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腸糯米飯,香糯美味,看上去就十分誘人!

2020-12-16 小新美食控

炒飯是一道非常方便的菜餚,今天和大家介紹一下臘腸糯米飯的做法,簡單又美味,值得學一下哦,首先要準備好食材,臘腸,糯米,香菇,幹蝦仁,香蔥,植物油,味極鮮,白糖,食用鹽等。要將準備好的臘腸用熱水洗乾淨,然後泡軟,或者放在蒸鍋上,蒸一下也可以,接著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薄片狀,放在盤子裡,等待之後使用。

然後將準備好的糯米,先洗乾淨,接著放在涼水裡泡一泡,可以多泡一段時間,大約可以泡三小時左右。然後再準備一個蒸鍋,放好蒸籠,蒸籠裡放上籠布,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蒸鍋裡蒸熟,等待之後使用。

將準備好的香菇泡好,香菇一般要泡得時間長一點,然後洗乾淨,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小丁狀,把準備好的香蔥洗乾淨,切成碎末狀,然後把準備好的這些食材,放在盤子裡,等待之後的使用。

準備好炒鍋,放入適量的油,當油加熱之後,把已經切好的臘腸片放進鍋裡,不斷翻炒幾下,可以看到鍋裡已經被煸出油,然後再將切好的香菇丁,不斷翻炒幾下後,再放入幹蝦仁繼續翻炒,使其受熱均勻。

接著再把已經蒸熟的糯米飯,放進鍋裡,不斷翻炒,使糯米飯和臘腸片,能夠儘快相互融合,相互吸收,接著再加入適量的味極鮮和少許的白糖,不斷翻炒幾次,使食材能夠相互受熱均勻,這時候就能聞到一股香味兒了。

最後再把準備好的香蔥末,放進鍋裡,不斷翻炒,有著很好的提味和裝飾作用,看上去十分美味,準備好盤子,將做好的臘腸糯米飯盛出來,就可以美美的享用了,喜歡的話也可以在家嘗試做一下哦!

