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建設費不應單純參照國際慣例

2020-12-15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劉星酉 7月31日國家民航總局李家祥在一個論壇上公開表示收取機場建設費是國際慣例,應該保留,這主要是因為對國家有利。此言論一出,一直飽受爭議的機場建設費又一次成了輿論的焦點。有專家學者表示,機場建設費的模式不應單純對比國外。

針對於機場建設費的存留和合理性問題,國家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7月31日在一個論壇上表示,2007年底他上任國家民航總局局長,第一周就提議取消收取機場建設費。去年制定民航業發展「十二五」發展規劃時,國家民航總局再度討論這一問題,經過反覆討論和論證,對比取消前後可能的結果,最終的結論是不能取消。而主要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目前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和日本等世界主要國家都在收取機場建設費,而且收的標準比中國還要高。以國外航空系統為例,僅國外航空系統通過中國民航系統銷售代理收取的機場建設費,就高達32億元人民幣。中國民航系統對外國旅客收取的機場建設費年度總額也約為30億元人民幣,而且增長幅度超過中國整體對外支付的機場建設費。

第二,外國乘客流量少的直線以及小機場不收機場建設費,或者收的費用非常少。

第三,民航建設費由財政部統一管理,按項目撥給國家民航總局,支出的過程中由民航總局進行調控。每年收取的民航建設費83%用於我國的機場建設,另外相當一部分用於國家的航空管制設施支出以及補助國際航線和直線。

李家祥還強調,收取機場建設費主要原則是於國家有利。

針對民航總局對收取機場建設費的表態,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表示了質疑:與英美這些國家進行對比必須有的數據全面才能說明問題,光是挑出片面的某些數據進行對比,肯定不準確的。英美這些國家在機票裡有可能包含了稅收的費用,但它們是以稅收的形式總括在機票裡面,而不是在機票外再增加其他費用。

而在我國除了機場建設費,還要徵收燃油附加費。這兩項費用加起來使乘客坐飛機的成本變高,而葉檀對此也表示這些費用疊加起來事實上對於中國統一的稅收體制是很不利的,而且對於民航的統一財政管理也非常不利。一方面中間的轉移支付,跑冒滴漏會比較多。

有航空業內人士也表示,國外的航空公司沒有像國內這樣稅費疊加的徵收形式,有些國家和地區的「機場稅「僅僅針對的也只是國際入境航班。在國內,燃油附加費是航空公司收入來源之一,但作為公司本身就應該自負盈虧,對於解決油價上漲應靠靠各種市場經濟管理手段,而不是讓乘客來買單。如國外的航空公司就靠套期保值、降低成本、機票漲價等方式。

葉檀建議,現在取消機場建設費有一定難度,它應該跟稅收合併,這樣就可以做到公平、透明和使用過程中的有效性。中國現在在大規模擴建機場,而且超七成的機場又是虧損,除非機場的營運、建設過程得到了其他財政補貼,那麼這時才有可能取消。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兩條路,一條是併入稅收裡去,另外一條是財政補貼。

