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探秘:涇縣「茂林十二碗」

2021-02-17 安徽之聲


△涇縣茂林古鎮地處皖南,位於太平湖、黃山之間。茂林建置於北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為「江南名鎮」,素有「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之說,境內青山環繞,流水潺湲。集鎮東溪、古溪兩水相抱,魁山一峰獨秀。

那麼,「茂林十二碗」又是哪十二碗呢?

噹噹噹噹當,上圖先↓↓↓


這麼多,一下全上了


是不是有點目不暇接,又有點兒蒙圈呢?

別急,讓出鏡記者一一為你介紹。

還不快速速接駕??哈哈



由於歷史上官宦人家較多,生活極為講究,在傳統的鄉間宴席中,自然形成了一整套菜餚體系,「十二碗」就是其中之一,由於眾人所知所愛的原因,這些菜餚一直流傳至今。在涇縣縣城以及茂林鎮裡,以土菜為名招攬客人的多是以茂林土菜和茂林家宴菜自居。

趕緊的,讓我們的美食密探、資深「吃貨」——安徽之聲記者孫成帶您直接殺到茂林,去探秘 「茂林十二碗」吧。

(猛戳視頻↓↓↓,觀看安徽之聲記者華麗麗出鏡,不要手軟喲~)

我說吳老闆,還等什麼,快施展你的手藝開燒吧!


各位客官久等了,這就依次上菜啦!



額滴個神啊,大葷啊, 「茂林十二碗」頭牌大菜。


它與「紅燒蹄髈」相比,正好葷素搭配,濃淡相宜。「涼拌」,取「兩相伴」諧音。好吧,「在一起,在一起!」。


主料:豬肝;配料:「三鮮」——板慄或蓮子、山藥、香菇(幹);

看起來就很鮮美的樣子!


將豬腸剪開,洗淨,切段,用陶製肉罐,木炭文火,清燉至略有勁道,但不費齒力為恰到好處。


主料:五花排骨肉;配料:五香熟米粉。調料:食鹽、白糖、醬油、蔥花。對於「肉食動物」來說,這絕對是最愛啊!


「紅燒蹄髈」上過了,「粉蒸肉」也用過了,賓客們腹內難免有些油膩,那就上一碗「刮油」但不傷胃的菜。這就是「茂林十二碗」第六碗:「純山藥湯」。 這種安排也是醉了,有木有?


糊粉,又名「茂林糊」。

主料:上色連骨瘦肉;配料:肉雞、山芋粉(最好是蕨根粉或葛根粉),它與「紅燒蹄髈」、「粉蒸肉」一道,只有茂林的廚師才做得地道,堪稱「茂林三絕」。


子糕,又名子孫糕。由雞蛋、香菇、肉末等混合煎制而成,取「子」孫「高」升諧音。各位客官一定要嘗一嘗!


主料為鯉魚。話說,吃了這道菜你的心情就會很愉(魚)快(塊)哦!


主料:瘦肉;配料:酸菜。將酸菜加辣椒粉熱炒後,裝起半碗襯底,將滷肉片均勻覆蓋其上。


主料:五花肉,幹水筍;配料:醬油乾子;


先將肉泥加入芡粉、薑末、蔥米,搓成彈珠大小的肉圓子,放入滾水鍋裡汆熟,加入食鹽、白糖,高湯,起鍋。最後上「漂圓」,也有團團圓圓,和諧美滿的意思。

下面有請涇縣當地一位美食家來點評一下吧,看看這「十二碗」有什麼獨到之處。

(建議在wifi條件下觀看)

本文由安徽之聲記者孫成、江成鵬、閆少衛、丁雨光聯合出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歡迎轉發!


打賞小編,轉發~或者點zan吧~謝咯!

