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找的「那人」是誰?

2020-12-12 危石兒

青玉案 · 元夕(辛棄疾)

(上闋)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下闋)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首先這是一首抒懷之作。是我國文學史上眾多寫元宵節的作品中的一流之作。上闋著重寫元宵燈會上的熱鬧場景。萬千的燈火像被春風吹開的千樹花,燈火燦爛美麗無比。下面的「星」指的也是燈火,「如雨」也是說數量之多。「寶馬雕車」指的是有錢人所乘坐的交通工具。「鳳蕭」指的是樂妓們使用的樂器。「玉壺」指月亮,「光轉」指時間之長,跟下面的「一夜」照應。

重點是下闋。前兩句承接上闋繼續寫燈會上的熱鬧,表現重點是貴族大戶家的婦女小姐。後面的三句是本詞的中心,也是歷來為人們所傳頌的名句。

有人說這是一首寫情事的詞,但是更多的人則認為這首詞看似寫情事,實質上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容。

最後三句寫的是一個作者在人群中尋了「千百」遍而不可得的紅塵女子。最後卻在一個不經意的後頭處發現了那個在「燈火闌珊處」的她。她是一個孤獨寂寞的女子,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傲世獨立的女子。作者為什麼要尋找這樣一個女子呢?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共同的人格志向是他們惺惺相惜的原因。其實這個女子到底是否真實的存在,我們無從考證。或許作者所寫的這個「孤獨寂寞」「傲世獨立」女子就是作者自己。作者一生坎坷不平,仕途宦場多受排擠,知音是很少的,這也許正是作者之所以「千百」遍的尋找知音的原因吧!

作者缺少志同道合的同路人,但又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傲然獨立於世人之外,但他又渴望去人群中去尋找知己,「心理趨向」和「行為趨向」上的巨大差異正是作者矛盾心理表現。

