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花磚砌茂林——涇縣茂林花磚記

2020-12-20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千年花磚砌茂林

翟大雷

前人無意中創造了一件了不起的精品,後人無意中發現了一項了不起的奧秘。

—— 題記

皖南涇縣,茂林古鎮。興於宋元,盛於明清。

茂林建築,既沐徽風,又富創新。人家徽州「粉牆黛瓦」,牆體青磚須粉刷。而茂林「花牆黛瓦」,花牆則無須粉刷。其牆體材料便是天下聞名的「茂林花磚」。

據說宋元時期就有人開窯燒制這種牢固輕便的磚用於陰宅(陵墓)建築。當時還沒有發現其耐鹼耐酸,更沒有發現花紋。

後來出土發現,這種磚不僅完好如初,還有水磨花紋!於是就轉入地上,進入陽宅。陰陽通用,祖脈相傳。人們也希望藉此沾沾祖上洪福。

所謂出土發現,其實也是撿金或盜墓時無意中發現的。比如撿金(遷葬),還有盜墓,發現這種磚完好如初,說明它耐鹼耐酸,能拒腐防變。

至於花紋的發現,更是偶然。說是一樵夫在斫柴休息時,隨手找來一塊墳墟廢磚就著溪水磨起刀來。磨著磨著,細心的樵夫發現水磨的磚塊竟現出了花紋。越磨越有,越洗越清。奇了怪了。於是樵夫便將那塊水磨花紋磚帶回家中,管他墳磚不墳磚。於是這種又牢又輕又有花紋的磚開始引起人們的興趣。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後來就有人特別是窯匠師傅專門研究。追根求源,從成品到取土,倒著試驗探究,才逐漸悟出門道,找到竅門。

這叫做前人無意中創造了一件了不起的精品,後人無意中發現了一項了不起的奧秘。

當人們意識到這是行業核心機密時,便趕緊保守起來。原來古人早就懂得智慧財產權保護。

在保守秘密的同時還要大量生產。卻是為何?人們需要啊。

茂林地方,人文薈萃,科舉興盛。明清共出過進士20多個,舉人 130多個。

科舉一興官就多,做官的一多就帶動房地產。大凡官家建築想必考究。於是,這種牢固輕便,耐鹼耐酸,能拒腐防變還有水磨花紋的用磚就大大吃香了。先官後民,競相使用,一時間「洛陽紙貴」。

茂林花磚,宋元明清,一路到今天,享譽海內外。業內刮目,行家稱羨。

這種花磚,能滿足大量需要嗎?能。因為茂林中心區域地處濂溪衝擊平原。遠古時期地層積澱在某些小範圍形成獨特土壤結構,比如已經發現並取土的有東邊窯灣裡和西邊西山腳兩處。得天獨厚。天然獨特的土壤條件為花磚燒制提供了富足的特殊原料。

清代,茂林大戶人家吳義和,開窯廠,當老闆,專燒花磚。吳義和之子吳本成繼承父業,經營花磚事業。吳本成又將「磚業」傳給女婿紀明亮。

抗戰時期,兵荒馬亂。茂林好幾處花磚窯先後倒閉。好在窯倒人不倒。窯老闆和大師傅人還在,口傳的核心技術還在,原料當然不愁。這就為日後枯木逢春留下一線生機。

二十世紀 70 年代初,生產隊尋副業大辦磚瓦窯。茂林磚瓦窯吳本成吳大師傅的女婿紀明亮成了「專業技術人員」。以燒青磚黛瓦為主,同時也現場教學傳授花磚燒制技術給兒子。到 90 年代,一套花磚燒制技術連同生產設備和窯口基地,紀明亮一併正式傳子。也就是傳給了今天的涇縣茂林花磚廠廠長兼大師傅紀建新。

涇縣茂林花磚廠窯址就在花磚最佳取土點之一的西山腳下。

從吳義和到吳本成,然後到紀明亮,再到紀建新。算起來這位紀建新紀老闆已經是第四代傳承人了。

後來紀建新與當地人吳佩霞結為夫婦,二人共同經營花磚事業。

新世紀惠風和暢,花磚業生機勃發。天時地利人和,繼承弘揚創新。

茂林花磚,原料特殊,燒制複雜。規格多樣,結構堅韌。可砌牆體,可貼牆面。抗冰凍,抗風化。不沾灰,不開裂。質地細膩,手感舒服。拒腐防變,經久實用。

茂林花磚,不僅是一種建築材料,更是一件藝術珍品。手拿一塊花磚,叩之如鳴佩環,清亮悅耳,極富樂感。你看燒窯的「窯」字,洞裡燒出了「缶」,古代一種樂器。看來窯裡燒的東西是能當樂器的。這是聽覺上的藝術享受。

