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junior的神童,你對他有什麼印象?

2020-12-19 綠茶八卦事

李赫宰說過,神童是suju真正區別於其他男團的地方,沒有神童,就不是superjunior。

這句話非常的說明問題,神童本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他的舞蹈在suju隊內能排上第二,對舞蹈的編排能力和舞蹈的靈活性非常強,個人認為sm七大主舞裡沒有他可能是外形和定位問題。

關於外貌,在司機的隊內各種外貌互懟的時候,神童從沒排到過下位圈,前提是在他體型無論呈什麼狀態的時候,外貌排名可能存在搞笑成分,但是從沒排到過下位說明成員是非常認可他的外貌的。說實話,神童的五官非常驚豔,在他體重最上位時五官依然立體。關於神童有多帥,詳見12年性感自由單身漢時期。

至於才華,我想這個沒什麼可質疑的,這個才華不是像李東海那樣能作詞作曲,是他總有新奇的點子和創意,總有數不盡的妙思。作為司機最早一批進入綜藝的,神童的情商也非常高,司機早期的綜藝咖是特別不容易的,既要作為愛豆能站穩腳跟,又要帶著成員一起前進。另外,我想很少有愛豆能導演演唱會和MV吧,神童的能力體現在,他即使是普通人申東熙,也一定比絕大多數人優秀。

還有犧牲,superjunior作為一個多災多難,但是又秉承著「你若安好,那還得了」為團訓的這麼一個團,能走過十幾年的風風雨雨,每一個成員,都做出了巨大犧牲。不能說神童是犧牲最多的那一個,但也是犧牲上位圈。

其實神童在韓國國民度是非常高的,零幾年的時候有個街頭採訪,問suju裡最喜歡誰,很多人回答是神童;還有rm組合非代表特輯,65參加,主持人調侃他,說一說到suju,就是始源、利特、希澈,金鐘國後有接一句:神童(當時好像是神童兵役期間了)。

最後安利,神童其實唱歌很好聽的,ss6他的solo特別感人,他還參加過蒙面歌王,成績好像還不錯。還有就是,他沒有結婚!!!很多人以為他結婚了,其實沒有,不過在我印象裡,他應該是最早現役愛豆,直接宣布要結婚,得到了幾乎所有粉絲的真心祝福的人。而且當時不是10年就是11年,是suju的全盛時期,在節目中還求了婚!不過後來分了。

