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招牌的無名油茶店,卻成為了許多人的「第二食堂」

2020-09-04 桂林吃貨


走進一條難得踏足的巷子

遇見

一家沒有招牌的無名油茶店

它和萬千小店一樣普通

卻讓我暫別一切嘈雜

得以靜靜享受一壺茶香的休閒時光




01.

藏在騮馬山北巷的無名油茶店

MEI WEI HAI DE SHEN XIANG ZHAO


沒有招牌、沒有名字、沒有環境的油茶店

躲在騮馬山北巷裡




這條巷子,愛喝油茶的老饕可能聽聞過

以前有兩家名氣稍大讓人尋味的油茶店

但因房東回收鋪面早已搬遷,不知去向

慶幸,還有這家開了7、8年的無名油茶店

成了附近機關單位和很多居民的「第二食堂」



桂林是座好吃的城,不乏吃飯的場子

而油茶店可算是最接地氣、

最令人沒有包袱的社交吃飯場所

街邊小巷,居民樓下,總總藏著一家油茶店

從一大早就開始人來人往,熱熱鬧鬧到午後


老桂林也是「怪脾氣」

越是偏僻破爛,越是吃得有滋有味

很多人甚至騎著小電驢繞大半個城而來

只為來這喝一碗油茶,吃一碟炒粉



「老闆娘「

」好久沒見了」

「是呀,有兩個月啦,我腳搞傷了,一好點就馬上來看你了啵」

中午時分一位大姐騎著電驢來吃飯

一走到門口就和老闆打起招呼了

寒暄中是日積月累的情分



去探店當日正好是七夕

碰到三四友人自備好菜來這喝油茶

不禁問道「你們經常來這凱嘛」

「是呀,一年365天,差不多150天都來這吃」

大哥大姐們在附近單位工作

這裡便成了他們的「第二食堂」了


一兩個炒菜,幾塊粑粑,一壺油茶

就是一頓滿舒適的午餐

」我們經常來這凱吃,應該是這裡的油還闊以,

反正吃了蠻舒服「


02.

最是那一抹山野氣息

RU QING FENG FU GUO XIN TOU



一家充滿山野氣息的小店

依山而建,房子兩旁是參天高的棗子樹

在露臺喝茶

掉落的棗子砸在鐵皮棚上哐當一聲巨響

一開始還被嚇了一跳



有趣的是,維持著小店日常的三個人性格迥異

總喜歡叼著根煙的老闆,聽說急了還會和顧客吵架

眼觀六路,可一手包抄廚房事宜的廚娘

帶著不易接近的清冷,手腳麻利



還有勤快熱情的打雜阿姨,很會招呼人

讓人感覺很平易近人



這家店既賣米粉也賣油茶

這兩樣承包了巷子居民的剛需

應該也僅此一家了

米粉滷水鹹香不膩

和酸豆角、酸筍、辣椒等攪拌均勻

口味輕重全憑心情


但晨起必須嗦上這麼一口才能打開一天的味覺

不管是沒得選還是習慣

桂林每碗米粉總傾注了一群桂林人的感情



說不清楚為什麼買這口鍋

大叔說:「看到了就買」,這就是眼緣吧

這口花了500多塊,20斤重的鐵鍋

從每個清晨6點鐘開始咕嚕咕嚕響,茶香沸騰

升騰起了這家不起眼小店的煙火氣



這裡的油茶偏清淡

茶香隱隱中入口不澀,回味中姜辣偷襲




03.

