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帶著幾個人就敢闖蕩江湖了?揭秘康熙微服私訪到底是真是假

2020-12-26 楓葉觀歷史

小時候的一部《康熙微服私房記》看得津津有味,長大了以後,我還時常返回去看這部老片。90年代左右的片經典的片流傳下來很多,這部電視劇我之所以這麼喜歡看,除了劇情非常有意思,康熙在民間的一個個小故事,除了遊山玩水之外,還要體察民情,懲治貪官,還要把妹追美女,哈哈,加上三德子,法印,小桃紅,宜妃,這一群人一路上可謂是非常有趣了。

特別是看到皇上每次懲罰貪官和惡霸,然後在關鍵時刻亮出自己皇上的身份,所有人紛紛跪下直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貪官和惡霸那一臉懵逼的表情,那種不敢相信的表情,真是讓人直呼太過癮啦!

歷朝歷代的貪官汙吏是需要打壓的,但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每天在深宮之中,確實也是有很多事情看不到的,如果是奸臣當道,皇上再沒點主見的,沒點自己的判斷力的,那就只能被牽著鼻子走了,百姓也會跟著遭罪,那麼國家也不會太長久的。在古代的皇帝中,要數康熙和乾隆微服出訪演的電視劇是最多的了,他們都有六次下江南的說法,但是每次去江南,皇帝們真的是隱姓埋名微服私訪去的嗎?

其實,皇帝私房也可以叫做巡察巡視,皇帝出門,牽扯和考慮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自然也是做不到真正的微服出訪的。根據史書記載,康熙皇帝是歷史上皇上私訪去的地方最多的皇帝之一,中國的土地從東邊、西邊、北邊、南邊都留下了康熙的足跡。

每次出行就是儘量的低調,很注重控制出行的場面問題,儘量不要騷擾到各方各地的百姓,但是絕對做不到電視劇上面幾個僕人太監妃子就能出去的。那是絕對要為皇帝的安全各個方面考慮周到,所以跟隨皇帝身邊的人自然是不會少的,很多人都會跟著,有的是會潛伏著保護著。

相對於康熙的節儉和低調,乾隆每次下南方出巡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聲勢浩大,每次出行人數都在一萬以上,每到哪個地方,都是百姓官員圍觀接駕,鋪張浪費自然是不用說,還有就是乾隆自己的小心思,沒到一個地方就會泡美女,或者是沉醉在玩樂中。

