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講述呷哺成功之道:小火鍋裡的大講究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臺商講述呷哺成功之道:小火鍋裡的大講究

  名冠京津的中式快餐「呷哺呷哺」小火鍋自1998年在北京西單以幾十臺電磁爐起家,迄今已走過14個年頭。從最初的一天三單生意到如今日均20萬顧客的接待量,臺灣商人賀光啟在不被業內看好的「中式快餐」領域創造了一個傳奇。

  呷哺何以有今日之成就,又能為其他臺企提供哪些經驗與借鑑?在董事長賀光啟看來,呷哺的這則「傳奇」並不是一段個人英雄主義的神話,而是從市場把握、經營策略到用人機制的綜合成果。

  搶佔先機——敏銳的市場嗅覺

  1996年,在北京發展珠寶首飾生意不佳的臺灣商人賀光啟在一次偶然的聚餐時發現了快餐業市場蘊含著巨大商機。

  一天賀光啟與朋友在火鍋店聚餐,他發現北京的火鍋還是以木碳為燃料的銅火鍋,大多三五成群,且吃飯會佔據大量時間。彼時,臺灣已經流行起電磁爐加熱的吧檯式分餐火鍋,但北京快餐市場還是肯德基和麥當勞二分天下。賀光啟覺得,出於環保和安全、中國人的口味需要以及都市上班族節省時省錢的需求,開分餐式小火鍋店,一定會受到歡迎。於是他果斷從臺灣購進幾十臺電磁爐轉行,一頭扎進了北京餐飲市場。

  但情況並沒有賀光啟想像得順利。北京食客對分餐形式的不接受以及對食材口味的不適應,讓小火鍋的經營一開始顯得舉步維艱,最壞的時候,店裡一天就能賣出三鍋。

  賀光啟開始思索如何改變窘迫的狀況。

  核心競爭力——千錘百鍊出好料

  不久,他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小火鍋的形式可以模仿,但味道是怎麼仿都仿不出來的,味道的根基就是火鍋底料和調料。這是呷哺的生命,也是我們最具競爭力的部分」。他專門請來廚師針對北方人的口味研發了幾種調料,推廣到店裡請消費者免費試吃,聽取他們的意見,用了半年時間才最終定下調料的口味。呷哺現有的三種調料,都是經過千錘百鍊精心研製出來的經典口味,這還不包括針對地域差異準備的特別料包。

  調料底料定下來了,「肉料」、「菜料」這些食材成為了賀光啟要突破的又一道關卡。賀光啟曾經為了尋找優質肉源,率隊冒著大雪開車到內蒙古挑貨押貨。陸陸續續,山東的黃牛肉,東北的木耳、福建的海帶、山東的粉條,兩湖的蓮藕……這些來自中國最好的農副產品基地的產品源源不斷地端上了呷哺的餐桌。在賀光啟看來,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在賀光啟的不斷改良下,加之2003年「非典」對北京人飲食習慣的劇烈改變,呷哺逐漸佔領了市場的頂端。回想起呷哺從零到有的第一步,他認為「原料、底料的品質和口味,是企業發展的根基。」

