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石津灌區事務中心赴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設局河北分局石家莊...

2020-12-14 瀟湘晨報

12月1日,省石津灌區事務中心由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王劍永帶隊組成考察組,赴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設局河北分局石家莊管理處對標考察學習。

考察組聽取了管理處郭貴有對石家莊管理處基本情況及工作經驗介紹,實地參觀學習了滹沱河倒虹吸進口標準段建設管理情況。雙方就南水北調工程管護、水質保護、水情調度、應急處置、警民合作、社會化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渠道提升改造等渠道建設管理的難點和重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通過此次對標學習,使大家開闊了眼界,查找出自身工作的不足和差距,為全面實現《灌區發展綱要》中「一個窗口、兩大功能、三線保障、四共局面、五項建設」的發展總目標,為更好更快推進石津乾渠現代化提升改造工作提供借鑑。

來源:省石津灌區事務中心

【來源:河北省水利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省石津灌區事務中心開展冬季渠道工程整修工作
    為切實加強灌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11月初至12月中旬,省石津灌區事務中心在全灌區範圍內開展了冬季渠道工程整修工作。計劃整修幹級以上渠道5條,全長5.7km;支渠64條,全長147km;鬥渠182條,全長284km;農渠1797條,全長1104km。累計投資210萬元。
  • 南水北調中線向滄州市區供水 長江黃河水首次相遇(圖)
    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石津乾渠田莊暗渠出口,長江水由此流向滄州。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常方圓)「長江水發甜,好喝!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四大乾渠之一的石津乾渠順利通水,滄州市區迎來清澈長江水,許多市民欣喜地感受到了家裡水質的變化。而且,石津乾渠的通水,還實現了長江水、黃河水歷史上的首次相遇。12月4日,河北新聞網記者來到石津乾渠起點,由此開始一路探尋長江水流往滄州的足跡。
  • 特稿:一渠好水淙淙來——南水北調中線水質保護調查
    2017年中線幹線Ⅰ類水質斷面比例由2016年38.6%增至84.9%。中線工程在「南水北調工程成敗在水質」的擔憂中,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的群眾通過暢飲甘甜的南水,紛紛為這個工程點讚。南水來之不易,水質保護任務艱巨,如何護好這一渠清水,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近日,記者深入中線工程一線,探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保護的奧秘。
  • 騰庫迎汛,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司負責人表示,這次加大流量輸水將全面檢驗中線工程狀態和大流量輸水能力,是檢驗中線工程質量和效益的一項有力措施,也是水利行業全力促進復工復產、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今年入春以來,丹江口水庫來水情況較好,隨著汛期來臨,迫切需要騰庫迎汛。
  • 清水南來潤民心——寫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際
    據水利部南水北調司消息,截至11月19日,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297.18億立方米,其中東線累計調水到山東39.11億立方米,中線累計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調水258.07億立方米。南水北調在保障工程沿線居民用水,治理地下水超採、修復和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撐了受水區經濟社會發展,沿線老百姓在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等方面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幅提升。
  • 劉憲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中的作用及建議
    2002年,國務院批覆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按照『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進一步落實有關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措施,實現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目標。」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可研報告中明確指出「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供水目標以京、津、冀、豫四省(直轄市)主要城市的生活、工業供水為主,兼顧生態和農業用水。」
  • 5秒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設管理局(以下簡稱「中線建管局」)總工程師程德虎介紹說,從世界各國大型調水工程運行的規律看,大型調水工程達到設計輸水流量一般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超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所需要的時間更長,中線工程在第6個調水年度就實現加大流量輸水設計目標,這是對工程建設質量和運行管理水平的重要考驗。
  • 南水北調300億立方米 中線工程澤被6000萬人
    中線工程沿線省(市)在中線總乾渠兩側分別劃定了一級水源保護區和二級水源保護區,對保障飲用水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隨著中線工程沿線省市大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農民飲用上南水成為新的時尚。如今,藉助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喝上南水北調好水的他十分滿足:「下地幹活回來可以美美洗個太陽能熱水澡,衛生間裡安上了衝水馬桶,自己過去飽受苦鹹水的經歷在孩子這一代身上不會重演了。」中線工程通水五年多來,丹江口水庫和中線幹線供水水質穩定在Ⅱ類標準及以上。河北省黑龍港流域500多萬人告別了飲用高氟水、苦鹹水的歷史。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 陝西用行動書寫責任與擔當
    「南水」提高了4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保證率,直接受益人口超1.2億  「南水北調」即「南水北調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東線工程起點位於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中線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遊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
  • 張武雄:NB-IoT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的應用可行性分析