嚴格的來說皇帝的出行都不算是真正的微服私訪,古代皇帝是不能隨便就出宮的,如果有什麼事情必須要出宮,必須要找好監國的人,才能出宮去。就算是這樣,但是很多大事情是必須要皇帝菜能下決定的。所以對於皇帝們微服出巡這件事,我們就當成皇帝的一個故事來聽來看,大家不用太當真了。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康熙微服私訪到揚州,解出一道數學題,現在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康熙皇帝對自己頗為滿意的事,是1695年微服私訪到揚州時,解開了一道數學難題,哈哈哈哈…你們看看能不能解答出來。那是一個春天,揚州集市熱鬧的一批,康熙在街上看見當地衙役跟幾個賣牛馬的人發生了爭執。圍觀群眾有的看熱鬧,有的也在算,到底誰對誰錯。此時,圍觀群眾中走出一位40多歲的書生,他就是微服南巡的大清朝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康熙不卑不亢地對面前的官差說:買賣公平,天經地義,1匹馬1頭牛都有個價,你想買馬牽牛,該多歲銀子就付多少銀子,怎麼可以仗勢欺壓百姓呢?
  • 明「朱三太子」七十多歲被康熙凌遲處死,這位太子到底是真是假?
    這位朱三太子到底是真是假,已成永遠懸案。但是這已不重要了,關鍵是康熙帝已被層出不窮的「朱三太子」們搞得疲憊不堪了,他決定要來個最終的了結。然而,康熙的最終決斷,也不能終止「朱三太子」的慣性,甚至到了雍正年間,在江南又有人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活動.........
  • 懷舊向,再看《康熙微服私訪記》的各色人等
    作為曾經風靡大江南北的劇,四部《康熙微服私訪記》可謂是老少鹹宜,該劇用《犁頭記》、《紫砂記》、《饅頭記》、《霞帔記》、《錦袍記》、《食盒記》、《茶葉記》等12個故事,以單元劇形式,將康熙微服私訪民間,為民做主的故事,講的曲折又解氣,十分精彩。如果用今天的視角去看《康熙微服私訪記》的故事:其本質實際是「爽文」類型。
  • 商丘白雲禪寺鎮寺之寶康熙御碑
    當時,康熙卻不知父親在哪裡當了和尚,曾多次派人尋找。自己也曾多次微服私訪過多處寺院,但仍不見父親的蹤影,這成了康熙心中一個解不開的謎團。順治皇帝從皇宮逃出後,先是在五臺山當和尚,後因崇拜-佛定大和尚,不顧一切,從五臺山直奔白雲禪寺。佛定大和尚想盡一切辦法渡化他,保護他的安全。
  • 康熙為何將自己的陵寢建在水下,背後的原因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然而,天下總有皇帝不走尋常路,在清朝就有一位皇帝,將自己的陵寢建在一個「大水坑」當中,那到底是哪位皇帝,會做出這種無法讓人理解的一種決定呢?這背後的真相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今天歷史菌就來帶大家好好來說一說!這位「不走尋常路」的皇帝就是康熙皇帝!
  • 康熙的哥哥福全,為何能受到康熙的重視
    這件事很可能康熙是知道的,所以在康熙的心中,哥哥福全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後來沒多久順治就去世了,年僅8歲的康熙即皇帝位,而9歲的福全什麼也沒有得到。這也不能怪康熙,當時的大權掌握在鰲拜的手裡,康熙皇帝自己也不能隨心所欲。
  • 《康熙王朝》中,康熙是索額圖的女婿,這在歷史上是真實的嗎?
    陳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雖已上映了十五年之久,但著實經典,似乎比二月河的原著還要傳播得久遠。《康熙王朝》第42集劇情,陳道明版康熙說完那段著名的加料版正大光明掛牌戲後,就帶著淪為階下囚的明珠,二次御駕西徵噶爾丹。留守北京城的索額圖,更是忙不贏了,一邊派小太監偷窺康熙的密折,一邊鼓搗太子胤初該如何如何。
  • 方丈敬齋大和字一少林寺,是康熙御筆的少林寺
    當皇帝和陪同人員來到少林寺山門的時候,敬齋大和尚帶著全寺僧眾在這裡恭候多時了康熙看著這翻新的古寺,雄偉壯觀,不禁讚嘆:「不愧是古剎啊!太漂亮了。」突然,他注意到山門上高掛著一塊空白的匾額,心中不免感到有些遺憾,便問和尚:「山門新建為何懸一塊空?敬齋大和尚心裡一樂,但是表面上卻很無奈地說:「為迎萬歲駕到,全僧將原有自題的一塊願扯了下來,現正有寺內一老一小倆和尚書寫,請萬歲指示。」
  • 康熙高瞻遠矚,為何不給最寵愛的宜妃指條活路?
    到了康熙的時候,太平天子最喜愛的就是宜妃。根據史記記載,康熙皇帝當了六十一年,被記入冊子的就有六十七位,最小的嬪妃年齡才十三歲,最大的也才十六歲。那麼哪位嬪妃是康熙帝最喜歡的呢?在康熙十六年的時候,郭布羅氏進宮選秀,當時被冊封為宜嬪,但是在眾多的嬪妃中,宜嬪很受皇帝的喜愛,這是為什麼呢?
  • 康熙王朝:明珠入獄後賣力工作,被康熙裝進囚車,他說:我獲救了
    在《康熙王朝》中,有兩個位高權重的大臣,一個叫明珠,是康熙的大舅哥,一個是索額圖,是康熙的嶽父。明珠和索額圖都是極頂聰明的人,他們同為上書房大臣,康熙有什麼重大的事情都要找兩個人商議。但是兩個人的關係卻很緊張。
  • 陳道明的康熙真的不如焦晃的康熙?
    《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都是非常經典的電視劇,豆瓣評分不低,可以稱得上叫好又叫座。劇中的康熙扮演者演得非常精彩,但也時時被人拿出來點評。有人認為焦晃的康熙好,有人比較喜歡陳道明演的康熙,兩者到底誰演得更像康熙了?