相關焦點

  • 魅力古鎮——涇縣茂林
    這裡洋溢著人文茂林底蘊美,魅力茂林風情美,紅色茂林壯烈美,生態茂林綠色美。文氣氤氳而民俗淳,耕讀傳家而鄉風良。這裡有自己的傳統文化,獨立語言,更有讓人垂涎的地方特色美食「茂林十二碗」。茂林歷來文風昌盛,史上名人輩出。
  • 安徽古鎮茂林:獨具特色的12碗
    茂林地處皖南山區,位居黃山、太平湖的中心點,隸屬安徽省宣城市,為涇縣西南重鎮,距縣城36公裡,總面積233平方公裡,鎮區面積2.6平方公裡。茂林,也是古徽州的一個小鎮  茂林建置於北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史稱「江南名鎮」,素有「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之說,境內青山環繞,流水潺潺。
  • 宣城涇縣美食,琴魚茶喝過嗎?桃花潭美食嘗過嗎?
    涇縣牛肉麵也可以。沒吃過?那肉絲飯呢? 涇縣美食說起來,雖然沒有當地景色出名。但也是不容小覷。小編整理了5個給大家分享下。 帶大家看看桃花潭的所在地,有哪些好吃的!
  • 安徽古鎮茂林:獨具特色的12碗!
    茂林地處皖南涇縣,由於歷史上官宦人家較多,生活極為講究,在傳統的鄉間宴席中,自然形成了一整套菜餚體系,相傳「十二碗」、「八大碗」等等,由於眾人所知所愛的原因,這些菜餚一直流傳至今。就這樣,茂林飲食既有山水之天然,又得御膳之真傳。民間特色,皇家風範,朝野風味融合,遂成茂林飲食之獨特文化。茂林有哪「十二碗」?
  • 涇縣茂林吳氏分支——肥東縣吳家驥世系考(上)
    吳小元 葉彩霞第852期一、千年古鎮茂林茂林位於涇縣西南,屬千年文化古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 「小小的涇縣城、大大的茂林村」之說。境內軒園府第大多是在乾隆、嘉慶時所建,舊傳中的七墩、八坦、九井、十三巷、三十二軒、七十二園和 一百零八座大夫第顯示了茂林建築數量和種類之多。
  • 千年花磚砌茂林——涇縣茂林花磚記
    千年花磚砌茂林翟大雷前人無意中創造了一件了不起的精品,後人無意中發現了一項了不起的奧秘。—— 題記皖南涇縣,茂林古鎮。興於宋元,盛於明清。茂林建築,既沐徽風,又富創新。人家徽州「粉牆黛瓦」,牆體青磚須粉刷。而茂林「花牆黛瓦」,花牆則無須粉刷。其牆體材料便是天下聞名的「茂林花磚」。據說宋元時期就有人開窯燒制這種牢固輕便的磚用於陰宅(陵墓)建築。當時還沒有發現其耐鹼耐酸,更沒有發現花紋。
  • 涇縣茂林 ——一座人傑地靈的皖南古村
    茂林魁山與東溪河茂林,人們只知道她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地,但她又是涇縣一處鍾靈毓秀
  • 涇縣古稀老人吳文海著書《茂林古今名人》
    涇縣茂林鎮76歲老人吳文海,以為家鄉名人著書立傳的方式,自費出版《茂林古今名人》,表達自己對故鄉與傳統文化的依戀和傳承。《茂林古今名人》,是一部以「皖南四大姓」之一的茂林吳氏為主的古今名人傳略,全書總字數達到11萬字,共計收錄235位古今名人,其中茂林籍名人181位,客籍名人54位。此書對茂林名人進行了收集整理,並獨到地詮釋了茂林文化,激勵後人學習勤勉,不忘薪火相傳家鄉人文之榮耀。
  • 這一次,我們去吃「茂林三絕」
    點擊播放 GIF 0.0M在涇縣,「茂林十二碗」是響噹噹的名菜而在「十二碗」之中又有「三絕」就是本期的主角:對於當地廚師來說,如果燒不好這三樣菜,在涇縣茂林鎮是開不了飯館,「茂林三絕」的江湖地位顯而易見。
  • 涇縣茂林景區暨馬頭老街盛大開業,等你打call
    花團錦簇,賓客雲集,2020年8月3日上午10:30分,涇縣茂林景區暨馬頭老街開業儀式,在涇縣茂林景區吳氏大宗祠廣場舉辦。 伴隨著現場鑼鼓喧天,紅黃兩頭舞獅隨著鼓點的輕重緩急,彼此或交織爭鬥,或跳躍翻轉。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涇縣茂林景區暨馬頭老街開業儀式正式拉開序幕。
  • 宣城市涇縣6大推薦美食,地方美食彰顯地方特色
    涇縣,古稱猷州,隸屬於安徽宣城市,地處安徽省東南部,青弋江上遊,是長江南岸與皖南山區的相接地帶,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涇縣要品嘗一下的6道地方美食。1、茂林12碗按筵席出菜順序,依次為:子—紅燒蹄髈;醜—涼拌;寅—三鮮湯;卯—腸湯;辰—粉蒸肉;巳—純山藥湯;午—糊粉;未—子糕;申—紅燒魚塊;酉—滷肉;戌—小炒;亥—漂圓。這象徵茂林飲食文化兼容並蓄,博採眾家之長。
