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以北熬菜香,農村裡的大鍋菜實惠又美味

2020-12-12 鄉下小土著

在農村裡但凡有什麼紅白喜事,必定要麻煩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一番。主家自然也要準備好家鄉美食來宴請賓客,其中印象最深的當屬「大鍋菜」了。除了紅白喜事以外,逢年過節親朋好友聚會人們也要熬上一鍋。大鍋菜不僅是農村的特色,更是充滿了人情味。

大鍋菜流行於黃河以北,河北山東叫做熬菜,河南叫做燴菜,東北叫做燉菜等。各地大鍋菜製作方式略有不同,口感上也有一些差異,但唯一相同的則是就是實惠,一定叫人吃的飽且吃的好。大鍋菜不同於那些精美的菜類,看上去甚至有一些土,卻能上的了大臺面,作為農村人更是喜歡這一口。

農村裡基本人人都會熬菜,但還是咱村裡的大師傅最地道,也有經驗完成這上百人的吃食。大師傅在村裡面熬了十幾年的菜,誰家有事都會請他去,義務幫忙分文不取深受大家尊敬。大師傅熬出來的菜特別的香,特別讓人期待。

農村裡做熬菜是用傳統的烹飪方式「土鍋土灶」才行,這樣的柴火飯吃起來香,也接地氣。支上一個臨時的土灶,搬來口大鐵鍋。值得一提的是,這鐵鍋比以前做飯的鐵鍋更要要大許多,只有這樣做的菜才夠百十口人吃。全村裡面只有這一口鍋,屬於村裡面的公共財產,誰家有事都可以借用。

在農村裡有事都是在自家裡忙活,比在外面費心許多。所有都會提前準備,各類的東西都置辦妥當,要是缺了可被別人笑話。當有事都會請來族裡長輩幫忙料理,老家也叫管事的。各類的食材都已經準備好,農村的婦女都是巧手,有條不絮的幫著擇菜洗菜,只等大師傅起鍋熬菜。

老家紅白喜事熬菜以白菜,豬肉、豆腐、粉絲、蘑菇為主。另有其他配菜像木耳、丸子、腐竹、海帶、豆芽等等。根據季節來決定,樣式豐富多變。尤其自家熬菜的時候,喜歡吃什麼就可以放什麼,並沒有局限性。

做熬菜也有許多講究,放菜順序時間也不一樣。像不怕煮的白菜和肉最先放,然後是丸子蘑菇木耳等,最後放粉絲不然容易沾鍋底。熬菜最注重的就是熬,時間越長味道越香。經常提前兩三個小時就準備好,灶裡面的火不滅一直開著鍋。

熬菜可以當菜也可以當飯,滿滿一鍋的菜看著就有食慾,自然吃起來的味道更好。圍在桌前甚至乾脆蹲在地上,盛上一碗抓上兩個饅頭。熬菜的湯包含了各種菜的滋味,尤其喜歡把饅頭泡在裡面的吃,雖然有些不講究,可這樣的確實香。