相關焦點

  • 好吃又簡單的糯米飯,臘腸香菇糯米飯!
    大多數糯米都是用臘肉做的臘腸去年,我媽媽做了很多臘腸。除了送親戚,她還把很多親戚留在自己家裡。事實並非如此。今年她會有更多。切兩片糯米,讓它變得非常美味!香菇、胡蘿蔔和洋蔥都是一樣的,但它們仍然有油膩和潮溼的香味。"
  • 在家如何用電飯煲做出美味的糯米飯?
    因為糯米具有補中益氣,保溫耐飽的作用,特別在最寒冷的臘八節裡,人們常常不會忘記習俗都會做一頓腊味糯米飯吃。由於搭配不同做出來的糯米飯的口感也不同。                   下面跟大家分享兩種簡單又美味的糯米飯的做法。一,腊味糯米飯。(臘八節常做的那種)材料:糯米,臘肉,香芋,臘腸,蔥,蝦米,瘦肉,香菇。做法:1,糯米洗淨加水放電飯煲裡煮製。
  • 糯米飯搭配臘腸,飽滿糯米搭配鹹香臘腸,這碗美食火爆了七十年!
    有一些商家甚至會使用生炒飯的這一種烹飪手法來製造炒飯,就是直接將浸泡過的生米直接用來炒制,但是通常使用這種炒飯的烹飪手法,就會是用於糯米來製作成炒飯的,但是實際上說起糯米飯,在我們自己的印象當中,糯米烹飪而出的米飯通常都會像粽子那樣黏黏糯糯的,不能像我們平常所吃的飯那樣粒粒分明還有嚼勁,所以很多人覺得用糯米無法烹飪成一種炒飯來食用。
  • 四川人都會做的臘腸豌豆糯米飯,好吃到吞舌頭!
    今天教大家一道類似煲仔飯的四川臘腸豌豆糯米飯,好吃到吞舌頭!臘腸豌豆糯米飯是我小時候的最深的記憶。過年的臘腸晾到開春,又紅又亮,煮好切成丁,和剛出的嫩豌豆大火一炒,倒入煮得半熟的糯米飯,燜個15分鐘左右,揭開蓋子,撲面而來是臘腸的薰香和豌豆的清甜。
  • 臘腸香菇糯米飯做法以及小竅門
    臘腸香菇糯米飯的做法步驟 1備好材料:糯米提前至少4小時涼水浸泡,幹香菇涼水泡軟,臘腸切厚片,青豆剝皮洗淨,胡蘿蔔刮掉外皮,洋蔥半個,香蔥清洗乾淨。
  • 風靡朋友圈的臘腸糯米飯,簡單一做,香而不膩,越吃越想吃
    大家好,這裡是荷包蛋的奇妙冒險,作為一名吃貨,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吃遍天下的美食,奈何錢包不爭氣,只能自己做來吃了,在省錢的情況下,美味程度也沒有削減多少,下面就由我來分享一下我學到的美食吧,希望大家喜歡。
  • 廣式經典生炒糯米飯,臘腸配糯米,軟糯鮮香腊味十足
    今天分享一道腊味糯米飯,特別適合冬天吃,在我們那裡,到了糯米成熟的季節,割了穀子之後軋成米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煮一個腊味炒糯米飯,比白糯米飯吃著帶勁多了,全程都是炒熟的,不是一般的香啊,暖暖的,不過以前姥姥做的腊味糯米飯是用柴鍋做的,底下的鍋巴特別脆特別好吃,現在在城市生活也只能用電飯煲或者砂鍋來做了
  • 美味的桑拿糯米雞,給你最熱烈的愛
    誰知好友神秘兮兮:「桑拿糯米雞!你肯定沒吃過!」雞肉均勻地鋪在糯米飯之上進入店裡,每桌桌上都放著一個大鍋,乍看形式跟普通的桑拿菜無異。正當納悶之時,好友掀起鍋蓋才方知乾坤——薄薄一層糯米搭配著芋頭片、番薯片、臘腸粒等數種配料平鋪在荷葉上,然後再蓋上一層荷葉,蒸上6-8分鐘,期間鍋裡飄來陣陣荷葉清香特別誘人。
  • 羊腩煲.生炒糯米飯.番薯薑糖水
    在香港,無論街頭燒臘店或大酒家,只要秋涼風起就有羊腩煲供應,炮製的味道用材各家不同:枝竹馬蹄羊腩煲、雙冬(冬菇冬筍)羊腩煲、藥膳(放當歸、紅棗、杞子等藥材)羊腩煲、清湯(蘿蔔)羊腩煲……食之美味滋補、通身溫暖。  冬至吃糯米飯,已成廣東人的習俗,就像秋天吃月餅,過年吃年糕一樣。糯米有暖中健胃益氣的食療功效,適宜寒冬進食。
  • 簡單一燜做出香氣四溢的臘肉臘腸配菌菇糯米飯,冬天和它最配
    一到冬天,很多人都不太喜歡做飯,因為根本生不出是我覺得特別的冷也懶得動,所以在這大寒小寒的冬天裡,大家都忙著上班,忙著下班,根本就不會為自己好好準備一餐營養的午飯,在我們的傳統裡,吃飽飯才能幹活,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在臘月裡特別適合吃的,並且養胃滋補的一款糯米飯,簡單一燜做出香氣四溢的臘肉臘腸配菌菇糯米飯
  • 廣東臘腸飯,腊味飯,簡單美味
    廣東臘腸飯,腊味飯,簡單美味 2020-12-04 13:15
  • 客家人糯米飯,廣式臘腸是標配,越吃越過癮,縈繞心間的鄉愁