相關焦點

  • 機場建設費不應與國民對立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別拿國家利益為行政收費撐腰 8月1日 長江日報 韓青   近日,國家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針對是否該收取機場建設費時表示,世界主要國家都在收取機場建設費,而且收的標準比中國還要高;收取機場建設費於國家有利,不能取消。
  • 機場建設費近期不取消 專家:應改為商業性收費
    機場建設費近期不取消 專家:應改為商業性收費 近日,民航總局再次宣布,機場建設費近期不會取消。    許多媒體開始質疑機場建設費徵收的合理性,最集中的兩個疑問就是:機場建設費該不該收?收了都幹了什麼?民航總局對上述問題都作了完整的解答:機場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投資大、周期長、收益低,決定了政府必須承擔機場建設的主導作用。中國現階段機場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很大,因此近期不能取消機場建設費。
  • 機場建設費徵收算不算"霸王條款"
    據稱,將機場建設費徵收前置這一新規定,是為了「與國際慣例接軌,減少旅客的麻煩,節省旅客的出行時間」。  表面上看,在時間的價值愈發寶貴的今天,民航總局推出的這一「便民」新舉措,無疑應當受到歡迎。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品味其中變化,就會弄明白:旅客並沒有得到少跑腿以外的實惠。而最實質的收益,是民航部門在向「國際慣例」又邁進一步的名義下,堅守住了機場建設費徵收這塊巨大的「獨食蛋糕」。
  • 機場建設費的存廢應由法律決定
    同時有報導稱,鐵道部也有可能效仿民航的機場建設費概念,在票價中引入「鐵路建設基金」,且國家發改委正在就此事進行市場調研。儘管鐵道部隨後出來闢謠,稱火車票中加收鐵路建設費的傳言不實,但很多人卻相信這是空穴來風。  看到這則消息,筆者甚是不解:憑什麼機場建設缺資金就無休止地收取「建設費」?憑什麼壟斷行業一有建設資金缺口就打老百姓的主意,想著從老百姓身上搜刮?
  • 機場建設費廢除了 錢還得照掏
    《辦法》指出,從4月起,將對旅客和航空公司徵收民航發展基金,廢除原來對旅客徵收的機場建設費及對航空公司徵收的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  其主要用途是: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對貨運航空、支線航空、國際航線、中小型民用運輸機場的補貼;民航節能減排;民航科教、信息等重大科技項目研發和新技術應用等。
  • 徵收機場建設費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五大問題
    日前,記者從財政部獲悉,延續徵收機場建設費的請示已獲國務院批准。作為一項政府性基金,機場建設費將繼續徵收到2010年。(《中國財經報》12月1日)  其實,社會上關於對機場建設費的質疑已經很多年了,今年兩會期間,機場建設費該不該取消還成為兩會代表爭論的重要話題。但是,所有人的質疑都不過是質疑,最終還是要聽「航老大」的。
  • 機場建設費屢遭質疑 換湯不換藥應徵求公眾意見
    根據新辦法,機場建設費的說法今後將不再使用,而統一稱作民航發展基金,其徵收標準大體不變。昨日,多位受訪者對此表達看法。有網友認為此舉是「機場建設費換馬甲繼續收費」。機場建設費取消曾遭兩次延期機場建設費徵收20年來,公開了部分的收入及支出數據,但並未公開具體的支出去向。
  • 短短14年收了數百億 機場建設費是筆糊塗錢
    到了機場,老墨的眼睛就不夠使了,真好像劉姥姥逛大觀園,瞅啥都新鮮。老墨走得急,還空著肚子呢,尋思吃頓自助餐。可一打聽,差點沒嚇個跟鬥——45元一位!這大片刀下得也狠了點吧,開水就賣5元錢呀?  老墨辦登機手續時被告知:「大爺,您還沒買機場建設費呢?」「啥?坐飛機還得交建設費?」「是呀,這是上邊規定的!」
  • 機場建設費搖身變為民航發展基金 律師稱應取締
    無論是先前的機場建設費,還是如今的民航建設基金,國內航班乘客的50元一直在繳納。這項收費由於「收費時間最長、收費範圍最廣、最沒有法律依據、最不公開透明」因而認為是「引起最多反對聲音的不合理收費」。這筆收費到底有沒有法律依據?是否應該儘快取消?  一張北京飛上海的8折機票900元,而實際購票要支付1160元。
  • 機場建設費變臉再引用途質疑 乘客呼籲減免費用
