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支出無法取得票據,以利潤展現,核定徵收其列入支出減稅降負

2021-01-12 騰訊網

實際支出無法取得票據,以利潤展現,核定徵收其列入支出減稅降負

本文作者系資深稅務籌劃師劉老師

2020年到第四季度了, 第四季度各公司財務部門也都在做財務彙算,年末的財務處理,這個時候公司財務經常遇到一個問題,企業缺一些票據,欠缺發票。沒有成本票據入帳的話,就會造成企業利潤虛高現象,那麼按照查帳徵收最高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公司的老闆想把這筆錢拿到手裡,還需要在繳納一次20%分紅稅。

企業欠缺發票的話在於企業能夠取得相應票據缺無法取得票據,導致缺票嚴重。很多企業在買賣的時候寧願不要票,也要以低價格來買賣。有一些隱形成本的支出,卻無法取得票據。進項票項目梳理不完整,找不到確實票據的項目。買賣價格相差太大,低價賣,高價出,利潤自然就大,稅就多。

按照不少公司的習慣,遇到這種缺票的情況就會去找票,補票,買票,弄虛作假。有句話說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現在不但金三系統的強加監管,就連社保系統,銀行系統也要監管,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還想去偷稅漏稅那只有死路一條。

那麼企業想要正規合法的取得票據,怎麼解決呢?

從根本上來說,企業人員還是要有票據意識,能夠取得票據的情況下儘量取得票據,平常公司的報銷儘量填寫報銷單,不開具票據的供應商可替換。其次通過這些方法還是解決不了企業欠缺票據的情況,可以考慮利用一些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來解決。

很多園區都有核定政策,企業可在園區成立一家小規模的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徵收政策,註冊式,無需實體入駐到園區。通過業務分包的模式將部分業務分流到園區的個人獨資企業,享受核定政策來降低稅負壓力,今年增值稅1%,綜合稅率在3個點左右。

案例分析:以個人獨資企業劃分限額500萬為例,某設計公司收到了500萬的項目款,如果沒有核定徵收稅收優惠政策的享受其需要繳納的就企業所得稅而言就需要繳125萬,還未計算其相關的一個增值稅、附加稅甚至分紅等這一系列基本完稅到手就所剩無幾,但享受了核定徵收稅收優惠政策其需要繳納:

增值稅:500萬/1.01*1%=4.95萬

附加稅:4.95萬*12%*50%=0.297萬(附加稅減半徵收)

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500萬/1.01*10%*30%-4.05=10.8萬

