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黃利霞)近年來,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榴槤品質追求的提升,被稱為馬來西亞榴槤界"愛馬仕"的"貓山王"榴槤,逐漸在中國市場嶄露頭角。貓山王榴槤口感綿長順滑、溫潤厚實,"吃一個正宗的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位列許多榴槤愛好者的願望清單。
在2020年10月舉行的中國—馬來西亞(廣西)線上榴槤節上,馬來西亞貓山王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瘋搶",開幕首日不到一個小時,直播就售出了34.56萬個榴槤,交易額達7000多萬元人民幣。而這一特色水果背後的巨大產業發展空間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
潛力無限的馬來西亞榴槤市場
早在2011年,馬來西亞就獲準出口冷凍榴槤加工品、冷凍果泥及果肉到中國。2017年第14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期間,馬來西亞首次在廣西南寧舉辦以榴槤為主題的農產品推介活動——馬來西亞榴槤節,30多家馬來西亞企業參與活動,共推廣了200多種水果副產品。2018年8月,中馬兩國籤署議定書,符合相關檢驗檢疫要求的馬來西亞冷凍整顆帶殼榴槤獲準進入中國市場。
由於貓山王榴槤要遵循"瓜熟蒂落"的自然規律,樹上採摘或者開殼的"貓山王"是不宜食用的,所以在中國很難吃到新鮮的貓山王榴槤。在中國能吃到的只有冷凍貓山王榴槤及其製品,這一特性曾給貓山王榴槤初級加工品以及精加工產品,留下了較大施展的空間。
2019年6月,第一批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從吉隆坡通過空運抵達中國,並率先在上海和杭州兩地上架。這是繼2019年5月底,中國海關總署正式發文批准馬來西亞整凍榴槤進入中國市場後,最早進入中國的一批貓山王榴槤,該批榴槤共5.54噸,價值約23.8萬元。同年,中國榴槤進口額同比增長47%,取代櫻桃成為中國進口價值最高的水果。
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
馬來西亞農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冷凍帶殼榴槤成功出口到中國,是大突破,將帶動馬來西亞榴槤產業的發展。馬來西亞榴槤種植業不能只停留在初級產品出口層面,應發展下遊產業,生產榴槤雪糕、榴槤薄餅、榴槤月餅、榴槤餅乾、榴槤乾等產品,創造出如榴槤辣椒醬、榴槤肉骨茶等新產品。"中馬兩國在農業方面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藉助跨境電商平臺帶來的便利性,貓山王榴槤得以快速來到中國消費者面前。"這一負責人說。
2020年上半年,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中國市場對榴槤的需求不減反增。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這一時期中國進口新鮮和冷凍榴槤共計16.2億美元,同比增長73.5%,幾乎達到2019年全年進口額18.2億美元的水平。其中,中國進口冷凍馬來西亞榴槤共計4037萬美元,同比增長128.4%。
打造榴槤產業生態圈,深化中馬經貿合作
中國已經連續11年保持馬來西亞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馬來西亞是中國全球第七大貿易夥伴國和進口來源國。近年來,中國積極進口馬來西亞棕櫚油、燕窩、榴槤等產品,向馬來西亞出口優質商品,使雙邊貿易切實惠及兩國廣大民眾。與此同時,中馬雙向投資提質增效,中馬"兩國雙園"、數字自貿區等大項目穩步推進。
2020中國馬來西亞(廣西)線上榴槤節正式啟動
作為中馬兩國經貿合作的重要推動者,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以下簡稱欽州港片區)一直致力於為中馬雙邊經貿合作搭建橋梁。2020年以來,欽州港片區把握建設自貿試驗區和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新契機,加強與東協國家的經貿合作,2020年1~9月榴槤進口已超過8500噸;10月,欽州港片區舉辦首個以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為主題的東協農產品專題推介活動,有力強化了廣西與馬來西亞在水果等農產品領域交流合作。
欽州市委常委,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管委、欽州港片區管委常務副主任王雄昌與主持人一起為榴槤直播帶貨
廣西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馬漢坤看好馬來西亞榴槤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他表示,馬來西亞榴槤出口中國將在未來幾年內呈倍數增長,隨著原粒帶殼榴槤獲批出口中國,馬來西亞榴槤產業在過去一年內飛速發展,整條產業鏈迅速成型。下一步,該公司將探討在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建設馬來西亞榴槤一條街,謀劃布局馬來西亞榴槤拍賣中心、物流中心、採購與供應商服務中心、電商服務中心以及生態展示中心全產業鏈的可能。
欽州港片區將繼續以榴槤產業發展為重要抓手,優化通關服務,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完善供應鏈環節,打造一個良好的榴槤產業生態圈,讓中國廣闊市場和馬來西亞特色產品無縫對接,撬動中馬兩國在更廣領域的經貿合作。
來源:東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