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話三伏,三伏天養生多吃這八種食物,還有做艾灸哦!

2020-12-12 騰訊網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小暑期間正逢「三伏」的「頭伏」,2020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6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具體到今年的三伏來說,7月16日至7月25日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為中伏,8月15日至8月24日為末伏。

夏天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出現沒有胃口的情況,特別是在三伏天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常常出現不想吃飯的情況,如果你真是發現自己的反應很嚴重的話,最好記得三伏天養生應該多吃以下的幾種食物,讓你夏天可以過的更加健康。

1、黃瓜

夏天的時候吃東西應該以消暑養生為主,因為夏天的時候人們會出大量的汗,容易出現氣虛、出汗的情況,適當攝入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黃瓜就是涼性蔬菜中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鉀低鈉的特點,適合夏天人們大量出汗後補充水分及流失的無機鹽。

2、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溼,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溼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3、木耳

黑木耳是一種非常好的素食,被稱為是素食中的肉食,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稱,夏天多吃點黑木耳,一方面有利於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涼血、增加食慾之效。

4、鴨肉

鴨肉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像是大街上買的鴨頭或是鴨脖都是非常辛辣的食物,最好不要經常吃,最好是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為好,注意四季養生的人們,鴨肉特別適合夏季食用,俗話說得好:「防苦夏多吃鴨。」鴨肉富含人體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治疾病。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欲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5、薏米

如果身體裡積累了溼毒的話,最好可以及時清除,如果做不到就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疾病,薏米是清除體內溼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溼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6、綠豆

綠豆水是三伏天養生防中暑的重要食物,綠豆亦食亦藥,可用以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熱煩渴、水腫等。不過應注意,綠豆屬於涼性藥食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會出現腹痛腹瀉,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否則會致虛火旺盛而出現口角糜爛、牙齦腫痛等症狀。

7、酸梅湯

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老北京人很喜歡喝的就是酸梅湯了,它可以有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8、西瓜

西瓜是性味寒的食物,在夏天可以幫助人們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熱。中醫提醒有些身體虛寒的人應該少吃西瓜的。

三伏天還是可以艾灸哦

來看看今年艾灸的最佳時間吧

伏前灸:2020年7月06日

初伏灸:2020年7月16日

中伏灸:2020年7月26日

末伏灸:2020年8月14日

伏後灸:2020年8月24日

2020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體如下:

初伏:公曆2020年7月16日(農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農曆六月初五),共10天

中伏:公曆2020年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農曆六月廿五),共20天

末伏:公曆2020年8月15日(農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農曆七月初六),共10天

艾灸注意事項:

1、艾灸注意事項之要專心致志和耐心堅持

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艾灸注意事項之要循序漸進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3、艾灸注意事項之防火

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艾灸注意事項之要注意穴位的準確性

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5、艾灸注意事項之要防止感染

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艾灸注意事項之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7、艾灸注意事項之防止暈灸暈灸