  • 讓康熙老淚縱橫的大臣:助力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力保施琅收復寶島
    康熙第一次辦的千叟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感到日漸衰老,昔日陪伴他的群臣一個個均已故去,年輕的臣子們在自己面前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哪裡才能找到知心的老臣。所以,當康熙聽說李光地還沒有前來時,堅持等下去,必須等到李光地,才能開席。 這個李光地到底是什麼來頭,康熙非要等他?說來,李光地的確是康熙的老臣,康熙九年時高中庶吉士,步入官場,到千叟宴時,已經給康熙當了四十年的臣子。 李光地祖籍福建,相傳還是李唐的後裔。中庶吉士後,僅三年便升到會試同考官,開始主持科舉。
  • 康熙得重病後,法國人:我有特效藥,康熙:將太醫拉出去斬首!
    康熙曾在他壯年的時候得了瘧疾,曾因為自己的高燒連日不退以及嘔吐終日,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之下,皇宮裡面的太醫對此都是沒有辦法,康熙深知自己病情很是嚴重將大臣以及皇子們都叫來床邊準備進行後事。而此時就有人向康熙帶了了一位來自西方的醫生叫做盧依道,康熙歲之前也是聽聞過此人在宮中時只好了很多宮女的婦科病以及一些大臣的病情,於是在他的同意下便召進宮,盧依道把脈後稱:皇帝雖說是脈象有點亂,但是不會危及生命。
  • 娛樂到底 臺灣經典節目《康熙來了》的生存之道
    在臺灣,或許沒有哪個綜藝節目會比《康熙來了》更有號召力。這個以談話為主要內容的電視節目,在今年一月已「年滿」十歲。憑藉獨特創意和鮮明風格,《康熙來了》也成為大陸民眾認識臺灣娛樂文化的窗口。而把兩個主持人名字中的第二個字取出來,就有了《康熙來了》這檔節目。《康熙來了》把日常生活通過娛樂萬花筒呈現在每一個人面前。「它就像你客廳裡的寵物,你不會期待它突然跳火圈、或者長出翅膀飛到天上去,只是有它在你腳邊,逗逗你開心,你就會覺得安心一點。」蔡康永如是說。從第一期邀請李敖擔任嘉賓開始,《康熙來了》就建立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 康熙為何對兒子們的教育,如此失敗,原因是康熙經常杖打老師
    縱觀整個清朝,康熙在清朝所有皇帝中,稱得上是一位明君。康熙的兒子跟他卻不太一樣,他的兒子們各個文武雙全,但每個人都心狠手辣。包括後來在九子奪嫡中,康熙的兒子們使盡了所有的手段,完全不顧手足之情。康熙的長子胤禔,軍事才能卓著,但胤禔沒有被立為太子,所以胤禔從小的目標,就是要把二弟太子給除掉。太子胤礽是老二,從小被立為太子,被康熙給予厚望,但是胤礽卻想謀害康熙,早日當上皇帝。三子胤祉更是經常利用太子和大哥的矛盾,左右逢源,短時間內獲得了康熙的好感。
  • 康熙王朝:康熙圈禁大阿哥,因為他辦錯了三件事,康熙看透他的心
    在《康熙王朝》中,大阿哥胤禔有功勳卓著,曾經兩次跟隨康熙討伐葛爾丹,最後卻被康熙圈禁。原因是他辦錯了三件事,讓康熙看透他的險惡用心。大阿哥到底做了什麼讓康熙如此惱怒呢?俘虜是一件非常恥辱的事情,大阿哥為了掩蓋自己的恥辱,欺騙了康熙。從這件事康熙看出是大阿哥非常不誠實。後來在明珠被罷官以後,大阿哥對明珠落井下石,說是明珠讓他欺騙康熙。從這件事康熙又能看出大阿哥胤禔卑鄙的心理。
  • 康熙王朝:康熙對的起天下人,唯獨對不起身邊的容妃母女
    容妃在電視劇中,容妃是康熙最寵愛的妃子,她的性格溫婉善良,跟北方女子的豪爽完全不一樣。也正是因為如此,康熙很寵愛她,在當時位列四妃之一,受盡寵愛。那時候康熙的心裡還是很在乎容妃的,之所以這麼做,也只不過是想要容妃低頭,只要她承認自己錯了,康熙還是很願意迎回他的容妃娘娘。只不過,容妃的性子非常的倔,別看她外表看起來柔柔弱弱,但是性子卻很清高,也執拗的很,於是就跟康熙這樣槓著,這一槓,最後還把自己的命給搭上了。
  • 《康熙王朝》康熙為什麼非貶容妃不可?原來姚啟聖早就影射過容妃
    小編最喜歡的古裝劇,除了《甄嬛傳》就是《康熙王朝》了,陳道明用他精湛的演技,把千古一帝康熙給演活了,有了他的珠玉在前,別人演康熙看起來都不像了。香港演員真是會保養啊!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周培公的暗示之下確立了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所生的兒子胤礽為太子,那麼聰明果斷的康熙為什麼會在這種國本問題上聽從一個漢臣周培公的提議呢?康熙立胤礽為太子時所處的大背景局勢其實按電視劇中的情節來看,周培公當時只是剛剛來到康熙身邊,還並沒有得到重用,但康熙卻偏偏在這時刻對這個剛到身邊的漢臣周培公言聽計從,這不是康熙沒有主見,這是因為周培公當時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十分到位,所以康熙很果斷的當即冊立了胤礽為太子。周培公是如何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呢?其實周培公只是根據當時康熙所處環境而陳述。
  • 雍正王朝:康熙明知「調兵手諭」有假,為何還要處置十三阿哥胤祥
    但令人疑惑的是,等到康熙皇帝明確了「調兵手諭」有假以後,不但沒有對此追查,反而繼續將叛軍逼宮的罪責全部推倒了太子胤礽和一直跟在其身邊的皇十三子胤祥身上。甚至,康熙皇帝還下令將胤祥「抓起來」,直接上演了一出「竇娥冤」。英明一世的康熙皇帝,難道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