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小食堂!日本高齡老人27年堅持老舊小店,成夜歸族心靈歸宿

2021-01-09 不能說的奇趣

最近在日本的社交媒體上流傳著很多人拍攝的一個地點。不過這個地點並非是現在流行的所謂「探店」或者「網紅拍照地」,而是一家很普通,甚至可以用不起眼來形容的小店。

從外表來看,這個店鋪門口殘舊,甚至不走近看都不知道這是一間小店。不要說和其他店鋪競爭,就連能不能吸引客人也成問題。

店裡的裝潢非常落後,東西也擺放得凌亂。簡單的幾張桌子和椅子,牆上貼滿手寫的餐牌還有已經脫色,發黃的寫真,頗有幾十年前的味道。這樣的環境,想必沒有幾個年輕人想呆在這裡。

在象徵著朝氣蓬勃的白天,即使拍門也未必會有人應答。但是只要夜幕降臨,這裡,就會變成燈火通明的地方。

那是因為,這裡的客戶群體主要是在深夜12點,甚至是凌晨3點,4點才會出現。電視劇《深夜食堂》裡發生的情節,每一天都會在這裡上演!而這裡的老闆,已經堅持了這家基本沒有利潤的小店,已經27年。

不但在深夜為夜歸之人提供食物,而且還可以幫忙送洗衣物,甚至提供睡覺場所。因為這個原因,如此特別的這家小店在網絡發達的今天進入了日本很多探秘節目的視線裡,工作人員決定走進去,探究一番。

工作人員在知情人士的資料提供下找到了這家小店,但內裡漆黑一片,顯示還沒有營業!直到深夜1點30分,電燈突然亮了起來,現年79歲的老闆,竹之內雅己先生拿著暖簾走出來掛上才示意開始營業。

工作人員走進內裡看到的景象,就和其他網友分享的照片沒有兩樣,滿滿的懷舊風情迎面而來。

「冰塊冰箱」,「老式煮飯器」,「舊式收銀臺」等這些已經被時代淘汰的東西,依舊可以在這裡看到留存下來的痕跡。就像跨越時空般,一下子從現在,踏進了幾十年前的日本。

(小食堂裡諸多陳舊的東西)

這家小食堂是「菊屋」,是竹之內的父親創立的,在自己18歲的時候從父親手上繼承下這一家店,距離現今,已經61個年頭了。

(50歲階段的竹之內)

在小店現在這個模樣前,竹之內是和妻子一起經營的,當時主要顧客就是周邊的居民,所以營業時間是早上5點到晚上9點。但是當妻子在27年前過世以後,竹之內就漸漸轉為深夜營業了。

在工作人員詢問竹之內各種問題的時候,他沒有一刻是閒下來的。就如以往一樣,竹之內首先打開音樂,這一幕讓坐在播放廳的嘉賓也不禁笑了起來。因為年老的竹之內,仿佛滲透著一點調皮的氣息。

然後擦拭一下桌子椅子,稍微收拾一下有點凌亂的店面。

深夜1點50分,第一位客人上門,是一位剛下班的計程車司機。一進門就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和老闆像相識了多年的老朋友般閒聊,絲毫沒有拘謹的氣氛。

深夜2點後,客人陸續來到這家小食堂裡,他們都隨便找了一個位置坐下來,然後很快就融入到這個大環境中。

特製咖喱飯是每一個客人幾乎都會點的菜餚。之所以那麼受歡迎,是因為除了牛,豬,雞等多種食材細心熬煮外,還因為一盤只需要300日元,便宜得令人驚訝。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竹之內的小食堂主要面對附近的計程車司機,還有那些深夜下班的職工人員。經過一整天的工作,能夠在寒冷的夜裡吃上這樣一碟暖和的咖喱飯,也算是對自己辛勤工作的饋贈吧。

久而久之,這裡成為了司機們,加班員工,夜歸族,各行各業的人聚集在一起喝酒,吃飯,談天說地的地方。

只不過竹之內還是那個「調皮」的老闆,即使小食堂裡坐滿了客人,但他仍然醉心於自己的填字遊戲裡,以至於經常讓客人吐槽。

這不正是這裡該有的氣氛嗎?竹之內與客人之間,早已經不是所謂的營業人員和顧客,而是有什麼也可以說的朋友,摯友,甚至是,家人。

不知不覺到了早上6點半,大部分客人都回家去了,但某個角落裡,第一位來的客人居然還在。他就那麼在小食堂的一角用衣服堆起的枕頭睡著了,看來竹之內已經對這樣的畫面習以為常了。