神童可能是普遍認為人氣不高的成員,的確,因為圓圓的外形,他在花美男中沒什麼競爭力,但是他的優秀,我希望所有人都能知道。

相關焦點

  • 韓國偶像男團成員神童一個月減肥34斤,自嘲以前衣服沒法穿了
    引子新金牌娛樂觀察家知道,韓國男團Super Junior成員神童一直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有人說了,沒有神童,就不是superjunior。但是神童的身材不太像男團成員,因為神童是隊內唯一的「胖子」。但是呢,神童雖有著胖胖身軀,與偶像形象天差地別,但他卻是團隊的搞笑擔當,隨便一句話就能逗笑大家。最近,神童開始瘋狂減肥,一個月減肥34斤,這還不算,減肥前腰圍是41英寸,現在已經減到了36英寸,你說神童有啥秘訣啊?怎麼可以這麼快就甩肉成功呢?不少網友留言說,自己一不小心就積攢了很多肥肉,想分給別人都很難。
  • 偶像組合superjunior你還記得嗎?他們的歌曲依然受歡迎
    當年一首《sorrysorry》橫空出世,superjunior也被大眾捧上了最紅組合的寶座,滿大街都在唱這首歌,其火熱程度絕不亞於《superstar》電音非常具有震撼力,其實不喜歡流行音樂的人會覺得這首歌簡直就是噪音,但是對於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人來說,這首歌會火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 「神童」現形記?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被質疑,網友:他有個好爸爸
    而在這些「別人家的孩子」中,常常又會有一些非常出色的,就被人們稱之為「神童」。因為「別人家的孩子」一般都很優秀,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在羨慕這些「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一些「別人家的孩子」之所以那麼優秀,是因為他們站在了父母的肩膀上呢?
  • 小小神童,振振有詞,他將是中國的驕傲,世界的驕傲!
    《專欄A:每日熱點》·觀點犀利有態度,有理有據有深度〡男人幫:沐涵 撰寫〡男人幫:大緊愛運動 編審小神童:王恆屹 男 山東青島人 2013小神童剛上舞臺手裡的一本《千家詩》自說這裡面詩可以全部記得,於是現場嘉賓一一抽答,小恆屹輕鬆應對各位專家嘉賓,海清姐姐出題時,小神童一句「海大姐好」讓全場爆笑不已。後面讓撒貝寧出題,神童也稱呼為「撒大爺」,一首《將進酒》全部背下來,還加上了很多動作表情,讓撒貝寧驚奇不已,全場更是掌聲不斷,小神童也被贊為「中華小詩庫」。最後一首《弟子規》的背誦時小恆屹說到:「那我就讓你在知識的海洋裡翱翔吧!」
  • 宋朝神童為何如此多?淺談宋朝時期的神童舉
    引言相信很多人在提到宋朝文化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統治者重文輕武的思想,基於這種情況,宋朝社會中的文人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地位。而在封建社會中,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發展前景,許多宋朝家長也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對其的教育培養。
  • 波爾加實驗,按計劃把三個女兒培養成「神童」,他都做了什麼?
    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天才神童,多少父母這樣暗暗想過?但真正通過種種努力,去有意識培養孩子成為「神童」的父母並不多,而一個家庭中,所有孩子都能培養成某一領域的世界頂尖人才的,更是鮮見。有這樣一個父親,在孩子出生前,就計劃好做一個實驗,把自己的孩子都培養成天才,而他也真的做到了。
  • 全球最令人驚嘆的「神童」【組圖】(全文)
    英1歲半神童坐球桌上打桌球 父親是前國手你一歲半的時候能幹什麼呢?強納生鍾愛古典音樂,媽媽說他19個月大時首次看到管弦樂團演奏,以後「不管手邊有什麼,都拿來當成小提琴玩」。父母讓他學拉小提琴,錢德勒交響樂團更義務教他做指揮。2010年,強納生穿上燕尾服登上指揮臺,帶領近30名比他最少大20歲的音樂家,演奏《電閃雷鳴波爾卡》。強納生節奏感十足,絕非亂指。奏到激蕩處更搖頭晃腦,贏盡掌聲。他的表演短片在網絡上點擊率直逼700萬。
  • 《三眼神童》原來是這樣誕生的
    不管你的童年是讀漫畫的、看動畫片的、還是玩遊戲的,總會遇上寫樂保介——一個把你迷得神魂顛倒的另類英雄。額頭上的膠布被撕開之時,探索神秘未知世界的大門也就一同被打開了。還沒等慄原良幸開口,手塚治虫就拿出一張原稿,遞到他的手中。只見這張圖上,共畫著五個形態迥異的男孩,唯一的相同點,就是頭上都有三隻眼睛。
  • 昔日「神童」田地長大了 他去美國念大學變成了這樣……
    因為和年齡不符的極強畫面掌控力,原始而豐富的畫面細節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他被日本媒體稱為「可怕的神童」,有的大人說他邪惡,有人說他是未來的畢卡索。可年幼的田地才懶得理這些評價,丟來一句話,「我每天都很快樂,我畫畫去啦!」
  • 抱怨女生太少的神童範書愷,14歲被清華錄取,校長只有4字評價