農村熬菜沒有外面那些的精緻美觀,吃的是實惠,更接近農村的實際生活。這也體現出來了農村淳樸的鄉情和濃烈的人情味,也是最值得懷念留戀的味道。

相關焦點

  • 農村裡紅白喜事上的大鍋菜,說真的,這種菜,才是真正的人間美味
    那就是大鍋菜。農村裡紅白喜事上的大鍋菜,說真的,這種菜,才是真正的人間美味!一碗端的大鍋菜,磚砌的土灶臺,斧子劈的大木頭,直徑一米的大鐵鍋,時令的蔬菜,再加上諸如現炸的酥肉、粉條子或者粉皮等等,這就是農村紅白事裡大鍋菜的標配。
  • 河南農村霸氣大鍋菜,一口鍋能燉700斤肉菜,10元任吃管飽
    相比起繁華的大城市,農村的生活就質樸很多了,就拿食物來說,只要味道好就行,不會去追求精緻的擺攤和食材有多珍稀,所以在農村吃飯肯定能管飽,而且價格實惠還美味
  • 大年初一:熬一鍋菜
    在我的老家巨鹿農村,大年初一早上吃完象徵意義上的餃子,就開始熬一鍋菜。熬菜習慣上還是叫熬肉菜。肉菜,肉自然是主角。記得七十年代我小時候,農村家庭的生活條件很艱難,一般家庭平時難得吃一回肉。到臘月二十五以後,一定會買幾斤豬肉。這些豬肉大約一半用來剁餡包餃子,一半用來初一熬菜。那時買豬肉要買肥的,瘦肉不受歡迎。肥豬肉切成肉片,熬菜過程中鍋裡就漂出一層散發熱氣的香油。
  • 洨河夜話之家鄉的熬菜
    經常懷念家鄉的熬菜。熬菜,俗稱大鍋菜,燴菜,在北方,河南叫燴菜,東北叫燉菜,河北叫熬菜,南甜北鹹,東辣西酸,熬菜講究鹹鮮美,一般鹹的比較出味,做法粗曠豪放,不拘一格。說起大鍋熬菜,人人都愛吃,尤其是過年過節紅白喜事等,油汪汪,熱騰騰大鍋熬菜就更好吃了。
  • 返璞歸真,接地氣的農村「大鍋菜」,食材種類越多越好,越燉越香
    如果提到大鍋菜,首先,大鍋菜就是一道北方典型的常見菜品;其次,又以河北人食用最為普遍。所以關於大鍋菜的做法,我們河北人應該最有發言權。很多河北人對大鍋菜的喜愛是深入到骨子裡的,很多家庭或是單位食堂,隔三差五就會燉上一鍋。
  • 百吃不厭的大鍋菜,做法簡單營養豐富,配著饅頭吃,真香
    今天中午出去的時候,老遠聞到一股菜香味撲鼻而來,對於吃貨的我,這種香味實在太誘人了,大鍋菜的香味。原來是誰家寶寶過滿月,在燉大鍋菜招待客人。在農村不管是紅事白事,很多都是大鍋菜招待。我們這邊大鍋菜也叫燴菜。白菜、豬肉、豆腐、粉條等熱氣騰騰的滿滿一大鍋。
  • 河南安陽:三月三南頂老爺慶生日,上千人廟內爭搶大鍋熬菜
    據廟主說,每年為南頂老爺慶生,都會在廟內支起兩口直徑一米多的大鐵鍋,當天中午所有香客和幫忙人員全部免費吃大鍋熬菜。廟主說,大鍋菜,燴菜,在豫北地區又稱熬菜,多在黃河以北。為民間飯食,難上席面,紅白喜事,人多聚餐。據老輩人口口相傳,人的一生就是三鍋熬菜,生日時一鍋熬菜,結婚時一鍋熬菜,去世了又是一鍋。
  • 農村辦酒席的特色,都是大鍋菜,看著醜吃著香
    農村辦酒席的特色,都是大鍋菜,看著醜吃著香在中國有一個很大的習俗,就是家裡如果有什麼喜事,是一定要辦酒席的。家裡孩子結婚了,要辦酒席,孩子出生了要辦酒席,現在就連家裡買了套房子都要辦個酒席。這兩個地方的酒席風俗是既然不同的,城裡人辦酒席就是直接在酒店裡辦,親戚朋友只能在飯店的時候過去,然後直接去飯店,吃頓飯就要走了,而且上菜的自然就是酒店的服務員了。但是農村就不一樣了,農村裡的酒席都是一個個早早的來,然後一群人坐在家裡說說話,或者玩點其他的,然後就是吃飯了,基本上都是主家在招呼。
  • 德州有一種叫做大鍋菜的美味佳餚,是農村紅白喜事的必需品
    我老了崔我將繼續與大家分享美味小吃,我們來談談大鍋菜,也叫燉菜。在老崔看來,這道菜確實是一道典型的農家菜,通常在紅白喜事上吃,現在他物質豐富,每天都可以吃。說實話,真的很好吃,但是卻不容易做,而且一定是大白菜、豬肉和粉絲,其他類型的老的崔我覺得幾乎美味。大鍋菜又稱水煮菜,是一種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這是中國北方地區中常見的菜餚之一,在北方地區中很流行。他營養豐富,富含湯汁。
  • 家常大鍋菜的土做法,營養不流失,下飯下酒一道菜就夠了
    從小在農村長大,每到有人結婚生孩子辦酒席宴請的時候,我就能吃到用大鐵鍋燒的大鍋菜。架起大鐵鍋,燒起柴火,幾個老媽媽合作,洗切炒燉,忙的不亦樂乎。香味一陣陣的從大鍋裡面飄香出來,人頭攢動,甚是熱鬧,不時有人說「今兒的熬菜這麼香!」。有時候我也去幫幫忙,往火裡添些柴火。
  • 邢臺平鄉婚宴大鍋菜
    城裡人辦婚宴,一般都是在酒店進行的,因為婚禮所需的場地是比較大的,而一般也只有酒店有這麼大的場地,但是如果婚宴是在農村舉行的話,那麼酒店自然就沒有了,那麼如何舉辦婚禮加上宴請嘉賓呢,自然就在家裡。炒菜涼菜自不用說,這大鍋菜是必不可少的,早早地就已經熬上了。
  • 在趙縣,有一種美食叫大鍋菜!趙縣人都說說哪個村的最好吃
