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辦書法展,不敢稱書法,稱「墨跡」,不二齋:比醜書強多了

2020-12-21 不二齋孫賓旭

莫言辦書法展,不敢稱書法,稱「墨跡」,不二齋:別自卑,比醜書強多了。

莫言又要舉辦書法展了。去年10月份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北京時間博物館舉辦了首個個人書法展《筆墨生活——莫言墨跡展》,展示了其筆記、對聯等近100幅書法作品。

去年莫言的這個展覽,關注度還是非常高的,在展覽之前,消息傳出去以後,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潮水般地批評之聲接踵而至,很多網友喊話莫言,你這字稱不上是書法,還是好好寫你的小說吧,不要在書法圈攪和了,這圈已經夠亂了。

莫言書法正氣

對於網友的批評之聲,莫言很是誠懇,專門在社交媒體發文致歉,在文中他提到:辦這個展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希望在這個鍵盤時代裡,用我自己拙劣的實踐,為大家充當反面教材,喚起大家用毛筆書寫的熱情。

莫言書法橫幅

對於自己的書法莫言還是很謙虛的,甚至有一點不自信,稱自己的書法是用毛筆蘸著墨塗鴉留下來的痕跡,不是書法,頂多算是毛筆字,連展覽的名字起的也很很含蓄,並沒有出現「書法」二字,而是稱為「莫言墨跡展」。

莫言書法橫幅

雖然去年剛剛被罵,還不到一年時間,據說在青島榮寶齋分店,莫言的第二個書法個展又開幕了,估計莫言已經忘了去年的罵聲,或者說去年雖然有人罵,展覽之後的效果可能還不錯,再來個梅開二度。

莫言書法橫幅

對於莫言的書法作品,雖然網友罵聲不斷,其書法水平和專業書法家相比也還有很大的差距,但也不像網上評價的那麼不堪,至少筆墨功夫還是有的,莫言的書法作品,第一眼看上去其實很一般,我們看不到古人的痕跡,也不知道他書出何門何派。

展覽作品

但是他的書法並不野,書寫很是率意,信筆草草而又不失雅致,不二齋覺得這和他的文學修養也有一定的關係,當今很多書法名家未必及此。所以,還請莫言別自卑,相對於某些書法家的「醜書」,你的字才叫書法,比醜書強多了。

展覽作品

從這也反映出當今書法的一個弊端,過度的崇尚技法,而忽略書法的內涵,炫技巧的成分,遠遠多於文化的成分,很多書法家終日沉迷於技法的錘鍊而忽略了文化的修養,久之必野,最多稱得上是一位寫手。

莫言書法鬥方

孔子云: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當今學習書法亦當如此,不僅要重視技法的錘鍊,還要注重文化的修養,如此才能寫出好的書法作品。

