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我只想安安靜靜地教書,踏踏實實地育人。。。不跪著教書,但會跪著考試。畢竟我的學生未來是要進考場的。一味高呼偽素質教育,讓孩子考不了高分,也是耍流氓。既關心眼前的分數苟且,也關愛孩子的詩歌和遠方。。。這是我追求的生活。」。
這段話的確引起了我的深思,作為老師既要關心孩子的分數,也要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這不僅僅是老師的心聲,又何嘗不是父母的期待呢?
但我們的現狀是,關注分數的時候,素質教育就會被忘到九霄雲外;當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時候,我們又會採取獲得分數的手段去執行;所以造成了當我們追求某一樣,就會面臨犧牲另一樣。
很多學校會採取面試學生招生,需要當場考試做題,當然選分數高的學生;上海有家學校規定,學生之間互相監督,如有不好的行為可以告知老師,當孩子發生偷拿行為被發現,一次口頭警告;兩次書面警告,第三次自動退學。
我們以讓有不當行為的孩子在學校消失的方法來彰顯我們素質教育的成果,實在不敢苟同這樣的做法。因為我們忽視了,其實分數是結果,素質教育才是過程。所以,作為家長就很好奇,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難道就不可以分數與素質都要嗎?一定需要去犧牲另一樣嗎?
更多的時候,我們奔波在這兩端的時候,我們都不知道孩子到底犧牲了什麼!
我經過15年的教學生涯和5年的家庭教育體驗,我發現,其實孩子的分數與素質是可以同時擁有的,但需要我們父母去掌握以下幾個關鍵點:
1、孩子在0~6歲的時候,父母要給予孩子身體上的自由,避免因為安全去限制孩子的身體行動。
因為這時候孩子的行動就是孩子的思想和語言。限制孩子的身體就是在限制孩子的思想。把「不許動,不可以,不能摸」換成「請安靜!試試吧。輕輕摸」。
2、允許孩子犯錯誤。
孩子在體驗中獲得認知與鞏固練習,在錯誤中學習成長並勇往直前地探索並獲得自信與勇氣。把「怎麼又做錯了?」換成「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3、上小學6-9歲,我們避免要求孩子的分數必須達到某個分值。
我們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解決問題,尋找方案,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把「怎麼考這麼差?小學要門門一百分知道嗎?」換成「你怎麼看這件事呢?你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呢?」
當我們用9年的時間幫助孩子建立起了基本的自信,探索的勇氣,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為自己做決定的能力,當他具備了自我承擔艱苦學業的承受力,生命的底色已完成,接下來就是他自己去體驗如何轉化為一個社會人。父母可以這樣做:
1、9歲之後,我們開始關注孩子的分數,並時常提醒孩子的進步和努力。這時候目標明確,協助孩子制定學習目標。讓孩子感受學業的確是自己要承擔的事情。
2、尊重孩子並尊重自己的溝通。當孩子反駁的時候,儘量不評判,不指責,不批評,引導孩子自己做決定並對結果負責。
也許大多家長仍舊擔心和疑惑:怎麼用這麼長的時間做素質教育,這樣做了萬一分數無法提高怎麼辦呢?這不耽誤孩子了嗎?
非常理解家長們的顧慮,養育孩子真的就像種莊稼,耕耘總是漫長的,收穫的時候是非常快速的。
正是我的孩子就是這樣教養的,在今年12歲預初班展現了她超強的組織能力和獨立性以及對自己負責的態度,讓我對家庭教養方法的愈加敬重,每種教養方法就像一種塑型器。
我懷著欣喜的心情分享給更多的父母,希望家長要遵循了孩子的成長規律,先完成生命系統的成長,然後才會有與社會系統的磨合適應;先輸入後輸出,先開啟孩子的發動機,而後有自己源源不斷的力量的產生去面對生活中的血雨腥風!
所以家長一定要記住這樣的順序,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請靜等花開!你一定會擁有一個既有分數同時又有遠方的孩子!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教育不好成焦慮)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