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說到吃的大家就會想到粽子,還有一個那就是綠豆糕了吧。冰冰涼涼,軟糯香甜,入口即化,回味無窮,這是我對小時候綠豆糕的記憶。
小時候最近距離的接觸到綠豆糕的製作便是去一家老字號買綠豆糕時,看見門前大院子裡曬滿了小小的綠豆,進門糕點師傅們將綠豆糕粉團放到木質模具裡,左右敲打,最後一下用木棍使勁敲打一下,成型的綠豆糕譁啦一下從模具中掉落到案板上,一枚暗綠色的綠豆糕變做好了。這便是對於做綠豆糕最深刻的記憶。
今年端午節那天便做了綠豆糕,讓我們一起重溫綠豆糕的製作,每一枚都有手心的溫度。
脫皮綠豆400g
黃油100g
細砂糖130g
抹茶粉10g(不喜歡可以不用)
1.脫皮綠豆400g(我直接買的脫皮綠豆,比較方便)。放入大碗中涼水浸泡四小時,這樣你就可以收穫一碗胖胖的綠豆。
2.泡綠豆時可以準備其他食材,黃油100g,細砂糖130g,抹茶粉10g。
3.泡好的綠豆放入高壓鍋20分鐘壓熟,倒入高出綠豆一釐米的水。如果想要粉一點的可以選擇提前一晚泡綠的,第二天幹蒸40-50分鐘,這樣出來的綠豆糕比較幹。蒸好的綠豆放入大碗裡過篩,這個過程耗時耗力,但是一定要有,過篩後的綠豆糕比較綿密,入口即化。
4.將過篩後的綠豆泥倒入平底鍋(一定要不粘鍋)。小火炒至微幹,
這個過程會有的粘鍋底,沒有關係,多炒一會兒就不會了。
5.不太粘鍋時,先倒入一半的黃油,小火炒至黃油和豆沙泥融合在一起,並且豆沙泥可以成團。
6.綠豆沙炒到稍微幹後倒入剩餘的黃油,翻炒至融化,和綠豆泥融合,攪拌成團狀態。
7.所有材料加進之後一直用小火翻炒至綠豆泥細膩水分少。喜歡幹一點的可以炒到稍微開裂。綠豆沙水分過多就會黏在模具上,無法脫模,一定要炒到水分很少。
8.將炒好的綠豆糕稱重,分出抹茶味的那部分,如果你是做原味可以忽略這步。
9.分出330g抹茶味的綠豆沙,分次拌入抹茶粉直至完全翻拌均勻。
10.將所有的綠豆沙平均分為30g一個的劑子,這一步依據你的模具大小而定。
11,將豆沙劑子放入模具使勁壓平,脫模,其餘的劑子用保鮮膜蓋住以免風乾開裂。合格的綠豆糕很容易脫模,這樣一個成功的綠豆糕就做好了。做好的綠豆糕也要用保鮮膜蓋住,以免開裂。
12.最後完成,綠豆糕剛做好有點軟,蓋上保鮮膜冰箱冷藏一晚就會變硬,口感會更好。
每一枚包含有手心溫度的綠豆糕就做好了。
今年端午已經過去,但是一整個夏天冰冰涼涼的綠豆糕可以自己動手,在炎熱夏季回味初夏端午的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