綜合:4.95萬+0.297萬+10.8萬=16.047萬

且繳納完16.047萬稅收後,不需要再繳納其他的稅收,已經是全部完稅了的,可直接將剩餘利潤提現到法人帳戶進行分配。

本文作者系稅務籌劃劉老師,了解更多關注「財稅小偵探」適合本企業的稅務籌劃方案。如有需要請私信或評論筆者諮詢適合企業的稅務籌劃方案。

相關焦點

  • 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享核定徵收,實際納稅3%左右
    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享核定徵收,實際納稅3%左右 資深財稅顧問 企業所得稅根據企業的133行業性質的不同,面臨的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也就不同,但其大部分的企業面臨的都是高達25%的企業所得稅的稅率,而對於企業來講如果在實際支出的成本沒有辦法取得對應的票據時
  • 減稅降費背景下的消費稅問題探討 - 中國稅務網
    內容摘要:在當前減稅降費背景下,我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地方財政面臨較大支出壓力,亟待新的稅源進行補充。消費稅目前已成為我國主要稅種,在籌集財政收入、調節經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結合消費稅職能,分析現行消費稅存在的問題,並從調整徵收範圍、後移徵收環節、央地共享、價內稅改價外稅、地方分享財力使用等方面提出建議。
  • 企業實際發生支出,取得不符合規定的發票列支,如何處理?
    企業所得稅計算的基礎是會計利潤,即企業按照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進行財務核算的經營成果。《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那就不能作為財務核算的合法依據,該部分成本就無法進入會計利潤的計算過程,也不會進入企業所得稅計算過程。理所當然不得稅前扣除。該部分支出應當調整2016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補繳企業所得及滯稅納金。這樣作出補稅處理,於法有據。
  • 建築行業可以告別25%企業所得稅,核定2.5%即可
    建築行業可以告別25%企業所得稅,核定2.5%即可建築行業作為城市發展以及社會整體發展的主要行業,這些年來發展一直非常的迅猛。房價年年說降,實際年年再漲,順帶著建築行業發展依舊經久不衰。在獲取高額利潤的同時,也會面臨著繁重的稅負,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對稅收優惠政策的謀取可能更甚其他。建築行業長期存在的稅負壓力一般來自於以下幾點:第一:很多的業務需要外包出去,當工程結束,錢也到手了,但是不能及時的獲取到相應的成本票據,到年底彙算清繳時,票據缺口就很大。
  • 2021年個體工商戶核定徵收,個稅僅為0.5%!
    2021年個體工商戶核定徵收,個稅僅為0.5%! 企業在日常經營中出現一些實際支出無法取得成本發票是常有的事,納稅時,沒有成本票的就會被視為利潤繳納25%企業所得稅,合理的解決方式主要有自然人代開、個人獨資核定、個體工商戶核定徵收,這幾種方式都是運用地方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來合理降低企業稅負的,目前很多企業都在使用這三種方式,總體來說它們各有優勢。
  • 一般納稅人核定徵收1%企業所得稅可行性分析
    一般納稅人核定徵收1%企業所得稅可行性分析對於正在正常經營的企業來說,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是必不可免的(當然,另類方式去解決的不算)。而這兩個大稅種,一直是各行業不可忽視的壓力。光是這兩種稅,就能讓企業面臨近半利潤的支出了,或許有人覺得危言聳聽,但是只有真正開公司經營的老闆才知道,這並不是無稽之談。表面上,獲取到足夠的成本、進項進行抵扣之後,企業面臨的稅負其實並不高,但是,很多的行業對於獲取成本、進項這方面是難的,就比如商貿行業,如果對接的上遊是個人或者個體戶之類的,想要獲取票,可以啊,給「點子」就行,但這樣不也是變相的成本支出嗎?
  • 企業的綜合稅率只有3%——個人獨資企業能做到(核定徵收)
    公司隱性成本支出多卻無法取得相應成本票,導致企業利潤虛高稅負壓力重,問財務財務也無可奈何,因此老闆除了幹上火以外,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硬上稅。那老闆也覺得很冤枉啊,明明有支出但是不能扣除,交稅沒問題,因為這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但是明明不用交的稅現在要多交,想起來確實心裡不平衡,這也是人之常情。那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儘量規避這個問題呢?
  • 徵收稅率下調1.5%,預計甘肅二手車經銷企業減負近百萬元——減稅降...
    原標題:徵收稅率下調1.5%,預計甘肅二手車經銷企業減負近百萬元——減稅降負,二手車市場復甦有望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二手車經銷有關增值稅政策的公告》,明確了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從事二手車經銷的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二手車,由原按照簡易辦法依3%徵收率減按2%徵收增值稅,調整為減按
  • 查帳徵收與核定徵收的區別和優勢