茶香深處聊以慰風塵

YI HU YOU CHA JIE QIAN CHOU


廣式早茶配茶點,英式下午茶配甜品,

桂林油茶配粑粑

喝茶時,總少不了茶點

是古今中外共通的禮儀文化和飲食文化

聊到深處忘乎所以,需茶點飽腹

最接地氣的粑粑,有著最耐人尋味的鄉愁



小店下午3點關門卻未休息

廚娘會忙活著做各種粑粑糕點

艾葉粑、高粱粑、船上糕、南瓜餅……



最愛這口船上糕,鬆軟糯口,蒜香縈齒

煎得焦香的外皮,咬起來細碎地響,夾雜著芋香

誰還顧得上熱氣了,喝一口油茶就消散了



艾葉粑頗像草綠色的「雪媚娘」

軟糯的外皮,艾草的芳香

裹著厚厚的芝麻糖,香香甜甜

剛出鍋時吃還會流心,心急的你要小心燙嘴喔



白餈粑和高粱粑吃法類似

在鍋中把粑粑煎到焦黃時

勻上一勺黃糖,對摺包裹住就可上桌啦



黃糖在餈粑的熱氣中融化成甜甜汁水

香酥的白餈粑外皮

咀嚼中泛著大米膨脹的香氣



和糖汁交纏在一起……完了,這口香甜忘不掉了

高粱粑相比白餈粑,多了高粱的清香



南瓜粑,柔韌拉扯中,南瓜的香氣四溢

口感很軟和~



油茶一壺,除了粑粑,炒粉也是標配

一碗炒粉夠味、夠酸、夠辣,就能收買桂林人的胃



炒米豆腐,也是外地人看來特別的桂林小吃

酸豆角和酸辣椒,完美地和米豆腐的鹼香產生化學反應

讓那一口到嘴的米豆腐更加嫩滑可口

我偏愛醬汁多些的,特別爽口



菜單上菜不多,甚至不一定能點到

能吃到什麼全憑老闆當天買到什麼菜

豆腐乾是家常小炒,大火炒起入味,是道下飯菜



這裡也有韭菜餡煎餃子,按個賣,一個6毛

還是比較人性的,吃多少個就點多少

韭菜香氣,夾雜著少許肉絲

煎過之後趁著熱乎吃特別香



生養你的一方水土

總會把很多美食基因刻進你的血液裡

不論是離家遠近,哪怕是長居家鄉的人

都會有一些味道始終縈繞在心頭

歸於那些平淡又不平凡的日常

分不清是純粹的味道還是其中的人情味

會在某一時刻,洶湧襲來,撓癢你味蕾

你必須去解饞,才不辜負自己的胃

就像有那麼一些人和我一樣

會兜兜轉轉再次走進這家深巷裡的無名油茶店


| 尋 味 坐 標 |



小店營業時間從早上8點到下午3點,莫跑空

無名小店位置就在騮馬山北巷,

桂林市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大門正對面

相關焦點

  • 這家店開在巷子裡,卻成為很多人心中的深夜食堂,王思聰是常客
    (註:本文內容為小旺仔食記獨家原創,侵權必究)這家店開在巷子裡,卻成為很多人心中的深夜食堂,王思聰是常客。大家的工作越來越忙,可能白天都沒有時間好好吃飯。但現在夏天到來,大家睡眠時間也不斷推後,夜宵就成為了很多人在夏夜的一個消費選擇。在上海,有一家開了很多年的深夜麵館,生意就好到不行,據說這家店現在還只收現金,經營模式也非常傳統。上海也有深夜食堂,這家麵館至今只收現金,只賣一種面卻生意火爆按說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裡,人們的生活節奏是非常快的。
  • 曙光路這家火了24年的早餐店,驚豔的不僅僅是油茶!
    將小麵團擀平後均勻扯開鋪上大鐵鍋,碗裡打上一個雞蛋並拌入韭菜,往麵餅上那麼一倒再用筷子攪開,翻面繼續煎,不一會兒一張雞蛋餅就被夾起出鍋裝盤了。小妹連吃了兩個後才知道還有加雙蛋的操作,下周末再來嘗試一下~
  • 這家深藏在小巷裡的小店,憑這一碗成為無數人的第二食堂…
    汕頭一個與吃有著不解之緣的城市這座城裡的每個人兒都有著自己所鍾愛的小店深藏巷弄、籍籍無名
  • 濟南瑣憶(4):濟南一怪「油茶不是茶」
    油茶在濟南始終屬於小眾食品。這與地道濟南特色小吃的甜沫截然不同,甜沫之所以能流行,原因之一在於它的口味:鹹的。南甜北鹹,山東人大多口重,鹹鹹的甜沫可以搭配各種麵食。油茶在濟南沒有成為大眾特色小吃,與先天不足有關:甜的。
  • 長沙無名粉店僅有一家直營店