【編輯:張婷婷】

相關焦點

  • 湊湊能否挑起呷哺火鍋大梁?
    剛剛過去的2019是湊湊的擴張大年,他們在這一年門店數再次實現翻倍,尤其進入下半年,擴張更是全面提速,至第100家店為止的近六個月裡,合計新開出39家店,是上半年新增門店的三倍之多,平均每五天就有一家新店落地。「湊湊是呷哺呷哺多元化布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火鍋賽道烽煙再起,突破1000家店的呷哺如何再升級?
    02呷哺呷哺的四大優勢1998年,臺灣老闆賀光啟從珠寶業轉型到餐飲,將一人一鍋的臺式小火鍋引入北京,沒想到開創了時尚吧檯小火鍋的新業態,並且以千家規模成功在港股上市。從定位理論看,呷哺呷哺佔據一人食小火鍋的品類,在品類方面幾無對手,基本封殺了其他對手。同時兼顧火鍋和一人食、快餐三個賽道,所以據有相對獨特的優勢。
  • 營收47億、利潤增速下滑5個百分點,呷哺的升級成功嗎?
    全年營收47個億——海底撈之後,中餐另一火鍋巨頭呷哺發布了2018年的財報。全年新開168家呷哺餐廳,高速擴張下,翻座率從3.3次降到了2.8次,同店銷售增長從9.3%降至2.1%。整個集團利潤增長從15.9%降至10.0%。升級了兩年多,呷哺究竟發生了什麼?
  • 呷哺:大步擴店,淨利下跌
    淨利潤下滑並非無跡可尋,自2016年呷哺宣布轉型,淨利潤增速開始呈下降趨勢。門店升級改造,由「快餐」向「正餐」靠近,呷哺的轉型之路看上去並不順利。按說「一人食」正成為餐飲業的一大發展趨勢,為何「非典」期間逆襲的小火鍋,此刻卻陷入了增長瓶頸?
  • 四個月漲80%,呷哺翻身靠「湊湊」?
    很快呷哺在北京的門店數量就超越麥當勞、吉野家,僅次於肯德基。呷哺彼時的翻臺率達到一天7次,幾乎是火鍋行業之最。北京之外,在天津,呷哺同樣走得順風順水,遍地開花。 賀光啟說,「我們第一場戰役是北京、天津。上海周邊要輻射6個省級市場,整個區域希望未來能達到1000多家店。」2010年9月,呷哺正式開進上海。
  • 小火鍋煮出大奇蹟——訪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可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只是曇花一現,而臺商賀光啟和他率領的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卻依舊屹立,甚至以每5天開一家店的速度在快速「奔跑」。在競爭激烈的北京餐飲業,呷哺呷哺的小火鍋煮出了大奇蹟。  90年代初,賀光啟就已經是臺灣有名的珠寶實業家,在臺灣多地開有珠寶廠。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賀光啟又嗅到了大陸的商機,攜妻子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做起老本行-——珠寶生意。
  • 火鍋「雙雄」海底撈和呷哺 究竟誰更受歡迎?
    夏天燒烤,冬天火鍋,已經成為許多國人的飲食「寫照」。作為國內「火鍋雙雄」,究竟海底撈厲害一點,還是呷哺火鍋厲害一點?究竟誰更受消費者喜愛呢?其實,呷哺呷哺和海底撈火鍋,走的是不同的路線。此外,在口味層面,因為呷哺呷哺的創始人為臺灣人,其火鍋口味也是在臺灣火鍋的基礎上進行改良。一人一個鍋,想吃什麼便可以點什麼,蘸料分裝成袋,即拿即用,可以自己調節辣味程度。海底撈則是純正的四川火鍋,肥牛、肥羊、毛肚等食材,均是有自己的原材料地。火辣辣的鍋底,將川渝式香辣表現淋漓盡致。當然,在店內時不時還有川劇表演、花茶表演等節目。
  • 老虎證券:瘋狂開店的呷哺正在與海底撈漸行漸遠
    虛胖的呷哺:門店蹭蹭的開,就是看不見利潤市值腰斬之後,快火鍋之王呷哺呷哺公布了2019年的財務報告,數據上看,似乎跌的並不冤。 在過去的一年,呷哺集團開了243家新店,其中,呷哺呷哺189間,湊湊54間,店面總數合計1124家餐廳。
  • 臺商葉朝宗:在大陸發展臺灣金萱茶的經營之道
    25日下午,第七屆兩岸網絡媒體海南採風團一行抵達五指山水滿鄉考察臺資企業茶園,臺商葉朝宗向兩岸媒體記者講述了其大陸創業的經歷,並向臺灣媒體記者傳達在大陸發展臺灣金萱茶葉的經營之道。  為了轉換行業經營,早期在臺灣從事地產建築經營的葉朝宗,1996年,攜妻子「登陸創業」。由於葉朝宗是農業專業畢業,妻子專攻經商,起步階段,葉朝宗與妻子打起了經營水果的路子。