    ,都喜歡吃上一碗撒了白糖的糯米飯,一粒粒白糖配上軟糯香甜的糯米,滿足了滿足了,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嘗過這樣的糯米飯。因為客家人的糯米飯喜歡放廣式臘腸,所以這也是縈繞心間的鄉愁的原因之一了。小時候媽媽愁著今天吃什麼的時候,更多的是簡單燜個糯米飯就可以打發一餐,糯米飯做法簡單,放點廣式臘腸,簡單炒一下,燜飯的材料就準備好了,省事又省力。現在生活忙碌了,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更別說家的糯米飯了,有時候就連做飯都是奢侈,所以客家糯米飯是現在八零九零後懷念的味道。
  • 百吃不厭的臘腸糯米飯,簡單方便又好吃,每次吃撐了才過癮
    香菇碗豆臘腸糯米飯碗豆糯米飯是我從小到大百吃不厭的一道美食,簡單、方便、好吃,每次都要吃撐了才過癮!原料:臘腸、香菇、糯米飯、碗豆、海米、香菜、香蔥。做法步驟:第1步、提前燜好一鍋糯米飯,怕熱量太高和糯米不好消化,我一般是大米和糯米2:1比例。
  • 老廣家常菜——炒糯米飯,柔韌軟糯間散發的陣陣香氣,美味!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老廣傳統菜,炒糯米飯~材料十分簡單,做出來的糯米飯香而不膩,柔韌軟糯,米香和脂香混合散發的香氣,隔著好遠都聞到~材料:糯米(圓糯米/長糯米)一碗、臘腸半根、瑤柱小許、蝦米少許、幹香菇、生抽、鹽、香菜
  • 記住這一步,香糯可口味道正,不會就學著!
    記住這一步,香糯可口味道正,不會就學著!很多人都覺得廣東人的口味比較清淡,比如說他們做的湯,都是十分的清淡,他們吃的面也是比較清淡,其實這只是我們狹義上的認為,其實作為一個廣東人,他們對待美食也是絲毫不會懈怠。
  • 香菇臘腸糯米飯,鮮香軟糯,懶人家常菜,超美味,簡單3步在家做
    大街小巷都瀰漫著粽子的香味,家裡買的糯米沒有包完,剩下了一些,那就把它做成香噴噴的糯米飯吧!添加了香菇、臘腸和海鮮幹,營養豐富,口感軟糯,油潤的糯米飯帶著自然鮮香,裹在餃子皮裡就能做燒麥,簡直太省事了!它的做法也非常簡單,只需把糯米飯蒸熟、炒配料、拌在一起三個步驟就可以完成,我們一起來學會這道快手懶人餐吧!
  • 粢飯糰,上海4大早餐之一,這樣做香糯誘人,連吃5天還想吃
    粢飯糰,又稱「糯米包油條」,是一種流行於江南地區的地方小吃,在香港又稱為粢飯。是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之一,一般會配著豆漿享用,一般會有鹹、甜兩種口味。香軟馥鬱的糯米飯,包裹住剛炸出來的濃香酥脆的油條。此外,還會根據口味不同,添加肉鬆、榨菜、火腿、海苔、白糖、芝麻、黃瓜等配料。
  • 香菇排骨糯米飯,香糯入味,補鋅營養飯
    香菇排骨糯米飯糯米的鋅含量比普通大米要高,所以這一道營養飯特別適合給缺鋅的人。原料:排骨、香菇、紅蘿蔔、玉米粒、青菜、糯米、薑絲、青蔥、鹽、醬油、料酒、雞精。做法步驟:第1步、提前準備工作:先把排骨用清水泡一個小時,去除血水,去腥第2步、糯米先用水泡4個小時第3步、準備材料:香菇泡軟好切細,紅蘿蔔切塊,泡好的排骨切小塊,玉米粒,薑絲和蔥花第4步、熱鍋炒排骨,
  • 日式炸豬排飯,看上去就好吃,快來試試吧!
    有些東西在平時的生活之中可以說是看上去就是十分的誘人,比如說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常見到的正大雞排這樣的東西,可以說得上是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看上去金燦燦的樣子,人們都紛紛表示在平常的生活裡像這樣的美食還是有著很多很多那。有著不少和它相似的美食比如說豬排飯相信很多人都是比較關注一些的。當然也就是日式豬排飯這樣的東西,畢竟在這其中豬排看上去真的是十分的誘人的樣子,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而且最主要的是那一塊豬排看上去真的是特別的誘人。
  • 臘腸冬菇炊飯,油香四溢,超美味
    臘腸冬菇炊飯By rosejyy2000從油管子學來的炊飯,可能做得不倫不類,但肯定好吃,意念中沒想過非要正宗,想要正宗菜普信息的朋友,請移玉步哈,另外,很多朋友建議用長糯米,筆者只備有圓糯米,圓糯米比較粘稠,所以加了些大米來中和粘稠茺,炒起來也很美味,現在天氣漸涼不時吃些暖胃的東東,也是一種應節的感受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