  • 涇縣茂林三吳紀念館增設一真跡展示館
    涇縣茂林三吳紀念館增設一真跡展示館 2012-10-29 14:39:25   來源:宣城新聞網
  • 涇縣茂林——一座人傑地靈的皖南古村(下)
    大門所在的牆面全用涇縣特有的那種青白相間的水磨花磚飾面。它紋理清晰,百年不粘灰塵,且質樸不反光,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到清晰的花紋。由於它的襯託使白色大理石的門框和嵌方顯得十分突出。人們見了都不自覺地常常駐足來欣賞那淡雅中透出的陣陣詩意的空間圖畫。日本東京藝術大學茂木計一郎教授一行參觀時,攝得茂林尚友堂大門入口照片,回國後在1986年日本《住宅建築》第三期上作封面登出,引起了日本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和讚揚。
  • 涇縣行記|漢家舊縣,江左名邦 山川清淑,秀甲江南
    茂林花磚茂林十二碗(組圖)每年三四月,都是最值得把光陰託付給皖南的好時間。涇縣,有太多地方,都值得親自走過。桃花潭是涇縣的,查濟是涇縣的,宣紙是涇縣的,宣筆是涇縣的,而涇縣是宣城的;王稼祥是涇縣的,吳作人是涇縣的,《贈汪倫》是涇縣的,而涇縣是你我的。涇縣屬於每一個曾愛過這裡的人,屬於每一個願將他鄉作故鄉的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有些句子,是永遠無法超越、無法替代的。
  • 涇縣茂林——一座人傑地靈的皖南古村(上)
    作者:翟光逵製作:童達清茂林,人們只知道她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地,但她又是涇縣一處鍾靈毓秀、人傑地靈、非常獨特的皖南優秀古村落。所以茂林民謠稱∶「茂林一枝花,好在西山遮;不是西山遮,茂林水淌沙」。這在《茂林地理位置圖》上,能看得很清楚。
  • 涇縣茂林吳氏分支——肥東縣吳家驥世系考(下)
    配氏趙,生子治涵,由宛陵城南涇縣茂林遷合肥東鄉,卜居青陽山南去城六十裡。公妣合葬宅東黃慄村,子山午向兼壬丙。此為肥東吳氏之祖。94世治涵:興一子,字翠靄,號望嵐。配氏朱生子二化、本。公妣生終失傳,合葬宅東黃慄樹,子山午向兼壬丙。95世浩化:字變千,號廣育。配氏馬,生子甲。公妣生終失傳,俱葬宅東塋內,子午兼壬丙。
  • 涇縣茂林景區被撤銷3A等級!宣城多家景區或撤或改
    涇縣茂林景區的3A等級被撤銷了?這是為啥?我們來看下宣城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的公告。
  • 涇縣「三吳紀念館」移建工程進展順利
    據宣城新聞網報導 2008年適逢作人先生、組緗先生百年誕辰,涇縣縣政府第19次常務會議確定同意將位於涇縣水西景區的「三吳」紀念館移建茂林。6月以來,「三吳紀念館」移建茂林工程進展順利。  茂林重視文化的風氣,至少在唐朝末年時就已形成,宋時則已沉澱為厚重的社會習俗.到了明、清,茂林則有了「涇川鄒魯」的美譽,文風昌盛、教育發達、人才輩出,是近代藝術大師吳作人、大書法家吳玉如、著名作家學者吳組緗的祖居地、出生地。三人並稱「涇縣三吳」,「三吳」是涇縣近現代文化的標誌性人物,是茂林人民的驕傲,也是對外擴展茂林形象的具有深刻影響力的文化使者。
  • 「宣」為人知,聞「蜂」而動 | 打卡茂林「4117」廣場,傳承紅色文化
    涇縣,自漢初置縣,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有「漢家舊縣,江左名邦」之稱。這裡是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老區,是 「皖南事變」發生地。這裡不僅是革命先輩們,曾經留下歷史痕跡的地方。今天皖皖帶大家走進,涇縣茂林景區4117廣場,聆聽4117廣場背後的故事。
  • 安徽宣城:探秘涇縣「冰山石屋」
    第一次看到冰山村名字,首先想到的是電影《冰山上來客》,然而,此冰山非彼冰山,只是涇縣雲嶺鎮郭峰村的一個小村落。某日去宣城辦完事後,看天色尚早,便驅車上322省道轉066縣道,去涇縣冰山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