你覺得莫言的「墨跡」如何,能不能稱之為書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發表你的看法。

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不二齋,關注更多精彩內容,謝謝。

相關焦點

  • 莫言辦書法展被噴,看他為港珠澳大橋題詞後,網友:有眼不識泰山
    莫言辦書法展被噴,看他為港珠澳大橋題詞後,網友:有眼不識泰山我國的文學獲獎者並不是很多,莫言就是其中的一個,他的作品受到很多朋友的青睞,對莫言了解的人就知道,他其實並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他的作品卻能獲得獎項,而且還是諾貝爾文學獎,這一點非常的神奇
  • 賈平凹辦書畫展,畫實在看不懂,已經到了大師級別?
    雖然獲得諾貝爾是一個至高的榮譽,但文學獎有一定的特殊性,文化不同、生活環境不同,語境不一樣,加上翻譯,有些作品會失去本來的味道,就像中國的詩歌、翻譯成英文,就會少了那份韻味,作家不得獎,未必有太大的遺憾。
  • 朱之文書法被稱「醜書」,一幅字開價20萬,專家稱是擾亂書法市場
    書法是一門修身養性的功課,它注重的是不驕不躁、不慕名利。而擁有一種急功近利性格的人是寫不出優秀的書法。如果自己的書法被稱為」醜書「,還能賣到一幅二十萬的高價,那麼這種能不能稱之為書法呢?成名後的朱之文為了提升自己的氣質,開始學習書法。從朱之文的過去經歷來看,他的文化水平只有小學的程度。我們都知道一門書法如果沒有經過時間的淬鍊,夜以繼日的反覆練習,是沒有辦法獲得大眾的認可的。就算是博士文憑,如果沒有從小就開始練習書法,也不能稱自己寫的字叫做書法。
  • 莫言書法墨跡展被噴,冤嗎?網友:他竟然給港珠澳大橋提過詞呢!
    莫言書法墨跡展被噴,冤嗎?網友:他竟然給港珠澳大橋提過詞呢!莫言的書法墨跡展已經落下帷幕。無論怎麼,也算順利如期舉行。莫言之前懸著的心也總算落地。有人說莫言的這次的書法展就是為了炒冷飯。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後,莫言書法一路上漲,單幅作品高達百萬。幾年之後,現在的莫言的書法竟然5000無人問津。同為文人,賈平凹的書法價格是竹子開花節節高。賈平凹比不了莫言,賈平凹沒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地球之虹——肖雲儒絲路墨跡書法展》在西安美道藝術館開幕
    肖雲儒介紹書法作品背後的故事  新華網西安1月7日電 《地球之虹——肖雲儒絲路墨跡書法展》6日下午在西安美道藝術館開幕。  期間,肖雲儒的書法作品跟隨著他追尋絲路的足跡,從長安起,走過張騫千裡迢迢到訪過的羅馬、玄奘跋山涉水到達的加爾各答、以及至各東歐各國,共三十餘國、百餘城,行程八萬華裡。每至一國,肖雲儒皆奉贈手書中國書法作品予當地政要友朋,並被6家國家博物館收藏,作品或為摘引當地格言民諺和詩作名句,或為中國古典詩句中相關的摘句,亦有肖雲儒現場即興所擬之聯。
  • 書法雜誌中日禪宗墨跡欣賞
    一休宗純《遺偈》然而,在日本,「墨跡」則特指禪林高僧的書法,且僅限於中國宋元時代高僧或同時代入日籍的歸化僧及日本鎌倉、南北朝、室町時代禪僧的書法,甚至不包括現代高僧的書法。墨跡的表現形態與書寫內容種類繁多,應書寫的目的與場所的不同,其文字的表現姿態也千差萬別而難以盡述。平安時代,貴族們在文案上書寫的假名書法,多以橫幅捲軸的形式為主,也便於把玩欣賞。鎌倉時代以降,伴隨著禪院伽藍和書院的不斷營造與擴建,伽藍的壁面和茶室間所懸掛的墨跡就成了必要的飾物。
  • 他是日本現代書法之父,放到中國能到什麼地位?網友:殿堂小丑!
    ——日本現代書法之父井上有一拖把揮筆,墨跡飛濺。對於書法這個嚴肅的藝術形式而言,這無疑是有悖常理的一幕,但在當代書法界,這一幕並不少見。古有草聖「張顛」頭髮蘸墨流傳百世,今有拖把寫字狂魔亂舞,只不過前者成為了草書之聖人,而後者則備受爭議,褒貶不一,人們稱其為「醜書」,他們卻冠冕堂皇地稱之為「現代書法」,但提到現代書法,不得不提日本著名書法家井上有一。
  • 集古齋展禪語楹聯書法精品
    圖:眾嘉賓出席開幕禮並剪綵/大公報記者謝敏嫻攝  【大公報訊】記者謝敏嫻報導:由中國佛教協會文化藝術委員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指導,上海市公共關係協會、上海覺群書畫院、上海中國書法院主辦的「覺群杯」全國禪語楹聯書法大賽精品展
  • 光明日報:老字號牌匾的書法魅力
    沿街一路行走,經營翰墨文玩、字紙書畫的各家各鋪前,最醒目的莫過於門楣上的匾額,它們多出自名家之手,書體各樣,讓人賞心悅目。穿過這條老字號聚集的街道,一定要駐足,抬頭,定睛,凝視,因為這裡是一場真正的「名家書法展」。     書法題匾有學問   牌匾藝術熔書法、裝飾和建築藝術於一爐,呈現出豐富的形式。
  • 張大春書法展將在臺灣高雄啟幕
    張大春書法展將在臺灣高雄啟幕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14日從夢邊文化獲悉,臺灣著名作家張大春的書法展《春天從高雄出發》將於2020年1月31日在臺灣高雄市文化中心開幕。據悉,本次展覽將展出其詩文、經典臨帖、書論筆記等近百件書法作品。這是藝術家首次應邀在高雄市展出作品。本次展覽將邀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臨帖作品參與「經典繼承」的單元展出,共同表達對歷史經典名帖的致敬,並體現了藝術家在現代環境中對經典的理解和再詮釋。觀眾可籍此領略作家們在推廣書法這門古老藝術所作出的貢獻。