7點過後,陸續有客人過來,另外一位計程車司機拿來一袋衣物,因為自己壓根就抽不出時間,因此希望竹之內轉交給洗衣店。

一位坐在店裡的客人表示,很多時候自己的衣食住,就靠這「菊屋」了,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小店了。

這個時候,睡著的計程車司機醒來了,他再點了一個咖喱飯當早餐,吃完然後消失在店裡。

中午12點,「菊屋」營業才算是結束。不過這時候的竹之內並沒能夠休息。他要交付客人交待的任務,將衣服送至洗衣店,接著前往市場親自採購食材,然後回到店裡準備,在下午2點到5點再度營業。

不過這個時間段基本沒幾個客人,即使是過往的路人看到這麼一家小店幾乎也不會光顧,能夠懂這裡裝載著的諸多的情感,只有那些深夜來過這裡的人。

竹之內選擇在這個時間段裡營業,其實也只是不讓自己閒著而已。

下午5點結束營業稍微收拾一番後,竹之內總算是可以休息了,但他只休息3個小時,到了深夜1點半的時候,再次掛上暖簾,開始「新的一天」。

還是那些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話語,熟悉的味道。日復一日,不論狂風暴雨還是大雪紛飛,這一家小食堂已經按著這樣的劇本上演了27年,沒有中斷過。

(大雪下的「菊屋」)

