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鮮香的「水煮牛肉」名揚川渝,享譽全國。菜餚中滑嫩爽口的牛肉,加上脆爽筍片,嚼在嘴裡發出「噌噌」聲響,頓時,好像已經忘記了,全世界都不復存在,只有這道「水煮牛肉」在留存。尤其在出鍋後,在放有花椒粒的牛肉盆中,潑油時發出「刺啦」聲的那一瞬間,香氣直撲鼻腔,那絲絲的花椒香味夾雜著蔥香味,以及飄香四溢肉香味,讓整個人都沉浸在了餘香之中。
提起「水煮牛肉」還得從30年代說起,據傳,有位外地富商來範吉安所處的飯館進餐,要求牛肉要過油,且不放辣椒。廚師們將牛肉切片,拌入雞蛋、豆腐後過油;兩人吃完走後,店裡的小夥計嘗了嘗沒有吃完的「牛肉」,覺得細膩而鮮美,又加了一些紅油,更覺得麻辣而又鮮香。範吉安知道後,將牛肉片、萵筍片,外加麻椒等調料複合在一起做了一道「汆湯牛肉」給店內的人員先做了一個嘗試,大家都覺得這道菜麻香辣且細膩可口很好吃,從此「汆湯牛肉」就在這家店中問世了。
不久之後,這道菜就盛名遠揚,各地開始效仿,上世紀50年代,自貢廚師到重慶切磋廚藝,重慶師傅有將此菜做了一下改良,改用了煎油覆蓋,並撒上花椒麵,成菜後味道更佳,從而「水煮牛肉」就誕生了,而這道菜既有川菜的基礎,又有渝菜的改良,所以才有流傳的水煮牛肉來自重慶之說,其實真正的水煮肉片、水煮牛肉來自於四川,創自於範吉安師傅之手。
烹任水煮牛肉,牛臀肉是上上之選。因為牛在長期活動時,最為活躍的是牛臀,筋少肉多,口感富彈性。牛肉片厚片(約0.2釐米),碼味時加鹽、料酒、姜蔥水、蛋清和水澱粉抓拌均勻。
醃製時要不間斷抓拌,才能使肉料融合,才能使肉片鬆軟。水澱粉調濃稠,這樣做可以鎖住肉片。所需調料抓勻醃製10分鐘。
做水煮肉片必須要有墊底菜。鮮嫩的筍尖、芹菜段、蒜苗段作墊底之用。但墊底菜需要燒油炒香、調味後後方可墊底。
水煮牛肉底料是關鍵。炒制底料時應該將菜籽油和豬油混合使用,成菜之後口感才能滑嫩。兩油混合燒熱,加郫縣豆瓣醬炒化炒香,再下姜、蒜末,炒香後再下刀口辣椒炒至出香味時,然後高湯入鍋熬煮5分鐘。或許你沒聽過刀口辣椒這個名字,不知道指的是什麼。把幹辣椒炒至香脆後,放在案板上用刀口切成粗末即為川菜調料中的刀口辣椒。
熬香底料,牛肉片放入,但必須一片一片分開放入,以防粘黏。兩分鐘湯汁濃稠時,少許水澱粉加入,推勻芡濃時出鍋裝盤。
製作好的肉片倒在炒好的墊底菜上,撒入花椒粉、刀口辣椒、蒜末、蔥花;澆淋熱油是追關鍵的。鍋中燒油至七成熱,將熱油澆在裝有肉片的盤中,需分次澆入,第一次澆油增香,第二次澆油提色,第三次澆油則把油的脂香味賦予肉片。
總結:
做這道菜,火候很關鍵。牛肉下鍋後煮約1分鐘就要加水澱粉,推勻後立即起鍋。牛肉煮久了就會老,咬不動。而火候沒到,牛肉就不會熟透,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非常感謝您閱讀我的美食文章,如有不同意見,請您留言,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您評論、點讚和關注,下期見!