  • 高考書法(書法史)——《寶晉齋法帖》
    「寶晉齋」為米芾的齋號,因其收藏了謝安、王羲之、王獻之三位晉代名流的書法真跡而得名。崇寧三年(1104)米芾取書跡入石,惜原石遭兵火而殘毀,後葛祐之據火前善本重新摹刻。曹之格於南宋寶祐二年(1254)至鹹淳五年(1269)依據米芾殘石,及家藏的晉人名帖匯刻而成,以真跡上石者極少,多系模刻其他法帖,以曹士冕《星鳳樓帖》為主。所從出之底本早已失傳。該帖便成為主要依據。其父曹士冕系南宋大收藏家,所著《法帖譜系》。現藏上海圖書館的十卷本《寶晉齋法帖》是當前公認的宋拓全本。
  • 寫在牛皮紙信封上的書法
    頗令人驚呀的是,這些書法作品字幅大小參差,均寫在牛皮紙上,有些隱約可見郵戳,有些隱約可見接縫,有些甚至可以看到收件人。  三十餘幅寫在信封上的書法小品,將展廳裝飾得典雅、質樸。人們在書香與墨跡間欣賞、分享文士之雅趣。一位觀賞者十分驚奇地說:「這樣的書法展,我還是第一次碰到,用廢棄的信封抄書練字,足見書寫者是一個崇尚國學,崇尚節儉,富有雅趣的人。」
  • 陳葉新枝秀芳林——寇北辰、孫伯翔及弟子書法展
    欲觀書法展,先玩味「陳葉新枝」四字,其心襟境界盡在此中矣。由展覽的「陳葉新枝」想到古詩名句,此尤可見中國傳統書法師承薪傳之美德彰顯。新陳相催,前後相讓,催者,督促推進也;讓者,謙遜辭讓也。一催一讓,師與弟子之間嘉德盛情盡從中來焉。我們總喜歡這樣一句哲言,成功者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作為書法大家寇北辰、北碑大師孫伯翔偕五弟子舉辦「陳葉新枝」書法展,意在用陳葉鋪成如茵如氈的蹊徑,讓弟子走進林蔭深處,綻出屬於自己的新枝。
  • 「禪燈默照」月真法師墨跡展在劍橋大學開幕
    「禪燈默照」月真法師墨跡展在劍橋大學開幕來源:溫州網發布時間:2019-09-29 16:01:14字體:大 中 小  麥克法蘭院士(左)王子嵐攝  中新網倫敦9月27日電(王子嵐)中國佛教書法藝術展——「禪燈默照」月真法師墨跡展26日在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開幕。  出席展覽開幕式的部分嘉賓合影。王子嵐攝  該展覽為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建立五個多世紀以來舉辦的首個佛教當代藝術展。  英國皇家水彩協會前主席大衛·帕斯特(右3)與月真法師(左3)握手,恭賀展覽開幕。
  • 張大春書法展將於1月31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開幕
    張大春書法展將在臺灣高雄啟幕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14日從夢邊文化獲悉,臺灣著名作家張大春的書法展《春天從高雄出發》將於2020年1月31日在臺灣高雄市文化中心開幕。據悉,本次展覽將展出其詩文、經典臨帖、書論筆記等近百件書法作品。這是藝術家首次應邀在高雄市展出作品。本次展覽將邀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臨帖作品參與「經典繼承」的單元展出,共同表達對歷史經典名帖的致敬,並體現了藝術家在現代環境中對經典的理解和再詮釋。觀眾可籍此領略作家們在推廣書法這門古老藝術所作出的貢獻。
  • 用歌姬的鞋喝酒,字堪稱當朝第一,卻被稱為「醜書」!
    楊維禎的詩是古樂府詩,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一代詩宗」和「文妖」的名號也因此誕生;他的書法以行草最工,然而他的字往往大小不一,墨濃淡枯溼間雜,不求平整而求奇側險峻,人稱「醜書」。好的書法不外乎技法純熟,格調高雅,氣韻生動,特色鮮明。書法如人。年輕時識人,多重外表,中年以後識人,更重內心。
  • 「聯繫襟懷——鄧偉雄七言聯書法展」在香港開幕
    人民網香港10月11日電(記者陳然)由集古齋有限公司和《美術家》雜誌共同主辦的「聯繫襟懷——鄧偉雄七言聯書法展」近日在香港中環集古齋畫廊隆重開幕。 鄧偉雄現任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副館長(藝術),負責統籌學術館中有關藝術展覽及出版事宜。
  •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因有「晉雖不文」在前,故「搖筆」「動墨」者當指作書、繪畫之「人才」,而「散珠」「橫錦」之喻,乃讚嘆字陣如珠璣散布、畫卷若錦繡鋪陳是也。「姑蘇」乃蘇州之古稱。相傳遠在夏代,名臣胥助大禹治水有功,獲舜王冊封吳地,吳中遂有「姑胥」之謂。吳語中「胥」「蘇」二字近音,久而久之,「姑胥」漸演為「姑蘇」。有文字記載之蘇州史長四千餘年,蘇州建城亦早在公元前五百又十四年。
  • 五四|致敬10大五四人物,欣賞這些大師的書法作品
    梁啓超稱:「我所有著作總和都比不上陳先生幾百字。」傅斯年讚譽陳寅恪的學問「三百年來僅此一人而已」。陳寅恪被視為中國文化託命之人,其著述博大精深,開創了敦煌學等多個領域的治學研究,可謂意義重大,為研究歷史必讀的經典。
  • 橫錦姑蘇·劉洪彪 錢玉清書法聯展
    劉洪彪2018年3月9日於京北逆坂齋劉洪彪,字後夷,號逆坂齋,1954年生於江西萍鄉。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火箭軍政治工作部文藝創作室副主任,火箭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書法創作院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