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至味不過一碗鰻魚飯。
日本人對鰻魚的偏愛可謂痴狂,在日本,鰻魚穩坐街霸地位,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鰻魚店,香味在空氣中亂竄,引人食指大動,撩簾入座,深入了解,才能真正理解。
下面就請大家跟著小編,在日本的鰻食文化中一起鰻步吧。
據說在江戶時代,每到夏天賣鰻魚的商戶生意便開始不好做。因此,商戶找到當時的大學者平賀源內,希望他能夠出出主意。恰巧當時民間傳說「暑伏的丑日要吃帶う的食品」,平賀源內思量片刻,便讓商戶回去把「本日醜の日(今天是暑伏的丑日)」貼在店門口,而鰻魚(うなぎ u na gi)中就有個「う」,一時間,人們爭搶在本日購買鰻魚,鰻魚商戶因此生意興隆。從那以後盛夏伏暑要吃鰻魚的習慣便流傳開來,直至江戶時代,蒲燒做法開始大肆流行,自此成為了日本最具代表性料理之一。精緻的烤鰻分為蒲燒和白燒兩種做法
所謂【蒲燒】是指將鰻魚切片、串起烤制,其形狀正好和香蒲的穂很相似,所以稱為「蒲燒」。炙烤中要不斷翻面刷醬,保證醬汁入味和魚肉外脆內綿的質感。
而烤制過程中不刷醬汁即為【白燒】,意在展現鰻魚的本來風味。
不論哪種烤制的方法,都因為有自己的簇擁者,成為各家鰻魚店區別與他人的招牌。
一份烤鰻的好壞,往往根據炙烤和醬汁這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來進行評價。
炙烤
【火候】和【耐心】是鰻魚師傅們考核的精髓。
好的鰻魚,燒出來要魚皮緊緻微焦,皮肉間的油脂微微滲出,火候是要根據季節和鰻魚肥瘦的不同隨時進行調整。
醬汁
有民間故事說,當年江戶城大火,店主顧不上帶財產,紛紛抱著自家的醬缸逃走。獨特的醬汁往往經過多年調和研製。醬汁經過反覆刷制,沁入魚肉裡,和鰻魚的脂肪融合在一起,卻已經變成鰻魚料理中的靈魂。好的醬汁既能化解鰻魚的腥味,又不至於口味過重有黏膩的感覺。
一份好吃的烤鰻魚不光要有廚藝精湛的師傅,更少不了鎮店之寶的醬汁哦~
被譽為「江戶三神」之一的「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就是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鰻魚事業。鰻魚料理是一個用時間致敬匠心的漫長過程,品嘗鰻魚飯時,有沒有感受到這份來自歲月的沉澱。 什麼時間最宜吃鰻魚?
說了這麼多,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的馬上想來一碗美味的鰻魚飯了?
別急,我們先來看看鰻魚飯的裝食——鰻丼,鰻重。
鰻魚的裝食也有講究,【鰻丼】指盒子底層鋪上一層米飯,鰻魚精緻的擺放其上,和風樸素。
而【鰻重】則華麗精緻得多。鰻魚和米飯交替堆疊,放在精美的漆制木飯盒,故而為「重」。
有的料理店還用「松、竹、梅」或「上、特上、極上」等稱法來區分不同的鰻魚飯檔次,價格越貴,呈上的鰻魚越大,分量越多。
鰻魚怎麼吃?
鰻魚飯的吃法頗為講究,時下最流行的莫過於名古屋地區的「鰻魚三吃」了。所謂「三吃」,就是將鰻魚飯平均分成四等分。
第一份就是常規吃法,要的就是原汁原味。
第二份會加入海苔、蔥花、柚子醬、白芝麻、山椒粉和山葵醬,拌勻了吃;
第三份會加入海苔,然後用鰻魚內臟熬製的高湯做成湯泡飯,就著鹹菜吃,口感清淡鮮美。
至於最後一份,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任意搭配著吃。小夥伴們有什麼好的創意吃法,別忘了跟大家一起分享哦。
吃鰻魚飯,總要配些小菜,在專門的鰻魚飯店,記得還要加幾道鰻魚身上的寶做成的美味。
鰻魚肝湯(Kimo Sui)
有些店裡,這碗湯是鰻魚飯的標配,口感有些清苦,卻能解了鰻魚的油膩。
煮鰻魚肝(Kimo Ni)
追求健康的食客吃煮的鰻魚肝準沒錯,和熬湯一樣,煮鰻魚肝也有一絲微苦。
炸鰻魚骨
這道小菜經常作為鰻魚飯店的前菜,炸得焦香酥脆的魚骨頭很適合做下酒菜。
小夥伴們,我要開動嘍いただきます
大阪:本家柴藤
推薦等級:⭐️⭐️⭐️⭐️
推薦理由:近300年歷史的鰻魚料理老鋪,被當地人稱為能讓人恢復活力的料理店。燒烤得有點焦脆的鰻魚皮是這家店最大的特點,搭配獨特的醬汁柔軟的鰻魚肉,以及熱乎乎的米飯,讓人慾罷不能,瞬間忘記不愉快的事情。冬天還有「鰻魚火鍋」上市,可品嘗多種鰻魚的吃法。如果你對日本鰻魚飯中毒很深,那麼一定要來這家哦~小小的鰻魚料理,卻藏對食物執著追求的匠心精神。而隨著鰻魚的日漸瀕危,傳統的鰻魚文化也日漸衰落,且食且珍惜。其它自由行問題,請添加【yuanqilvxing】小源的專屬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