  • 呷哺呷哺死磕海底撈:在火鍋外賣上大戰300回合
    d.第三方提供專屬配送團隊  火鍋外賣菜品均為生鮮,因此不能接受混送,其第三方配送團隊必須為與麥當勞等大企業合作的專業公司,進行專屬配送,同時保證所有外送設備統一logo,突出呷哺的品牌整體性。呷哺通過實際騎電動車測量,找到東西南北方向配送都最優的店面,因此不一定所有呷哺門店都會上線外賣,比如和新一城同屬一個商圈的嘉茂店。  目前呷哺規劃到今年年底將在北京市布局17家店面上線外賣項目,更是計劃到2018年發展達到一千家線下門店,在O2O的線下網絡布點上已成功邁出第一步。
  • 他的火鍋以食材新鮮出名,有700多家店是海底撈3倍,現卻陷老鼠門
    但在近日濰坊的市民馬先生懷孕的妻子說在呷哺火鍋裡發現了一隻5釐米的老鼠,這件事引起了有關部門和呷哺公司的高度重視,有關部門已經對該門店進行了調查稱沒有發現老鼠的痕跡,但廚房地板有水等問題對該門店進行關門停業整頓。
  • 36氪專訪 | 呷哺呷哺總裁趙怡:呷哺先走,湊湊發力,未來會更專注...
    對很多都市單身青年來說,想吃頓火鍋沒人陪,又嫌其他火鍋太貴,那呷哺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得益於「一人一鍋」的平價模式,呷哺在國內迅速打開了市場,也成為了第一家上市的火鍋企業。趕在2020年之前,也是上市五周年之際,呷哺完成了1000家門店的目標。
  • 36氪專訪|呷哺呷哺總裁趙怡:呷哺先走,湊湊發力,未來會更專注下沉...
    對很多都市單身青年來說,想吃頓火鍋沒人陪,又嫌其他火鍋太貴,那呷哺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得益於「一人一鍋」的平價模式,呷哺在國內迅速打開了市場,也成為了第一家上市的火鍋企業。趕在2020年之前,也是上市五周年之際,呷哺完成了1000家門店的目標。過去兩年,它的平均開店增速保持在15%左右,開店速度明顯加快。
  • 中國「小火鍋之王」:盈利能力不輸海底撈,已狂開1100多家門店
    火鍋,是中國人獨創的美食。四川、重慶的麻辣火鍋,北京的羊肉涮鍋,廣東潮汕的牛肉火鍋,杭州的三鮮火鍋……種類繁多的樣式為人們津津樂道,備受喜愛。數據顯示,去年國內餐飲收入突破4.6萬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火鍋成為餐飲細分中最大的品類,規模達到9600億元。
  • 呷哺呷哺上線餓了麼 火鍋試水外賣O2O
    近日,國內最大的在線訂餐平臺餓了麼宣布正式牽手呷哺呷哺旗下外送品牌——呷哺小鮮,讓小火鍋愛好者們動動手指即可輕鬆享受美食。據悉,此次合作已首先覆蓋呷哺呷哺北京地區的23家門店;未來,餓了麼將逐步上線全國200餘家呷哺呷哺的外送業務。
  • 後ECFA時代 講述3個臺商的海西故事
    後ECFA時代 講述3個臺商的海西故事 2011年03月04日 10:5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33歲賠光5億家產,無奈中開了個小火鍋店,今分店800家年賺36億!
    珠寶生意失敗的賀光啟,卻意外地把臺灣小火鍋帶到了大陸。有一次賀光啟和朋友吃火鍋,他發現北京火鍋是一個大銅鍋,大家圍在一起吃。而這個時候,臺灣分餐式的小火鍋已經很流行了。其好處是:能照顧到每個人的口味,節省時間,還衛生。
  • 深度解析海底撈、呷哺們的生意經
    食材:小料有20種,自己調製,呷哺自製味增醬有麻醬和鮮辣兩種。兩人一共消費128元。 等位:周三中午十二點到店,不用等位直接在吧檯入座點餐。在店客人14人 ,1點20吃完離開時,店裡有21人還在用餐。
  • 呷哺呷哺:一家小火鍋,一年銷售22億,淨賺2個億!
    在北京、上海等地人流量大的購物中心裡,經常可以找到這麼一家店:橙色裝修風格、U型吧檯,顧客圍坐其間享受單人小火鍋——這家店有一個特別的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