演化,一部分螺的殼慢慢演化成薄薄的肉膜,而沒有殼的保護,他們各自進化變成不同的色彩,或特殊恐怖的形狀,或增加毒素把自己變成毒物,或……。總之,慢慢它們就變得多姿多彩,超級萌的小生物了。
  • 海兔是啥?多的是你不知道的」東海水怪」~
    舟山素有「東海魚倉」之美稱,舟山人「靠海吃海」,在海裡捕到過不少新奇玩意兒。●「你見過像桌子那樣大的螃蟹嗎?我見過!網都被它抓破了。」●「80多米長的章魚,爪子纏住了我們的船,還好,我們逃掉了。」……這些傳聞,老一輩的舟山人可能有聽過,今天,小編就帶你去看看,舟山漁民曾捕到過的「東海怪物」
  • 「向陽紅01」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凱旋
    齊魯網青島5月18日訊5月18日,我國新一代具有無限航區及全天候觀測能力的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1」圓滿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順利返回山東青島。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林山青、航次組織實施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領導、各參航單位領導等出席航次科考任務總結活動儀式。
  • 中國海洋科考現實圖景:從近岸到遠海再到大洋
    圖 新華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科考:從「海」到「洋」  中國的海洋科學考察,經歷了從近岸到遠海再到大洋的過程,其背後的動力,是中國海洋思維的變化:從最初的軍事利用,到經濟考量,再到對可持續發展的未雨綢繆  本刊記者/韓永
  • 海洋科考重器-「實驗6」科考船在廣州交船入列
    ,是當前國內3000噸級綜合科考船的先進和代表船型之一。 國內首艘以地球物理調查為主、兼顧多學科科學考察需求的中型遠洋綜合科考船,有效科考負載達到260噸。 2.
  • 跟隨愛彼迎入住BBC《藍色星球2》科考船 度過「奇屋一夜」
    用於拍攝紀錄片《藍色星球2》的科考船阿盧西亞號(Alucia)現已上線愛彼迎平臺,將有三位幸運的海洋愛好者入住這裡,在風景絕美的巴哈馬群島與專家團隊一起探索神秘而深邃的海底世界。現在,我很榮幸能和前途無量的海洋愛好者一起經歷這段千載難逢的深海之旅,帶他們見證神奇的海洋生物世界。」要贏得本次科考之旅,海洋愛好者們需要描繪出他們夢想中的深海探險之旅,來說明他們渴望在碧波之下探索些什麼。答案最優秀的三位參賽者將踏上世界級的阿盧西亞號海洋科考船,度過為期兩晚的科考之旅。
  • 中國最先進海洋科考船「科學號」探測衝繩海槽 日本巡邏船阻撓
    中國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科學號」近日已抵達衝繩海槽開展活動,昨天(13日)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廳兩艘巡邏船阻撓但未予理睬。剛剛服役的「科學號」本月8日開始了它的首航之旅,任務是在衝繩海槽探索生命起源。4月8日,「科學號」駛出青島港,開始首次科考任務「科學號」科考活動遭日本阻撓中國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科學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