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的「南朝鮮」,現在改稱「韓國」,這個名字有何來歷?

2020-12-13 歷史雜錄

引言

《三國演義》第一回中就說到:「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話古今中外都適用,近代史上,有東西德國的統一;有前蘇聯的轟然解體;也有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勢不兩立,中國的近鄰,朝鮮和韓國,原本也是位於朝鮮半島上的一個國家,在二戰後一分為二。

眾所周知,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大韓帝國以三八線為界,分成兩部分由蘇聯和美國的軍隊接管。此後,這兩部分也先後在各自背後的政權支持下獨立,大韓帝國和二戰時期的臨時政府都已不復存在,被三八線以北的朝鮮和三八線以南的韓國取而代之。那麼,之後的朝鮮和韓國這兩個名字有什麼來歷呢?

▲大韓帝國舊照

01

早期位於朝鮮半島上,也就是現在韓國和朝鮮的地理位置的國家,既不叫韓國也不叫朝鮮,而是高麗。當時,高麗就是朝鮮半島這一區域的統稱,英文裡「Korea」就是「高麗」這個詞的音譯。現在英語裡韓國和朝鮮兩國的名字分別是South Korea和North Korea,是非常明確的由方位劃分的名字。只有東亞地區的國家和民眾會稱呼它們為韓國或者朝鮮。其實在早些時候,我們是將韓國稱呼為南朝鮮,而韓國人將朝鮮稱為北韓。

朝鮮半島上的國家的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檀君王儉創立古朝鮮國,在現在的平壤的地理位置建立王儉城。公元前195年,西漢年間,燕王盧綰的部將衛滿領軍剿滅了古朝鮮國,重新建立了衛滿朝鮮。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曾派軍遠徵衛滿朝鮮並滅之。當時朝鮮半島的南部還有一個名叫辰國的政權,後來辰國被認為是辰韓、馬韓、弁韓的前身。也就是《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提到的:「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

▲高麗時代的建築

02

4世紀以後,朝鮮半島上的各個大小政治勢力經過多次分裂合併,最終形成「朝鮮三國時代」——高句麗、新羅和百濟。唐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朝鮮的三國時代宣告結束,新羅聯合唐朝大軍滅掉了百濟。唐高宗乾封三年(公元668年),唐高宗再次出兵,於9月攻克平壤,高句麗政權覆滅。最終新羅得以統一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的地區。此後朝鮮又經歷了後三國時期,最終於936年建立起高麗王朝。

公元14世紀,大將李成桂奉高麗王之命攻打中國遼東,李成桂利用此機會發起政變自立為王,統一了朝鮮半島,建立李氏王朝。因為朝鮮是中國的附屬國,李成桂為了表示誠意,自己登基稱帝以後便派遣使臣來到大明,將自己的國家名號交由朱元璋定奪,當時李成桂提供了兩個國號「朝鮮」與「和寧」請朱元璋選擇。

▲朝鮮太祖李成桂劇照

考慮到「朝鮮」這一國號在高麗地區很早就曾經使用過,再加上當時蒙古人的根據地哈拉和林別稱也是「和寧」。所以最後朱元璋將李氏王朝的國號定為「朝鮮」。這一名稱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03

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由於當時滿清朝廷腐朽無能,儘管將士們在前衝鋒陷陣,奮勇殺敵,但甲午戰爭依然以中國慘敗而告終。此消息在當時的國際社會上傳開之後,朝鮮本就有不臣之心,認為此時的清政府已無力壓制自己,而自己的國家再被稱為朝鮮,便是顏面無存,遂改名為大韓帝國。

▲甲午海戰劇照

二戰結束之後,三八線以北由蘇聯支持建立的國家稱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三八線以南由美國支持建立的國家成為大韓民國,簡稱韓國。朝鮮和韓國都堅定地認為對方是冒牌貨,自己才是正統。所以就此產生了一個微妙的稱呼,社會主義陣營內的國家對韓國的稱謂是「南朝鮮」,資本主義陣營內的國家對朝鮮的稱呼是「北韓」。

朝鮮半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漫長的歷史中分而又合,合而又分。朝鮮和韓國的恩怨糾紛可說是由來已久,在近代「南朝北韓」這樣的稱呼持續了挺長時間。直到1992年中韓兩國正式建交之後,「韓國」這個稱呼才開始被中國上下接受。

▲韓國首都首爾

結語

如今位於朝鮮半島上的韓國和朝鮮兩國,不管是在政治體制上還是經濟發展上,已經分化得越來越明顯。兩國關係時而緊張時而和緩,由於政治因素複雜,所以雙方關係也是十分微妙。只是隨著雙方差異的擴大,估計朝鮮半島上是不太可能再出現一個統一的國家了。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

