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印象海豐--傳統美食

2020-12-24 蘑菇多多

海豐人喜歡吃「粿」,「粿」可以理解為鹹味的糕點。海豐的「粿」有很多種,每天一樣,一個月可以不重複。海豐的「粿」用料天然,烹飪手法多為炊蒸,口感軟糯不粘牙,老少鹹宜。

早晨起來,懶得煮粥炒菜,上街買幾盒「粿」,簡便好吃,填飽肚子,大人開工,小孩上學,忙碌的一天就開始了。中午時間緊迫,趕不上做三菜一湯,回家路上買幾盒「粿」,輕鬆解決午餐,飯後還能睡個午覺。海豐人依賴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美食,過著閒暇自在的小日子。

菜包粿,是眾多「粿」中最有名氣的一種。事實上,跟肉夾饃一個道理,菜包粿應該是「粿包菜」。米粉配水兌好比例,在鍋裡一邊揉搓一邊加熱,直到熟透,趁熱捏團碾壓成餃子皮大小,包上醃製好的豆芽花生肉沫,捲起來按順序排到盤子裡,最後上鍋蒸幾分鐘,鍋蓋一開,雪白帶著幾分透亮的胖娃娃一個個在盤子裡擁擠著推攮著,抹點油,便可上桌了。一口咬下去,軟糯的粉皮,鹹香的內餡,不管是吃廣東人最為熟知的早午茶,還是街頭小店填肚子,都是必選佳餚。

牛腩粉是「粿條」的一種煮法。「粿條」,是大家熟知的河粉,只是海豐的粿條與眾所周知的廣州河粉有些許不一樣,廣州的河粉透明,口感較為韌,而粿條顏色呈白色,更為細軟。粿條在骨頭湯裡燙熟,和著骨頭湯盛起,淋入牛腩熬製而成的汁,擺上幾片生菜,加入幾塊牛腩,便是廣東牛腩河粉。這是一道作者從小吃到大都未曾吃膩的主食,小時候,親朋還以此玩笑--請你吃飯最是簡單,不用山珍不用海味,一碗牛腩粉就夠了。

腸粉是老廣州出了名的早餐食物,有意思的是,腸粉在海豐被稱為豬重(chong)粿,至於名字的來歷,現在已無人知曉。為了趕早做生意,老闆通常夜裡三四點就要開始準備材料,調好米漿,醃好肉,切好菜,備好調料,清晨,豬重粿店在嫋嫋炊煙中送走了小縣城的夜色迎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案上放著一個銀色的金屬蒸籠,蒸籠是四方形的,有幾個薄薄的抽屜,下面是燒了開水的鍋。師傅拉出抽屜,熟練地舀起米漿倒下去,手腕搖一下,米漿就鋪滿抽屜底部,放回蒸籠後再繼續抽下面的抽屜,一般一個蒸籠有四五個抽屜,最後一個抽屜的米漿放完,再打開第一個抽屜,放入雞蛋或肉菜,隨後放回蒸籠,再往下拉出抽屜放材料,當最後一個抽屜放好,開始拉出第一個抽屜「收割」,拿一把又寬又薄的刀片,順著抽屜邊一收,豬重粿就堆到抽屜邊上,刀片一刮帶到盤子裡,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快速精準;淋上特調的醬油,舀一勺特製的辣椒醬倒在盤子邊上,一盤豬重粿就可以上桌了。熱氣騰騰的豬重粿喚醒了昏昏欲睡的饞蟲,暖乎乎下肚,起床氣一掃而光,勤勞的海豐人精力充盈地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相關焦點

