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1個月,西安市場上已經誕生5家銷售規模超100億元的房企。
這是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數據。
預計2020年全年,西安百億房企的數量將在6家。目前,西安銷售規模TOP10中,唯一一家上榜的本土房企就是天地源。
1
萬科繼續領跑,融創11月份增幅最大
從2014年萬科坐上西安房企銷售額NO.1的寶座算起,萬科已經蟬聯了6年西安房企銷售額NO.1。雖然說這幾年融創、碧桂園等房企都曾向NO.1的寶座發起衝刺,但截至目前依然沒能能夠撼動萬科的地位。
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
今年前11個月,萬科以173.4億元的銷售額繼續位居榜首,而融創以160.5億元位列第二名,融創與萬科之間的差距在13.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份,萬科單月增幅為12.3億元,而融創單月增幅達到了26.41億元,從單月增幅的角度融創遠遠超過萬科。因此,目前與萬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的融創,在12月份能否超越萬科拿下今年銷售規模第一的寶座,值得關注!
從四季度以來萬科、融創的表現來看,萬科在朱宏路上的純新盤萬科·悅府入市銷售,2次推售均是千人搖,住宅直接清盤。另外,萬科·雁鳴湖也進行了加推。萬科目前的問題在於,在西安主城區已經亮相待售的項目很少。
而反觀融創,目前在西安主城區有融創·雲潮府、融創·江山宸院、時代奧城、宸閱和鳴、融創·望江府等超過5個項目已經開始前宣等待價格公示入市銷售,另外融創在鹹陽二廠的項目、秦都高鐵站的宸光壹號項目也等待入市。目前融創在西安主城區的項目,主要受到限價因素的影響,備案價格也是一直無法獲批,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融創的銷售業績。但大家可以想像的是,當這些項目在2021年扎堆入市之後,融創西安的銷售業績會怎樣。
除了萬科、融創已經躋身百億規模之外,排在今年前11個月銷售額榜單第3-5名的碧桂園、綠地、中南也均已經超過100億元。
至此,今年前11個月西安有5家房企躋身百億軍團。
目前,金輝以96.2億元的銷售規模位列第6位,距離100億元的規模僅有3.8億元的差距,預計今年全年實現100億元也問題不大。
因此,預計今年全年西安百億規模房企會在6家。
今年前11個月,位列排行榜第7-10名的分別為綠城、恆大、龍湖、天地源。
在這裡我們重點關注一下天地源,因為天地源是目前唯一一家上榜的西安本土房企。
2020年前11個月,天地源在西安有天地源·萬熙天地、天地源·蘭樾坊、天地源·大都會這三個住宅項目主力在售,另外有悅熙廣場商辦產品在售。同時,天地源與龍湖合作開發的天地源龍湖·春江天境目前也在售之中。
除此之外,天地源目前在西安儲備待入市的項目主要為高新軟體新城板塊的項目,這塊地是去年11月份天地源耗資20億元通過公開拍賣拿下的。但截至目前,包括天地源在內,軟體新城板塊多個項目中國鐵建·西派國樾、高新·天谷雅舍、隆基泰和·雲璽領峰均受到當前限價因素的影響,備案價格一直無法獲批入市。
等待買這幾個項目的朋友,都得等到2021年了。
2
綠地、恆大、融創拿地面積位列西安前三
在發布銷售業績排行榜的同時,中國指數研究院還發布了《2020年1-11月西安房地產企業拿地面積TOP10》,在這份排名中,綠地、恆大、融創位列前三。
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
綠地在西安拿地從來不參與公開拍賣,基本都是通過其所擅長的產業、超高層勾地的形式拿地,通過這種方式綠地今年先後在涇河新城、經開區高鐵新城、港務區等板塊拿地。另外,灃東新城自貿產業園板塊正在掛牌的幾塊地,也是為綠地定向掛牌的,12月份就會摘地。
另據公開消息,在本月4日,西安航空基地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姚湧與綠地集團總裁助理、西北區域管理總部總經理李薊座談交流,雙方圍繞助推西安航空基地區域發展,全力推進新增項目建成達效展開深入交流。
據悉,綠地計劃在航空基地打造綠地·東方土魯斯項目。該項目位於西安市閻良區航空基地,項目擬打造集城市門戶、文化交流、旅遊休閒、高尚品局四位一體的多元產業化綜合體,致力於打造航空基地新標杆。
這意味著,繼碧桂園、卓越、弘陽、綠城等品牌房企之後,又一家品牌房企將會進入西安航空基地板塊。
恆大在西安土地市場的動作更是靜悄悄,除了位於秦漢新城的文旅城項目通過產業勾地的形式拿地之外,在西安主城區鮮有拿地。而恆大目前在西安主城區儲備的土地,最值得關注的是北二環以內、文景路以西的棗園片區城改項目用地,目前該地塊的安置房部分已經開建,但開發用地還沒有掛牌。
融創目前在西安的土地儲備以產業勾地、收併購合作開發為主,很少在公開拍賣市場拿地。港務區的項目就屬於冰雪世界產業勾地,宸悅和鳴、江山宸院則屬於收購項目。在鹹陽,融創則綁定的是鹹陽本土老大麗彩,實現不斷的土地儲備。
碧桂園在西安的土地儲備屬於收併購、公開拍賣同步進行,繼2017年在1個多月內連續通過公開拍賣高溢價拿下滻灞2宗、灃東1宗土地之後,前不久碧桂園再次在西安土地公開拍賣市場出手,拿下高新CID板塊兩宗地塊,其中一宗地塊樓面地價達到了1.5萬元/㎡以上,是截止目前西安樓面地價單價地王。
今年前11個月拿地TOP10的房企中,大部分均是憑藉產業勾地、收購的形式進行項目拓展,這幾年只有融創、碧桂園等個別房企曾經在公開拍賣市場溢價拿地。
而從目前喜歡在西安市場上進行公開拍賣溢價拿地的開發商來看,主要集中在兩種類型:
第一種,不差錢的央企、國企,例如招商、中海、鐵建、紫薇、高新等等
第二種,土地儲備不足的民營房企,例如陽光城、華宇、新希望、中梁等等
但不管是央企還是民營房企,高溢價拿地之後將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是限價政策背景之下價格備案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