更有視覺藝術享受。看那花磚畫面,底色淺灰,花紋深黛。適當距離,舉目注視,你想像力有多豐富,畫面內涵就有多豐富。那花磚裡的花紋像什麼?或山水人物,或書法筆畫,或瓜果花卉,或飛禽走獸,或行雲流水,或敦煌飛天,或衣帶當風,或水紋羅裙。整個就是一幅幅水墨寫意。千姿百態,決無雷同。難怪花磚又叫「畫磚」「山水磚」「臉譜磚」。

單塊是一幅畫,經高手砌成牆面,又是一幅組合巨畫。茂林現存古民居,現在還能看到大量花磚牆面。代表作要數乾隆年間的一處門牆,高寬數丈,全用花磚貼面。組合成一百零八個人物臉譜,俗稱《群英圖》。有人說是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除此之外,在茂林現存古民居裡,比如吳組緗故居「七房裡」,吳波故居等處,還能欣賞到「桃園三結義」「東海八仙圖」「七十二鬼臉」及京劇臉譜等花磚傑作。

最關鍵也是最神奇的是,這些花紋不是人工繪製的,而是天生燒就的。燒出什麼花紋就什麼花紋。你沒辦法技術改造。花磚畫面不是浮在表層,而在骨子裡,在胚胎中。匠人運用花磚,或砌或嵌或貼,非單技術,更是藝術。

茂林花磚質地如此之好,除原料特殊外,還在於工藝精湛,流程科學。從取土到成品,須經 12 道大的工序:取土、踩土、制坯、晾乾、裝窯、燒窯、看窯、閉窯、下水、冷卻、出窯、水磨。

取土 迄今發現,茂林花磚最佳取土點首推西山一帶。須取兩種土,一種「油黃土」,又名「小黃土」,中黃色;一種 「冷水土」,俗名「狗屎泥」,黑釉色。

說來也是天意,這兩種土往往蘊藏於同一區域的不同土壤層中,便於人工取用。

踩土 牛工為主,人工輔之。犁田耕地踩陶泥,老牛生來識土性。將兩種土碎化後摻和,加入適量清水,「嘰咕,嘰咕」,踩成黏稠牽絲的泥團,好像白案師傅揉「麵團」。踩到後來,牛蹄子順帶起來又踩下去的那掛黏滋帶膏的「泥稀」,就像過年熬糖的「糖稀」。那是精華,是形成花磚畫面的「畫泥」。這說明花磚畫面在制坯之前就「珠胎暗結」了。這不是天生的麼?

制坯 晾乾 按照用戶需要,製成各種式樣規格的磚坯,這跟普通制坯沒什麼兩樣。製成後一般要晾好幾天。

裝窯 燒窯 窯洞下部有「底腳」,相當於支架結構。磚坯就一層一層碼在上面。碼磚時要預留火路和氣流空間。用火焰高的柴禾燒到一定溫度,達到一定時間才行。看那繁體字燒窯的「燒」,左邊用火燒,右邊呢,下邊的「兀」就是窯洞底腳,突起的支架。底部是空的,好裝柴起火。上邊三個「土」,垚,就讀 yáo,代表土坯一層一層碼起來。這個半邊就是堯。堯為「大地之神」,封於「陶」地,燒窯的地兒。「陶」的本義也是在山邊山腳下掏個洞兒燒窯。窯,垚,堯,燒,陶。花磚事業就是「堯陶事業」。

看窯 閉窯 下水 看窯主要是控制溫度火候。閉窯就是閉火,熄火。下水又叫「滴滲」。就是慢淬火。你看鐵匠打鐵,夾住紅彤彤的鐵器往冷水裡一伸,「滋—— 」,那叫快淬火。花磚不行,要慢淬火。滴速、水量要控制好。水少了會「回火」「回生」,就是變成土塊還了原。水多了會「水酥」,磚塊脆化,不堅韌,不牢。

冷卻 出窯 水磨 才出窯,磚面花紋隱約不清,似有似無。經磚塊之間水磨後,各種花紋畫面才愈益顯現出來。要不「茂林花磚」怎麼又叫做「茂林水磨花磚」呢。工序十二道,金木水火土。道道有門道,環環是技術。其中一半以上最是核心機密。

茂林花磚的花紋,從取土前內涵基因,到水磨後顯現花紋,可謂「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千年花磚砌茂林。神奇花磚,魅力花磚。獨領風騷,傳世之作。

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古建築考察團到我縣茂林考察古建築,見到用花磚裝飾的明清古建,讚嘆不已。曾出高價求購一組臉譜磚,被房主婉言謝絕。退而求購其他花磚,亦不可得,只得遺憾而歸。東京藝術大學茂木計一郎教授拍攝的花磚門坊照片,在《住宅建築》雜誌上作為封面刊登,引起日本建築界的廣泛關注。