《朝鮮文化》

《後漢書》

相關焦點

  • 解密:為什麼以前的南朝鮮現在叫韓國,是音譯還是意譯?
    為什麼以前的南朝鮮現在叫韓國?題主提出的這個視角很有意思,是音譯還是意譯?其實音譯和意譯這種區分應用於東亞以外的語言更貼切一些,而對於東亞這幾個國家,其實中國翻譯他們的詞彙,更多採用的是「字譯」這種只有在東亞幾國之間才能使用的方式。
  • 韓國英文叫南朝鮮,朝鮮叫北朝鮮,中文為什麼卻叫韓國、朝鮮?
    英語中,韓國的英文名叫做south Korea(南朝鮮),朝鮮的英文名叫做north Korea(北朝鮮)。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為啥中文翻譯過來就是韓國和朝鮮呢?(38線) 朝鮮的來歷,意思是「朝日之鮮」,是中原王朝對東部國家的稱呼。
  • 韓國和南朝鮮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現在人們不稱呼韓國為南朝鮮了
    現在東北亞的朝鮮有兩個國家,一個就是韓國,一個就是朝鮮,雖然在漢語中,名字是韓國和朝鮮的區分,但是在西方國家的語言中,這兩個國家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今天我們說說韓國和南朝鮮有什麼樣的不同。因為現在朝鮮半島上是兩個國家,所以沿用至今的高麗,在西方一些書中把他們分成了南高麗和北高麗,英語中的南北韓,South/North Korea其實就是南北高麗的一種直譯,所以在西方的的翻譯中,根本沒有漢字中所說的「朝鮮」、「韓國」這樣的符號區別,也就是說西方語言圈內,南韓和北韓這樣的區分是不存在的。
  • 我們將韓國稱為南朝鮮,南朝鮮和韓國有啥區別?
    原標題:我們將韓國稱為南朝鮮,南朝鮮和韓國有啥區別? 在現在世界上,每個國家基本上只有一個名字,如美國、法國、英國等等。但是呢,有一個國家國名卻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那就是朝鮮半島,有高麗、朝鮮、韓國、南朝鮮、北韓等等。每個國家對其的稱呼都不一樣。
  • 韓國全稱「大韓民國」大在何處?為什麼起這個名字?
    在亞洲歷史上,直到現在,還有一個國家的名字裡有「大」這個詞。是誰呀?是我們的鄰居韓國——,也叫「大韓民國」。韓國有多大面積為10萬平方公裡的韓國,與世界第十大國家(蘇丹,250.6平方公裡)相比也相形見絀。即使朝鮮半島沒有被分成兩部分,圓形區域也只有221,000平方公裡。那為什麼韓國稱自己為「大韓民國」?
  • 韓國國土面積有多大,「大韓民國」這個名稱是從何而來?
    目前韓國的國土面積大約有10萬多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的江蘇省那麼大。 韓國為什麼全稱為「大韓民國」? 然而韓國面積雖小,名頭卻大,國名全稱為「大韓民國」,目前世界上名字這麼霸氣的只有兩個一個澳大利亞,另一個就是大韓民國。
  • 越南、朝鮮與韓國姓氏和中國有關係嗎?而日本為什麼不用中國姓氏
    姓氏可以說在為全世界各國都有使用,但是中國姓氏不僅在中國廣泛使用,在我國的近越南,韓國以及朝鮮等國家的姓氏源於中國。日本為什麼不用中國姓氏呢?此外,越南的雅樂實際上是中國的古樂,戲劇的音樂、服裝、臉譜、道具如同中國戲曲,舊式衣冠如同中國,和中國人一樣用筷子,民間歲時節令有元旦、端午、七月半、中秋等。二、朝鮮與韓國韓國人姓金、李、樸的居多,而中國也有這些姓,那麼韓國的姓氏和中國有關係嗎?
  • 韓國太極旗到底有何來歷,為何與中國的太極圖很像?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國家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深重,以至於他們的國旗也延續了中國文化,一個是不丹國的龍旗,一個則是韓國的太極旗。從1883年朝鮮王朝後期開始,韓國就開始使用太極旗,大韓民國在建國後就一直使用到現在。
  • 韓國改稱漢城為首爾,是為「去漢化」?專家:中國也做過相似的事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因為習慣了就難以改變,例如做事方法、飲食偏好等等,這也就是為什麼有「老古板」之稱,就是因為人幾十年的習慣很難改變。一個人幾十年的習慣很難改變,一群人約定俗成的事情就更難改變。在東亞文化圈中,無論是日本、朝鮮還是韓國,都深受漢文化影響。
  • 韓國此前被稱為「南朝鮮」,為何後來又改口稱其為「韓國」?
    在東亞地區,如今有一個世界級的火藥桶衝突地區——朝鮮半島,其上的朝鮮韓國天天劍拔弩張,動不動可能就要開打了。其實從前的朝鮮半島之上一直都是相親相愛的,可是後來出於世界兩大霸主——美國與蘇聯,在世界上爭霸的需要,朝鮮這個小國無力抵抗,兩個大哥在朝鮮半島的中部劃了一條分界線——三八線將這個地區一分為二,可憐的朝鮮人民被迫成為了大國爭霸的犧牲品。三八線以北建立的國家仍以朝鮮為名,而以南地區則成立了大韓民國。可是這就讓人捉摸不透了,既然韓國的發源是朝鮮,它之前的名字也叫南朝鮮,為啥如今改頭換面,變成了韓國呢?