    專家稱資金使用仍不透明 乘客呼籲減免該費用昨日,財政部發布《民航發展基金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4月1日開始,機場建設費正式取消,該部分費用將和原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合併為民航發展基金,乘坐國內航班乘客每人次需繳納50元,乘坐國際和地區航班出境的旅客則為每人次90元。
  • 香港國際機場跑道擴建 旅客需繳機場建設費
    資料圖:香港機場據有關媒體報導,香港國際機場擴建第三跑道的初期填海工程,將於8月1日展開,香港機場管理局將自該日起向旅客徵收「機場建設費」,新收費將反映在機票價格內,長途頭等艙及經濟艙離境客分別為180元(港幣,下同
  • 機場建設費明年有望取消
    廈門律師:即使無新規也應停收  一徵就是14年的機場建設費其實早已明確規定了徵收期限!財政部日前下文明示,包括民航機場管理建設費在內的18項政府性基金已於去年底到期,同時鑑於其中17項基金(包括機場建設費)情況比較複雜,一些問題尚需進一步研究,故將其原有政策執行期限延續至2006年年底。
  • 叫停不合理的機場建設費(代表建議)
    機場建設費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並屢遭質疑。國內航班50元,出境航班90元的機場建設費用於法無據,全國人大代表趙志全認為,機場建設費本質上屬於亂收費應叫停止。  機場建設費的收入劃歸機場營業所得,即機場在運營中以旅客為營業對象提供服務而取得的收入,歸機場所有。
  • 50元機場建設費該不該收?
    機場建設費把企業的投資行為,轉嫁給了廣大乘客。本應屬於企業的基礎建設(不動產)投資,卻要向乘客額外索取。這對廣大乘客來說,太不公平了。  試問,航空公司要是沒有飛機、沒有機場、沒有營業廳、沒有候機室和相關的基礎設施及硬體設備,它有資格開展航空營運業務嗎?
  • 全國人大代表葉青:機場建設費該取消了
    全國人大代表葉青(微博):機場建設費該取消了本報北京訊(特派記者 夏瓊)昨日下午,全國兩會湖北代表團小組會議審議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建議,收了20年的機場建設費該取消了。國內乘客要坐飛機,除了購買機票外,還要交納機場建設費。
  • 民航收機場建設費一年逾160億元
    本報訊 據新快報報導,國內乘客要坐飛機,除了購買機票外,還要交納機場建設費。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來自湖北和廣東的兩位全國人大代表,不約而同地對其收費的合理性及收費用途的公開性表示了質疑。「這麼多年來,機場建設費累計收了逾千億元,但從來沒有公開過具體數據。這是一項收費時間最長、收費範圍最廣、最沒有法律依據、引起最多反對聲音的不合理收費。」
  • 機場建設費與「國家利益」何幹?
    但有時,「國家利益」就像個大筐,相干不相干的物事都被一股腦扔進去,淘個金身不壞,然後神氣活現的招搖過市,頗有些狐假虎威的意思。「機場建設費」就是這麼個東西:7月31日國家民航總局局長在某論壇上表示:「收取機場建設費的主要原則是國家有利。」這不禁讓人費解,「收取機場建設費的主要原則是國家有利」——這話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是說不通的。第一,機場建設費究竟是什麼?
  • 機場建設費何時停收
    (《第一財經日報》)  這對於經常乘坐飛機出行的朋友無疑是個利好消息,但筆者由此想到航空機票中的另一項不合理收費——機場建設費,何時也能像燃油附加費一樣取消。  機場建設費向來讓乘客覺得是一項莫名其妙的收費,該項收費1992年開始徵收,當時收費沒有依據。
  • 科普 | 我為什麼要交機場建設費?
    顧名思義,機場建設費就是用來籌集機場建設經費而設立,而燃油附加費則指航運公司收取的反映燃料價格變化的附加費。但2019年初,我國多家航空公司已就暫停收取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進行了「官宣」,這也表明,我國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再次進入0元時代。
  • 從機場建設費是什麼費說開去
    張啟華  機場建設費是什麼費?全國人大代表趙志全向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交的建議認為:機場建設費的徵收支配具有明顯的壟斷性、強制性、不公開性,具有「霸王條款」的種種特徵,於法無據,本質上屬於亂收費,應予以制止。(新華社3月7日電)  近年來,對一些壟斷性行業的不合理收費行為的質疑,時常見諸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