「茂林花磚」2014 年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紀建新吳佩霞夫婦,分別為「茂林花磚」省級和市級非遺傳承人。中央電視臺、省、市、縣電視臺等多家媒體曾多次宣傳報導。

(作者系涇縣茂林中學退休教師,安徽省作協會員,宣城市政協文史資料特約撰稿人,涇縣地情資料特約撰稿人,涇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秘書長。)

相關焦點

  • 涇縣茂林吳氏分支——肥東縣吳家驥世系考(上)
    吳小元 葉彩霞第852期一、千年古鎮茂林茂林位於涇縣西南,屬千年文化古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 「小小的涇縣城、大大的茂林村」之說。境內軒園府第大多是在乾隆、嘉慶時所建,舊傳中的七墩、八坦、九井、十三巷、三十二軒、七十二園和 一百零八座大夫第顯示了茂林建築數量和種類之多。
  • 魅力古鎮——涇縣茂林
    江左名鎮,茂林一方。枕黃山北麓,襟長江南岸。東指旌陽城高山綿亙,西飲太平湖碧波蕩漾。「茂林」,狹義指有宋以來吳氏聚居的「茂林吳家」;廣義指的則是今天的涇縣茂林鎮。茂林鎮,地處皖南山區,位居「兩山一湖」之腹地。隸屬安徽省宣城市,為涇縣西南重鎮。距縣城35公裡,322省道入境,總面積233平方公裡。全鎮轄13個村和1個街道社區,總人口2.5萬人。
  • 涇縣茂林 ——一座人傑地靈的皖南古村
    茂林魁山與東溪河茂林,人們只知道她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地,但她又是涇縣一處鍾靈毓秀
  • 涇縣行記|漢家舊縣,江左名邦 山川清淑,秀甲江南
    茂林花磚茂林十二碗(組圖)每年三四月,都是最值得把光陰託付給皖南的好時間。涇縣,有太多地方,都值得親自走過。涇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青弋江上遊,處於長江南岸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青弋江是境內主要河流,古稱涇水,也稱涇溪、涇川,由西南向東北斜貫縣境出蕪湖入長江。涇縣是千年古縣。「涇邑自瀛秦始置,封壤頗巨,今之石埭、太平、旌德皆其舊地;餘始至入境,觀山川之秀麗,人物之阜繁,土地沃饒,產植豐富,喟然嘆曰:江左名區也。」
  • 美食探秘:涇縣「茂林十二碗」
    △涇縣茂林古鎮地處皖南,位於太平湖、黃山之間。
  • 涇縣古稀老人吳文海著書《茂林古今名人》
    涇縣茂林鎮76歲老人吳文海,以為家鄉名人著書立傳的方式,自費出版《茂林古今名人》,表達自己對故鄉與傳統文化的依戀和傳承。《茂林古今名人》,是一部以「皖南四大姓」之一的茂林吳氏為主的古今名人傳略,全書總字數達到11萬字,共計收錄235位古今名人,其中茂林籍名人181位,客籍名人54位。此書對茂林名人進行了收集整理,並獨到地詮釋了茂林文化,激勵後人學習勤勉,不忘薪火相傳家鄉人文之榮耀。
  • 涇縣茂林——一座人傑地靈的皖南古村(下)
    大門所在的牆面全用涇縣特有的那種青白相間的水磨花磚飾面。它紋理清晰,百年不粘灰塵,且質樸不反光,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到清晰的花紋。由於它的襯託使白色大理石的門框和嵌方顯得十分突出。人們見了都不自覺地常常駐足來欣賞那淡雅中透出的陣陣詩意的空間圖畫。日本東京藝術大學茂木計一郎教授一行參觀時,攝得茂林尚友堂大門入口照片,回國後在1986年日本《住宅建築》第三期上作封面登出,引起了日本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和讚揚。
  • 涇縣茂林——一座人傑地靈的皖南古村(上)
    作者:翟光逵製作:童達清茂林,人們只知道她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地,但她又是涇縣一處鍾靈毓秀、人傑地靈、非常獨特的皖南優秀古村落。這如村民所說的象一張「河中排」的村落,經歷了上千年(自宋代至今)沒有被洪水衝毀,全得益於西山和東邊的沿河大堤。西山拒青弋江水頭於村外,使正對茂林村的青弋江水由此轉東、再北折流向安吳境內。所以茂林民謠稱∶「茂林一枝花,好在西山遮;不是西山遮,茂林水淌沙」。這在《茂林地理位置圖》上,能看得很清楚。
  • 涇縣茂林三吳紀念館增設一真跡展示館
    涇縣茂林三吳紀念館增設一真跡展示館 2012-10-29 14:39:25   來源:宣城新聞網
  • 涇縣茂林景區暨馬頭老街盛大開業,等你打call