    但是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又十分的「揠苗助長」,為孩子施加的壓力太多,導致很多的孩子在還沒有成為「神童」時,就已經被學業壓力所打倒。但是卻有這麼一個神童,在父母的良好的教育下,14歲就考入清華大學,這個孩子就是——範書愷。
  • 大清最後一個神童,死於2004年
    這個11歲男孩名叫江希張,山東歷城人,被稱為清末民國的「第一神童」。 神到什麼地步?這神童算是糟了! 江希張不是第一個被過度包裝的神童,也不是最後一個。 中國自古不缺神童,而且是不同時代,就有不同類型的神童。那些被稱為神童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01.從君王到謀臣,先秦神童的神跡  神童是什麼?
  • 「小學生神童」鬧劇尷尬收場,這個過度崇拜「神童」的社會還會好嗎?
    教育總是繞不開一群特殊的群體,那就是—神童。 神童之所以「神」,是因為罕有,但在全民抓教育的如今,「神童」開始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 今年,雲南省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學生以「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參加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獲獎,引發了社會關注。
  • 中國一代神童寧鉑的隕落
    彼時,他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的。少年自負,如何會覺得這有多厲害。只是這些事,少年人不覺得,成人卻看到了。於是當年,寧鉑父親的好友,高職教師倪霖就察覺到,寧鉑日後必定大有前途,不能讓他走正常人的人生被埋沒。於是親自寫了一封長信寄給當時的副總理,推薦寧鉑參加李政道提出的「少年班計劃」。
  • 懷橘和詠絮,歷史上的那些神童
    再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自古英雄出少年,長江後浪推前浪,在人文薈萃的江蘇大地上,流傳著很多「神童故事」。東漢末年的蘇州人陸績擔任過鬱林太守,曾作《渾天圖》,注過《易經》。他從小就是神童,學習非常勤奮。
  • 小提琴家楊天媧:「神童」不是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
    1987年出生於北京,4歲學琴,11歲受交響樂團邀請演音樂會,13歲錄製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曲》,30歲出頭已經是德國、瑞士兩所大學的小提琴教授……小提琴家楊天媧從小頂著「神童」光環長大。然而,楊天媧卻很抗拒神童的稱號,「大家叫你神童,好像天上掉餡餅、不勞而獲、中了彩票一樣,其實我小時候練琴很苦,只是用比別人更少的時間練出了更好的效果。」
  • 《天才少女》VS《傷仲永》:同樣是神童,教育結果卻為何不同?
    我是日光海岸,來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來叨叨一個話題:假如你有一個被人稱作是神童的孩子,你會對TA實行怎樣的教育?在我們身邊,有這麼一群特殊的人群:他們從小就擁有在某些方面異於常人的驚人天賦,並且為人所知。這些人我們稱為「神童」。我們驚嘆於他們這方面的天賦,他們的父母家長也是很受人注目,估計也是非常驕傲的。
  • 17歲進入中科院的神童,因生活不能自理退學,愛情讓他的人生逆襲
    天才是許多人眼裡羨慕的對象,但是,如果一個天才沒有得到正確有效的培養,那麼很有可能會發生天才隕落的事。關於類似「傷仲永」的報導,近些年來已經越來越多。最讓我們熟悉的一個應該就是一個叫做魏永康的神童了。神童魏永康魏永康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父親臥病在床,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百貨工人。母親從小就對魏永康的教育非常看重,她將魏永康成了家裡唯一的希望。所以,在莫永康還沒有學會說話的時候,母親就天天教他識字、背誦古詩。
  • 剖析神童魏永康:孩子有自我的人生,不應成為父母的工具
    「話雖如此,但是生活中屢見不鮮;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神童是厲害,但是需要成為人才,變成對於社會有價值的人,還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是很多神童的半路泯然眾人,不單單是年少成名的難以適應,更多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為了培養一個神童,幾乎就讓他把學習作為唯一的生活方式,搞得有一些所謂的神童,都十多歲了,連鞋帶都不會系,誇張點甚至是衣服不會穿,因為從睜眼他的父母就準備好了,給他穿上衣服,準備好食物,一切妥當之後,就開始了學習生涯。
  • 「音樂神童」莫扎特為什麼會英年早逝?是誰害死了他?
    「音樂神童」莫扎特為什麼會英年早逝?是誰害死了他?1762年9月,在歐洲音樂之都維也納,位年僅6歲的兒童在熟練地演奏歐洲古典名曲。這一消息傳到奧地利皇宮,引起了整個皇室的震動,奧國女皇親自邀請這位小演奏家到皇宮演出並給子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