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裡,溫和灸10分鐘左右。

— 以上 —

文章來源:百度網

圖片來源:網絡

內容編輯:粉蝶關愛

相關焦點

  • 三伏養生正當時|三伏天吃4物,清心火防暑熱,但不要犯這10個禁忌
    炎炎夏日來襲,今天就是入伏了,2020年的三伏天足足有40天!俗話說「夏養三伏,冬補三九 」,三伏天養生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防暑降溫的同時,有什麼禁忌不能犯?吃些什麼更好?三伏天,這10個禁忌不要犯!1.忌快速降溫:三伏天,出門買個菜,甚至下樓拿個快遞外賣,就一身汗。雖然天氣很熱,但也不能貪求快去降溫,對著電扇空調直吹,這樣是很容易感冒的。
  • "熱在三伏"養生也在三伏:多酸多甘消暑去火[圖]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悶溼的季節,身體容易感到不適,不過「熱在三伏,養生也在三伏」,如果能藉此季節排毒,可謂是最佳時機。除了適度流汗,藉助刮痧、拔罐等傳統方法來排解三伏暑溼之毒,在飲食調養上,還可注意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則,以舒適度夏。另外,不宜過分強調「夏練三伏」,酷暑鍛鍊還應講究適可而止、恰到好處。
  • 三伏天正好是養生的時候,這幾種肉要多吃,強身健體,長壯不長胖
    雖然三伏天的日子是比較恍惚的時候,但是在我國中醫的意識裡認為這是一個很時候養生的時節,因為這個時候的陽氣是最為旺盛的時候,這時候合理養生可以讓下半年過得輕輕鬆鬆。可能你會有疑問,養生?那我應該怎麼養?其實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從我們的飲食做起,病從口入,將我們的飲食管理好了,身體自然是越來越好的,今天小編就來向大家介紹幾樣適合在三伏天裡吃的肉類。
  • 三伏天吃什麼最好?這4種食物必吃!不但清涼解暑,多吃還能躺瘦
    三伏天對於天氣的影響,果真不是吹的,我想,我也有必要在「吃」這一方面下點功夫了。過了7月16號就剛好是進入了2020年的三伏天了,而麟大大這2天下來也算是「深有體會」,就隨便出一下門丟丟垃圾,或者簡單下廚做一頓飯菜,那身體感受!
  • 三伏天養生:避免冷風直吹 自主活動,多出出汗
    從7月12日開始,今年就將進入難熬的三伏天了,一共要經歷40天。入伏後,高溫、高熱、高溼的「桑拿天」將頻繁出現,熱浪襲人,酷暑難耐,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那麼,三伏天養生,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 三伏天要多給家人吃這3種食物,清熱解暑,安穩過夏
    所謂三伏天,就是夏季最熱的一段時間,雖然氣溫很高,但是還是不宜過分貪涼哦。天氣太熱,人們很容易就汗流浹背,如果過分的貪涼,很容易導致疲倦沒有精神。很多人夏天沒有什麼胃口,所以就會吃些腥辣刺激性的食物來刺激自己,殊不知這樣是不好的。儘管燥熱難耐,還是應該吃得清淡一點。
  • 三伏天吃什麼好養生食物有哪些 飲食上需要多加注意
    三伏天吃什麼好養生食物有哪些 飲食上需要多加注意時間:2019-07-12 15:58   來源:萬家熱線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伏天吃什麼好養生食物有哪些飲食上需要多加注意 7月12日是2019年入伏第一天,今年依舊是40天加長版三伏天!
  • 今日入伏:描寫三伏天古詩詞 三伏天說說朋友圈句子
    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7日  出伏的時間是8月28日  「三伏天」長達40天  三伏天裡  炎炎夏日中每個角落  都有咄咄逼人的熱浪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宋)王令《暑旱苦熱》節選  清風想來拯救炎熱  卻只能是螳臂當車  熱浪仿佛是要點燃萬物一般  三伏的毒熱,可見一斑  三伏天的趣  是在找到了別人發現不了的  「納涼勝地」後  突然對苦熱有了別樣的領悟  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
  • 【海興義信】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食品一部美味食材鮮美來襲
    2018年三伏天時刻表: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為頭伏    10天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為二伏     20天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為三伏
  • 三伏天推薦4款養生食譜 簡單易做又養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除了要做好防暑工作之外要注意飲食上的調理,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多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推薦4款食譜養生效果更佳。多吃一些苦味食物,不僅僅能夠清熱解暑,同時消除了身體疲勞感,推薦選擇苦菜或者苦瓜來刺激食慾以及健脾開胃。  三伏天養生注意事項  一 飲食要清淡少生冷  夏天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蕎麥都能解熱祛暑、健脾開胃。不過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 夏季天氣熱,多吃這2種食物,清熱解暑,輕鬆度過三伏天
    一個同事因為天氣熱,夏季一天要吃5根冰棍,還是一個女孩子,而且每天都要吹空調和風扇,兩年以後,經常不舒服,溼氣大,渾身不舒服,看了醫生說:三伏天陽氣活躍,這時候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正是氣虛、體虛的人養生的好時間。女人的身體應該在三伏天順勢進補。
  •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2019時間表 幾月幾號結束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2019時間表 幾月幾號結束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總稱為「三伏」。  2019年三伏天時間查詢:入伏時間是2019年7月12日,出伏時間是2019年8月20日,共40天。
  • 三伏天吃麵條,只服這種做法,不炒也不煮,全家都愛吃
    所以個人觀點:愛吃餃子的就包餃子,愛吃麵條的那麼就擀麵吧,而我們家是福建人,更喜歡吃麵條,而且獨愛吃鹼面,今天分享的這種做法你不服都不行,真的特別的好吃,不炒不拌也不煮,但是全家人都愛吃,一次一鍋都不帶剩下的。在這炎熱的夏天中,我們要特別注意的就是飲食,所謂病從口入,很多日常的疾病都是從飲食不注意而引發的,按照我國古代的「幹支紀日法」確定的。
  • 三伏天貼易灸灸高效調理富貴包
    (原標題:三伏天貼易灸灸高效調理富貴包)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頸後部有一個
  • 三伏天吃什麼好養生食物有哪些 2019初伏降火氣蔬菜盤點
    7月12日是2019年入伏第一天,今年依舊是40天加長版三伏天!三伏天天氣炎熱,飲食上就需要多加注意,三伏天我們除了要吃習俗食物以外,還要吃一些三伏天養生食物,那麼2019年三伏天吃什麼好呢?2019年入伏吃什麼養生?
  • 【釜山美食】三伏天要吃的那些釜山滋補美味
    在夏日要多吃「暖食」的方面,韓國人做得非常到位,三伏天吃參雞湯進補是韓國家喻戶曉的滋補習慣。他們相信「以熱治熱」,越熱的天越要吃溫熱的食物,才利於解暑。三伏天裡,店裡到處都是來品嘗參雞湯美味的食客,看看就口水直流啊~
  • 2019三伏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幾月幾號 今年三伏天時間表
    2019三伏天哪一伏最熱中伏是最熱的。2019年中伏有20天,是從7月22日到8月10日。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夏日容易受到風寒溼氣入侵,睡覺時不宜扇類對著頭部、腳部送風,不宜夜晚長時間露宿。在空調房裡,不宜室內外溫差過大。夏天出汗比較多,衣服要勤洗,常穿溼衣容易使人生病。
  • 小暑會養生,百病不纏身!
    此時人們感覺不到一絲涼風,迎面撲過來的是一層又一層的熱浪,讓人難以忍受,此時,由於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小暑時節的多雨、消化道疾病多發,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要注意衛生、節制,不可貪食、過量,特別是冷飲;而且飲食要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民間在這個時節素有吃三寶——黃鱔、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 小暑來了,三伏天跟著也來了
    三候鷹始鷙當此時節,老鷹因為地面氣溫太高,多在清涼的高空活動。小暑諺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開始熱,減衣身上輕,抓緊種蔬菜,備足過嚴冬。小暑熱,果定結;小暑不熱,五穀不結。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真實含義!2020三伏時間表
    三伏天馬上到了,三伏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在我國北方有這樣的諺語,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據史料記載, 這一習俗從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其實這樣吃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