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總共有50個字,其中「善」這字竟然出現九次,其中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但有七個「善」的意思是相同的,如此高的使用頻率,究竟是什麼意思要揭示什麼現探討如下:
道德經的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後半段連續七個排比句中,有七個「善",其意思與本章前半段的兩個「善」完全不同,也不是通常語義下的好和善良的意思,其內涵主要是「核心、關鍵、要務」的意思。
第一要務是什麼
人生的第一要務就是「居善地」。「居」的表面意思是居住、安放的意思,這裡主要是指定位的意思。「善」是核心和關鍵的意思。「地」通常是指地方,這裡專指定位的最終目標或終極關懷,也就是說人生定位的核心關鍵和要務就是要把人生終極目標和終極關懷給弄明白弄清楚。人生的第一要務「居」就是定位,把自己定位在什麼方向,可以理解為人生選擇的職業,城市,配偶,也就是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上,這就是定位。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有他自己的使命,同時完成這個使命所需要的能力也同步賦予給了你,這就叫天賦,上天賦予的不同使命,也就同時賦予了相應的天賦才能,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什麼出名、什麼掙錢、什麼有權勢就做什麼,不去做自己天賦應該做的事,就是逆天而行背道而馳,這也是人生痛苦和困惑的根源之所在。
人生要務之內求
除了人生第一要務外,內求還有三個層面的內涵,對應三大要務。
"心善淵"的意思就是修心的核心關鍵是將心修得像「淵」一樣。首先講心,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視野就有多大,成就貢獻才能有多大。修心的核心和關鍵是「淵」,描述得很形象。世界上最大的淵就是太平洋,再如貝加爾湖,又寬又深又通透,可以看清晰幾十米以下的石頭。
"與善仁"的意思就是:做人的核心、關鍵和要務是「仁」。仁,就是一個人加兩個橫,也就是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社會就是有很多兩個人關係的集合所構成,比如夫妻,父子,母女,領導和下屬,學生和老師之間,都可以拆分成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好了,那麼它們的集合就是社會的各種關係,各種關係都處理好了,做人就做到位了。
"言善信",「言」是指和其他人交流和溝通,其核心、關鍵、要務在於"信"。為什麼要溝通呢?就是為了讓對方了解,理解,讓對方接受認同觀點,還有就是要對方有意願採取行動等。說話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要表達的準確,清晰,說得好,有邏輯,有文採等技巧類的東西非常之多。但核心關鍵只有一個就是建立信用,就如同立木為信,言而有信是說話最核心的根本和關鍵。
七大要務之外求
以上四大要務均為內修,是解決自身的問題,以下為三大要務為外修,就解決自身以外的問題。
"政善治",「政」不僅指個人的管理和治理,同時包括家庭、單位、乃至國家的管理和治理,其核心和關鍵就是「治」。為什麼不用現在的用得多的「管」這個字呢?管和治有本質區別,管理是從西方引進的,中國用的是治理,為什麼會這樣呢?管理以約束為主導,治是以疏導和引導激勵為主導,管理是以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思想為原則,治理是以太極的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的思想為出發點和依據,這就是它們本質的區別。老子提倡的是治,即管理的核心和關鍵不是去約束別人,而是引導和激勵別人。
"事善能",「事」就是指做事。做事的核心,關鍵和要務是「能」。能指的是什麼?不僅是指能力,第一是指天賦,因為萬事萬物都有天賦,都有他本來的使命,同時也賦予了完成使命所必須的能力。宇宙是一體的,是相互依賴的,相互制約的,能夠生成一個生生不息的系統環境。「能」的第二要意就是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動善時","動"就是付諸行動,其核心、關鍵和要務是時間和時機的把握。做事得有具體行動才會有結果,結果是靠行動來實現的。知行合一,知很難,行也很難。如果沒有行動就沒有辦法落到實處,只有行動才能把前面六大要務所積累的能量落到實處,得到結果。行動有很多要素,但行動最核心的決定性要素是時間,時間可以把偉大變為渺小,把繁華變為塵埃,把握住時機就是做事情的核心。
以上就是內修的和外修的七大要務。
這七大要務的重要性的次第是不一樣的
老子所講的人生七大要務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次序和重要性是不同的,次序是不能顛倒的,也就是說第1個是最重要,第2個是次重要,依次類推,越往前重要性越高,做好前面是做好後面的基礎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