當工作人員問及竹之內這間小食堂打算開到什麼時候,竹之內非常輕描淡寫地回以一句:「直到我身體動不了為止吧!」

竹之內這家不起眼的「菊屋」還可以存在多久?沒有人知道。

但或許某一天深夜1點30分沒有亮起燈之時,這裡,會小了點什麼。一直以來將這裡當成第二個家,在「菊屋」裡尋求那片刻寧靜的人,心裡,也會小了點什麼吧。

相關焦點

  • 從《深夜食堂》看日本文化
    日本電影《深夜食堂》播出之後,受到廣大好評,不僅日本連續拍了三季的電視劇版,中國跟韓國也都有翻拍,由此可見,這部電影還是挺受歡迎的。這部電影通過三個菜講了三個愛情故事,還挺有意思的。這部電影如果只看這三個主線,其實電影很無聊,重點是從中能看到耐人尋味的日本文化。首先看日本的夜店文化。老闆的食堂是深夜食堂,營業時間為半夜12點到早上7點。單看夜店的營業時間就很有趣。從全世界來看,沒有小店是這樣經營的,即便是在中國,也只有火車站附近半夜還有餐廳在開門,別的地方根本找不到。
  • 瀋陽深夜食堂小店大集合,美味不打烊,小酒小串
    深夜食堂像神一般的存在,一提到深夜食堂,我滿腦子裡都是那個脖子上掛著毛巾的大叔形象。今天小編為大家找到一些價格便宜並且味道不錯的小店。這個夏天可以嘗試一下深夜的感覺。一口串丹東海鮮燒烤,位於鐵西愛工街小北四路附近,小店最大的特色就是牛肉串,這種牛肉和黃蜆子是絕對暢銷的,去晚了就沒有胸口串啦,丹東黃牛肉秘制而成的一口串是必點之一,小串調料的味道賊畢,烤串調料海鮮全部來自丹東,原汁原味的丹東味道, 人均消費80元。
  • 《深夜食堂》溫暖小店,承載悲歡離合的故事
    在這裡建議各位朋友不要這樣瘋狂,因為日劇的催淚彈效果向來殺很大,而且《深》的劇集類型是屬於心靈雞湯式的個案型。每集主旋律都不同,這類劇是適合看完後細細品味一番的。日本是個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的地方,其先進程度就不用不絕嘮叨了,在東京這樣的大都市裡生活著形形色色各樣職業的人,按日本的風俗,下班就喜歡上小酒館來上一杯。
  • 《深夜食堂》:一部製作精良的日劇
    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部製作精良的日劇深夜食堂。想必小夥伴們最近都被國產深夜食堂刷屏,有看過的小夥伴肯定和小編一樣一臉嫌棄。比較於原版深夜食堂口碑炸裂,今天我們就本著學習的精神來看看原版深夜食堂。我對原版深夜食堂的感覺與翻拍的比較之後。
  • 日劇《深夜食堂》:料理的是人情味(圖)
    第一話 深夜  深夜劇是日劇的一個類型,一般在夜裡十二點之後播出,每集的長度也控制在三十分鐘之內。《深夜食堂》是2010年開播的一檔深夜劇,如今已經播出了兩季共二十集。  這部劇集講述的是一個只在午夜到天明的時段營業的小飯店的故事。夜晚是城市的一個符號。劇集的片頭是東京絢爛的夜色,這夜色被隨性和滄桑感十足的民謠主題曲塑造得空洞、陌生、抽離和漸行漸遠。
  • 《深夜食堂 2》日本——所引起的感嘆
    還是說說這部新出的日本電影《深夜食堂2》吧。這是一部心靈治癒式的電影,日本電影好多給人的都是這一感覺,善於描寫人物生活狀態及心理,細膩而深入人心,能夠把你緊緊帶入進去,好像加入劇中人的生活氛圍中。韓國電視劇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之前的韓劇熱,也是因著劇情的生活化,細緻化貼近人心。
  • 黑暗中放射溫暖光芒 日本深夜食堂充滿懷舊味
    原標題:黑暗中放射溫暖光芒 日本深夜食堂充滿懷舊味 編者的話: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深夜食堂。深夜食堂的食物往往很簡單,卻讓食客流連忘返。因為美好的不只是食物,還有夜幕浸染下的溫柔和情懷。忙碌的都市人在這裡填飽了飢餓的胃,溫暖了疲憊的心。
  • 走進日本疫情下的「深夜食堂」
    原標題:多國「小店經濟」花樣找出路 走進日本疫情下的「深夜食堂」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 豐為緩解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日本東京都決定為受疫情影響的小微餐飲店的轉型提供初期費用補助,一家餐飲店最多可拿到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6萬元)。
  • 日本的深夜劇《深夜食堂》,豆瓣評分 9.2!
    日本的深夜劇《深夜食堂》,豆瓣評分 9.2!《深夜食堂》前幾日看了一集美國的餐飲真人秀,地獄廚師來到經營不善的日本壽司店,日裔老闆移居美國多年,餐廳和跨過婚姻都每況愈下,多年來他幾乎不再有笑容,回傳流水線旁的竹籤沾著上一輪的雞肉殘渣,當他被批評管理無方的時候,美國老婆一旁的冷嘲熱諷得連主持的大廚都看不下去。餐館失敗和家庭危機互為因果,攪成一團讓那個瘦小的日本男人變成了一個徹底的LOSER。
  • 冬日夜上海系列: 深夜食堂,那些街邊小店無可取代
