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贇隆 編輯:盧西恩 後期:小曦
隨著瑞典國民品牌「宜家IKEA」在全球的戰略入侵,大家不僅開始接受「北歐風格」,也開始把「瑞典肉丸」作為北歐美食的代表。且不說世界各地的宜家肉丸與瑞典當地的壓根不是一回事,宜家肉丸是豬肉混合牛肉,而在瑞典當地更多時候我們吃的肉丸是鹿肉的。而且,瑞典作為「斯堪地那維亞菜系」的中心,維京海盜幾個世紀以來除了搶金銀財寶,也絕對沒少綁架好廚子,瑞典的美食豈是幾顆區區小肉丸能夠代表的呢?!
先帶大家來逛逛哥德堡我最喜歡的Feskekörka 「魚教堂」,哥德堡作為瑞典西海岸第一大港口城市,擁有世界級的海鮮食材,「魚教堂」就是一百多年來哥德堡最重要的海鮮交易市場。它建於1874年,門口至今佇立著反映當時海產交易情景的銅像。「魚教堂」的外觀是哥特教堂的式樣,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巖石色的磚牆,高聳的白色尖頂,左右兩邊各有7扇哥德式大窗戶。內部空間很大,而且是無柱式建築結構,更顯開闊。裡面是一個一個攤位,出售各種海鮮,都是凌晨剛剛捕撈的鮮貨。無論是頂級廚師,還是家庭主婦都會來這裡採購,它奇特的外觀和乾淨整潔的內部環境也吸引了不少遊客,成為哥德堡一景。
「魚教堂」的一樓是一個個海鮮和小吃的攤位,煙燻三文魚不能錯過,還有魚肉蛋糕,這個東西算是黑暗料理,別處很少見到,其實吃起來味道相當不錯。二樓是Gabriel 餐廳,是瑞典美食雜誌推薦的吃海鮮聖地,由於座位有限,通常需要提前很久之前就開始預定。「魚教堂」也可以舉辦婚禮,想像一下在蝦兵蟹將的簇擁之下喜結良緣,也是別開生面呀!
我經常在中午來到「魚教堂」買上一份北極蝦、三文魚或是蟹鉗,賣魚的大叔還會熱情地送我一份沙拉,坐在「魚教堂」外約塔運河邊的臺階上,曬著太陽吃上這麼一份豐盛的午餐,感覺真是十分愜意。
哥德堡還擁有眾多星光璀璨的米其林餐廳,讓這座城市有了美食天堂的美譽,Sjömagasinet餐廳就是其中的代表。餐廳坐落在風景如畫的克利潘海濱,1775年這裡曾是東印度公司的一個倉庫,幾經周折,變成了現在的頂級餐廳。這裡的主廚Ulf Wagner更有來頭,他曾在瑞典皇宮為皇室服務,之後來到哥德堡擔任Sjömagasinet餐廳主廚,使其一躍成為哥德堡第一家米其林餐廳。餐廳提供最新鮮的海鮮,菜系既保留傳統的瑞典特色,又融入了創新的概念。推薦當屬龍蝦沙拉,豐富的口感和鮮甜的美味真的不是語言能夠形容的。
米其林餐廳當然是好吃,不過價格不菲,不是普通人能夠頓頓享用的。那麼在瑞典的家常美味有些什麼呢?首先當屬肉桂卷。這一款屬於瑞典人最最喜愛的主食,無論是超市、麵包房、餐廳、咖啡廳到處都有它的身影,但如果你要問瑞典人最好的肉桂卷是哪裡出品,他們一定會回答是自家廚房!我第一次吃肉桂卷就是在瑞典朋友家,他和太太親手做的。剛出爐的肉桂卷,肉桂和黃油的芬芳撲面而來,鬆軟香甜,那種家庭的溫馨一下子觸動了我。從此以後對肉桂卷特別有好感,還下載了教程也學會了自製肉桂卷。學做肉桂卷的過程我還發現了一點有意思的事情,以前我以為外國人說的肉桂和咱們中國的桂皮是兩種東西,後來我在研究烘焙材料的時候才搞清楚,這就是一種東西,而且高品質的肉桂粉還大多來自於中國呢。不用說,此後肉桂卷之於我又更添幾分慰藉鄉愁的風味。
還有一種更有瑞典地域風味的國民美食叫做knäckebröd脆麵包。說是麵包,我一直喊它大餅乾,長相真的跟餅乾差不多嘛。在瑞典,脆麵包是可以作為主食正餐上桌的,這一點咱們中國人可能並不會覺得怎麼奇怪,但是歐洲別的國家的朋友卻對這一點大為詬病,在他們的飲食體系裡,餅乾是只能當做茶點零食,配著咖啡隨便吃點的,不能上正餐桌的。以至於聽說有難民初到瑞典,不屑地說瑞典也太窮了,居然拿餅乾充當主食。其實這款雜糧脆麵包還是很健康的,混合了全麥粉、燕麥、亞麻籽等多種粗糧穀物,油和鹽的含量很低,富含纖維素。真實的口感確實很酥脆,味道比較清淡不甜膩,我非常喜歡配上牛油果沙拉一起吃。烘焙良好的脆麵包,可以在乾燥環境下保存一年都不變質。據說這東西的確曾經是窮人才吃的食物,後來在政府的大力宣傳推廣之下,一躍成為瑞典的一大特色,這也算得上飲食屆的草根逆襲啦!
相關文章:
極光探秘
極 光 魅 影
時光之旅 北極之門
極 光 魅 影
END
回復「陸潛」
給你看一人一狗闖天涯
▼
長按二維碼,然後點擊 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快速進入公眾號,以便回復關鍵字哦~
更多精彩 點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