  • 白食粿一海豐特色美食的佼佼者
    白食粿,可塘的一種特色美食!只要是在海豐居住過的朋友,大都有吃過這道美食吧,但是對於這道美食是如何發展而來的,親,您了解嗎? 相傳南宋末年,朝廷傾危。為避元軍鐵蹄,宋廷移舟漂泊,由閩入粵,循潮入海豐甲子門,駐蹕麗江浦。是時,部分隨逃的百姓,帶著一種叫「白食粿」的乾糧作充飢之物。  宋滅元興,海陸豐部分姓氏後人不忘前朝,緬懷先祖,於除夕日用白食粿拜祖,年三十夜合家則「圍爐」吃白食粿,後逐漸演化成俗。海豐縣城的橋東吳姓、劉姓,和榮財利黃姓、赤坑南塗餘姓、可塘金竹圍卓姓等都沿此古俗。
  • 擂茶--印象海豐--傳統美食
    擂茶是每個海豐人心頭上的滋味。海豐人好客,招待客人的東西多,豆蘇麻成炒米班,是香甜的糖食,菜包碗粿千層糕,是早餐午點必備,而這一道擂茶,能相佐入喉,亦可單獨果腹。其實擂茶是客家人的說法,海豐的擂茶與客家擂茶有些像又不那麼一樣。
  • 海豐特色小吃三劍客之小米、牛肉餅、菜粿!
    海豐小吃,甜、鹹各有許多款式,常見的有油麻糊、豆花、豆漿白果羹、地豆羹、三豆湯、蛤春丸、狗毛糕、草粿、魚粥、蝦粥、肉粥、甜酒糟、餃子、牛肉餅、冬節蛤、小米(薯粉餃)、扁食(雲吞)、甜丸、鹹丸、豬腸粿、重糕粿、菜包粿、扎頭粿(碗仔 )、印桃粿、菜頭丸、水餈、油餈、鼎客仔、甜粿、發粿、松粿、涼粉粽、牛腳粽、三角粽、炒米方、豆方、油條、油角、煎堆、薄餅、月餅、剪酥、豆酥、紙牌糕、麻寶、蛋糕、
  • 海豐賀年小吃「三大粿」,你最喜歡吃哪個??
    雖然海豐人不過臘八節,但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可以提前看看春節的海豐人都做什麼賀年小吃吧!       廣東潮汕地區的傳統小食之一,潮汕民間年節祭祖一般都會有鼠曲粿。凡是提到潮汕小食,都不能不提到「鼠曲粿」,這大概是因為「鼠曲粿」在潮汕小吃中歷史最為悠久,最具潮汕風味,最為大眾化的原因吧。
  • 【美食】舌尖上的海豐
    海豐地處廣東省東南部沿海,東與陸豐縣毗鄰,西北與惠東縣、紫金縣接壤,北倚蓮花山脈,南臨南海。海豐是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也是著名的僑鄉,海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原名取義於「南海物豐」,地如其名物產豐富,是名符其實的魚米之鄉,這裡出品的傳統小吃也極盡地方特色,品種眾多且家喻戶曉、遠近聞名。
  • 海豐|一座被誤以為是潮汕的城市
    海豐人的驕傲當然遠遠不止紅色文化海豐特色美食更加多到數不過來/ 白食粿 /白食粿,是海豐可塘鎮獨有的一種小吃相傳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了一直佔據著海豐傳統美食一番的位置/ 薄餅 /鹹薄餅讓人印象最深刻還是滿滿的餡料各類餡料融合滿足感爆棚趁熱大口咬下,軟韌好吃
  • 「卷仔粿」是客家人的美食?
    一周前,鷺客社發布了我寫的一篇名為《美食記憶:關於「卷仔粿」的念想與疑問》的文章,得到讀者的積極響應:娜嚒留言:小時候聽奶奶說,我們也是平和人搬到南靖的。南靖有越南村,越南人逃避戰爭跑來這裡定居,最早粿條就是他們做的,泰國和越南也是這樣叫「粿條」(閩南語)。
  • 海豐美食|一碗牛筋粿承載了36年的時光
    >「36年的老味道,是當地人的網紅店」今年是繆漢牛筋粿的第36年,不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都會因為受了朋友的安利跑來吃一碗牛筋粿。一碗牛筋粿看似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但要做到好幾十年被食客記住卻不是一件易事。堅持與還原本心,是這麼多年來阿叔對食客們最不需要言語的默契。前後不到十分鐘,一碗盛滿牛筋丸的「粿」就出現在我面前。
  • 【海豐美食】海豐各鎮最特色一道菜,你千萬別錯過!
    眾所周知,海豐的美食豐富又獨特,如果要一一列舉,那絕對是沒有上千種是寫不盡的。今天小編就向大家列舉各鎮最出名最有特色的一道菜,當地海豐人或是外地遊客,有機會一定要嘗嘗這些美食,千萬不要錯過哦!將麻魚的頭、肚、腩、腸、春(魚蛋)一起清炆,加上一些芹菜性,以吊其味。
  • 海豐美食|開了30多年的這家菜粿店,是許多人的老地方
    每座城市都有一些隱藏的地標可能是一條街、一間小店、一個人甚至只是一種味道…一份份街坊的老味道在公平,有一家開了30多年的菜粿店,坐標位於江邊,靠著一道道海豐傳統美食念念不忘的傳統美食菜粿菜粿是他家招牌明星,菜粿勝在粿皮厚薄適中,粿皮晶瑩並且十分彈牙,纏綿中帶絲絲嚼勁,尤其是那其中濃鬱的米香。