    南水北調工程是一項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自然、改變人類生存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跨流域的宏偉工程。旨在緩解北方水危機,實現南北經濟齊飛,其深遠意義為世人矚目。如此偉大的壯舉,依託的究竟是怎樣的高科技技術呢?物聯網技術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具體應用情況如何?又有哪些值得改進及完善的地方呢?NB-IoT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項目應用中是否可行?
  • 航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一渠清水緩緩向北流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橫跨豫鄂兩省的丹江口水庫。中線工程渠首樞紐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通過渠首開閘放水,一渠清水從這裡出發,利用海拔落差緩緩向北流淌,行程逾千公裡,一路自然流向京津冀等地。渠首樞紐也是丹江口水庫的副壩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標誌性建築,主要由引渠、重力壩、引水閘、消力池、電站廠房等組成,渠首閘下遊是輸水總乾渠,其全長1432公裡,其中渠首到北京1277公裡、從河北徐水到天津155公裡。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渠首底板海拔140米,終點北京團城湖海拔45米,利用兩地95米的海拔落差,丹江口水庫的優質水源以明渠自流到北京。
  • 5秒即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 南水北調中線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國家南水北調中線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壩(2018年7月19日攝)。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設管理局(以下簡稱「中線建管局」)總工程師程德虎介紹說,從世界各國大型調水工程運行的規律看,大型調水工程達到設計輸水流量一般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超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所需要的時間更長,中線工程在第6個調水年度就實現加大流量輸水設計目標,這是對工程建設質量和運行管理水平的重要考驗。
  • 丹江口右岸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建成了這樣
    總投資4.3億元,位於丹江口市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再沿著門樓向前遇到路口左轉,就是大名鼎鼎的環庫路了~即將竣工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鳥瞰效果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總平面圖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六年 精細服務涵養一渠清水
    渠首——河南南陽:精準調控保障供水安全河南省南陽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龍頭」和「大水缸」。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源於丹江口水庫,調往北方的丹江水,95%以上取自南陽。11月18日,南陽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副調研員李家峰帶隊到市氣象局調研氣象服務工作,肯定氣象部門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科學調水、就地節水與治理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和保障工作。南陽段工程長度最長、工程地質條件最為複雜, 氣象災害極易引發供水安全風險。
  • 南水北調中線完成首次生態補水
    南水北調中線完成首次生態補水  南水,滋潤北方30條河(美麗中國·熱點)記者從8月2日水利部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南水北調中線完成首次生態補水。從今年4月13日至6月30日,累計向河北、河南、天津等省市生態補水8.7億立方米,其中向河南補水4.67億立方米、河北補水3.51億立方米、天津補水0.47億立方米。  經過補水,生態效益凸顯。
  • 5秒鐘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 南水北調中線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在南水北調中線起點,長江水通過丹江口水庫,穿越閘門,歡騰北上。5月9日,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進行輸水,以這個流量計算,5秒鐘即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這標誌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輸水能力和效益發揮上得到了巨大提升。   中線工程建成通水以來運行穩定,經受住了設計標準流量350立方米每秒以及汛期、冰期輸水的考驗。
  • 智慧中線,保障南水安全北送
    □河北日報記者 馬彥銘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發揮了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支撐。 中線幹線工程全長1432公裡,工程沿線設有64座節制閘,97座分水口門,需要沿線數千名工作人員日常工作協調一致,才能更好地保障通水安全。近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加強信息化建設,全面推進「智慧中線」項目,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手段保障了一江碧水安全北送。
  • 因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實施,所以有了這片美景
    而這片美景的出現,則得益於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南水北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其中的中線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遊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
  • 河北:南水北調6年 為2500萬人送去「甘甜」
    2014年12月12日,縱貫南北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作為中線工程受水區之一,千裡奔襲而來的「南水」給燕趙大地2500多萬城鄉居民「解了渴」。  「過去,我們喝的都是地下水,水質硬、水垢多,喝起來還有點鹹味。」說起喝水的問題,73歲的河北省武邑縣劉家村村民劉福慶再也不用焦慮,「現在,我們都喝上了甘甜的長江水。」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清水南來潤民心 甘洌綿甜澤萬戶
    清水南來潤民心 甘洌綿甜澤萬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系列報導·城市篇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譁譁流出。煙波浩淼的滾滾江水,流進了乾涸的渠道,滋養了石家莊這座城市,也浸潤了千千萬萬石家莊人的心。●江水已成主力水源2015年2月8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向石家莊供水,在此之前,石家莊主城區的供水主要以地下水為主、地表水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