  • 漢城這麼好聽,為啥韓國的漢城現在叫首爾了?
    2005年之前,中國稱韓國的首都為漢城,2005年1月19日,韓國時任漢城市市長的李明博舉行專門的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首爾以前叫漢陽,是漢江邊上的重要城市。
  • 為什麼韓國敢在名字中「大」這個字?反而中國與美國都沒有
    在幾千年後,居然有一件與"夜郎自大"異曲同工的趣事,國土面積面積還沒有我國浙江省面積大的韓國,卻敢叫大韓民國。要知道,近百倍於韓國國土面積的中國名字裡都沒有一個"大"字,那麼韓國到底為什麼敢自稱大韓呢?
  • 「朝鮮」國名是朱元璋賜的,其實「韓國」這個名字,也來自我國
    早在戰國時期,朝鮮半島的南部,也就是現在的韓國,就已經有了這個稱呼了,不過當時這個稱呼,是因為當地有三個土著部落,這三個部落的名稱,分別叫做「馬韓」、「辰韓」和「弁韓」,又稱三韓,當時有些小名氣,所以我們國家的魏國,就稱呼這個地方為韓國,也被記載在了魏國的史書中。
  • 已經廢棄漢字的韓國,為什麼身份證上還有中文名字?
    在朝鮮獨立後,朝鮮政府就正式的在朝鮮廢除了漢字的日常使用,使用朝鮮文,執行去「漢字」化政策,後面韓朝分家後韓國也繼續執行這一政策如:把漢城改為了首爾(但中國一直沿用到2005年才在韓國的抗議下改的名稱)。但是經過了70多年的去漢字化運動,韓國還是有很多人有自己的漢字名。
  • 韓國:應該改名為東朝鮮海
    實際上,今天的日本海最早的名字就是「渤海」。唐朝時期,開始出現這片海域的記載,也就是渤海。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在吉林省一帶建立了「震國」。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762年又冊封為渤海國。渤海國的名字來源主要是因為該國瀕臨渤海。渤海國遼金時期,由於該海域位於遼金兩國的東部,因此被命名為了東海。元朝和明朝,又改稱為了鯨海。
  • 韓國為什麼喜歡和中國爭端午來歷,原來是……
    但中國與韓國相近卻不相鄰,居然也有諸多的紛爭,比如:國家層面爭如中韓海域之爭,民間組織也爭如電影裡的歷史之爭,中韓文化之爭如醫術之爭,節日之爭,風水之爭以及人文始祖之爭。為什麼韓國就那麼喜歡與中國爭各種東西呢?
  • 韓國有一個江原道,你知道這個地方嗎?
    韓國有一個江原道,你知道這個地方嗎?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邊的獨好風景吧!江原道江原道()位於朝鮮半島中東部,橫跨南北朝鮮的分界線。江原道亦是歷史上朝鮮八道之一,疆界一直都沒有改動過。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北分治,江原道一直都被兩國各佔一半,未有因韓戰而變更。為分別南北雙方各自的領土,北朝鮮曾經單方面把北半部改稱「江原北道」,而韓國方面的一半稱為「江原南道」,但這種命名由於未有得到普遍認同而擱置。
  • 韓國南原,是一個給人浪漫感的城市
    可見那時候南原的地位已很重要,這大概是因為其扼德裕山與智異山之間東西孔道之咽喉的緣故(現在的「88奧林匹克」高速公路還從這條孔道穿過並經過南原)後來「中原」改稱忠州,「北原」改稱原州,「西原」改稱清州(「東原」之稱本無,相當的小京為金海),只有南原的名稱照舊,直沿用至今。南原北依蛟龍山,南傍蓼川,是個風景秀麗的小城。
  • 朝鮮半島有兩個國家,分別是朝鮮和韓國,他們的國名從何而來?
    我們都知道,我們隔壁的朝鮮半島有兩個國家,分別是朝鮮和韓國,那麼他們的國名是從何而來的?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明確一個時間序列,那就是:「朝鮮」這個國名早於「韓國」這個國名。既然「朝鮮」這個國名更早,那我們就從朝鮮說起。
  • 中國臺灣為什麼取名叫「臺灣」,以前都叫什麼呢?
    但是為什麼中國臺灣叫「臺灣」,以前都叫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臺灣自古就是屬於中國的領土,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臺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現在,還是很多臺灣人不願意回歸中國,根本性的原因在於地方(民族)分離主義問題。不管,是和平統一,還是動武,我們還是需要知道臺灣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