  • 漳州傳統美食麵煎粿
    作為閩南菜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漳州菜餚久負盛名,有八大類250多個品種,經營傳統文化飲食的中小企業、民間作坊、店鋪遍布城鄉。其中漳州小吃更是以風味獨特、秉承傳統的"古早味"閩南特色獨樹一幟。  美食是一個地方文化與生活最活色生香的代表,它不只是一餐一飯那麼簡單,它是一種生活的藝術的傳遞。漳州美食的"古老味"蘊含著漳州特有的文化內涵,人們在品嘗漳州精美風味小吃時,同時也在品嘗一段漳州傳統文化。
  • 臺灣美食:傳統碗粿小吃
    在中山路夜市裡,有間三十年的張記碗粿,店裡賣得是傳統小吃美食,每一樣都是經由家傳方式製作,從第一代至今,已成為來到夜市裡必吃的小吃,熱鬧的盛況甚至到凌晨時分,攤位裡仍是人氣滿滿。延續口味,從主食的碗粿、米糕,到各種湯品,都有一定的步驟來製作。
  • 海豐的美食標配,就是這一份菜粿
    01粿香不怕巷子深從梅隴一條大路拐進去,再開個一百來米(或許更深,路況不熟原諒冰冰腦子不靈光哈~)在一處住宅區一樓鋪面就能看到阿如菜粿了。剛蒸好的粿皮晶瑩剔透的,還能從粿皮上依稀能看得到裡面的餡料,吃起來甜甜脆脆的,這源於裡面的沙葛和豆芽,裡面的豬肉粒也帶著鹹香的口感。熱乎乎的菜粿蘸一點自己家做的辣椒醬別提多舒服了!
  • 海豐著名小吃
    1.印粿 印粿是算屬於海豐公平的特產小吃,剛蒸好的印粿成透明色。沾點辣椒醬或者專用蠔油那絕對是種享受,來到海豐一定要去公平吃印粿。
  • 海豐招牌小吃三劍客@小米+牛肉餅+菜粿
    海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原名取義於「南海物豐」,地如其名物產豐富,是名符其實的魚米之鄉,海豐人民勤勞,所做出來的小吃也極盡地方特色和美味,其傳統小吃品種眾多且家喻戶曉、遠近聞名
  • 美食 不到海豐吃一碗「菜茶」一碟「菜包粿」是你一輩子的遺憾
    茶混雜了多種材料,味道非常特別,過去的菜茶,其實就如其名一樣,是菜和茶的組裝品,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就被豬骨湯所替代了,但也只是換湯不換藥,所以名字也就依了傳統。是廣東省海陸豐地區傳統的漢族小吃,屬於節日食品,每年正月初七至於十四,這幾天是汕尾傳統的開燈日,每個鄉村開燈時間不同.家家戶戶都要炒幾盆「開丁茶」,呼朋喚友前來品嘗。以前這裡每家有新生男孩時都會在正月裡高興地備茶宴請親友鄉裡到家裡來吃「開丁茶」,逐漸形成一種風俗,家裡有喜慶事必備菜茶宴客。
  • 海豐老味道|這一碗粿,只用芝麻油與蔥頭油
    拍下美食日常這碗碗粿,從以前的5毛錢到現在是2塊錢,在物價蹭蹭往上漲的時代,阿姨的碗粿價錢依舊非常的平民。而且這一碗碗粿,不僅僅追尋它的味道,更是一種回憶情懷。在可塘,這一碗碗粿,吸引了許多傍晚買菜的人去這裡吃,一份素白只加了芝麻油和辣椒醬的碗粿,便能喚醒那些躲在脂肪背後的饞蟲。
  • 有一個地方總被誤認為是潮汕,TA是海豐!
    海豐,原來你是潮汕人不!我是海豐人!但這裡的美食足夠滿足我們這些吃貨信利廣場地王廣場美食街紅場價咩蓋(吃什麼)然而海豐人懷念的和心目中美食不是在很大廣場裡,也不是在寬闊的美食街上。很多海豐人公認的地道美食應該是在小巷或者不起眼的小門店,也有很多家庭會經常自己製作。想說出你心目中的特色老店嗎,在文末留言處說出來。
  • 錢仔粿 鼠殼粿
    春節期間,網友紛紛在微博上曬出自己春節回家鄉過年吃到的眾多美食,引得圍觀群眾垂涎不已。其中,潮汕小吃以其味美價廉,品種多樣,尤為引人注目。按照傳統,潮汕人的家庭糕點粿品,錢仔粿是中元節時才做得,是按照時令、農副產品登場和人們的需要而製作的,很有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用糯米碾粉後拌水捏成團狀,放在開水裡煮熟成為圓如魚狀,置於盤中,蘸上搗碎的炒花生米、芝麻和白糖,用筷子夾成小塊,入口就可嚼吞,既潤口,又易咽,適合人們秋涼的口胃。
  • 贛東北第一粿,上饒年味十足的傳統美食山粉粿
    山粉粿也叫肉圓粿或圓圓粿,是上饒歷代傳統名菜之一。上饒人過年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缺的一道特色菜。肉圓粿寓意象徵著「團團圓圓、合家歡樂。」「肉圓粿」又是春節待客一盤非常受歡迎的菜餚,不論是炒或是帶湯煮,或者是單獨蒸都非常好吃。既可當一道菜,也可以是點心或者是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