    每個企業都希望企業利潤能多一點,除了日常的所有成本費用的支出外還需要納稅,而這樣就可以看出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稅務籌劃是很重要的,如果稅務籌劃做得好,一年下來節約幾十萬甚至上千萬都有可能,不做稅務籌劃企業可能一年到頭都靠硬撐下來。
  • 會議費支出如何取得發票入帳
    不同情況的會議,取得發票不同,但都屬於會議費,並且入帳需要有足夠的旁證資料。  1.企業自行組織會議,各項支出分別取得發票入帳  企業自行在企業內部或外部組織會議,通常會發生場地租金、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禮品等各項支出,此種情況下,企業需區分各項不同的業務,分別取得相應的票據入帳,如按租賃業服務、酒店服務、餐飲、交通費開具的地稅發票,按商品銷售開具的增值稅發票等等。
  • 2018年全國財政收入18.3萬億元 財政支出超22萬億元
    李大偉指出,減稅降費政策有效落實,政策實施後相關收入增速明顯放緩。2018年,我國大力實施減稅降費政策,有效降低了企業稅費成本和居民個人負擔。受減稅降費政策等影響,全國稅收收入增幅比上年回落2.4個百分點,全國非稅收入同比下降4.7%。
  • 使用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後到底能為企業節省多少稅?
    今年因為疫情增值稅降低為1個點,再加上個人獨資企業的核定徵收,對於一部企業來說,充斥著「節稅」的味道。想必大家都聽說了使用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後可以節稅省稅,那麼對比有限公司個獨能為企業省下多少稅呢?個人獨資企業是怎麼為企業節稅的(以下簡稱「個獨」)個獨是介於有限公司和個體戶之間的一種組織形式,因為其結構簡單,也間接導致管理和在稅務帳簿上沒有有限公司健全,通常一些個獨帳簿混亂導致稅務無法核查其具體應稅率,這也是正常有限公司的徵稅方式,「查帳徵收」,根據其帳本,發票,業務合同,流水來判斷其應稅率,相反個獨難以提供這些用於佐證的票據,稅務系統則給予個獨核定徵收的方式,簡而言之
  • 捐贈支出的企業所得稅政策及納稅調整
    (二)接受的非貨幣性資產捐贈,以其公允價值確認捐贈額。捐贈方在向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時,應當提供註明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公允價值的證明;不能提供證明的,接受捐贈方不得向其開具捐贈票據。
  • 任澤平:在減稅競爭中 中國全口徑宏觀稅高於美國
    中國近年來深化改革,降稅清費,通過營改增、加大對高科技和小微企業的扣除、增加對個人所得的扣除、階段性降低車輛購置稅和企業承擔的社保費,推動降成本。在全球減稅競爭中,中國全口徑宏觀稅負高於美國,應繼續堅持減稅降費,加快稅收法定進程,完善稅制,支出方向上持續提高民生水平,「用之於民」。
  • 會議、差旅等5項費用支出按20%比例壓減
    日前,黑龍江省財政廳制發《關於進一步強化節支增收措施支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關事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抓收入降低減收影響,優先做好疫情防控經費保障等。 《通知》要求,要強化節支,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
  • 重慶傳媒公司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需要什麼材料
    重慶需要什a0f2b4麼材料傳媒公司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如今稅收籌劃為什麼那麼受歡迎呢?這是因為,高收入個人如若想要實現減少納稅支出的目標,就必須要對當前我國實行的個稅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進行掌握。而有稅收籌劃需求的個人在對此方面進行掌握的過程,也是接受教育和指導的過程。所以,在研讀稅法之後,其可以有效增強納稅人的納稅意識,並提升他們的自制能力。一般來說,企業能夠採用核定的徵收方式完成納稅,是因為企業已經具備稅法規定的一些基本條件。
  • 支出向左租稅向右 臺灣公共財政左右互搏
    5月份臺灣地區所得稅申報期間剛過,實際徵收狀況尚未統計出來,臺灣《工商時報》今日發表社論稱,我們無法得知今年相較於去年的稅收變化如何。但是,依據臺「財政部統計處」的資料可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島內經濟情況急速衰退,連帶造成當局稅收大幅下滑,今年1至4月的稅收徵起數較去年同期就減少了800億(新臺幣,下同)左右。
  • 前11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0.7%
    財政部12月15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2.7%,扣除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抬高基數等因素後,連續第6個月保持增長,反映了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同時,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繼續恢復性增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 內陸地區的企業如何享受一般納稅人核定徵收政策呢?
    內陸地區的企業如何享受一般納稅人核定徵收政策呢?就目前全國的經濟發展規模來看,大體上是「南高北低、東高西低」的態勢。雖說北方經濟模式在逐漸改革,西部內陸地區也在大力投資發展,但整體的經濟發展趨勢可能還會保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