    無名粉店雨花亭店衛生安全問題曝光後,一場關於「加盟」的風波呈現在人們眼前。湖南省無名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賀和平針對此次事件回應:「出事門店系無名粉店加盟店,而非直營。」不少長沙市民網上發帖討伐:「無名粉店就是不顧品質,肆意加盟,才導致今天的事件。」賀和平稱,長沙共有無名粉店二十多家,而直營店僅總店一家。但果真所有的問題都歸於「加盟」?
  • 沒名字、沒招牌,這些不起眼的「無名氏小店」,你可能錯過了一百次!
    因為沒有招牌被大家親切喚作橫竹路小籠包,許多人是因為這家店,才知道了這條路名~小籠包帶著淡淡蔥香味,咬下會有些許汁水溢在唇齒,再喝盅醇香的豬心燉罐,便是回憶裡最完美的味道。14年來,廈門的宵夜江湖裡一直有個傳說——「清潔樓邊上,白天看不到的,晚上可多人排隊了。「說的就是八市裡的無名小炒店。
  • 為什麼南京好吃的小店,都沒有名字?
    無名小店的招牌小吃是花枝丸和蚵仔煎。這些連「無名」的招牌都懶得掛的小吃店,就是所謂的第二境:「看似有名,實則無名」。簡單來說,只要提起「無名XX」,就知道一定是那家。比如瑞金路上的無名炸雞。恰恰相反,能打的店實在數不過來。比如碑亭巷哈爾濱水餃旁邊那家白天鎖著、晚上八點以後才出來的麵館,沒有名字沒有招牌,味道卻絲毫不輸給飲馬巷的無名老滷麵。這家無名麵館旁邊還有一個老太,每晚都擺著小攤賣活珠子,賣了幾十年,最常來吃的食客反而是外國人居多,想必常去1912的人都見過。.
  • 走調的油茶走樣的菜
    他提出,離開廣西很久,想喝個油茶。這很容易,南寧差不多每條街都能找到油茶店。套用三流記者的說法,油茶店已經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飯館了,到油茶店接待客人,絕不會丟面子。但打油茶比飲茶、喝咖啡更融入山裡人生活,慢慢由一種飲品,演變成為喝油茶品點心,作為正餐的補充,有些甚至當正餐吃。打一鍋油茶,備一桌菜,請客也行,自家享用也行,形成了一種「是茶非茶是飯非飯」的飲食文化。一般人見面,多問「吃了嗎」,喝油茶的地方,則問候「喝油茶了沒有」。
  • 《異世界的食堂》美食加上美少女讓人愛不釋手!這家店還有龍出沒
    這家店還有龍出沒最近異世界的題材在日本可謂生意非常的火熱,只要是帶上異世界設定的動漫或是輕小說,都會有許多人喜歡,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龍傲天穿越異世界的題材,不過在這其中也有清流,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異世界的食堂》,這部番劇說的也是異世界,但是內容卻是和美食有關,這部動畫講述的是用美食徵服異世界的故事。
  • 阜陽老舊居民樓裡38年的早餐店,沒有名字,卻火成一條街的招牌!
    友友們!
  • 解鎖恭城油茶新喝法,油茶雞、火鍋油茶、雞蛋油茶你有沒有喝過~
    恭城油茶大概是讓外地朋友記憶深刻的一種茶,它算是一種飲品,也是一種食物。有很多朋友問我,你們恭城油茶是煮的嗎?不不不,不是煮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油茶是以茶葉、大蒜頭,花生、生薑為主要食材製作而成,油茶裡含有很多人體需要的維生素、蛋白質及微量元素。長期飲用,可強身健體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茶葉作為瑤家油茶的主料,其中的茶多酚能夠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油茶可以用來做油茶雞,也可做油茶火鍋,還有油茶雞蛋~
  • 這些桂林灌陽油茶店政府給掛牌了!有啥不一樣趕緊去試試看!