    小時候冬天只有大白菜卻依舊吃得津津有味,夏天從菜地裡直接摘回來的黃瓜、西紅柿、茄子,洗洗就直接吃,現在去超市裡面對琳琅滿目的水果蔬菜卻不知道買什麼。昨天晚上,小編實在不知道吃什麼了,想起了以前吃過的「大鍋菜」,自己做了一鍋,當然不如大灶上做出來的那麼美味,也是我最常吃的菜系了。
  • 段家堡熬菜要多香有多香
    段家堡熬菜,伴著騰騰熱氣和濃鬱的豬肉香味,迅速打開您的味蕾,像一部厚實的歷史大書,從遠古走來。借著市委組織部「五小建設」的東風,鄉政府職工食堂修葺一新。明亮的燈光下,食堂大師傅老趙和一名叫「魚」的助理,又在準備明天的會議午餐,幾十年不變的蒸花卷和段家堡熬菜。看似簡單的熬菜,做好做香也挺費事,需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食材本著有甚吃甚,應季選料,經濟實惠的原則。
  • 農村廚師做大鍋菜,炒菜用上大鐵鍬,有人嫌棄有人愛
    陽春四月,在河南鶴壁市太行山區王家辿村,一位鄉村老廚師正拿著鐵鍬在一口大鍋裡翻菜,原來這裡正在舉辦慶祝香椿採摘的活動,這鍋大燴菜就是為了招待前來參加活動的一兩百名遊客。大燴菜在河南有很多叫法,比較常見的叫法是「大鍋菜」,特別是最近在社交媒體上走紅的幾個網紅大鍋菜,讓很多人對這種源於河南鄉村的「鄉土菜」逐漸熟悉起來,不過對於從河南農村走出來的人而言,大鍋菜是他們從小到大再熟悉不過的一碗菜。大鍋菜的叫法可能和做它用的鍋有關,通常都是一口大鐵鍋,要兩個人才能抱住的那種。
  • 想到家鄉的大鍋燴菜的時候,都有點流口水的感覺
    而小編的老家是農村的從小農村,就對於大鍋菜來說,真的是情有獨鍾。而村子裡面只要誰家有事情,或者不管是結婚還是辦紅白喜事,相信都是在一起湊熱鬧,都是一起辦的,而這時候就肯定會有大鍋菜。可能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說法,但最終的話,大多都是大同小異,即便是村裡上有年紀的老人,也說不出來一個所以然,其實我感覺之所以吃大鍋燴菜,可能就是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第一吃燴菜也是有幾十年代的人延續下來的這樣一個傳統習慣了。而一般在吃大燴菜的也都是正式的那一天,也就是需要辦事的當天,而村裡面都會有一些人到主人家裡面去幫忙,而主人招待客人,就是熬著嗎?
  • 大鍋菜
    有的鮮香有的厚重;有的辛辣有的清淡;有的山珍海味有的粗茶淡飯,而大鍋菜,無疑是這世界上,最令我難忘的一道美味······小的時候,家裡哥四個,都是散養長大。一群瘋小子整天在部隊大院子裡亂竄,掛在嘴邊上的一句來自電影《地道戰》裡的經典對白:「你家有地道,到你家去吧!」成了串東家走西家的口頭禪。
  • 農村年輕夫妻用木柴做大鍋燴菜,每天限量200碗,來晚了吃不到
    大鍋燴菜在北方部分地區十分流行,不僅分量足,並且味道也是小鍋燴菜不能比的。大鍋燴菜就要燒木柴,只有這樣味道才會最正宗。以前農村人都往城裡的飯店跑,現在正好相反,城裡的人都對農家飯充滿了好感,時不時地要去農村吃正宗的農家飯菜。許多農村人也意識到了這點,在家中支起大灶。
  • 趙州實拍◆美食北方人逢年過節或待客都用的【大鍋菜】
    趙州人逢年過節或娶親待客,飯桌上少不了一大碗熱騰騰、香噴噴的大鍋菜。在石家莊當地,大鍋菜也叫熬肉菜。這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一道美食,誰也說不清它的歷史有多長,但這種既美味又管飽的家常菜,確也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北方人。
  • 「尋味高唐」老豆腐、李奇熬菜、趙莊花生米、趙家驢肉……有人愛...
    店內的燒餅每天現做,可以夾肉,可以夾滷蛋,也可以什麼都不加,單吃餅就已經很美味了!高唐人的一天都是從一份豆腐腦+肉夾饃開始的,老人小孩都饞他家這一口!獨一味油餅&千裡香餛飩 獨一味油餅和千裡香餛飩也是清晨的一口幸福,一份餛飩+半斤油餅,又是活力滿滿的一天!油餅都是店內師傅一張一張純手工烙制而成,金黃酥脆,按斤稱,再點一份餛飩,早餐幾塊錢就搞定了!完美!
  • 農村上不了臺面的一道「硬菜」卻成了城市的新寵,全家人都愛!
    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款農村的一道「硬菜」,這道在農村上不了臺面的菜,在城市卻人人都愛,頓頓吃光光,農村上不了臺面的一道「硬菜」卻成了城市的新寵,全家人都愛。言歸正傳,今天的主角就是「大鍋菜」!大鍋菜雖有些土,但卻能上得大席面。大鍋菜只有用普通東西才做得地道,若放進山珍海味,反倒失了味道。所謂「百菜白菜美,諸肉豬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