    【回憶】  公交始發站旁,必有深夜食堂  沈嘉祿是滬上資深的美食評論人,在他眼裡,上海曾經的深夜食堂屬於大批產業工人。  彼時,廠裡需要「三班倒」。上夜班的人下班後,常常在工廠或公交站附近尋一處小店,吃上一碗餛飩或麵條。
  • 開播10年了,《深夜食堂》還是這麼溫暖
    這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在這幾年,由《深夜食堂》翻拍版們所帶來的話題似乎從未中斷:不管是引發全民吐槽的2017年中國電視劇版,還是今年夏天上映的令人掉眼鏡的電影版。好在回歸的日本原版仍然保持了屬於自己的「內味兒」,跨越秋冬為觀眾帶來了心的溫暖。這部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安倍夜郎同名原著的日劇,最早在2009年10月於TBS電視臺的深夜檔進行放送。
  • 深夜食堂的小故事
    圖片引自網絡很是欣賞日本版電影《深夜食堂》這句影評:夜太短,人生故事太多。其實,在我所居住的小縣城,也有眾多深夜食堂,與日、韓等國的大同小異,只是我們習慣稱之為大排檔或夜排檔。今想表白的是,我們的深夜食堂同樣有故事。這個故事,便是N年前我的一位社會朋友講的,一樣精彩,仍記我心頭:那時,我還年輕,當屬夜貓子季。
  • 深夜食堂
    長此以往,Scranton便成了女性聚會的天堂。忙完一天的工作或家務,很多阿富汗女性喜歡深夜約上閨蜜來這裡吐槽生活、辦個派對抑或是獨自品嘗一杯咖啡。 從此,每個飢腸轆轆的深夜,附近的流浪漢們都能在那裡獲取溫飽。Mine說,她每天能送出300多包食物。 我們不知你為何而流浪,但願「暖心冰箱」能成為給予你們安慰的「深夜食堂」。
  • 日本現實版「深夜食堂」!菜單永遠只有一樣,卻成為溫暖了半個世紀的幸福味道
    單看營業時間總覺得有些似曾相識,這不就是現實版的「深夜食堂」嗎?與深夜食堂不同的是,阿拉丁的菜單中永遠只有一樣,就是咖啡。 明明便利店和自動售賣機都能輕鬆買得到咖啡,為什麼人們卻情願忍受寒冷,從四面八方奔向這處只在深夜叫賣的露天咖啡呢?
  • | 美食 | 現實版的「深夜食堂」,夜歸人心靈的慰藉聖地
    結束了一天工作的人們尚未完全卸下武裝,略帶倦容地穿梭在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有時並不著急著奔赴兩點一線的另一頭終點,現實版的「深夜食堂」,或許是都市夜歸人心靈的慰藉聖地!叫人如何不心動今夏,位於上海虹口三至喜來登酒店37樓的雅日本餐廳,每天深夜變身為「深夜食堂」,讓遊走都市的夜歸人能享受到屬於自己的寧靜與愜意——毫無疑問,就環境而言,這可能是你所能找到的最不「深夜食堂」的深夜食堂。
  • 《深夜食堂》:善良的四層境界
    沒人愛聽大道理,卻偏愛小故事。好的小故事往往又蘊含著大道理。《深夜食堂》是一部講小故事的電視劇——10集25分鐘的短劇講述了10個小故事,感慨人生百味,盡在這四方食堂間。有意思的是,日本原版在豆瓣獲得了9.2分的高分,在3萬多條短評和500多條劇評中,看者多是有感而發、觸景生情,但國內翻拍版卻被網友吐槽成了「深夜靈堂」,豆瓣評分僅有2.3分,大概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動人的故事沒講好。
  • 讀書,心靈的歸宿
    唯一能夠解釋得通的理由,就是喜歡,單純的喜歡,發自內心的喜歡,因為讀書能使我心安,是我心靈的歸宿。小學時,對於一個農村孩子來說,讀書就是讀課本,讀課外書都不敢想。最快樂的事,莫過於開學第一天,捧起剛領的泛著油墨香味的語文課本,一次讀個夠,猶如飢餓的小貓遇到魚兒,那種迫不及待而又激動的心情,是難於言表的。
  • 黃磊的《深夜食堂》撲街了,而這家開在書店裡的深夜食堂,每天卻...
    黃磊主演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在網絡上口碑撲街,有多爛,我相信關注這個話題的人早就已經聽膩了。比起日版9.2的豆瓣評分,徘徊於2.5分左右的中國版無疑讓人大跌眼鏡,尤其前兩集用力過猛、尬到反胃,原是引進日本暖心IP,沒想到卻成為追劇界的一股泥石流。《深夜食堂》原是日本漫畫家安倍夜郎創作的漫畫,2009年被改編成了日劇及系列電影。
  • 《深夜食堂》曝人物CP海報 夜歸人食憶引共鳴
    電影《深夜食堂》改編自安倍夜郎日本同名漫畫,由梁家輝領銜主演,魏晨、焦俊豔、鄭欣宜、張藝上、金世佳、金燕玲、馮淬帆、張立、梁靖康、杜雨宸、王靖雯主演,鄧超特別出演,楊祐寧、彭于晏、劉濤、張一白、陳建州、郝平、蔣雯麗、吳廷燁友情出演,講述了一位經營深夜小餐館的中年大叔,為每一位到訪食客做一份只屬於他(她)的食物的暖心故事。
  • 日本深夜食堂,客人愛坐老地方!
    就像香港人有夜宵文化,日本人有 深夜食堂情懷。開在深夜的那 些小酒館既是日本人生活習慣的體 現,也是收藏百姓喜怒哀樂的地方。 就像日本電視劇《深夜食堂》老闆介紹 的那樣:結束了一天工作、匆忙往家趕 的人們像是還有什麼沒做完一樣,都 繞個道兒來到深夜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