    近兩年灌陽油茶在桂林大火尤其一到飯點大家便會約上三五好友去油茶店吃點小菜而大家熟知的陶陶記、茶鍋奶奶等已然成為「網紅店」有時甚至一位難求灌陽油茶店裡穿著瑤族傳統服飾的店員正在現場打灌陽油茶,這些店員都是地道的灌陽人為推廣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灌陽油茶,6月13日,在2020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灌陽縣政府為七星區空明西路一家灌陽油茶店掛牌為灌陽油茶文化
  • 鐵西大樹下的油茶店,把客人當服務員?
    在鐵西發現這家油茶店坐下的那刻連時光都變得慢了起來這也是三個好友當初決定開油茶店的原因。碗裡放上一些米花和油果,油茶一倒,濃濃的姜香味馬上竄上來。現在我天天來這喝油茶。因為這裡的油茶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姜味濃,實在。」跟我們嘮嗑的阿姨是忠實的油茶愛好者,並不住在鐵西,卻又總往這跑,花上一整個中午的時間喝喝油茶,嘮嘮嗑。
  • 開了四十多年的餅店,竟然還是「無名」?
    >Part.1「沒有招牌的街坊老字號」這是一家專賣傳統糕餅的小店,開在南朗村落裡四十多年了,在某評上它叫莆山無名餅家,熟悉的街坊都叫它森記。冬蓉算是招牌產品,來的顧客大部分都會帶上一袋走。買回家平時當做小點心,配一杯清茶,也是休閒快樂的生活樂趣。老闆從小夥子做到現在,店內還是保留著用紅紙毛筆寫菜名招牌的習慣,相比現在普遍的掃碼點單,它讓小編一下恍惚,找到了舊時珍貴的回憶。¥3.5南乳燒餅也是老闆強烈推薦的,這個燒餅真的太「渣」了!
  • 探店小賈油茶麻花
    就這樣思考了一個多小時的人生,突然有點感悟,生活好像開啟了一個大門,大門外是一碗麻花油茶。頓時精神抖擻,快速穿衣清洗,拿著手機就往外奔跑,果然食慾是促進你的力量源泉,出發,向著油茶麻花。秋日的早上,確實不是很好走,還是低估了不睡懶覺的人們,大家也許各有所忙,就7公裡路程,整整來了半個小時,左拐進入五星街就兩眼放光,盯著兩旁的停車位,隨時準備一個側位停車。
  • 北山食堂,招牌和店名不符
    南屏人開的「北山食堂」
  • 《尹食堂》第二季播出,這個節目也太治癒了吧
    昨天介紹了羅PD「模仿尹餐廳的失敗作」——《姜食堂》,今天介紹以下本尊《尹食堂》。《尹食堂》第二季已經於1月5日回歸,雖然剛剛播出了一期,豆瓣評分高達9.7,難怪網友們說「能打敗羅PD的只有他自己」。羅英石PD的綜藝節目基本主打」慢綜藝「,《尹食堂》的嘉賓們在不熟悉,但風景優美小島上,開著一家小小的韓國餐廳,賣著美味的食物,大家勤勤懇懇地幹活,和諧滿滿地相處著,利用閒暇大家坐在一起看看風景談談話,沒有番位之爭,沒有亂剪輯,沒有賣人設,沒有各種撕,不過多得與客人聊天,溫暖與尊重都在食物之中了。
  • 灌陽人遊廣西:恭城油茶
    在廣西,一說起油茶,人們就想起恭城油茶,誠然,這幾年恭城的油茶搞得風生水起,開遍了桂林的大街小巷,甚至南寧的庭堂管所,也不乏恭城油茶的身影。 相形之下,與恭城油茶一樣具有悠久歷史和地方特色的灌陽油茶,卻一直不顯山,不露水,身藏功與名,低調得很。
  • 這家店又小又舊,還沒有名字,居然收買了這麼多人的胃...
    他開在深圳海鮮夜市最多的街道旁邊只有十幾平米的店面賣著十幾塊一碗的砂鍋粥是不少湖貝村民的深夜食堂美味的食物收買了周圍人們的心卻連一個像樣的名字都沒有說他沒有名字,大家卻都會說「村口牌坊的腸粉店」。早上的時候不少人即使是快遲到了,也忍不住留下來打包一份腸粉帶走。
  • 青龍高飛油茶店:一碗油茶託起溫暖冬日情
    【同期:要油茶呀?恩,要。要什麼油茶呢?牛油的、羊油的、素油的各來二斤。】每年一過中秋節,我縣青龍玉虛宮底的高飛油茶門前就車水馬龍,前來購買油茶的人絡繹不絕,這裡邊有來自周邊縣市的熟客,也有慕名前來購買的生人,不管是誰,走的時候總能帶走讓他們滿意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