    花團錦簇,賓客雲集,2020年8月3日上午10:30分,涇縣茂林景區暨馬頭老街開業儀式,在涇縣茂林景區吳氏大宗祠廣場舉辦。 伴隨著現場鑼鼓喧天,紅黃兩頭舞獅隨著鼓點的輕重緩急,彼此或交織爭鬥,或跳躍翻轉。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涇縣茂林景區暨馬頭老街開業儀式正式拉開序幕。
  • 涇縣茂林景區被撤銷3A等級!宣城多家景區或撤或改
    涇縣茂林景區的3A等級被撤銷了?這是為啥?我們來看下宣城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的公告。
  • 安徽古鎮茂林:獨具特色的12碗
    茂林地處皖南山區,位居黃山、太平湖的中心點,隸屬安徽省宣城市,為涇縣西南重鎮,距縣城36公裡,總面積233平方公裡,鎮區面積2.6平方公裡。茂林,也是古徽州的一個小鎮  茂林建置於北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史稱「江南名鎮」,素有「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之說,境內青山環繞,流水潺潺。
  •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茂林鎮簡介
    涇縣茂林鎮地處皖南山區,位居黃山、太平湖的中心點,是安徽省涇縣西南之重鎮,距縣城35公裡,322省道穿鎮而過,總面積為233平方公裡,鎮區面積2.6平方公裡。全鎮轄14個行政村和一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2.5餘萬人。
  • 皖南涇縣之四大畫卷
    涇縣之山水畫卷——位居皖南山區的涇縣,曾榮獲「全國生態縣」、「中國最美生態休閒旅遊目的地」等諸多殊榮,是大家公認的生態淨土、養生福地。涇縣之人文畫卷——人文山水,是「徽」文化的精髓所在。現在,就讓我揭開這幅人文畫卷,讓大家品味漢家舊縣的「徽風皖韻」。涇縣自漢初置縣,迄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坐落在縣城西郊的「水西雙塔」,高聳入雲、巧奪天工,如戀人一般從宋代相依至今,見證了涇縣近千年的滄桑巨變。
  • 速來打卡 || 涇縣這個地方,隱藏著一座千年古鎮
    涇縣這座古鎮值得你靜下心來走一走。> 茂林位於涇縣西南部,因其建築恢弘和名人輩出,自古便是「江南名鎮」。經過歲月的洗滌、戰火的硝煙,茂林古鎮已沒有了昔日的繁華和人潮湧動,而從留存的布局輪廓、祠坊路堤等方面,仍然可以想見他王城般的恢弘氣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 涇縣茂林吳氏分支——肥東縣吳家驥世系考(下)
    配氏趙,生子治涵,由宛陵城南涇縣茂林遷合肥東鄉,卜居青陽山南去城六十裡。公妣合葬宅東黃慄村,子山午向兼壬丙。此為肥東吳氏之祖。94世治涵:興一子,字翠靄,號望嵐。配氏朱生子二化、本。公妣生終失傳,合葬宅東黃慄樹,子山午向兼壬丙。95世浩化:字變千,號廣育。配氏馬,生子甲。公妣生終失傳,俱葬宅東塋內,子午兼壬丙。
  • 「茂林三吳紀念館」開館
    經過兩年精心移建,我國近代文化名人吳作人、吳玉如、吳組緗三位先生紀念館日前在涇縣茂林鎮建成開館。  「茂林三吳紀念館」對外開放以來,該館以全新的面貌吸引八方來客。截至10月底,已接待遊客近萬人。  該館位於涇縣茂林鎮,佔地面積2639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是集歷史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旅遊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場館。 (記者 張敬波 通訊員 蔡盛)
  • 安徽古鎮茂林:獨具特色的12碗!
    茂林地處皖南山區,位居黃山、太平湖的中心點,隸屬安徽省宣城市,為涇縣西南重鎮,距縣城36公裡,總面積233平方公裡,鎮區面積2.6平方公裡。
  • 自家裝修,用了花磚後果很嚴重
    藝術花磚,,圍繞「創意、藝術、傳統」元素將藝術和市場緊密聯繫起來,在家居裝飾中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充滿個性、時尚和藝術的氣息。家裡裝修,要不要用藝術花磚呢?自己家裡裝修,適當使用藝術花磚,可以讓家更具有魅力,不僅僅展示著家的藝術和設計,也喚醒著空間的溫度。形式多樣的藝術花磚絢麗多彩,可以打造出無比驚豔的視覺體驗。
  • 這一次,我們去吃「茂林三絕」
    點擊播放 GIF 0.0M在涇縣,「茂林十二碗」是響噹噹的名菜而在「十二碗」之中又有「三絕」就是本期的主角:對於當地廚師來說,如果燒不好這三樣菜,在涇縣茂林鎮是開不了飯館,「茂林三絕」的江湖地位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