「燈火闌珊處」的她渴望到人群中去,她之所以不去,是因為沒有志同道合者,這正是作者自身的寫照。

相關焦點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今天是元宵佳節。古往今來,寫元宵節的詩詞汗牛充棟,唯有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辛棄疾寫的這篇傳唱千古。此去杭州一定要去逛一逛宋城。西子湖畔,嶽王廟前,我都曾駐足。敬立於嶽王廟正殿的嶽飛塑像前,當我的目光聚焦於「還我河山」的匾額時,不知為何會淚流滿面。
  • 辛棄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他照見了自己
    辛棄疾以五十人,衝進五萬人的金軍大營,生擒還在暢飲的張安國。隨後快馬疾馳,日夜兼程,將張安國押送至南宋政府,將其處斬。 以上便是,辛棄疾戎旅生涯中最為光輝的時刻。也是他在日後不得志時的經常回憶。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多數人沒有理解對
    我想到的便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說起來,這首詞,真的要我們去說他的題目,一時間還真是想不起來,但是只要提到這句話,那便是人人都可對得上的一句詞其實,我覺得辛棄疾這首詞的名字《青玉案·元夕》和文中的此情此景真的是遙相呼應。
  • 詩詞裡的相思,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賽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閱珊處。《青玉案·元夕)辛棄疾這樣熱鬧的節日,來往看燈的人,自然是不在少數的,有的人坐著寶馬雕車,一路行過,陣陣清香。樂聲四起,那月亮的光波轉動著,很是耀眼,這一夜,魚形、龍形的燈美美地舞動著。年輕貌美的姑娘們都盛裝打扮,一起手牽著手,一邊笑著一邊說著話。此時卻有我這樣的一個人,孤單的身影,四處在尋覓著,等著意中人兒,正在失望之餘,不經意地一回頭.卻發現她正在那燈火闌珊處站立著,似乎也是等待著我的到來。
  • 【聽】花好月圓,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文&誦:溫馨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不經意間我們被引回繁華宋朝的那個元宵佳節:夜晚的東風將元宵的燈火吹得如千樹花開,更讓煙火像被吹落的萬點流星。華麗的馬車香氣洋溢地行駛在路上。鳳簫吹奏的樂曲飄動,與流轉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錯。整個晚上,此起彼伏的魚龍花燈在飛舞著。      美人頭戴著亮麗的飾物,穿著彩衣,在人群中晃動。她們微笑著,飄著淡淡的香氣從人們面前經過。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是誰?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⒀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我焦急地把她尋找,在人群中找了千百回也不見她。突然間我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稀疏之處發現了她。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腹的激情、哀傷、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這首詞題為「元夕」,屬於稼軒詞中屬於婉約風格的作品之一。描繪了元宵佳節滿城燈火,遊人如雲,徹夜燈火的場面,記敘了一對意中人長街巧遇的情景。詞中那「燈火闌珊處」的女子,也許並非有其人,不過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詞人對「她」的追求,寄託了深刻的寓意,表達了不願隨波逐流的美好品格。
  • 【毛毛詩詞】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焦急地把她尋找,在人群中找了千百回也不見她。突然間我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稀疏之處發現了她。注釋⑴青玉案:詞牌名,調名取於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詩句。又名「橫塘路」「西湖路」,雙調六十七字,上下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
  • 每日賞析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譯文 東風仿佛吹開了盛開鮮花的千棵樹,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瀰漫著大街。  「眾裡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燈火闌珊」勿作「良夜將逝」解,「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但這兒說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
  • 有多少人曾在心中默默期待:「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一切都來源於一個文武雙全的人,他就是辛棄疾。辛棄疾的愛國之情不必多說,家國抱負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的作品更是體現了他的情懷,「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這都是辛棄疾的氣魄。但更令人驚嘆的,是他不僅擅長豪放詞,婉約詞也寫得極其美妙、精巧。「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最簡單,也最美。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這首詞作於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辛棄疾時年約35歲。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者不思復國,偏安一隅,沉湎於享樂。故國淪陷、國恥未雪的仇恨與焦慮,故鄉難歸、流落江南的漂泊感與孤獨感,無路請纓的失落感與緊迫感,都交織在了這繁華的元宵燈火中。
  • 人世間有一種特別的驚喜,就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再上西樓月色難寄,驀然回首一陣驚喜。無悔緣分註定此遇,淚如雨憔悴殘燭,今生願相許。從來不識愁滋味,畢竟少年多少心事,醞釀在夢裡,再最初、燈火闌珊處。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青春已經凋謝,無法聽清楚,待醒時、燈火闌珊處。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 辛棄疾(南宋) 原詞 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 入夜一城花燈好象是春風吹開花兒掛滿千枝萬樹,煙火象是被吹落的萬點流星。驅趕寶馬拉著華麗車子香風飄滿一路。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眾裡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 2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眾裡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 《青玉案》中「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指的什麼地方?難倒不少人
    又如提及《青玉案》,我們首先想到的還是那句經典之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很多人都將這些名句熟記於心,但是知道這詞句意思的人並不多。若是不信,是否知道「燈火闌珊」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所以,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表示燈火昏暗。不過,在節目中卻有很多人選擇了B選項,表示燈火明亮。其實,選錯也不能全怪他們,畢竟看到「闌珊」一詞的第一眼,大多數人都覺得它是很美好的,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自然應該形容明亮開闊。
  • 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
    在我的心中,一直有這樣一個地方:東風徐徐,火樹銀花,來往的行人絡繹不絕,街上魚龍雜舞,寶馬香車,姑娘們娉婷來去,街道上燈火輝煌,笑語歡聲
  • 每日分享·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注釋>>>青玉案:詞牌名。元夕:夏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滿天的煙花。
  • 天秤座: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沒有誰天生是屬於誰的,任何人來到你身邊願意為你停下腳步,都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這世上什麼東西都有個保質期,沒有比心存感激更好的保質方法,愛是用心,不是敷衍。願你走走停停,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遇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窗外,爆竹聲聲,年,就此別過。鍵盤敲下,最後一個句號,發送之日,月兒正圓,初十六。一日一篇,抄經或隨筆小文,記錄生活。寫,資質甚淺,慢慢歷練就好,不急更不可強求,詞窮憋悶過,略見成型時,一鍵刪除過,過得了自己這一關再說,每一篇都是遇見,不同時期的自己,自當珍惜。
  • 飛花令 ·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宋·蘇軾《水調歌頭》6.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宋·蘇軾《水調歌頭》7.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知君。 ——唐·高適《別董大》12.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唐·李白《將進酒》 ,13.人生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