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辦書法展,不敢稱書法,稱「墨跡」,不二齋:別自卑,比醜書強多了。
莫言又要舉辦書法展了。去年10月份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北京時間博物館舉辦了首個個人書法展《筆墨生活——莫言墨跡展》,展示了其筆記、對聯等近100幅書法作品。
去年莫言的這個展覽,關注度還是非常高的,在展覽之前,消息傳出去以後,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潮水般地批評之聲接踵而至,很多網友喊話莫言,你這字稱不上是書法,還是好好寫你的小說吧,不要在書法圈攪和了,這圈已經夠亂了。
對於網友的批評之聲,莫言很是誠懇,專門在社交媒體發文致歉,在文中他提到:辦這個展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希望在這個鍵盤時代裡,用我自己拙劣的實踐,為大家充當反面教材,喚起大家用毛筆書寫的熱情。
對於自己的書法莫言還是很謙虛的,甚至有一點不自信,稱自己的書法是用毛筆蘸著墨塗鴉留下來的痕跡,不是書法,頂多算是毛筆字,連展覽的名字起的也很很含蓄,並沒有出現「書法」二字,而是稱為「莫言墨跡展」。
雖然去年剛剛被罵,還不到一年時間,據說在青島榮寶齋分店,莫言的第二個書法個展又開幕了,估計莫言已經忘了去年的罵聲,或者說去年雖然有人罵,展覽之後的效果可能還不錯,再來個梅開二度。
對於莫言的書法作品,雖然網友罵聲不斷,其書法水平和專業書法家相比也還有很大的差距,但也不像網上評價的那麼不堪,至少筆墨功夫還是有的,莫言的書法作品,第一眼看上去其實很一般,我們看不到古人的痕跡,也不知道他書出何門何派。
但是他的書法並不野,書寫很是率意,信筆草草而又不失雅致,不二齋覺得這和他的文學修養也有一定的關係,當今很多書法名家未必及此。所以,還請莫言別自卑,相對於某些書法家的「醜書」,你的字才叫書法,比醜書強多了。
從這也反映出當今書法的一個弊端,過度的崇尚技法,而忽略書法的內涵,炫技巧的成分,遠遠多於文化的成分,很多書法家終日沉迷於技法的錘鍊而忽略了文化的修養,久之必野,最多稱得上是一位寫手。
孔子云: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當今學習書法亦當如此,不僅要重視技法的錘鍊,還要注重文化的修養,如此才能寫出好的書法作品。
你覺得莫言的「墨跡」如何,能不能稱之為書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發表你的看法。
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不二齋,關注更多精彩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